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疯狂医生 >

第26章

疯狂医生-第26章

小说: 疯狂医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此,我再也不承认自己跟艺术青年有任何的渊源,并常常向众人宣布,本人乃正宗医生一个,如假包换。    
    医院有一女同事李某,号称也是艺术青年,无奈高考时被老爹偷偷改了志愿,本来去往中央美术学院的她被一支笔指向了某某医术学院,本来想学美术,没想到学了手术。工作之后仍不死心,常常以颓废另类的装扮出入医院,成为领导眼中之钉肉中之刺,也由此取代我成为医院第二位“艺术青年”。    
    该女嘴大眼小,属于脸蛋先天进化不良的范畴,但常常以此为荣,并宣称自己乃为欧洲人眼里的亚洲美女,受打击接二连三仍不悔改,以致于单身多年仍无人问津。伊不懊不悔,洒脱大方,倒是深受男同事的喜爱。以我为例,每次出差去北京,倘若有时间游逛,便会带她一起,路上谈笑风生,海阔天空。    
    上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我休假去北京见朋友,正好赶上她送姑姑返京,临回的头天晚上,俩人又照例结伴来到三里屯,在酒过三巡,菜未五味之后,酒吧出门,她跌跌撞撞地奔向一位在门口等活儿的画画男生,过去之后喷着酒气地问:“说,我象不象朱丽娅·罗伯茨?”    
    蹲在地上的艺术青年身边七零八落地躺着数枚啤酒瓶儿,显然也早已醉入半梦半醒之中,睁开红红的双眼,打了一个饱嗝,一字一句地告诉她:“胡说,就你那嘴,能顶朱丽娅·罗伯茨仨!”    
    回家的火车上,她憋了一路,临下车时实在憋不住了,委屈地告诉我:“艺术青年多骗人……”    
    后果自负    
    “喜欢一个女人,就是要叫她知道,一天24小时,你没有一秒钟不在关心着她。”    
    这不是什么文豪大师说的,也不是什么国际名人讲的,更不是什么已故明星留的,这句话的源出,是来自放射科兔子的大嘴巴。    
    熟悉兔子的人都知道,“外表狂野、心细如发”这八个字就是为他量身订造的。遥想兔子当年,现已经秃顶的脑袋上还是一头可以藏三只老鼠的茂盛长发时,他正是坚决地履行了自己的格言,从而一举俘虏了医院最柔媚的药房护士之芳心。    
    想当年,兔子妻爱看那些酸溜溜、软绵绵的女性杂志,于是他每次骑车去报刊亭时,除了《体坛周报》和《足球世界》外,又多加了《读者》和《女友》。现在想起来,那些杂志真肉麻啊,除了充满化妆品和名牌服装的特写之外,马上就是:“刚转过身,我已是泪流满面”。但是,兔子不在乎,因为她喜欢。    
    现在,兔子的妻子虽已青春不在,但和被X射线摧残数年的老公站在一起,仍旧光彩照人,但对兔子钟情依旧。据此一点,兔子已经成为了医院年轻一代的泡妞专家,爱情导师。兔子艺高胆大,自然也当仁不让,据不完全统计,只要兔子开口传授,徒弟们追求姑娘的成功率便会一蹿而高,甚至可以达到99%。    
    无奈百密一疏,纵使兔子经验老道,认真教导,但总有1%的机会不能使他完美,唯一的失败出在内科高大伟身上。只此一次,兔子便失去了走上神坛的大好机会。据兔子本人亲口证实,当时他传授高大伟时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和姑娘出去约会,永远不要在她在你身边的时候打手机谈公事。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决不可以谈论盲肠炎的治疗步骤,在看恐怖电影的时候,决不能够聊有关急性心脏病发作的抢救。但是可以安排你的铁哥们在计划好的时间给你打电话,铃响时,你温柔地对她说一声:“等一下。”然后愤怒的对着手机大声背诵:“你现在一句话也不要说,只听我说一句,天大的事,明天早上再告诉我,再见!”    
    话说高大伟领命得令,扬长而去,到得现场之后,与姑娘自然少不了卿卿我我,亲密一番(注:此处作者删去3000字)……,十分钟之后,镜头拉回到医院,我们正坐在放射科听兔子老师分析,等我们打电话过去时,高大伟用偌大的嘴巴喷薄而出这句牛皮烘烘的话语时,那个可爱的小姑娘会用如何景仰的目光看着他伟岸的身躯和惊人的气势,这时,内部电话响了。    
    兔子接起来,里面的声音很熟悉:“我是老张,我找高大伟,有人说他在你们科,在吗?”兔子刚下意识地回答“不在”,对方便挂了电话。十秒钟之后,兔子的眼睛瞪得比他的茶色眼镜都大了。    
    第二天早上,高大伟的名字赫然被挂在了内部处分板上。原因很简单,打电话找他的不是我们,而是通知他紧急值班的内科主任。    
    时尚变迁     
    今天,摇滚在中国只能触动极少数人的神经,声嘶力竭、捶胸顿足的呐喊,只有很少的喝彩者。但是如果退回到《一无所有》的年代,摇滚乐就是一种让整个中国都几乎全部沸腾的载体。有些浮躁,有些愤慨,有些不满,还有一些玩世不恭,但更多的还是挑战命运的狂放激情和对自由的渴求。     
    那时候,中国人的听觉神经一直被港台的三流歌手麻痹着,《一无所有》所带来的是听觉上强烈震撼,而中国年轻人在贯穿80年代的迷惘和困惑,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则是这首歌曲能引起人们强烈共鸣的根本原因。绝不仅仅停留在物质表面的渗透精神和灵魂,对“一无所有”的控诉和讴歌如此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其所达到的高度,哪怕是后来的崔健本人也无法超越。     
    今天的年轻人又喜欢什么呢?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时尚的变迁吧,如果时尚可以单纯地用流行来解答:“70年代”到了现在仍然是一个时髦词,在它的背后,所代表的时尚是喇叭裤、交谊舞,以及风行一时的台湾校园歌曲;而在80年代,这些时尚的标签被统统地贴在了迪斯科、舒婷、托福、三毛的小说和下海身上;90年代的词语更加广泛,它们无不带着鲜明的时代性和改变性:摇滚、卡拉OK、炒股、足球和红极一时的怀旧,当然,还有在90年代末期兴起,到现在已经彻底改变生活的“上网”。     
    这是一个改变的时代。虽然有人会长期地戴着有色眼镜来默然地看着这一切,甚至会把“离婚”也强加到这种时尚头上。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些近20年的时尚变迁史竟然是从绿军装当中孕育出来的。因为在那种灰色年代唯一具有色彩感的“时装”被淘汰之前,其时尚隐喻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作为政治象征的意义。那个时候的时尚青年很喜欢别人说自己是“痞子”——就象同样流行的王朔当年流行的形容一样:成天趿拉着拖鞋,穿一条白裤子,叼着过滤嘴香烟,提着三洋“卡”收录机,脸上永远是玩世不恭,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种感觉在时下可以用一个同样时髦的词来解答:“酷”。     
    那是一个没有改变,或者可以说是尝试改变的时代。大概是因为流行的东西不多,“时尚”本身就处于一个尴尬的“市场地位”,所以常常弄出一地的泡沫也不足为怪。在时尚的泡沫繁荣中,费翔凭一把火就可以火遍中国歌坛,《少林寺》的走红就可以让不知道表演是何物的丁岚上了三年的挂历,也可以让本来三集就能讲清楚故事的墨西哥电视剧《卞卡》放到80多集还有人叫好。     
    时光的镜子一直照耀到现在,王朔笔下的“N大俗”早已成了历史,现在的时尚似乎也不仅仅是90年代满大街的国外“稻草人”、“APPLE”、“观奇”等专卖店能简单解释,同样也不是身穿超短裙的女孩们鲜亮着大腿在照耀着中国尘土飞扬的大街;现在的时尚仿佛就象是刘晓庆刚走红时在电视上换一个镜头就换一身衣服的速度令人目不暇接;不管是喜欢周杰伦、泡吧、网络爱情、DV、手机秀,还是从事新兴的职业,做策划、开工作室、写专栏、或者是玩一把小资,做一个SOHO,都是让年轻人动心的事;当然,还有颇为时髦的开改装JEEP车去自助旅行。这所有的一切,显然都是那句曾经流行的话语的诠释:世界改变了我们。     
    我有个北方的朋友,到了南方之后极爱吃榴莲。她说,每次吃榴莲时都是一种极品幸福,不由自主同情那些恐惧榴莲的人,一闻到它的气味便忍受不了,象吃臭豆腐一样。她说,这已经等于拒绝了尝试美味的可能。虽然这只是一个女人对一种不期而遇的水果的热爱,但我们同样可以感慨,假如我们没有尝试,就不知道前边会有什么在等待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曾经雄心万丈地准备到一个更大的城市证明自己,但却被空空的行囊所挡回了原地。所以,我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改变并不意味着喜新厌旧——相反,改变意味着对生活更多的期待和要求,也是对自己理想一种更大的承担。改变也是一种心情,就象写作一样,理解的人不说也明白,不理解的人再说多少也是白搭。     
    改变并不可怕,也永远不晚。可怕的是我们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要改变,不相信自己还可以改变。其实,从人生的角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改变就是一切。这是一个改变的时代,我们都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当然,象“行为艺术”那样恶心的东西,不试也罢。    
    明天就去蹦极。


