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通冥古玉 >

第56章

通冥古玉-第56章

小说: 通冥古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很慢。华洋他们见我这样也跟着磨蹭起来。

    这时岳老三突然说道:“司南先生,请您不要抱有什么幻想了,你们的心思我清楚的很啊,呵呵,快走!”他见我们这样慢吞吞的,知道我们在故意拖延时间,于是竟然从身上掏出了一把六四式手枪,把枪口对准了我们。看着他手上那黑洞洞的枪口,我心里清楚,眼前的这帮亡命之徒可是什么事都做的出来的。好汉不吃眼前亏,看来只有先顺着他,等下次再找机会脱身了。就这样我们三人被他们推进了一辆别克商务车,在公安到来之前就迅速的离开了那个被废弃的工地。

    刚上车,我们就被蒙上了双眼,而后在车里一路颠簸了好久。当我们眼上的蒙布被拿下后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一间简陋破旧的老房子里了。由于房间内的窗户都被用木版钉死了,所以我们一时也看不清窗外的情况,难以确定我们目前所处的位置。不过从一路颠簸的路况看来,我们一定是被带到了偏远的乡村或者郊外。

    接下来的几天里,程教授,华洋和我三人就被关在了这间破旧的屋子里。原先程教授是不愿意去找这个古代墓穴的,但因为从记载上看来这墓穴中藏有程教授正在研究的“鬼域铭文”器皿,找到这个墓穴之后或许对他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再加上我在一边建议还是先不要和这些文物盗窃走私人员发生冲突,等到了野外再找机会逃脱比较合适。于是程教授就接受了我的建议,和我们一起仔细研究起这本族谱上的线索来了。两三天下来后,程教授凭借他丰富的考古学识和经验已经大概推断出了这个被记载着的古代墓穴地址。

    当我们把这个情况告诉给岳老三后,他自然是十分高兴,于是马上叫他的手下到外面购买准备各种发掘古墓所必要的各种工具和设备。又过了两天,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岳老三和他手下八个人再加上我,程教授和华洋一共十二人便浩浩荡荡地往那古墓所在地进发了。

秦陵疑云 八.土丘

    陕西省太白县是一个偏远的山城小县。这里位于黄河南岸,四周到处都是丛山峻岭。这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格局使这片原本并不广阔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这里便成了西北大地上的一个军事重镇。而我们此次和岳老三他们所要到达的目的地便是在这里。

    为了不给警方留下太多的线索,岳老三他们决定不在县城里落脚,而是直接来到了太白县郊外八十三公里处的旗云山山区。旗云山主峰海拔并不算太高,大约只有海拔两千多米。旗云山群山连绵,山势险要,主峰如一竿高高耸立的旗杆拔地而起,而那漂浮在山峰顶部附近的白云便仿佛是旗杆上那飘动着的旗帜,旗云山也就由此而得名。

    来到旗云山山区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开阔平坦的黄土地。而在我们视野的尽头,一个微微隆起的巨大土坡呈现在我们众人的面前。程教授在此用指南针和定位仪等仪器工具查看了那土坡的高度和方位,然后笑着说道:“看来远处那个土坡就是李氏族谱上所记载的李少君墓墓子址所在了。”岳老三听程教授这么一说,自然是十分高兴,于是就决定在此地先宿营休息,第二天再继续前进。我见此地四周开阔心中窃喜,找了一个机会和程教授他们打了招呼,决定在晚上趁岳老三他们都睡熟的时候再找个机会逃脱。

    岳老三确实是只老狐狸,不但狡诈奸猾而且心思缜密,在准备休息之前不但将我和程教授等三人的手脚牢牢捆住,而且还派了他的那几个手下轮流值夜,一来可以提前防止有野兽来袭击二来可以看着我们让我们没有机会逃跑。看来我原先还真是小瞧了这个矮胖身材其貌不扬的岳老三了。既然原想趁夜晚逃跑的计划行不通了,我们只能暂且作罢,等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行十二人便朝着远处那隆起的土坡进发了。由于那土坡位于一片开阔的黄土地上,四周没有太多的参照物,所以那看似非常近的土坡其实距离我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一直到了中午我们还没有到达那土坡面前。

    跟着这些疯狂的文物盗窃走私团伙去挖掘古墓有一个明显的好处,那就是武器装备非常到位。从这些天的观察来看,他们不但每人都配备Glock18手枪更是携带了两支AK…47突击步枪,一支M870霰弹枪和一支M16小口径步枪。这些可以单发又能连射的半自动步枪和能够大面积杀伤的霰弹枪等专业军警用枪械可要比之前阿豹他们所提供的猎枪猎弩趁手多了。此外,我还无意中在他们随身携带的包裹里还看到了不少雷管炸药,甚至还有若干枚手雷。这些平时只能在影视作品或者网络游戏中才能看到的真家伙现在竟然就真实的出现在我的眼前了。我真希望自己也能有机会好好的把玩一番。


    下午估计三四点钟的时候,我们总算是来到了那座庞大的土丘之前。那土丘约七八十米高,上面没有一棵树木,倒是长满了密密的茅草,山风一吹发出一阵阵“沙沙沙”的声响来。如果眼前这高大的土丘就是传说中的李少君墓,那么地面上那高高隆起的部分就肯定是墓穴上的封土层了。

    程教授围着土丘转了几圈,看了看土丘四周的地势及地脉走向。然后又蹲下身子从地上捡起了几颗细小的石子看了看,最后才站起身来,拍了拍手上的尘土对大家说到:“年代太久了,地面上的墓地痕迹已经看不出来了,需要用铁铲铲出地表以下的土层来做进一步的鉴定。”

