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疯狂医生 >

第20章

疯狂医生-第20章

小说: 疯狂医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尽管拨起号来要戴显微镜,但同事小李对那部手机却是心爱有加,天天不管任何场合,无论任何时间,都会轻轻托在手上,从不胡塞乱放,简直有如宝物,别人借一下也大呼小叫,甚是不舍。直到有一天晚上,他的妻子风风火火地找来,说是整整一个下午都找不到他,打手机,提示说不在服务区。    
    最后,我们在暗室里发现了烂醉如泥的小李,他的那部手机,正乖乖地躺在地上,身上盖的,则是主人一晚上喝下去又吐出来的六瓶啤酒……    
    那厮的宝贝终于坏了。    
    条件反射    
    这个月中旬,我去北京办事,顺便去安定门会一位编辑朋友。进到她们的办公室时,她为我引见出版社的几位同事和领导,该社的总编是在一位北京呆了十几年的福州人,在他为我取出香烟来的时候,我刚摇摇头,编辑朋友便惊讶地感叹道:写小说的竟不抽烟?    
    其实她不知道,我的烟瘾估计比他老板的还要大,只不过我刚刚在外面等她的时候连续吸了两支,熏得我头晕脑涨的,所以难得地拒绝了一回。不过从她那敬佩的眼光中,我分明看到了一个滴酒不粘、丝烟不碰的好孩子。那种感觉实在是不错,但很可惜,刚从出版社出来,我就忍耐不住,赶紧抽出一支中南海,点燃放到嘴上,使劲儿地吸了一口,味道好极了。    
    上中学的时候,一个同学鬼鬼祟祟地把我们几个人拉到厕所,从兜里翻出一包从家里偷出来的红塔山,每人分给我们一根儿。十分钟之后,班主任把我们从厕所里揪了出来,排成一溜站在教室门口接受教育,每人手里还拿着一个烟头。那是我的第一次吸烟。    
    等到多年之后,当我坐在电脑前,打开显示器,准备写东西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烟和打火机找出来,放到面前的电脑桌上。有好几次,写到半夜的时候忽然发现烟都被抽完了,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条件反射,我拼命地告诉自己,吸烟和写作没有任何的关系,却再也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    
    烟草里面的有害物质多得惊人,这点谁都知道。不说电视和媒介中轮番地进行宣传告诫,拿学医的人来说,上学的时候就已经对肺部的疾病和烟草的吸入之关系背了个滚瓜烂熟,再要说不知道那简直就是在胡说八道。但多年来养成的恶劣习惯却叫我们吸烟一族无可奈何,这其中的条件反射更是令许多个夜晚无法入眠:看球赛的时候,如果烟不够了,似乎连进球都变得索然无味;喝酒喝到尽头的时候,如果烟不够了,所有人便象霜打了的茄子,一个个蔫头蔫脑……    
    这些条件反射的害处是,我们再也无法离开香烟。尽管每次我在为别人诊断出肺部炎症之类的疾病时,心里也会一颤,但更多时候还是会偷偷躲到厕所,在烟雾缭绕中宽慰自己:谁也没看见。仿佛别人看不见,自己就会没事一样。    
    一个网虫的签名档是这样的:“停电了,我还有蜡烛,蜡烛没了,我还有打火机,打火机没了,我还有香烟,香烟没了,我还有戒不掉的烟瘾。”    
    对,纵使连曾有过的坚持与隐忍,伴随着电、蜡烛、打火机和香烟统统都没了,我还有戒不掉的烟瘾——想我小小年纪,唉,谁也别学我。    
    因为我已经准备要戒了。


