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宇宙和生命 >

第741章

宇宙和生命-第741章

小说: 宇宙和生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古学家在欧洲发掘出的古希腊遗迹中可以明显看到人类堕落的痕迹。上一期的人类是不是灭绝于一次大洪水呢?  

  我们是一群“健忘”的人。耶稣、释迦牟尼佛在历史上都是确有其人,对他们的事迹都有记载。比如耶稣受难被在十字架上时,过路行人都嘲笑、戏谑他:“你既然说你是上帝之子,就从十字架上走下来。”,“他救了别人,却连自己都救不了。”,“就让上帝救救他,因为他说自己是上帝的儿子。”十字架上的耶稣十分痛苦,当耶稣痛得再次大叫一声而逝去时,庙宇里的幔子从上到下一裂两半,地动山摇……在场所有的人目瞪口呆,惊叹道:“啊!他真的是上帝的儿子啊!”三天后,耶稣复活……;释迦牟尼佛的神迹历史上也有许多记载。然而今天,这一切似乎早已经被人类忘记了。  

  我们不仅忘记了过去,对于未来,我们也一片茫然。历史上很多先知们对人类的历史作了很多预测,世界很多国家都有各种大预言。如法国的诺查丹马斯对一战、二战、海湾战争、苏联解体等均作了预言。中国的推背图预言了中国的朝代更迭和新中国成立。有的预言了现在有一段“人神同在”的时期,有的预言了“人类大劫难”,并说如果有一件特定事情发生,他的大劫难预言就到此结束。  

  人类啊,何去何从,这些神话和预言或许可以给予我们一些更深的思索。  

  十八、现代科学的误区  

  现代科学走的是西方实证科学的路线。它确实已经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成功。但是它是不是就是认识宇宙唯一的科学路线呢?它是不是真的完美无缺呢?事实上,西方实证科学路线存在很大的弊端。  

  从实证科学的哲学基础上看,西方实证科学是建立在一种从片面的基点上发展起来的,它起源于对人与世界、人与宇宙、物质与意识、主观和客观、心与物的很不完善的看法,是在物质与精神二元对立的哲学世界观指导下形成的方法论。这种世界观首先把一个完整的世界划分为两个独立的范畴:物质与精神,由此而建立的自然观把人和自然、人和世界、心与物机械地分割开,对立起来。这种对立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联系,探索不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探索不了另外的空间。自然被看成一台没有任何生气的机器,人企图“物化”自然的结果必然是自己被“物化”。结果是:人成了所谓的“制造快乐的机器”、“发泄私欲的机器”,人类的欲望无限膨胀,只要为了自己的私欲,人可以无所顾忌、不择手段、为所欲为。  

  从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的是还原分析的方法。把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看成是孤立的、静止的、僵化的、片面化的对象,忽视事物的复杂性、有机性、整体性,忽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把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化归于一堆毫无生气的数学符号,然而数学概念也是有限的,能用有限的概念符号描述几乎是无限的大自然吗?数学模型能精确地描述如此复杂的巨系统吗?又比如科学实验,认为只有经过实验室实验反复检验的才可能是正确的。这当然在一定范围内是对的,但是问题是,本来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在不同空间普遍联系著的,把万物从根本上与外界环境隔离放到实验室中,能反映事物的本来联系吗?任何事物都是动态的、关联的,在不同的时空中具有不同的演化边界条件。每一次实验的重复都能保证在各个空间层面上都具有相同的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吗?宇宙是一个具有自身生命特性的庞大能量体系,人类的力量能控制自然力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展吗?  

  西方实证科学不是万能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大师科布教授明确指出,由于机械唯物论的、二元论的现代思维方式“极大地束缚了现代社会”,因此,使人类摆脱它们的束缚是他“最强烈的呼声”!1996年美国权威科技杂志《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American)》资深专业撰稿人约翰。霍根(John Horgan)在走访数十位各领域的世界性的杰出学者之后,写出了一本书《科学的终结》,在西方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在这本书中,他宣称:“科学(尤其是纯科学)已经终结,伟大而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既然科学──求真的、纯粹的、经验的科学──已经结束了,还有什么值得相信的呢?” 由于西方实证科学的哲学基础的不完善性──建立在人与物分离的、心与物相分离的基础上,要从根本上完全地认识宇宙真理,现代科学照老路走下去,或许只能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只能够认识最表面、最肤浅的东西。科学的最终目标是认识宇宙真理,而不是为了维护科学本身,科学之所以能不断进步,就在于能不断地否定自我。 