    程教授所说的铁铲又叫洛阳铲,洛阳铲是一百多年前由洛阳倒斗摸金的土夫子所发明的。常见的洛阳铲呈半圆筒形,长20至40厘米,直径5至20厘米,装上富有韧性的木杆后,可打入地下十几米,通过对铲头带出的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的辨别,可以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等情况。洛阳铲的制作工序有20多道,最关键的是成型时打造弧度,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带不上土。这种铲子只有洛阳几家手工艺作坊生产,而且至今只能手工制造。到了今天,洛阳铲不再只是土夫子们专用的工具,在考古,地质勘探等领域中,也开始广泛的使用这种简便而又实用的工具了。

    岳老三他们虽只是一帮文物盗窃走私团伙,但毕竟也是吃这口饭的,对这些寻找古墓的手段方法也略有知晓,听程教授这么一说,立刻朝他的手下招了招手,说到:“阿郎,把那几把洛阳铲装上铲柄给程老教授拿过来拉。”那个被叫做阿郎的年轻人,看样子在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生得虎背熊腰,看上去颇为强壮。他听岳老三在吩咐自己做事,赶紧从包裹中取出预先已经准备好的三把铁制的洛阳铲铲头,装上木头的长柄后送到了程教授的手上。

    程教授接过洛阳铲,自己拿了一把又将其中另外两把分别递给我和华洋,让我们跟着他三人各自相隔两米左右一字排开,然后用力将手上的洛阳铲插进脚下的地面,开始勘察起这高大的土丘前面地下土层胡的结构来。

    当我们把铲头插入地面半米左右,然后将铲子缓慢得提了上来,当那洛阳铲带着地下的土层被我们提出了地面之后,程教授分别仔细查看了三把洛阳产铲头上所带上来的地下土层结构,然后又用手分别在我们这三把洛阳铲的铲头上捏了点泥土放到自己的鼻子下细细的闻了闻,随后摇了摇头,说到:“这里没有人工挖掘以及人工填土的痕迹。咱们继续往土丘靠近两米再做勘察看看。”“好的。”我和华洋异口同声地回答说。

    于是我们依照程教授的指示往那高大土丘又靠近了两米的距离,然后再次将洛阳铲垂直插入了地面之下。但遗憾的是,这次的努力还是没有结果。就这样一连尝试了好几次,每次都是豪无线索。岳老三他们好象有些不耐烦了,一个劲地向程教授追问是不是哪里搞错了,但程教授却好象是认定了此地肯定就是记载中的李少君墓地,一点也没有放弃的意思,继续带着我和华洋一点一点的往土丘靠近。

    当我们距离那土丘大概只有三四十米的样子,程教授突然从华洋的那支洛阳铲上看到了铲头上的泥层中略微带上来了一些“五花土”的土质。地球上的地层结构是十分复杂的,自然形成的地表的土层结构通常都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土层堆积形成各自不同的土层结构。每一层土层都因为各自不同的沉积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土质和颜色,如三明治一般层层堆叠层次分明。但是如果是经过人工挖掘然后回填的土层,因为人们在挖掘的时候就无意中破坏了自然土层的层次结构,把各个时期不同土质不同土色的泥土混在了一起,所以当把这些挖出来混在一起的泥土回填到地下的时候所形成的填土层里就不再有土层分明的土层结构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土色土质混杂在一起的土层结构,这种土质通常就被称为“五花土”

    这一发现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有五花土就很有可能出现地下遗迹,这一点是我们这些学考古专业的人都十分清楚的一个常理。虽然这时我们三人都已经累的满头大汗,但一想到马上就可以发现一个汉武皇帝时期的名士墓穴,心中不免格外激动。

秦陵疑云 九.斗智

    程教授根据在华洋的洛阳铲上所发现的“五花土”,将我们原先一字排开的队形朝华洋那边挪了挪,然后又向土坡的所在位置推进了两米的距离。接着我们再次将各自手中的洛阳铲插进了脚下的泥土中。这一次我们各自手上的洛阳铲所带上来的地层泥土中所含有的“五花土”含量更多了。

    就这样,我们一直跟着程教授探察到天色已黑。这时候我们在五花土的土层下还发现了厚厚的夯土层。这夯土层是经过人工夯打而形成的密实坚硬的土层结构,一般的自然过程是不可能形成这样的土层结构的。并且在夯土层之下还有大约三十工分厚的白膏泥层。白膏泥是考古界的俗称,它的正式矿物名称是微晶高岭土,色泽白中透青,质地软,但粘性较大。幕里填白膏泥的目的,是因为他质地细蜜,可以防止水渗到墓室中去,从而以此来保证墓室内的干燥,防止墓室内尸体和随葬用品腐烂变质。

    半天的探察结果是令人满意的。程教授根据他多年的考古经验和丰富的考古知识断定这土丘之下定然有一座古墓,而且规模还不算小,但具体的墓室方位及外型轮廓还没有时间做进一步的勘察。于是,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岳老三和他的手下就在这土丘旁边支起了防雨布,搭起了帐篷,这里正式的搭建一个临时宿营地。

    再这期间,我和程教授他们都一直期盼着李可和警方可以尽早找到我们。我们也一直想乘岳老三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给外界发点消息什么的。但是岳老三是何等精明,早就将我们身上的手机之类通通拿去,让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和外界联系。

    就这样我们又在野外过了难眠的一夜。第二天,岳老三可能是想加快搜寻墓室具体布局结构的进度,让他的手下也加入到我们的行列来帮忙。于是整个土丘上边上场面也开始热闹了起来。一整天下来之后,我们总算是将地下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