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 >

第11章

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第11章

小说: 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否定:指事物内部的促使事物转化的方面。    
    (二)基本原理    
    1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区别:    
    (1)事物量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和结构的变化,是一种不显著的变化,渐进的过程。    
    (2)是事物质的变化,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显著的变化,是飞跃的过程。    
    (3)判别量变和质变的标准:看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    
    联系:    
    (1)量变是质变的基础:任何事物的变化首先从量变开始。事物相对量的对比变化,决定了质变的方向。    
    (2)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在质变基础上引起新的量变。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的统一    
    割裂二者的相互联系,只强调量变而否认质变是庸俗进化论,右倾主义;只强调质变而否认量变是激变化、灾变论,左倾主义。    
    方法论意义:我们要把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相结合,现代化建设要分三步走,要把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相结合。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1)相互区别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自终——时时有矛盾;反映了事物的共性,是绝对的。    
    矛盾的特殊性:事事、时时的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就不同。一方克服另一方,相互融合形成新事物;双方同归于尽。(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个侧面,都各有特点)。反映了事物的个性,是相对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2)相互联系    
    个性包括共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性;割裂二者的相互联系,只强调共性,而否认个性的教条主义,只强调个性而否认共性的经验主义。    
    (3)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否定之否定规律。    
    内容上:揭示了任何事物的发展,由事物内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必然要经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两次否定是一个完整的周期。    
    从形式上: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波浪式、螺旋式上升。    
    (2005年多选题第16题)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1)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3)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部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4)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明,各个领域之间,联系都是普遍存在的。故选项A、C正确。信息是客观实在的存在物,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是事物及其各种要素、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D不能选。    
    1994年至2005年本章命题分值分布表    
    分值年份内容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合合合唯物辩证法    
    的总特征1    
    分2    
    分5    
    分1    
    分2    
    分〖16〗2    
    分1    
    分'22'2    
    分质量互变    
    规律〖8〗1    
    分〖10〗2    
    分〖16〗1    
    分'22'3    
    分对立统一    
    规律10    
    分〖7〗2    
    分10    
    分2    
    分1    
    分10    
    分10    
    分2    
    分2    
    分〖20〗2    
    分6    
    分否定之否定    
    规律〖4〗1    
    分〖10〗1    
    分〖12〗2    
    分唯物辩证法    
    的基本范畴1    
    分〖5〗5    
    分5    
    分〖13〗1    
    分〖16〗1    
    分主观辩证法〖14〗1    
    分    
    从上述分值分布表可以看出,本章命题规律有如下特点:    
    (一)命题形式:从1994年到2005年为止,从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题、分析题、图例分析题都出现过,考点最多,题眼最集中,年年必有题,多数是主观题。    
    (二)命题内容:本章的内容历年都是命题的密集区,是历年必考的章节,是“马哲”的三大核心章节之一,命题内容具有如下特点:    
    1主要以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和主要范畴为内容,在各种类型题中都出现过;    
    2本章的热门知识点有反复命题的习惯,例如: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适度”的原则、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辩证的否定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现象与本质及其辩证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等。多年来,这些知识点经常被考,因此不仅要熟背这些知识点,而且要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点来分析问题。    
    3本章中“对立统一规律”一节是历年考题所占分值比重最多的一节,尤其是近几年来,10分以上的大题的考查集中在“对立统一规律”一节的矛盾学说的内容。    
    2005年本章考了两个知识点,一是普遍联系考多选题,二是度的辩证原理是哲学分析题的一个得分点。    
    (三)命题分值:分值大,在政治理论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例最大。    
    (四)命题素材:    
    1中外哲学史上的著名论断。    
    2当代科学领域中的典型事例和最新发展。    
    3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    
    (五)命题方式:    
    1主要运用“引言式”题目,要求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哲理名言或判断哲学派别。    
    2材料分析题以及图例分析题,因为辩证法的原理被用于分析一切自然社会思维现象,包括日常实践活动中的具体问题,联系实际的范围最为广泛,在平时学习中应时时养成用辩证法分析问题的习惯。    
    (一)本章是哲学考试中出题最多的一章,因此必须从各个角度、全方位来关注这一章。    
    (二)由于本章的热门知识点有反复考的习惯,建议应试者应不厌其烦地狠揪常考知识点,并侧重于理解与运用,尤其对立统一规律是历年必考的一节,请高度重视。    
    (三)2006年考研的重点仍然在对问题的分析上,尤其是近年来图例分析的出现更要求考生具有很强的判别、分析、推理的能力。因而,此章将是考试的重点,很容易出9分大题,在分析问题时必须注意三个基本点:一是要把握基本的知识点,或基本的辩证关系;二是运用这些基本的知识点来分析问题,要言之有据,有原理有论证;三是要防止问题的非主要方面。    
    本章2006年特别注意“和谐社会”与矛盾同一性的哲学分析,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哲学分析,包括中国传统“和谐”“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分析,要熟悉有关这方面的经典语言及其哲学分析。同时注意可能性与现实性、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三对范畴的考测。    
    由于本章的热门知识点有反复考测的习惯,建议应试者应不厌其烦地狠抓常考知识点,并侧重于理解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    
    本章2006年特别注意“和谐社会”与矛盾同一性的哲学分析,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哲学分析,包括中国传统“和谐”“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分析,要熟悉有关这方面的经典语言及其哲学分析。同时注意可能性与现实性、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三对范畴的考测。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认识的发生和本质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认识的本质    
    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建构的关系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认识的发展过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的具体性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价值价值及其客观性和整体性    
    价值评价及尺度    
    价值选择及其实践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的作用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辩证思维与现代科学研究    
    1。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2。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3。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    
    4。价值评价及其尺度    
    5。价值选择及其实现    
    1。“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修订为:“认识的本质”。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修订为:“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3。“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修订为:“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4。“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修订为“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5。“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修订为:“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删除的知识点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人为万物之灵,其特点是有思想、会思维,行动受思想的支配。先思后行、以知统行是人的行为的一般模式。但由此也容易产生错觉,以为认识是先于实践产生的,是认识决定实践。的确,在人的现实生活中,认识与实践、知与行是难解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