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庄则栋与佐佐木敦子(节选) >

第12章

庄则栋与佐佐木敦子(节选)-第12章

小说: 庄则栋与佐佐木敦子(节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团圆,将是人活着而爱情的心死了,这不是无穷的遗憾伴终身吗?!

  有时候我也冷静地想,我们之间的磁力是什么?钱?名?出国?秀?……一时意?一时欢?一时羡?觉得都不是,却是一种情,长在心上又生了根的情。它不怕天高,它不怕海深,它不负天,它不负人,如同青山不老,江水长存,石在有火,人在有情,情潮如浪,永吻崖岸,思之落泪,泪如佳酿!

  家中一切依旧,你给我留下来的好作风,天天在坚持,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盼你!等你!接你!吻你!

  你最亲爱的则栋夫

  1987年9月29日 

 
 
二十三 妈妈同意了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正式通知后,我很快就按照他们的要求填写好了加入中国国籍的申请表,同时也办理了脱离日籍的手续。在办手续过程中,我为脱离日本籍难过地流出了眼泪,但为了我和庄先生真挚的爱情,我可以牺牲一切。

  九月下旬,我向公司领导面呈了辞职报告,按照公司的规定,提出辞职必须提前三个月,但由于我的情况特殊,三天前才提出来。

  想到不久就要离开家乡,飞往魂牵梦绕、日夜思念的庄先生身边,心中就有幸福感。可是,和庄先生离别近一年的事,一直没有告诉年迈的妈妈。妈妈毕竟七十八岁的高龄了,我怕妈妈知道不准我去跟庄先生结婚,她会经不起这个沉重的打击。她虽然几次问我:“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去中国出差?”都被我以“工作需要”,“没有出差中国的任务”而蒙混过关。

  现在,我和庄先生的婚事有了结果,不久要喜结良缘。我应当把这大喜事告诉在老家时刻惦念我的妈妈。

  我迫不及待地简单打点了一下行装,回到了妈妈身边。妈妈一看到我满面春风的样子就高兴地说:“遇到什么好事,这么使你高兴!前几次你回来,我总感到你有心事。”

  “妈妈,有好消息告诉您!最近,中国政府终于批准我和庄先生的婚事,很快我要去中国了。”

  “我说你这么高兴呢!”

  “不过还有两个条件!”

  “什么条件?”妈妈敏感地问道。

  “一,庄先生不能出国。二,我必须放弃日本国籍,加入中国国籍,定居北京。”

  “让你放弃日本国籍!这是为什么?”妈妈感到突然,很不理解地问。

  “确切的理由我也搞不清楚。”

  妈妈沉思了一会儿,平静地问:“这件事你和哥哥商量没有啊?”

  “商量过了,哥哥也认为目前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

  妈妈低下了头,用更低的声音说道:“既然哥哥赞成你加入中国国籍和庄先生完婚,我也就不多说了。”

  “妈妈!你同意了!”

  我看到妈妈的眼角挂着泪花,不由得我的眼泪也掉了下来。

  “妈妈!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和您商量:我和庄先生、哥哥初步研究,在举行婚礼的时候,请妈妈和哥哥代表新娘一方的亲属出席,如您同意的话,还要尽快申请办理护照。”

  “既然你们想得这么周到,我就去吧!”

  妈妈答应后,我非常高兴。我又帮助妈妈做大扫除,经过几天的打扫整理,妈妈家到处干干净净。 

 
 
二十四 我领到了中国护照
  在妈妈家平静、愉快度过了美好的两个月。十一月下旬,中国大使馆又通知我,中国政府已批准我加入中国国籍,十二月一日去使馆领取我的护照。

  我把这令人兴奋的消息告诉了妈妈,并说:“我们该启程赴东京了。”

