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宇宙和生命 >

第513章

宇宙和生命-第513章

小说: 宇宙和生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闻背景

  与外星对话

  1960年,美国制订了一个“奥兹玛”计划,即利用射电天文台监测宇宙中两个星座的无线电波,但未获得任何结果。

  1972年,天文学家又实行“奥兹玛Ⅱ计划”对外星进行搜索,结果于1977年收到一个“WOW”信号。不过这个信号后来再未出现过。同年,美国相继发射了“先驱者10号”和“11号”探测器。这对孪生探测器各携带有一张地球人类的“名片”。

  1974年11月,美国利用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远镜向外星人发了一份用二进制数码编制的电报,传达了地球人类的信息,但至今仍无“知音”。

  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美国又发射了“旅行者2号”和“1号”一对孪生探测器。它们携带了一张镀金铜质唱片。

  1985年开始实施“米塔”计划,用840个无线电频道对宇宙天体进行扫描,其规模相当于1分钟完成100万个“奥兹玛”计划。

  1992年,美国又实施寻找外层空间智慧生物的“凤凰”计划,利用当时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搜索宇宙中各类天体传来的不同波长的无线电信号。

  2004年,俄罗斯在发射的Glonass…M12L卫星上安装了6个带有发给宇宙外文明的文字和图案信息的铝制“信息盘”。(

  俄罗斯一数学家推测 日历中藏着外星人的信函 

  徐励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近期报道称,俄科学家找到了外星人的密码信函,信函是外星人留下的日历。

  现代文明还无法读懂

  俄罗斯数学家帕霍莫夫研究认为,外星文明的代表多次造访过地球,并将日历作为礼物留给了人类,而且上面还编写了外星人留给我们的密码信函,这个信函只有等到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读懂。帕霍莫夫是莫斯科国立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发表过50多篇学术文章。他说,外星人的信函不是偶然发现的,他已经寻找了许久。

  在古代,地球上许多的民族被大洋和荒漠所隔绝。然而,这些民族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中却有许多事件和情节相吻合,比如说,很久以前外星球的居民到过地球。这引起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

  如果外星人来过地球,那么,外星人会采用何种方式给未来人类留下到访证据呢?帕霍莫夫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保险”。因为人类要经历漫长的发展岁月,外星人的遗嘱要能保留到人类读懂它的那一天。

  根据传说进行猜测

  在寻找外星人到访地球证据的过程中,帕霍莫夫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古埃及的法老在登基王位之前都要做一个奇怪的宣誓———“不对日历做任何变动!”这个誓言会令人想到什么呢?为什么不能改变?莫非在最初的日历中保存了某种信息?

  在许多古老的传说中都讲述了古埃及的智慧之神和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使者,他们在返回上天之前似乎写了一本书,并把书很好地藏了起来。据说,这本书是万古不朽的,在苍天衰老之前,人类看不见她也找不到它。

  根据这段传说,帕霍莫夫思索,什么东西可以万古不朽?要知道,连伟大的金字塔都会遭到损毁。因此,不朽的东西也许是非物质的,譬如信息之类。帕霍莫夫研究后认为,外星人留给人类的纪念品一定与日历有关,因为只有日历才能世代相传,万古不朽。

  解读万年历中的秘密

  但为什么日历中的密码信函既看不见,又找不到呢?帕霍莫夫表示,人类过去还不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术来“读懂”日历,但这并不影响密码信函在日历中的保存。事实上,我们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日历已经数千年了。我们甚至没有怀疑过,在每年的节日里隐藏着某种算法———日历信息。帕霍莫夫说,将信息编在日历当中的确可以做到万古不朽。

  在乌克兰索菲大教堂有个“万年历”矩阵体,根据这个“万年历”矩阵体,可以轻易地确定任何一个年份的看法,还可以知道100年以后你的生日在星期几。帕霍莫夫正是从“万年历”矩阵体开始了他解读外星人密码信函的研究工作。

  人类无休止争论 外星人是肉身凡胎还是铁骨铮铮(1) 

  国际在线

  当你一个人孤独地游荡在无边无际的深山空谷无助地高喊“有人吗?”的时候,听着自己的声音在旷野里回响,你是不是渴望远处什么地方,有人回应一声?

  如今科学家们面对太空发出了同样的呼喊:“我们是唯一的智慧生命吗?”多年来,人类从来没有停对在外星文明的探索,但除了似真似幻的飞碟的记录和电影导演的凭空想像之外,我们几乎一无所获。

  科学家们也在期待着遥远的太空有外星人作出回应。可他们在哪呢?他们长什么样?是肉身凡胎,还是铁骨铮铮?

  对于外星人,人类有一整套猜想和学术推论。首先,在合适的恒星系统中一颗条件温和的行星上,由化学反应产生了原始生命,我们知道,这种现象在整个宇宙中普遍存在;接着,在达尔文适者生存理论的模式下,从那些生命中间最终会进化出一种智能生命;最后,那些最为高等的生命会研究发展出可以在太空进行通讯的技术,向宇宙中的其它地方发射射电波或其它波段的各种联络信号。

  天文学家弗兰克·;德瑞克在1961年发明了一个推断外星生命的著名方程式——现在我们称为“德瑞克方程”,他通过这个方程计算并乐观地推断,在我们银河系中存在着大量的智能生命,而我们能否找到他们则完全取决于文明能够进行星际探索的年限。

  外星人是机器人?

