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宇宙和生命 >

第1084章

宇宙和生命-第1084章

小说: 宇宙和生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的诡异感。我是一个考古学者,也是一个科学家,我不迷信,也从未相信过存在非人类的其他智慧生物,但我当时真真切切有种异样的感觉。我觉得他们至少不是普通的人,我不知道在接下来的考证中能否找到这3个巨人身份的答案。”在即将出版的3月号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唐南只能暂时认为这3个巨人可能是患有类似的马方氏综合症(一种臂、腿、手指和脚趾先天细长、两侧晶体状异位及有其他身体缺陷的病症)。 

  还让唐南教授感到不解的是,这3个巨人墓葬的方式跟过去发现的其他莫切人墓葬方式大不一样:3个巨人的墓室全部建在高大的神秘金字塔内,每个墓室外面各有一个小坟墓。打开这3个小坟墓,里面各埋有一个头朝南仰面向上的铜像。考古小组打开了3个真正的墓室,仔细观察了3个巨人躺的姿势之后,他们确认这3个小铜人代表的就是这3个巨人。 

  这3人中显然有一个是拥有无上的权力:他的墓室装饰得比其他墓室豪华,陈列的陶器、铜器、金器比其他墓室多;他的脸上罩着一个大铜碗、一张制作精美的铜面具和一张精美绝伦的金面罩;他的嘴里含着5件形状古怪类似某种现代机器的金质饰物!此外,它跟其他两个墓室比起来最不同寻常的是里面居然完好保留着18件状似王冠的头饰和堪称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战棍、长矛和镶金盾牌。跟这个巨人同居一室的还有一个年轻女性的骸骨和一具美洲驼的骨架。 

  从对3座古墓的初步考证,唐南教授认为它们应属于莫切一世时期,也就是莫切文明最初的阶段,因此,他们这次打开的不仅仅是3座文物宝库,同时也打开了有关莫切人甚至可以说是玛雅文化的一个图书馆,这对于了解莫切文化的起源、发展有无可估量的价值。

  玛雅人是美洲惟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在公元前后,他们就创造了象形文字,但出土的第一块记载着日期的石碑却是公元292年的产物,发现于蒂卡尔。5世纪中叶,玛雅文字普及到整个玛雅地区。当时的商业交易路线已经确立,玛雅文字就是循着这条路线传播到各地。无论如何,美洲三大文明的另两个都比不上玛雅;印加人只会“结绳记事”,阿兹特克人是对玛雅文字拙劣模仿。如果说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乃是文明的真正标尺的话,那么玛雅人就是新大陆上最为文明,最富智慧的民族了。 

  玛雅古抄本玛雅象形文字中刻画动物形象的图样往往很能传神,既生动又鲜明 

  象形文字梯道 

  现存的玛雅象形文字刻在石碑和庙宇、墓室的墙壁上,雕在玉器和贝壳上,也用类似中国式毛笔的毛发笔书写在陶器、榕树内皮和鞣制过的鹿皮上。总量相当多,单在科潘遗址一座金字塔的台阶上,就有2500多个,这就是世界巨型铭刻的杰作之一——“象形文字梯道”,8米宽,共90级的石头台阶布满了古怪而精美的象形文字。 

  玛雅文字的研究 

  到了20世纪中叶,研究人员们逐渐为玛雅人塑造出一个雏形;一个集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祭师为一身,并带有哲理性的民族,他们对于计算时间的流逝和观察星相特别地感兴趣。许多考古学家相信,那些正处于破译过程之中的玛雅雕刻文字肯定与历法、天文和宗教有关系。俄国学者余里·;罗索夫于20世纪50年代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研究玛雅文字,引起了玛雅碑文研究领域里的一场革命。罗索夫提出玛雅文字和古埃及、中国的文字一样,是象形文字和声音的联合体,换句话来讲,玛雅的象形文字既代表一个整体概念,又有它的发音。 