  《宏观物理学基本原理》

  庄建西一  绪论 “宏观物理学基本原理'征求意见提纲'”是2004年春天写成的。当时的创作目的很明确,就是为网上论坛粘贴所用,语言陈词激烈,观点也比较明确。后来也曾稍加修改寄给几家学术期刊自然是无有回音。这一年多来,既没有遇到很强烈的批判者,也没有碰着特别协同的附和者,只有几位激烈的支持者和他们的赞叹声。总之,没有引起热烈的讨论使我稍感不足,不过也确实引起一些相关人士的关注。比如:“大统一理论网”'dtyll/'就将本文和我的另外几篇文章同时置于首页显著位置;“系统科学之窗”网站版主还特意加注称此文为:“系统物理学”,引起了较多网友的点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意将本文收录到《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一书中,并聘请我为特约研究员;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也曾两度邀请我到北京参加与之相关的研讨会。经过一年多来更深入的思考,结合搜集到的各方面的意见,我感觉宏观物理学这一学科的基本原理就象是一株有生命的珊瑚,在我的脑海中完成了它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下一步留给我的任务就是用文字把它描述出来,如果大家在看完全书后仍然不甚理解,那就可能是我的汉语表述水平太差了。

  是否将宏观物理学改称为“系统物理学”呢?网友的建议让我苦费了一番心事。最后还是在2005年4月北京科技会堂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位姓吕的先生将我呵斥一番让我感到还是叫“宏观物理学”比较合适。他说:“一个不知什么叫‘熵’的人,一个没有读过《信息论》《控制论》的人,竟然口口声声讲系统科学理论,不可思议”。的确如是,我对系统科学的认识就是从钱学森的《人体科学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纵横观》和中央党校的一本介绍系统科学的干部读本中了解到那么一点。但是,我认为这并不影响我对系统科学有新的发展,因为现代系统科学受到西方分析思维文化的影响,已经将自己禁锢在一个很局限的“系统”之中走不出来了,而我从东方宏观思维文化的角度就能很容易地看到它是如何走进这思维误区的。如果我也是紧跟着西方科学家的思路深入其中,那么我同样不可能提出宏观物理学这一系列理论。科学研究有时候也会出现“当事者浑,旁观者清”的局面。

  首先,还是从“宏观”二字谈起,这里的“宏观”二字与现代物理学中的“宏观物体”、“宏观现象”相距甚远,而主要指的是“宏观整体思维”。宏观物理学并不是专门研究宏观世界的物理学,而是运用中国人传统的宏观整体思想观念去研究现代物理学,在现代物理学之上建立起一门新的学科,从而完成人类科学发展历史的“否定之否定”全过程。现代物理学的高度发展是宏观物理学产生的基础,没有现代物理学的高度发展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宏观整体思维还不可能走出“《易经》文化”的圈子。所以,学习宏观物理学既要从传统文化的思想禁锢中走出来,又不能陷入现代文明的思维误区。有人说宏观物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现代物理学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未来21世纪的科学体系。

  宏观整体思维形式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要是讲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想,或许还会有很多人说:“不明白”,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现代科学中的系统科学、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都是运用宏观整体综合思维的思想方法建立起来的,只是它们严重地受到分析思维的影响,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我们只要将“系统科学”发展完善;把“量子力学”的基本观念从微观世界延伸到宏观世界,这两门学科就成了我们建立宏观物理学的两大基石。

  宏观物理学认为: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我们周围各个相对独立的客观事物都是这个巨系统中的支系统。现宇宙是膨胀运动势力和自由运动势力相互抗衡、对立统一形成的,而万有引力是双方存在的共同基础,或者说是双方相互抗衡的大背景。在现宇宙中形形色色的各种系统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受膨胀运动势力作用形成的主观控制系统和受自由运动势力作用形成的客观控制系统。在主观控制系统中运行的信息都是必须依附于载体才能存在的,我们将之称为:主观载体信息;在客观控制系统中运行的信息都是具体的客观物质本体,不需要载体,我们将之称为:客观本体信息。现代系统科学的局限性就在于它只认识到了膨胀运动势力形成的主观控制系统,而对自由运动势力形成的客观控制系统视而不见。客观控制系统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生克循环”,它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现代科学也观察到了它的客观存在,就是不能把它纳入到系统科学中来一块进行研究,更没有认识到这两种系统形式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我认为就在数学研究的主观属性上。因为数学是现代科学与大自然对话的语言,它属于主观载体信息,而仅仅存在于膨胀运动势力形成的控制系统之中。当我们以数学作为思维语言来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我们就不可能走出膨胀运动势力控制的范围。数学蒙蔽了现代人的眼睛,使我们看不到膨胀运动势力范围之外的客观世界。最明显的一个错误就是它将现宇宙的起源推断到大爆炸时的元点。

  我为什么能在刚刚接触现代系统科学的时候就发现这一个问题呢?这得益于我是一个中医有着扎实的传统思维功底。最初让我将系统科学与阴阳五行联系起来的是德国科学家艾根。他提出的“超循环理论”——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催化超循环刚好与中医五行学说的相生循环、相克循环完全一致,说明“五行生克循环系统”是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系统。它是客观事物之间自由竞争形成的一个平衡系统,所以我就将之称为:“客观控制系统”。随后我又观察到中医阴阳学说所描述的系统与现代系统科学所定义的系统基本上是一致的,它们和大脑控制的系统在结构上相一致,我就将这一大类系统称之为:“主观控制系统”。1995年我在《河南中医》和《新乡师专学报》上分别发表了“五行学说与客观控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