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宇宙和生命 >

第811章

宇宙和生命-第811章

小说: 宇宙和生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门罗第一次体验肉体脱离,是在一九五八年他四十二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狠晚才睡,结果在似睡非睡之际,他突然感觉全身振动,接着便发现自己飘到了天花板上。 

  他往下一看,赫然发现自己的肉体正和妻子睡在床上。门罗大吃一惊,慌忙回到自己的身体。 

  有过这次体验後,门罗逐渐能够凭意志进行肉体脱离,同时综合多次体验加以分析。结果发现,由肉体脱出的第二体,能够如橡胶般拉长或自由穿过墙壁及各种物体。此外,第二体虽较轻却仍具有重量,与肉体之间以绳索纠缠在一起。 

  当用第二体穿过带有五万伏特电流的铁丝纲时,门罗发现自己彷佛陷人陷阱中似地无法动弹。根据这个现象,门罗认为第二体与电磁气具有某种关连。 

  门罗另外又举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肉体脱离实例。 

  在一佃星期六的下午,门罗再度发生肉体脱离,并利用第二体丢拜访一位正在休假的女性朋友。当时这名女性朋友正在和另外两名年轻女子边喝边聊天。门罗靠近三人,想要和她们说话、引起她们的注意,不料三人却浑然不觉。於是,门罗伸手捏了一下朋友的协腹。

  哎呀,好痛啊!看到朋友尖声大叫以後,门罗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身体。 

  到了隔周的星期二,门罗问这位刚销假上班的女同事,上礼拜六的下午她做些什麽,她的回答与门罗透过第二体所看到的情形完全一致。此外,那名女性还表示,当时她突然觉得协腹被人捏了一下,事後检查果然发现一处鲜明的淤痕。 

  如今,门罗致力於以科学方式研究肉体脱离,并设立门罗应用科学研究所进行研究。看见死後世界的瑞典堡 

  身为瑞典贵族的瑞典堡旦日一六八八至一七七二年),是一位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兼神学家,不但能有自由进行肉体蜕离,还曾多次看见死後世界。 

  瑞典堡首次自由脱离肉体,并前往死後世界,是五十六岁那年。当时他正在伦敦某家餐厅用餐,突然有来自灵界的人出现,并对他说:我来带你看看人死後的世界,也就是灵的世界,希望你把在另一个世界的见闻,以及和其它灵魂交会的情形记录下来,告诉这个世界的人。在接下来的近三十年内,瑞典堡将往返死後世界(灵界)的经历,写成天国与地狱,灵界日记,天国秘仪等与灵界有关的作品。日本的今材光一将其文章收在一起,编成来自灵界的手记正编。续编一书。 

  基本上,瑞典堡藉由肉体脱离前往死後世界的情形,与肉体仍是活的,只是进行肉体脱离这种一般方法并不相同。 

  据他自己表示,当时的情形是:正在脱离肉体的我,看起来巳经丧失意识、心脏和脉搏均告停止,和死亡状态没有两样。事实上,这似乎比较接近临死体验的状况。对此,瑞典堡称之为死亡技术。

  先前所介绍的临死体验,是在前往死後世界时中途折返的体验。至於瑞典堡则是藉着肉体脱离进人临死状态,并且真的进人死後世界见闻一切,然後才又回到肉体。

  根据瑞典堡的说法,通往死後世界之旅,是由死开始。 

  从灵的立场,灵界的观点来看,死只不过是住在肉体中的灵,或者是住在肉体中,把肉体当作在这世上的一种工具的灵,停止使用肉体或丧失支配肉体的力量而巳。在那之後,灵会前往灵界,换句话说,死对灵而言,只不过是前往灵界的旅行而已。 

  瑞典堡认为,人死後会有引导灵出现。引导灵首先把人带到一般称为幽界的精灵界去,在此为接下来要去的灵界或地狱界预作准备。由於精灵界的状况与物质世界几乎完全一样,因此,很多来到精灵界的人,会误以为自己仍在人世。总之,精灵界的目的,是要使人具备自己巳经真正从物质世界死去的意识。  

  那麽,什麽样的人会到地狱界去呢?在物质界里拼命追求物慾、色慾、名誉,来到死後世界後灵世界仍未觉醒的人,通常会如自己所希望的到地狱界去。

  来到精灵界後慎悟到自己已死,灵意识觉醒的灵,则能够到灵去。灵界大致可分上,中,下三个世界,会因灵格高低而前往不同的世界。综合瑞典堡的说明,可知死後的世界,是由精灵界、灵界、地狱界这三个世界所构成的。 

  另外,在灵界还有称为灵界太阳的能源泉源。这个能源,是以上灵界,中灵界,下灵界,地狱界的顺序流出。愈到上层世界,灵能源的流出愈强。生存於人间界的人们,如果想要吸收这种强力能源,则首先必须敞开灵的心窗。 总之,活着时灵格愈高,到了灵界就能往较高的世界去。 

  瑞典堡还说,物质世界并非宇宙的一切,另外还有肉眼看不到的本质世界存在。灵界和我们所在的世界,其实是同一世界。就好像一敉硬币有表里两面一样,灵界与人世只不过是包含这两者在内的一个大世界里两个不同的部分罢了。瑞典堡在死後世界里所看到的灵界状况,与其它超能力者所传达的情报一致,由此可证明其真实性。转生的实证…孩童的前世记忆

  除了临死体验以外,孩童的前世记忆,也能实际证明死後的生及死後世界的存在。 

  所谓孩童的前世记忆,是指孩子到了二、三岁时,会开始说一些有关前世的事情,父母加以查证後,惊讶地发现果然真有这麽回事。这个事实,证明的确有转世的现象存在。 

  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医学系精神教授伊安。史帝文生博士,自一九六O年代赴,即前往世界各地收集有关转世的实例共二OO例以上,加以研究,并将部分研究结果收录在记忆前世的儿童一书中。

