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宇宙和生命 >

第1072章

宇宙和生命-第1072章

小说: 宇宙和生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式。这一标量场不传播能量的明显形式,但它会影响带电粒子的运动。笔者把它命名为Ψ场。

  “Psi”是古希腊符号Ψ的名称,它是物理学家E·;薛定谔用来表示定义粒子状态的波函数的符号;根据古希腊人有看法,它也代表标志所有有生命事物的那种活力气息的概念。精神中的“Ψ”是人类心灵和意识的必要要素今天使用它,是用它来描述Ψ现象——心灵的神秘领域。真空的标量场之所以叫做Ψ场,是因为它在所有这些区域都是非常活跃的。它通过解释一粒子与其他粒子之间的非局域关联使粒子的波函数得到完善;它是生命和生物有机体进化中的一种活力要素;它还解释了像心灵感应、遥视和远距离医治等许多“Ψ现象”之谜。现在我们来描述这种场的主要特点。

  Ψ场是一种全息场。Ψ场创生了所有经验领域内的相干性,科学必须解释它是如何完成这一不寻常的功绩的。答案是新的,尽管像D·;玻姆这样的前沿科学家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指出:答案是全息的。Ψ场是一种宇宙全息场。

  我们知道,宇宙中的所有事物,无论是量子还是星系,都存在于量子真空的能量海中。如果没有物质,量子真空就处于基态:它没有被扰动。物质的存在扰动了它:正如物理学家所说,它“激发”了真空。这种扰动在真空能量海中“制造波浪”,它非常类似于一个小石子或一艘船在池塘中或海洋中制造波浪一样。这些波浪从产生的起点高外扩散,从而与其他波相互作用。干涉波图样显示了产生这些波的扰动的轨迹;更严格地讲,它们携带了有关信息。这些信息在扰动形式中被携带:它们在整个干涉波图样中传播,并能在任何一点都被读出。这是我们通过具有传统全息图的我们的经验知道的。

  关于全息图的理解

  全息图看上去中似乎是用特殊技术拍摄的物体的三维图像。它是由两束光线产生的,束光线直接到达底片,另一束光线散盖在所要拍摄的物体上。两束光线相互作用并形成一个干涉波图样。这一干涉波图样自身没有什么意义;它仅仅是底片上一堆杂乱的线条。然而,它包含了该物体轮廓方面的作息。当底片用清晰的光照射时——用激光照射最佳——该物体的三维图像就被还原出来。它看上去像是浮在底片上面或前面。产生该图像的信息以一种非局域性的、分数的形式散布在整个全息底片上。结果,无论底片的哪一部分被光照射该图像都会浮在底片上,尽管被照射的区域越小,图像就越模糊。真空的零点场形成了与传统的全息图基本类似的干涉波图样。该干涉波图样携带着“激发”真空基态的事件的有关信息。这种激发创生波——所谓的标量波——它在真空全息图携带信息与传统全息图携带信息的形式相同,以散布的方式存在于整个干涉波前区域。

  Ψ场全息图是标量全息图物理学家把真空看作是一种普遍的媒介,是自然界所有场和力包括引力、惯性、电磁、核相互作用的源泉。人们认为电磁波在这种媒介中传播速度最快:它们由以光学构成。但是电磁波不能详细地解释我们在量子、生命世界和宇宙中发现的那种几乎是瞬时的相干性——这些波的速度尽管很高,但却严格地有限,而且波的强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减弱。所以,由电磁波产生的相干性是“局域性的”。与此相反,令人迷惑不解的另一种相干性是“非局域性的”它接近于瞬时,并类型的相干波产生,这种波的传播速度比光速更快,而且不随距离减弱。它们是标量波。

  标量波简述

  量子真空不仅是一种电磁场,而且也是一种复杂的磁矢量势和静电标量势场。标量波是100多年前由N·;特斯拉发现的,因此一般称为特斯拉波。它们可以在实验室中通过让反向电荷的电磁的电磁波相互抵消而产生。因此,这种场的力(它的电和磁分量)就趋向于零,但它的标势是守恒的,并且是实在的——它们具有物理学效应。当电磁波是横波相反标量波是矢量的——它们携带力——而标量携带信息却不携带力。

  标量的存在已经被近代物理学的创立者所熟知,但是它们的重要性却整整几代物理学家都没有引起重视。尽管J·;C·;麦克斯韦在1873年提出的电磁学理论既包含矢势也包含标矢,但此后由亥维赛、吉希斯赫兹修正的理论(电磁学标准理论)并没有把电势和磁势看作是场的物理学实际分量:在标准的电磁学理论中麦克斯韦方程的标量术语被忽略了。对于各种技术应用而言这是完全满足的,但它却被忽略了。由标量所产生的微妙的物理方面的实验效应。这种效应的证据出现在20世纪末,最早开始于著名的阿哈罗诺夫-玻姆效应,在这里分别代表场的电和磁分量的“E”T“B”为零(意味着场不传输实际的力),而其势不为零。这种“无力”的场实际上对带电粒子的运动产生真正的和可测量的效应。甚至在宇宙史中标量场那是基本的。斯泰因哈德特和围克的循环宇宙学把宇宙基本的和实际量仅有的永恒特征

