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宇宙和生命 >

第178章

宇宙和生命-第178章

小说: 宇宙和生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像是某些种类的鸟。不过令人感到有趣的是,这些鸟图似乎有未曾在当今出现的鸟,有些甚至像是中国古时候山海经描述的奇异鸟类。这种鸟图尺寸非常巨大,长三十至四十码不等,鸟图甚至有一百四十码(一百二十八公尺)长的翼展。在纳斯卡出土的部分陶器上,也发现有类似的鸟。在皮斯科海湾附近,一座光秃秃的山脊上,刻着一个巨大的三叉戟图案。三叉戟的图案似乎不是南美洲现有文化所有,这又是如何画出的呢?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图画的结构吧。构成这些图案线条的是深褐色表土下显露出来的一层浅色卵石。专家估计过,每砌成一条线条,就需要搬运几吨重的小石头,而图案线条中那精确无误的位置又来自于制作者必须依照精心计算好的设计图才能进行,并复制成原来的图样。绘制这样的巨图,需要精密的量测技术与工程能力,显然不是当地的土著具备的。

  这些图是要从天上乘坐飞机才能欣赏的,在飞机尚未发明的年代,制作这种图的意义与动机就值得我们去深思了。大胆的科学家做了几种假设,有人认为这代表当初绘制巨图的文明具备飞行的能力,他们可以进行空中量测与摄影。也有人认为是过去存在的巨人民族所绘制,对于巨人来说,这些图形的建造显然相对来说是很容易的,而且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欣赏。

  “当初绘制巨图的文明”具备飞行的能力吗?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人类是否早在更久之前的古代,就具备了本世纪才由莱特兄弟发明的飞行能力?

  如果那些巨图是“过去存在的巨人民族”所绘制的,这个“巨人民族”曾在人类的文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为何现在消失了呢?如果巨人真的曾经存在,地球上、宇宙间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类似于人类的生命体?除了人类、科学家所假设的“巨人”之外,有没有“小人国”的存在?海底下是否也住着人呢?

  下一篇我们就来看看“巨人”和“小人”的真实性。

  巨人的传说是真的?

  在世界各个民族的传说中,巨人几乎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从希腊神话“奥德赛”里英雄俄底修斯在海岛上遇到的独眼巨人,格林童话里杰克的豌豆与巨人,一直到葛列佛游记里的“大人国”,许许多多的故事都描述巨人这样的生命。十八世纪以后,随着近代人类学的研究发展,这一类的传说渐渐地消失,现在,大家都说这些只是故事传说,不可尽信。然而,一些关于巨人的考古发现,不禁让人重新思考,“传说”是否仅仅是传说?

  恐龙的石雕

  我们先看看南美洲发现的ICA石雕吧。这些珍藏在Dr。Javier博物馆里的石头,雕刻着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图画。在这些图画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与恐龙生活在一起的情况,恐龙像是一种家畜,或是当时人们的宠物。科学家认为恐龙早在六千五百万年前就消失了,那么这些图画究竟是谁雕刻上去的?

  ICA博物馆的石头上刻着一个惊慌的人被暴龙追着跑(图片提供:Dr。 Don Patton)

  其中一颗石头上刻着一幅图,一个惊慌的人被一只暴龙追着跑,他很害怕地向前跑。这个暴龙跟我们在电影“侏罗纪公园”看到的暴龙是一样的,是一种站立的恐龙,后腿非常强壮有力,而前面的手很短,好像发育不良,看起来跟他的庞大体积很不相称。现在恐龙专家挖掘出恐龙化石后,经过仔细地分类整理,然后以复原的方式拼凑出原来的骨架,再根据合理的推测而描绘出恐龙当年的样子。雕刻这些石头的人,如果不是生活在一亿多年前,那么他们显然具备跟现在科学家同等的知识,可以藉由复原化石,绘制出恐龙的形态。