  根据史帝文生的研究,能记忆前世的孩子并不多,但大部分兵有这种能力的孩子,会在三岁前後说起与前世有关的记忆,到了六七岁时记忆会逐渐模糊。

  够记忆前世的孩子上刖世大名,不是自然死亡,而是意外横死。而且,愈是意外横死的人,愈容易记住前世的事情。

  此外,报告指出,能够记忆前世的孩子,从前世死到转世为止,常常不超过一年。以间隔时间来说,意外横死者比自然死亡者更短,因此意外死亡者能够更早转世。 

  下面就为各位介绍一则史帝文生所收集的实例。主角是一位出生在泰国的孩子。他凭着前世的记忆,指认出在前世杀害自己的凶手。 

  邦克奇。布洛姆辛於一九六二年二月十二日,在泰国的东加村出生。到了会说话的二岁左右,邦克奇开始提起有关前世的事情。根据他的说法,他原本叫做查姆拉特,出生於东加村只有九公里远的法塔隆村。此外,他还说出一些非常细节的部分,如父母的姓名、家中有两头牛、刀子和脚踏车等。至於他自己,则是在法塔隆村举狩村祭当天,遭两名男子杀害。

  当时那两名男子在他身上剌了好几刀,抢走他身上的手表和金饰,然後把他的尸体丢在原野中逃之夭夭了。 

  根据邦克奇的说法,查姆拉特遇害之後,普在现场附近的竹林徘徊七年,直到有一天现在的父亲经过,他才跟着他回家,进人刚怀孕不久的现世母亲的肚子里。 

  从青年时代被杀的查姆拉特到刚会说话的邦克奇,中间的时闲长达十年以上,而且邦克奇的父丹也从未向他提起过这件事情,那麽他是怎麽知道的呢?这正是整个故事当中最吸引人的地方。

  查姆拉特的家人辗转得知邦克奇所说的内容後,特地来到东加村进行求证,结果发现他对前世的描迷与事实完全相符。

  警方也根据邦克奇的证词,全力追缉当年杀害查姆拉特的凶手。结果,两名凶手之一畏罪潜逃,另一人则证据不足而获释。尽管凶手未被绳之於法,但是邦克奇对於案件的描迷,却与警方的调查内容大致吻合。像这样的例子远有很多,这种孩童前世记忆现象,显示灵魂於死後脱离肉体,再进人胎儿肉体的再生转生确实存在。 

  以上是西方人大致上研究出来的资料, 不同的个案在深度催眠状态下, 所说出的资料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 只有在字汇的使用上稍有不同而以。 他们都说, 灵界有很多奥秘不是地球上的语言能够表达清楚的。 

  牛顿博士:《性灵宿命》

  MichaelNewton,Ph。D。,DestinyofSouls:NewCaseStudiesofLifeBetweenLives。LlewellynPublications。May2000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是诗仙李白对人生的感慨。既然人生不过是天地光阴中漂浮在命运之河上的一个梦,那么梦醒之后,我们的性灵又在何方?对于这个问题,牛顿博士在他的《性灵宿命》一书中给出了令人惊异的详尽解答。

  牛顿博士是一位大师级催眠治疗医师(certifiedMasterHypotherapist)。他曾在高等院校任教的同时开办自己的诊所。行医中一个偶然的机遇,使他把催眠入定中的患者的意识推入前世,通过重历前世的创伤而彻底根除了患者今生的长期疼痛。之后他开始以前世回溯的方法治疗患者的病痛。在这期间,另一个偶然的机遇使他把患者的意识推入轮回转世之间的彼岸世界,从此之后,他集中精力专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经过十年的潜心研究,他终于得出了一个彼岸的模型。他发表于1994年的《性灵之旅》一书按先后顺序描述了人在离开俗世,进入精神世界,直到下一次转生的经历。这本近300页的书目前已售出20万册,并被译成十种语言。

  随着这本书的流传,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写信给牛顿博士询问他是否还有关于精神世界的更为详尽深入的信息。牛顿博士确实保留了一些他认为人们很难接受的信息没有发表。当时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找牛顿博士进行入定回溯,可是他已处于半退休状态,人们往往要等很长时间。牛顿博士发现这些人都是精神层次比较高的人,他们有等待的耐心,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本身就是医师或教师,希望通过回溯之旅更深入地了解人生的真义,而不是为了治疗疾病。这些人在入定的状态下,给牛顿博士提供了更深入的有关精神世界的细节。在这期间,公众始终认为牛顿博士还保留了很多秘密没有公之于众。最终,牛顿博士决定出版第二本书,这就是发表于2000年的400多页的《性灵宿命》。

  牛顿博士的受试者中有无神论者,也有虔诚的教徒,但他们在入定的状态下回顾转世之间的精神世界时,给出非常一致的描述:彼岸的精神世界纤尘不染、溢彩流光,脱去肉身的生命是散发着智慧之光的能量,能量的颜色代表着精神的层次。生命可以随意飘飞,并变化成各种形像,互相之间可以通过心灵感应进行交流。

  精神世界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生命分别属于不同的群体,他们群体转生,在生生世世中扮演着各种角色。俗世中人们的配偶和亲友往往是自己同一群体或附近群体的生命,尤其是配偶,常常是几生几世的伴侣。生命会到类似图书馆的地方研读自己的生命之书,那里面以影像的方式记录着他在红尘中的生生世世的一切。生命还会来到几位长者组成的类似委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