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030.重生之官道 >

第882章

030.重生之官道-第882章

小说: 030.重生之官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爷脸上好似露出了一丝笑容,是啊,天下大事权力成败,在这个影响荣极一时的老人临终时却只是过眼云烟,他最关心的,只是这个小小的家。。。。。。
  
  2009年11月9日临晨2时25分,唐老与世长辞。在新闻社的悼词中,高度评价了唐老的一生,称其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袖”。
  
  10日,播音员在电台和电视上哀声宣告,一遍又一遍,几百个城市里面,哀乐一刻不停,京城公共汽车全都披白花和黑色丝带,这样的悼念规格在八九十年代或许比较常见。但在新世纪,带给人得出了震撼还是震撼。
  
  12日早上9点34分,一辆面包车驶出解放军,载灵柩,披黑纱,载警车护卫下,缓缓西行。
  
  街两边站满人群,灵车一过,悲声四起,蓝天忽然阴云密布,哀乐徘徊在都市上空。护送遗体火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名单上,九位常委悉数到齐。
  
  …………
  
  京城和平宾馆702房间,当高景田诚惶诚恐的和那位位高权重的年青干部握手时,大脑在那一瞬间变的空白一片。
  
  高景田是江南南州市东故县北山镇镇委书记,是带着唐老故乡的水和土来京参见唐老的追悼会的。
  
  同高景田一起乘飞机来京的有江南省省委常委、南州市市委书记于谢军,东故县县委书记赵明伟等省市县领导干部。
  
  当然,江南领导班子成员如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郭文天,省长宋昌国,省委书记孙有望等人或在江南主持本地的悼念活动,或在京城进入治丧委员会为唐老后事尽心,分工是极为明确的。
  
  “家乡人,好啊!”拍着高景田的手,唐逸有些动情的说,是啊,爷爷的故乡,在这一刻见到他们,唐逸心里暖暖的。
  
  “唐书记,您节哀!”高景田不知道在这位高官面前可以说些什么,只能用最简短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觉。
  
  唐逸微微点头,目光就转向了于谢军。
  
  在国务院纠风办时,唐逸就同于谢军开始有了接触,那时候的于谢军任江南省纠风办主任,而十几年后,他已然是江南领导班子的核心人物之一了。
  
  “大家坐,坐吧。”唐逸转圈做着手势,自己在正中央的沙发上坐了,轻叹口气:“感谢家乡人的盛情,爷爷在世的话,也该瞑目了,
  
  虽然我自小就长在北京,但爷爷时常跟我说,不能忘了本,要记得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北山人。”
  
  提起唐老,大家都沉默了。
  
  唐逸看向了高景田,问道:“北山乡亲们生活的挺好吧?江南民间向来富裕,这两年发展的也很快,怎么样?你们那边新的几大件是什么?我听听。”
  
  高景田拘束的笑,见唐逸平易近人,也就少了几分不安,说道:“有条件的都盖起了楼房,也有很多村子有人买了车,当然,很多都是为了生计用,而不是代步工具,唐书记,有时间我希望去辽东看看,听说辽东新农村建设的很好,轿车普及率在农村有1…2个百分点了?”
  
  唐逸笑道:“是吗?还有这么个统计?我一向不爱看这些,拿数据当真的话下面干部容易养成虚报风浮夸风,咱还是要看实际,看农民生活水平是不是真的提高了。”
  
  高景田敬佩的点点头,这一点他有着切实的体会。下面向上报的数据不管增长多少都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式给计算出来,实则往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谈了一会后,高景田和赵明伟等人很识趣的告辞,客厅里只留下了于谢军和唐逸。
  
  毫无疑问,于谢军也是很想和唐逸单独谈谈的,作为江南干部集团核心成员之一,于谢军现在承受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压力,外面坊间流言纷纷,都在传京城有个说法,今明年江南干部会有大的调整,而不管流言是否属实,江南的干部人人都知道,从今而后政治局面的不同。
  
  虽然于谢军知道唐逸不会和自己说什么,但总能或多或少听出些话音。
  
  “唐书记,您节哀,唐老离世了,我们都是一样的悲痛,最可气的还是一些人,不愿意承认唐老的历史地位,听说在讣告的准备上就有人开始跳出来说怪话,这种做法太令人寒心了!我相信,对于唐老的贡献,全党千千万万党员都在看着,有些人妄图螳臂挡车,逆历史潮流而动,在现在这样的阶段还一味的将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千千万万的党员不会答应!”
  