第四部分 情圣泡妞第40节  酸不拉几

    首先声明;我虽然不是一个小资;但也决没有歧视小资们的意思。比如说,还有句话叫做〃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如果这种逻辑成立;那么我就有足够的理由来抵制一切我所不喜欢,而有无数人热衷的东西;比如情人节。     
    其实不喜欢就不喜欢,没什么可讲的,但就像有人告诉我;写杂文或者评论必须要引证论据一样,也有喜欢把废话进行到喋喋不休的程度的家伙曾善意地提醒过我,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时;一定要告诉对方你的理由。     
    上学若干年,老师教给我的除了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外,还让我拥有了思维丰富的习惯,所以,我至今也不认同于大众对语文课本里那段描述著名的小气鬼“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的意思?     
    在课本里;他的大侄子没猜对,二侄子没猜着,抱着儿子的奶妇也猜不到……后来,地球人都知道了;有人说,那是小气;舍不得两根儿灯芯;但这坚决不能动摇我对任何事情都抱以〃丰富思维〃的优点…我至今都认为那是邱吉尔发明的〃V〃型手势;那是胜利的意思。     
    关于去世与胜利的关系,这里篇幅有限,暂且按下不表;不过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得知;就像那句特著名的话一样:〃你看到的任何事情都不是表面的那样〃…请恕我废话太多,我想说的是,像情人节这种看似浪漫的东西;实在没有那么美丽。     
    我这个人比较闷,所以对于某些人们所热衷的节日,比如圣诞之类的向来不怎么感冒,为了弥补这个缺点,我也曾拼命地学习,还曾经在某年的2月14日的晚上,和一位姑娘在大大的玻璃窗户后面看焰火;但这种情况没有进行第二次我就被彻底整颓了…一个月之后,那位姑娘发来一封电子邮件,打开之后其实是一家网站的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