  看作是一种标量场。正是由于从这种场脱出,存在于宇宙某一给定周期的粒子和能才出现,也正是由于此进入这种场,在那一周期结束时它们才消失。

  标量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质,这种独特的性质使它们能创生那种相互关联,而这种相互关联导致了令人困惑的相干形式的产生:

  l         首先,标量有量值但不传输能量:它们仅仅在形式的基础上起作用。这就解释了奇异形式的相干性为什么不吸收自然界中的自由能,但能维持能量平衡的不变。

  l         其次,标量纵向传播,允许线性波前相互叠加而不是相互贯穿。由标量产生的干涉波图样是所谓的“薛定谔全息图”——它们保持着相信息。如同所有全息图一样,这种信息以一种分布的形式存在于全息图的所有点中。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一定的、可以想象的广阔范围内产生相干性的相互关联几乎是瞬时的。

  l         最后,标量波的传播速度(更严格地讲,是通过真空标势的驻波传播激发的速度)是可变的:它与波的特定频率的平方根成正比。在高质量密度区域——在恒星和行星内或靠近恒星和行星——这尖波扰动可以超光速传播。这最终解释了这样的事实:在宇宙中准瞬时的相互关联和由此而产生的相干性即使在天文学距离上也能出现。

  Ψ场信息是“内构成”

  标量在真空中传播和干涉,因而由它们携带的信息影响到激发真空基态的事物。对粒子和事物自身而言,这就相当于从真空的全息图上“读取”信息。正是这种积极的读取过程在家面上可理解为“内构成”接受到它的那些物。从字面上把信息理解为“内构成”‘接受到它的那些事物的思想可能是令人惊异的——我们仍习惯于把信息看作是抽象的或概念性的东西——但它有一种合逻辑的解释。

  设想大海表面有波。只要稍作思考就可知道,这些波在曾经产生它们的船(或其他事物)之间创生出一种积极的相互关联。船在大海的表面上航行,波在其后扩散开来。航行在同一水域的船产生波就相互干涉并形成复杂的波图样。一图样就是一种全息图,它携带了产生它的船的有关信息。这种现象有实际的应用:人们可以通过分析由航船产生的波干涉图样来推知它们的位置、速度和甚至载重量。声纳系统通过发送声波和分析反射回的波也能产生类似的信息。

  一艘船的波能够影响其他船的运动。对于曾经在小船上驶过越洋班轮附近水域的人来说这是很显然的事。完全浸入在海中的航船会影响海中的所有事物,而不仅仅是海面的事物。比如,潜水艇能产生向各个方向传播的表面波。另一种“潜水物” ——海洋中所有的鱼、鲸或“内构成”这些波的影响,从某种方面讲被它们所改变、或“内构成”。第二种潜水物同样也能“制造波”它影响到——内构成——那部分海洋中的第一种潜水物以及其他所有物件。

  当许多事物在某种波动介质中同时运动时——比如说在通常的海洋中或不寻常的Ψ场中——该介质就被调制:充满相互贯穿和相互干涉的波。由于后产生的波叠置在原有的那些波上,波动介质就越来越被调制。这就是海洋中发生的现象:当许多轮船在海洋上往返行驶时,它就被高度调制。在风平浪静的天气这种调制可以保持几个小时,有时可以保持几天。那种持续下去的波就是海洋的“记忆” ——在海洋上移动的航船和其他物体的一种记忆。如果风,引力和海岸线不消除这些水全息图,海洋表面将永远保持这种调制。但风、引力和海岸线一定会产生影响,因此,海洋的全息图迟早会消失。

  Ψ场是带电粒子和它们构成的物体所创生的真空中的激发场。与大海一样,Ψ场以干涉图样的形式保着这样的信息。然而,在Ψ场中由真空激发而创生的波不会被引力、风、海岸线或其他任何因素所消除或甚至被减弱。正如近几年来的理论所证实的,真空是一种无摩擦的介质,类似于超冷的氦。不存在任何阻力影响波的传播。它们的传播仅仅被自身的传播

  速度所限制。

  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是浸在真空中;每个粒子都在其中产生类波的扰动。这些扰动影响到其他任何事物,因此,通过Ψ场宇宙中的任何事都被其他任何事物赋予活力——从字面上讲就是“内构成”。

  所有事物都与其他所有事物相互联系——但程度不一定相同。并不是每个珍贵文物都以相同的方式,相同的强度和效果内构成其他任何事物。在自然界中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但并非对所有事物都起同样的作用。最直接、最强烈、因而也最明显的联系出现在相互非常类似的事物之间(即具有“同形性” ——相同的基本形式——的事物之间)。这是因为在复杂的全息图中每一个要素都与同性要素啮合:与那些与其类似的要素啮合。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相同的(或匹配紧密的)波图样作为“密码”提取全息图复杂波图样中的任何单个图样。我们只要把那个密码插进全息图的杂乱波形中,它就会连接到与之同形的波形。(当我们从因特网成千万的网址中选择我们想要的网址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输入那个网址的密码——它的URL——系统就匹配一个该密码所代表的网址。这样,就在互联网成千万的门中打开一扇门。)

  当我们把这一原则应用于自然界时,我们得到了一种简单的和合逻辑的图景。事物直接地与它们最相似的事物赋予活力(即“内构成”)。例如,阿米巴直接地由他的阿米巴赋予活力。这样不是指相互之间不相似的事物不赋予相互的活力它们也会赋予活力,但不像前者那样明显和强烈。阿米巴也被其他单细胞有机体赋予活力,甚至还被简单的分子和复杂的有机体赋予活力。但是这种活力强度不大,因而也不太明显。对于人类也是如此。我们直接地被其他人赋予活力,但是我们也被动物、植物、整个生物圈和甚至整个宇宙赋予活力,尽管不那么直接。这是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