  不管哪一个想法是对的,得到的结论同样惊人。因为这些石头上雕刻的图画太令人费解,怎么会把恐龙跟人画在一起呢?再看看另一块石头,上面雕刻的是一只三角龙。这种恐龙长得很像巨型的犀牛,以头部的三只角得其名。图里雕刻的是一个人骑在三角龙的背上,手里拿着像斧头一样的武器挥舞着。在一颗石头上,我们还看到一个人骑在翼龙背上。几乎比较著名的恐龙类型在这些石头雕刻里都有出现,而且还似乎跟雕刻石头的这些人的生活有密切关系。

  ICA石头刻着许多人与恐龙生活的画面,这块刻了挥舞斧头的人骑在三角龙背上

  (图片提供:Dr。 Don Patton)

  仔细地比较这些石雕,会发现一个更令人惊讶的事实。在这些石雕中,人与恐龙的大小比例差不了多少。以现在发现的暴龙化石为例,暴龙身高约有三层楼那么高,在“侏罗纪公园”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暴龙是非常巨大的,一脚可以把人踩扁。我们看所有的石雕里,恐龙虽然还是比人大,但比例并不悬殊,三角龙对于骑的人来说,好像是现在人与牛的比例。那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不是有可能在恐龙时代生存的人类是比较高大的,也就是“巨人”呢?

  这样的想法虽然乍听之下有点难以令人接受,不过如果大家知道在恐龙时代的蜻蜓,翅膀张开足足有一公尺宽,那么说恐龙时代的人是巨人就不是什么异想天开的事了吧。

  我们看看这两张图。一个是ICA石雕,一个是纳斯卡平原上的巨画。在ICA出土的一块石头上,雕刻着与那斯卡平原上的巨画几乎一样的猴子图。雕刻石头的艺术家是否也是纳斯卡巨画的作者?

  左图:纳斯卡巨画的猴子图(图片提供:Peru Expeditions)

  右图:石头上的猴子与纳斯卡巨画中的猴子姿势一模一样,雕刻ICA石头的艺术家是否也是纳斯卡巨画的创作者?(图片提供:Dr。 Don Patton)

  特大号的大腿骨及脚印

  一九五○年代后期,土耳其的山谷地区发现了许多的巨大骨头化石。经调查证实与人的骨头十分近似,只是比例出奇地大。其中的一个人大腿骨化石,长达一百二十公分。依照这个比例推算,这个“人”的身高有五公尺,真的称其为巨人一点也不为过。

  美国德州Mt。Blanco Fossil Museum博物馆收藏的1。2公尺长的大腿骨,据推算这腿骨来自5公尺高的巨人(图片提供:Joe Taylor)

  这张照片里的脚印是杜赫地博士(Dr。 C。 N。 Dougherty)在他的书“巨人之谷”(Valley of the Giants)中展示的──在美国堪萨斯州发现的巨大脚印,估计若真的是巨人脚印的话,这个人大约高二十五英尺(七?六二公尺)。

  美国堪萨斯州发现的长达近90公分的巨人脚印(图片提供:Floyd M。 Gurley)

  各地的巨人传说

  另一个相似的发现在美国。印地安人有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曾经有一种红发巨人族,身材十分巨大,也十分地凶悍,印地安人的祖先经过了长年的征战,才把巨人赶走。这些巨人居住在美国内华达州垂发镇西南方三十五公里处,一个叫做垂发洞的山洞。这个传说人们起初并不重视,直到西元一九一一年,矿工在挖掘垂发洞的鸟粪之后,发现一具巨大的木乃伊,身高达二?二米,红色头发,这才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兴趣。

  这个发现揭露之后,学者们想到了印地安人古老的传说,并且开始调查。加州柏克莱大学与内华达历史学会均派出人员前往调查,此时山洞已经因为开矿造成了破坏,劳德只找到了一些印地安人的遗物。接着,垂发镇的采矿工程师李德与其他人员测量了挖掘出的一些股骨长度,发现股骨所属的那些人,身高可达二~三米。在同一个地方也发现了一些红发。这些骸骨直到现在还被内华达州的亨波特博物馆收藏。