  十一月三十日,我们离开了江津,乘火车赴东京,住在哥哥的家中。

  第二天上午,我准时来到了中国大使馆,领取了中国护照。我终于拿到了进入国门、走向庄先生身边的通行证。

  哥哥是个心细又对我关怀备至的人,他看了我的中国护照说:“你最好再去日本出入国管理局一趟,要一个再入日本国的签证,这有利于你随时都可以回日本。

  妈妈年事已高,万一发生什么事情,你都能立刻赶到。否则,不办这个签证,按正常来日本探亲,办手续需要二十天至一个月。”

  我照哥哥的吩咐,很快来到了日本出入国管理局。办事人员介绍我去咨询处,刚好值班的是位负责人,我就把我的情况向他直截了当地做了介绍。

  他看着我非常难过的样子,关怀地说:“我理解你的处境,更知道你的难处,这样办吧!第一,现在,我就给你发永居日本国的许可证。第二,再发给你入日本国的签证。有了这两件东西,你什么时候都可以回来,回来后想住多久都可以!”

  我听了后,只是拚命地用手帕压住泪腺,不断地鞠躬向他表示深深的谢意! 

 
 
二十五 聚雅酒楼的典雅婚礼
  妈妈在北京建国饭店休息了一天多,精神好转了,她对我说:“这次来北京,我要看看五星红旗。”我和庄先生很理解妈妈的心意,一起乘车来到天安门广场。

  下车后,我们漫步向矗立在广场上的旗杆走去,妈妈看到飘扬在旗杆顶端的五星红旗,深情地说:“来北京看五星红旗,这是我多年的宿愿。在日本,只有驻东京的中国大使馆有活动请我们去,才能见到五星红旗,每当我看到这面红旗,心中总是非常亲切和激动,五星红旗是新中国充满信心的象征,我们一家曾与新中国同甘共苦过,艰难岁月建立起来的情感是纯洁、高尚的,是终身难以忘怀的。你们的父亲……”说到这里,她的眼睛被泪水浸湿了,模糊了,她处在回忆往昔的情景中。

  妈妈心境平静后,我们在广场的中央,以四面的景物为背景,拍摄了不少照片,妈妈精神很好,久久不愿离去。

  妈妈第二个心愿,是到我们家并看望庄先生年迈、被病痛折磨的母亲。两位老人一见面,就像多年未见的朋友,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相互问好,相互祝福。

  由于婆婆耳聋,在语言表达上比较困难,但婆婆对我的称赞,对妈妈的问侯,充分表达了两国人民之间真挚、纯洁的感情。妹妹一家为我们的聚会包了饺子,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度过了难忘的一个晚上。

  回到饭店后,妈妈对我们说:“这几日你们总是陪伴着我,你们结婚的手续和仪式准备得怎么样?”

  庄先生坦然地说:“妈妈,您在休息时,我们就已办好了结婚的手续。这次敦子来北京定居是中央批的,我们到公安局、派出所、街道办事处办手续一路绿灯。

  结婚的仪式,您来之前我早已安排好,不然我和敦子这几日无法陪您啊!”

  “这我就放心了。如果明天有时间,我还想去颐和园看看,再去友谊商店买些东西。”

  “一定满足您的愿望。”庄先生高兴地说。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九日,庄先生和我在北京聚雅酒楼别开生面地举行了婚礼。那一天,有的朋友向庄先生建议:“像你们这样来之不易、动人的婚礼,又是经中央批准的,应当大张旗鼓,办得有气势……”

  听了后,我也想,是啊!一个人一生中举办婚礼是件大事,谁不想把婚事办得更热闹、更有气魄。可是,我听庄先生对朋友平静真诚地说:“我们结婚不是给人看的,我们不愿意过分张扬,我们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大河的性格深沉而平静,可能小溪喜欢喧哗吧!”