  象形文字的破译 

  学者塔约娜·;普罗斯科拉亚科夫在1960年有了另一个突破。在研究玛雅文字期间,她意识到许多文字都含有固定的时间段,相隔大约56~64年——这不是玛雅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吗?于是她得出结论,玛雅文字里写的不是宗教,而是历史;记录下来的是皇族人员的诞生、统治、死亡及战争。人们第一次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玛雅文字,它记录的是栩栩如生的人的故事。古玛雅的历史突然见变得有了特定的意义,讲述了统治者和皇族生平的事迹,他们怎样被命名,他们的生日等等。自罗索夫和普罗斯科拉亚科夫所取得的突破以来,科学家们已经破译了所有玛雅文字中的80%以上。对玛雅文化和社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玛雅人制作的陶器,在初期阶段,以黑色陶为主,器形较厚,装饰手法只用刻划,桦纹也比较简单。从陶器表面所出现的一些红色的斑点来看,这时似乎还没有陶窑,而是在露天烘烧的,从三世纪到九世纪,玛雅人的制陶技术,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的陶器是橘红和橘黄色的,表面磨得很光亮,器形以三足器最有特色,但最引人注意的还是画彩装饰,通常的画法是先用黑色钩出花纹图案的轮廓,然后填以深红色彩,最后再在上面画出黑色线条,有的器物,里外都有画花纹,其所绘花纹图案,最有代表生的是武士像,用笔简练,刻划入微,形象生动。 

  奇钦… 伊扎天文台是代表玛雅文明的最古老的圆形建筑物。甚至在今天,修复起来的这一圆形建筑看起来仍像一座天文台。这一有三层平台的圆形建筑高高耸立在丛林之中。台内有一座螺旋梯子直通最上层的观测台。圆顶上有许多对着各个星座的天窗,窗的方向或角度与月亮或太阳的季节行成的位置刚好一致。其次从同属中美洲古代文明之一的托托纳科文化残存在埃尔塔欣遗迹的壁龛金字塔,可以发现它有与1年天数相等的365个壁龛。中美洲古代文明的天文知识与历法远远超过了实用的水平。当时采用的是20进制计算方法,换算成1O进制,1年的天数为365.2420,这个值与现代计算的正确值365.2422天,只相差0.0002天。除了这个太阳历外,当时还使用与自然和生活无关的260大为1年的圣历、5.125年1周期的历法等。 

  今天,我们知道将太阳年和金星年的周期算到小数点后4位需要极复杂的天文知识。玛雅人是从什么地方学来的?又是谁教给他们的?奇钦天文台蕴藏的大量不解之谜,大约只能在岁月的流逝中去寻找答案了。

  奥尔美加文化(01mec)的创始者,是以他们的清湛的雕刻技术闻名于世的。遗留至今的形象生动的巨石雕刻,无一不是奥尔美加人的杰出的艺术创作,特别是当他们在二千四、五百年前雕凿这些巨型石雕时,还不曾发明金属工具而是使用一种硬度较大的石头来雕凿较软的砂岩,因此,面对着这些伟大的艺术品,一种对奥尔美加人的高度智慧与惊人劳动的缅怀,油然而生。 

  奥尔美加人所雕凿的这种巨型的纪念碑性的石雕品,现在发现的大约有250座,其中在拉·;文达有88座,在圣鲁瑞萨有75座,在特莱斯萨包特斯有28座。而在这些一石雕品中巨型人像就有98变色镜之多,并且它正是奥尔美加文化的代表遗物。从雕刻技法看,巨型人像可分圆雕与浮雕两种,刀笔刚劲简练,但又刻划入微,形态极为生动,其中巨型人头,是用一块巨大的石头雕成,有的高近三米,有的重达三十吨,大都坚于“球场”(The ball game)上,这种巨大 型人头像的一般特点是圆脸庞,双眼皮,眼窝深陷,很厚的嘴唇,高而大的鼻子,戴着满头圆帽。 