  在马来西亚的沙劳越一带,也流传着巨人的传说,本世纪初,有人在沙劳越的密林中发现了一些巨大的木棒,这些木棒长达二?五~九米,据说是巨人使用的工具。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是否有巨人存在过?如果说没有,那么在土耳其与垂发洞发现的巨大骨骸是怎么回事?如果有,后来他们又到哪儿去了呢?前面谈了许多巨人的例子,其实也有人曾看过身材很小的小人,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五千年前的十二公分成年小人骨骼被发现

  柏林大学的法兰兹博士在调查墨西哥中部附近的洞窟时,挖掘出一些奇怪的东西。他最先发现地面有一个奇怪的图案,便试着往地下挖。这一挖可不得了,竟挖出了一些小小小小的生活用品,还有一些小小小小的装饰品,看起来就像玩具一样。挖到最后,终于出现这些东西的主人,一个小人。这一具骸骨约十二公分高,重要的是,这绝对不是一个小孩子的尸体,因为骨骼的样子已经是成人。经科学家研究,证实其年代约在五千年前。 

  树孔中居住的七八寸长小人

  清代笔记《夜雨秋灯录》树孔中小人一文载:广东澳门岛,有姓仇名端贸易商人,经常去各国做买卖。一日,遇台风,幸避一岛湾,风息后,船老大因力惫看船,仇端登岛散步。仇见岛中枯树甚多,大可十围,树多孔,孔中有小人居之,人长仅七八寸,有老幼男妇,肤色如栗子皮。每人身上糸小腰刀,弓矢等物,大小与人相称。见仇来看,齐声说:“口渠三伊利!”仇此时要出恭,便解裤蹲地上,后吸烟继续观看。忽听人声嘈杂,见枯树最高处,有小城高可及膝,皆黑石砌就。城门大启,小人约千余,联臂而出,摇旗一呼,各树孔中皆有小人出迎,拱听号令。其中有年轻者,面目端正,束发紫金冠做小人总指挥;口喃喃不知做何语。旋闻众应曰:“希利”,执坚拥来。仇大惊,知为驱己,然藐其小,并不害怕。蹲如故。年轻者又喃喃多时,仇不应,即挥戈与战。小箭、小枪、小刀、小戈矛,钻剌两股颇痛。恶之,戏以手中烟筒击年轻者。一击,遂翻落鸡背上毙矣。众抬尸回,城坚闭。其余皆窜入树孔中。仇也回船。 

  夜静,闻岸上小人大至,掷泥沙而大呼曰:“黎二师四咿利!”鸡鸣始寂。仇船上自思:若抓回一二头,回故里,转可炫耀。第二天早上,托言采薪,拿布袋与斧子至故处,砍破一树,小人挺多,还有没睡醒的,大概是一门眷属,无一漏而装布袋中。回到船上,给饭喂也吃,特别好吃松子果。仇正打算回走,岸上小人如蚂蚁无数。口喃喃象是恶骂,且小箭如雨,船人怨恐,解缆而去。一个月左右,仇回广东,访其知者,说是僬侥国人。问洋人,说该物当肉吃,味甘甜,唯此物一人不敢独行,恐为海鹄衔去。仇喜,把小人放在嵌水晶片的盒子里,拿到市上让人观看,为此得了很多钱。 

  故事后来,该小人转与他人,并用紫檀做小屋宇,该小人知礼仪,懂廉耻,灵性与生活习性与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小而已。

  长三寸的勒毕国人

  汉朝郭宪的《别国洞冥记》中载:勒毕国人长三寸,有翼、善言语戏笑。因名善语国,常群飞往日下自曝,身热乃归,饮丹露为浆,丹露者,日初出有露计如珠也。郭宪记述勒毕国人文字较少,但仍略窥一斑,其日下自曝,身热乃归,摄取太阳能量,似与面日月练功的现代气功师灵性相通,只能说明,同归一道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