  哥哥下午从东京赶到北京,晚上在我的陪同下,与妈妈一起提前来到聚雅酒楼。来宾们陆续到了,有前中国驻日本国大使宋之光和夫人李清,有著名作家老舍的夫人胡xie青和女儿舒立,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宜,香港的朋友彭华女士,江苏美术家分会主席亚明,国家体委庄先生的老战友张燮林和老大姐郑凤荣,北京市乒协主席、庄先生的教练王锡添,北京市少年宫主任刘涛,辅导员庄正芳,陕西咸阳广播电视设备厂的马新厂长,他是热情支持全国少年宫系统“如意杯”乒乓球比赛的企业家,以及庄先生的亲朋好友总共七十多人。庄先生在山西的好友钮琛和黄克毅也要来,由于身体不适和道路遥远被庄先生挡了驾。

  晚七点十五分,来宾落座后,由太原电视台庄先生的挚友靳大力先生担任婚礼的司仪。他首先向来宾高声宣布:“现在,庄则栋和佐佐木敦子的结婚典礼开始。

  新娘佐佐木敦子,经中国政府批准已正式成为中国国籍的北京市居民了,他们的婚恋,真是千载难逢,经过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又经过千锤百炼,终于迎来了这来之不易的一天。我代表新郎、新娘向前来参加婚礼的所有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新郎新娘结为并蒂莲,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宴会开始后,大家边吃、边喝、边笑、边谈一阵子后,在一片欢迎的掌声中,前中国驻日本大使宋之光先生讲话:“小庄的情况我比较熟悉,他们的恋爱我和李清也知道一些,今天参加他们的婚礼,我非常高兴。这一对恋人可称得上是坚贞不渝,尽管经历了艰难曲折,愈远愈深,愈久愈浓,这点儿精神实在难得。今后,他们的爱情之舟就要驶进宁静、幸福的港湾,既要有忠诚的帆,又要有理解和信任的舵,才能使生活过得更加美满、甜蜜。我衷心地祝福他们!”又是一片热烈的掌声,证婚人宋大使的讲话是我们的婚姻的高度概括,讲得精彩。 

 
 
二十六 有情人终成眷属
  办完我们婚礼的第二天,敦子的哥哥和母亲返回了日本。屋子里只剩下我和敦子,有时候敦子就站在我眼前,我却仿佛在梦中,眨了眨眼又确认是醒着的。继而一想也是事出有因,这是我一年多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历尽千难万难成为现实时,又有一股余悸在心头。于是想,千求万求求到手,今生今世不分离。

  我们形影不离,我却又滋生出一股新鲜感、陌生感。屈指而计,这几十年来我总是单枪匹马地奔驰。前期是我搞运动,摒除一切地运动在球场;后期则是政治在运动着我,运动使我昏头昏脑以至浑浑噩噩,爱情和家庭常是稍纵即逝,家庭和爱情看到的是一朵鲜花,得到的是一片枯叶,家庭生活几乎成了点缀品。而现在我俩却耳鬓厮磨、形影不离。她对我嘘寒问暖,衣服帮我挑选购买,饭给我做,我能不新鲜、陌生而又喜悦吗?话虽如此,事情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的老夫子曾有一句名言:“民以食为天。”这是大实话,也是一句最大的话,这句话像个网一样,笼罩住人类。

  开始,我想让敦子尝尝北京的风味小吃,我们到东华门的夜市上去吃炒疙瘩、兰州牛肉面、酿皮子、鱼圆汤、卤煮火烧、炒肝……没想到敦子对酿皮子极感兴趣,这是一种西北风味的食品,后来竟然和小摊主熟了,小摊主给敦子调的醋、蒜、辣子格外多,敦子吃着、笑着,吃得格外可口香浓。

  风味小吃尝了,吃得很开心,但这不是长远之计哪,要自力更生地解决日久天长的吃饭问题。经我俩商定,菜由我买,饭由敦子做。

  过去,我极少买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常是买的多,买错了,新鲜和不新鲜的分不清。后来我虚心向营业员和小摊主求教,才知道顶花带刺的黄瓜是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