  帽沿放得很低,几乎要遮住院眉毛,这些头像也许就是当地族长或最高祭司的纪念像所以它更带人间感情,比例得当,善于写实,另一种巨型人像是把一块自然石头雕成一座座祭坛,并在其正面凿一小龛,龛内用浮雕技法雕出一个戴有高冠、佩有颈饰的“虎面人”坐像,这类雕像有的双手捧一个小孩,有的的马小孩抱在怀内。它是作为神的七偶的确良象征而被人祭祀的。奥尔美加的艺术家们首先是面向生活塑造生地劝而具体的形象,然后才根据宗教的要求,添加各种装饰和象征图案,创造出离奇古怪而又复杂多变的各种神像。这两种传统——写实的各象征的,由奥尔美加一工始,后来又传给了所有的美洲印第安文明,尤其是后一种象征的神怪形象的传统,日后似乎发展得更多更重要,但前一类写实的传统出是不能忽视的,奥尔美加这些庞大无比的人头雕像就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古怪离奇的神像传奥尔美加出有发展,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最突出,代表这一传统的是奥尔美加最著名的艺术文物——绿玉雕敦。

  玛雅文明最大的谜是为何从热带雨林的丛林深处消失?在西元六百年,整个玛雅民族离开了辛苦建筑的城池,舍弃了富丽堂皇的庙宇、庄严巍峨的金字塔、整齐排列雕像的广场和宽阔的运动场。玛雅文明开始式微,徵兆是不再雕刻石碑;以提卡尔而言,当地最後一块石碑完成於西元八六九年,整个玛雅区最後—块石碑则完成於西元九0九年。不但如此,神殿、宫殿等最足以代表玛雅文明的建筑也不再兴建,彩陶也不再制作,一般民众也很少兴建新房舍,城市四周的人口急遽减少,考古学家估计当时的提卡尔人口,至少减少了2。5%。 

  西元八世纪後,而任由枯草蔓藤侵入住宅和市街,使那变成了一片废园残景,究竟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使得玛雅人抛弃了美丽的江山故国?虽然历史上也常见民族因战争而灭亡,但玛雅人的城市既不毁於战火,也不毁於天然灾难,这已经由历史学家证实了。 

  据说玛雅人在西历九0九年的某一天,百分之八0的人口突然明显地消失了,仅留下未建好的寺院。然後,自当天起,祖先的睿智也急速消失,残留下来的玛雅人开始变得无知与颓废。残留下来的人,一方面“啊咿啊咿”地叹息,一方面为传授大自然的神秘及发现执法人的消失而悲伤。 

  从一0世纪初期开始至一四九二年发现美洲大陆,约六00年间,中美洲的居民,深陷於因无知而起的战争,以及性与颓废的深渊中。十六世纪西班牙人进入犹加坦半岛之前,原来只有一种的玛雅语,已经分化成廿七种方言。 

  在提卡尔遗址上,考古学家发现许多覆盖於岩石及崩坏的拱形屋顶之下的坟墓,却未发现任何修复的迹象。附近神殿和宫殿的壁画也受到严重的破坏,石雕人像的脸部多半被削掉,石碑也被移作其他建筑的建材。这些现象证实有外族入侵,玛雅人根本来不及抵抗便溃退了。在犹加敦半岛,玛雅人於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就因流行病与内乱衰亡了,可是有关九世纪时灭亡的丛林玛雅的消灭,却至今都毫无线索可追寻。 

  当时的陶器不是突然放弃不再制作,而是放弃原来的制作方式,改制比较薄而质地更为精细的陶器。但是,这种陶器在使用不久之後,玛雅人也放弃了,原因可能与传统支配阶层崩溃,对陶器的需求性消失有关。 

  有一派学者认为是因为城内粮食不继,建於丛林中的玛雅帝国,在发觉此地无以维生後,便做了一次种族大迁徙,来到齐乾伊莎(Chich‘en Itz‘a)定居,又绵延两个世纪才灭亡。也有学者认为,玛雅帝国外受游牧民族的袭击,内部则因发生内乱,整个帝国在遭受巨变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