  美国外星智慧探索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塞思·;肖斯塔克认为,人类不可能会遭遇到像科幻电影里描述的那种软软的粘乎乎的外星生命,而更可能是某种智能机器。他以加利福尼亚硅谷的科学进展为根据,提出一个猜想:应该有一种可能,在人类生命进化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进步,我们完全可以制造出一些人造的精巧智能物体,以继承我们人类的文明。如果在太空中有其它更进步的文明的话,几百万年来,他们可能早就制造出智力机器。所以,我们能够探测到的外星人将会是一种机器智能人,而不是像我们一样的生物智能人。

  这个观点为许多的科学家所接受。要理解这一点得从人类本身说起,其实人类一直有探测星空的梦想,然而要走出太阳系,进出银河系,进入遥远的星空却并非易事。由于人类自身的脆弱性以及技术的原因,在太空探索的最初阶段,人类本身无法承受巨大的发射荷载,也不能在太空长期居留,只能依赖遥控机器人。因此首先将机器人送上太空打前阵,然后派人类跟上要安全得多。

  我们已经把一些机器人送上了太空。如旅行者号、火星探路者等机器人就可以将大量的科学数据从遥远的外太空传输到地面控制室里的人类。美国宇航局的人工智能研究专家们还在研制测试一种遥控机器人助手,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施,它可以使太空探测器和卫星之间进行更广泛的指令交流,并使它们通过相互间的信息指令交流来调整自己的动作,比如控制卫星姿态等。这种机器人间的信息交流有点类似人如人之间的电话交谈。

  最终,人类制造的探测器将会拥有一定程度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我繁殖能力。我们的太阳系离最近的星系邻居阿尔法人马座也有4。25光年之遥,如果将我们把飞船送到了那里,人们将无法对它进行遥控,更不用说遥控在那些行星上面游弋的登陆器了。我们甚至都不知道那些登陆器到那里到底会面临什么样的境地,要执行什么样的任务。所以,对于探测器来说,拥有智能将可以使它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甚至可以独立设计制造出新机器。50多年前,一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第一个提出这种智能机器的构想,所以现在通常把这样的智能机器称为“冯·;诺伊曼机器”。

  一些科学家由此非常肯定地认为:如果有某一种外星生命企图想要和人类取得联系的话,他们在宇宙中首先邂逅的将是我们制造的智能机器;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能接触到外星人的话,也许就是外星机器人。

  艾伦·;塔夫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一名教授,他就持有这样的观点。塔夫认为,我们在50年后不仅能制造出聪明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还会精神的情感。其它的生物文明可能在很久以前已经制造出了这样的机器人,而且这些机器人可能已经到了地球上。尽管那些外星人看我们就像看金鱼一样,当我们是一群奇怪有趣的动物,但天性的好奇会促使他们和我们进行交流。

  也许就在此刻,我们的宇宙中到处飞行着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陌生的外星智能机器人,譬如经常光顾我们地球的形形色色的飞碟,它们在苍茫的恒星星际之间灵巧快捷地穿行着,而那些制造它们的肉身生物,有可能仍然只能孤独地偏居在某一行星上,在那里的适合他们居住的脆弱的生态系统中苟且偷生。

  有科学家甚至还认为,纳米技术的进步,会使机器人越做越小,也许那些外星人派到地求的探测器,只有跳蚤那么大。

  但科学家们也担心,机器人的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机器人可能会亲眼目睹创造他们的生物缔造者们(人类或者其它生物)残暴的天性,而不只是他们善良的一面,这会让智能机器人感染上人类的这种恶习,从而可能会使使外星探索研究成为另一种军备竞赛,这不是核武器的竞赛,而是智能机器人争夺外星领域的竞赛。

  而且,智能机器人如果真地能发明出来的话,那些具备思考判断能力的机器人会变得非常优秀,行动非常敏捷,他们甚至可能转而来统治人类,这可能将到至人类文明的中断。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机器人的智商是人类的十到十八倍高的话,到时候谁统治谁可能就不由我们说了算了。当然也有人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在竞争和冲突中生产的,如果人类来自于猴子的话,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转身就把所有的猴子杀了。机器人不可能把人类都杀了,但有可能一周只让我们吃一顿饭,我们得准备好接受这样一个现实。

  科学家将寻找地外生命目光投向“欧罗巴”星 

  当大多数科学家正试图在火星上寻找地外生命时,一些科学家也将目光投向了距离地球更加遥远的“欧罗巴”星--一颗围绕木星旋转的卫星。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西蒙·;康威·;莫洛斯说:“在太阳系内找到地外生命的可能性很小。但这种可能性如果存在的话,更有可能是在‘欧罗巴’星上,而不是在火星上。”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8月12日发射了一颗新型火星探测飞船,用来探测火星上的水资源和生命信息。

  这位著名古生物学家说,即使火星上存在生命,可能也只是已经灭绝的生命。而专门研究已灭绝生命的古生物学家可以在寻找地外生命中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波莫纳学院古生物学者罗伯特·;甘斯认为,“欧罗巴”星和火星极度寒冷,不适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