第三部分 生活真相第31节  心疼滋味

    陕西方言中形容女子长相俊俏时不说“好看”,也不说“漂亮”,更不会说“靓”,他们喜欢用的,是“心疼”两个字。在这里,“疼”作为语词,搀在人类细腻的情感之中,确实出彩,个中境界,实在是很令人心动。    
    这个世界上,总会有种感觉叫你觉得心疼。几年前,我曾在南方旅游的小村庄途中遇到过一个姑娘,她并不是十分漂亮,也不见得有多么风采照人,但当我第一眼看到她时,标题的那个词就顿时出现在了脑子中,一句话,她美的叫人心疼。    
    在我的经历之中,实实在在的心疼一共有三回。第一次是因为我的一套连环画被一个已经移居到上海的小伙伴儿给K走了,我腆着脸准备要,但到头儿却实在没法儿说出来;第二次是中学的时候,我历尽千辛万苦,用节省了几个月的早餐钱购置的三套《射雕三部曲》被当时教我语文课的老师给没收了去,当时心疼的我几乎把手指头都咬出了血。令我感到欣喜地是,毕业的时候老师把那套书还给了我,还在扉页写了几句勉励的话,兴奋如我者,当时差点扑上去抱住那位漂亮的女老师亲上一口,不过考虑到她的丈夫会不高兴,我才硬是生生地按捺住了自己。    
    心疼的最后一回,是去年的冬天,被我喂养了近一年的一条小狼狗,因为我的长期出差和阿童木的工作时间实在没法儿天天回去喂它,只好四处联系,终于为它找好了一个村子里的好婆家。临走的那天下午,我们早早地回家,喂了它一顿好吃的,当接它的汽车在外面响起喇叭时,我的心里就象被谁洒了一把沙子。最后,它安静地坐在车里远去,在即将在视线里消失的时候,忽然回头看了我们一眼。那一刻,我和阿童木的鼻子一下子就酸了起来。    
    我所在的科室在门诊的一楼,心电图室则在三楼。从心电图室到我们科,最快也得三十秒,如果按照这个速度,跑上五圈,再计算心跳的次数,辅助以别的一些数据和检测,就可以得出一个人的健康程度,这是去年全国范围普查的一次健康功能状况测试。    
    当时,作为一名业余足球队的队长,我轻而易举地就拿下了测试,然后,坐在椅子上帮助工作人员记录。在我的记录中,有不少体重超标的同事都在跑完之后,气喘吁吁地摸着胸口,抚着自己的心脏,认真地告诉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啊。    
    最叫我们绝倒的是一名传染科的年轻医生,是一个刚刚分配来不久的小胖子,在最后一个做完全部测试时,一边擦汗一边说:真疼。我们一愣,问他哪儿疼?他一指脚下的鞋子,再指指胸口,说道:“刚买的adidas就给撕了,心疼啊……”    
    休息一下    
    小的时候看日本的动画片《一休的故事》,最深的印象就是那句“休息一下”,当时傻呼呼的我也由此得出其名字的诠释:一休=休息一下。并且常常以此来抗议繁重的家庭作业,每次写得手腕发酸的时候,就会理直气壮地告诉老妈:太累了,休息一下。    
    当然,结果不是遭到怒斥,就是屁股被威胁,从而不得不继续干活。对我而言,家庭作业实在是一件体力活儿,就像多年以后,我尝试着开始写作,不到两年,轻易地得出一个重大结论:不管是写小说,还是开专栏,其实也是体力活儿。    
    据说,冯小刚在“艺术人生”节目作嘉宾的时候,突发心脏病,节目不得不终止。其实早在他拍摄《大腕》的时候,也发作过一次。对此,我想说的是,累了就休息一下,这么简单的机体规律,不管是大腕,还是凡人,都应该遵守。    
    2001年初夏,北京作家梁左因心脏病辞世,和几年前同样在凌晨离开我们的王小波一样,他们去世的时候,身边都没有亲人。叫不少人感到奇怪的是,他们的亲人们都去哪儿了呢?梁左的女儿在海外读书。而几年前,王小波去世以后,他的妻子李银河也是从英国赶了回来……其中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亲人很爱很爱你,但他们不能24小时的守护着你。    
    前不久,据报道说,一个北京的大学生因为同时兼了三、四份职,加上自己还得拼命学习,每天只睡四个多小时,结果终于积劳成疾,一头载倒在了校园中,再也没能起来。医学最终诊断是:长期的劳累导致免疫力系统的破坏,他的身体已经不能承受任何的疾病,最终因为急性脑膜炎而终于倒下。    
    去年的某个时间段,我在北京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来说,他因为要攒钱结婚,所以没日没夜的工作,加上同时写着几个专栏和一个电视剧策划,不幸而患上了抑郁症,对什么都打不起兴趣来,任何事情都叫他觉得毫无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非常惶恐。    
    据我所知,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像他这样拼命的白领们根本不在少数。有的人是为了房子,有的人是为了结婚,有的人是为了更大程度上希望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上的身体隐患。加上没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和锻炼,实际上已经让危险充斥了身边。    
    累了就休息一下,千万不要硬撑着来,这么简单的道理,希望每个人都会懂,都会明白。    
    自暴自弃    
    小学时的一次作文中,我在形容同学梁某的时候用到了“自暴自弃”这个词。对于一个对成语“见少识窄”的孩子来说,那是很得意的一个经验。老实说,我读书的时候,直到上了中学也没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学习到这个词语时还是问同学借的。    
    老师对自暴自弃的解释是: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我对用这个词形容梁同学的解释是:上体育课跑步的时候他甘心落后,不求前进——梁同学是一个小胖墩儿,当时恰好又是老师三令五申明令禁止歧视同学的期间,所以,那篇作文被老师划了很大的一个红叉,到现在还叫我耿耿于怀。    
    后来我才知道,自暴自弃这个成语不能随便安到哪个人头上,否则轻有误解之嫌,重有打击蔑视之疑,这些所谓的文字游戏可不是随便就能玩儿的。就像那些经典的造句一样:“外遇”:“我在门外遇到了一只狗。”“把握”:“小明把握在手里的苹果扔掉了。”“果然”:“我一个月没洗澡,果然臭了。”类似的结构和语法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自从那次作文造句之后,宽宏大量的梁同学显然并没有对我造成偏见,只是偶尔同学聚会的时候提起来,嘻嘻哈哈地一笑,说一句“真TMD好玩儿”了事。不过我却一直觉得如梗在喉,心里七上八下,说不出来的担忧。    
    我不是矫情,这也不是因为我会为了儿时的一句玩笑而至今谴责内心,那样的话我就得去给自己看病了。我这么想的原因是梁同学的体重从小学一直到现在,非但突飞猛进,而且没有一点下降的迹象,目前而言,不说吃饭会令人啧啧称奇,光是如何才能买到自己合适的衣服号码就叫他大伤脑筋。直到有一天,他欣喜地来电话告诉我,说他开始减肥了,方法既不痛苦,也不伤神,纯属于自然疗法,也就是什么都不管,自己就能瘦下去。    
    我当时也没多想,只是觉得他可能象我拼命地希望胖一样,天天做着瘦子的美丽梦想,忽然产生了幻觉,也不足为怪,而且这样的电话我平均每个月都能接到三个以上,所以只是配合地鼓励了一番,便习惯性地准备挂机。但他却非常诚恳地告诉我,这次是真的,不是幻觉了。我的回答是:那么,恭喜你了。    
    但当我再次见到他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眼前的梁同学简直就象是被孙悟空吹了一口仙气,整个人都小了一圈,瘦得甚至连颧骨都格外明显,我真以为他参加了什么魔鬼训练班。最后发觉不对劲,把他拉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是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