  听到于谢军的表态唐逸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明天的追悼会是总书记致悼词吧?”于谢军关切的问。
  
  唐逸又点点头。悼词的起草和审议唐逸都有参与,也是常委会最后通过的,在对唐老的评价上,实际上最高层也就是政治局常委会并没有什么不同意见。当然,就算有不同意见,也不会有人主动表现出来,自有下面的理论学者们摇旗呐喊。
  
  唐逸听着于谢军的话头,也知道他在担心什么,想来,很多江南的同志都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吧,这也怨不得他们。在辽东,还不是一样有部分干部人心不稳?
  
  “谢军啊,咱们是老朋友了,爷爷虽然走了,但他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是不会消失的,这就要我们继承发扬,但南州是爷爷的故乡,你们在宣传上就要注意分寸,不要讲的大过火,不要搞个人崇拜。”
  
  唐逸知道一些政治人物的顽疾就在于不知道审时度势,越是局面困难的时候越容易走错步子,就好像爷爷离世了,如果南州用拼命宣传爷爷的手段来作为抵挡外界压力的方法,仍然用爷爷的影响力抗拒外来力量,那酿成的苦果将是致命的。
  
  于谢军轻轻点头,好似在消化唐逸的每一句话。
  
  “当然,老一辈革命家一位位辞世,也为某些诋毁党的历史的投机分子提供了土壤,在这一点上我们要警惕,要警惕恶意抹黑篡改党的光辉历史的现象出现,同这些人,我们要做坚决的斗争。”
  
  唐逸最后斩钉截铁的话语令于谢军精神一振,唐逸呢,心里更是涌起说不清的豪情,现在的局面,已经不是仅仅韬光养晦可以面对的,身后这个庞大的令人战栗的集团,是需要有人站出来了!
  
  
  第八卷 巡按辽东 第二百一十七章 骨灰
  
  电视屏幕上,黑纱、花圈、遗像,人民大会堂的气氛悲痛肃穆,这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为唐老举行的追悼大会。
  
  当华总理宣布追悼大会开始时,全场黑压压的人群站起肃立,由500人组成的军乐团奏起了悲壮的哀乐。
  
  在这一刻,辽东春城西山一号别墅内,兰姐和一号楼的工作人员也全部默然肃立,以虔诚的心为这位现今世界上可能最有影响力的老人送行。
  
  随着摄像角度的变幻,站在前排一脸肃容的唐逸也出现在电视屏幕申,出神的盯着唐逸,兰姐轻轻叹了口气,这个无所不能的男人,终究还是有不能为之事,现在他的心里很难受吧?
  
  当总书记眼含热泪以悲痛的声音缅怀唐老的丰功伟绩,表达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念哀切时,兰姐也听得很入神,她从来没见过唐老本人,但在心底深处,她早已将自己看作了唐家的人,对这位以前只存在于想象中的老人,是一种由衷的敬仰。
  
  当追悼会结束,兰姐才迈着微微有些发木的步子坐回了沙发,从包包里拿出电话开了机,很想给唐书记挂个电话,但终究不敢,想了想,就开始拨宝儿号,刚按了几个数字,电话就突然响了起来。
  
  看看号码,兰姐微微蹙眉,在这个时刻,她实在不想和她圈子里那些只知道阿谀奉承打探小道消息的人接触。
  
  接通电话,话筒里是满是阿谀的男音,那笑声令人起一身鸡皮疙瘩,“夏总,忙什么呢?”
  
  兰姐也懒得和他罗嗦,他这个层次的人又怎么会懂得缅怀唐老?淡淡道:“没干什么,怎么?有事?”
  
  听出了兰姐的不耐烦,男音赶忙收起了笑声直奔主题,“夏总,您知道不?苏梅出事了?这可千真万确,是她的家人透露的,说是纪委的去了电话,说得含含糊糊的,只说要他们家里去人,但要对外保密。我看啊,苏梅这次是真出不来了!您看那个项目?”
  
  兰姐知道苏梅在被反贪局隔离审查,而下面的人搞不大清楚省里的机构,通常反贪局办案他们也会说纪委如何如何,兰姐和苏梅生意上有一两个合作的项目,在苏梅被审查时,苏梅的合作者们大多很快和她撇清关系,只有兰姐还是生意照做,毕竟有点交情,何况又不是合作做违法勾当,反贪也反不到她兰姐身上。
  
  对于苏梅的动向,兰姐也多方叫人打听着,但现在,兰姐可不想听这个,含糊的答应几声,就挂了电话,现在她想的是快点给宝儿打个电话,听听唐书记在北京的事儿。
  
  …………
  
  一架银色飞机在白云间穿梭,这是中央移送唐老骨灰的专机,按照唐老的遗愿,他的骨灰将会被安置在南州烈士陵园,回到在南州起义时牺牲的战友身边。
  
  宽敞的专机内,还是弥漫着悲痛的气息,不时有人发出轻轻的啜泣,坐在最后排的唐欣,一直是哭的最伤心的,她感性而又不善于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爷爷去世的那一天,她曾经哭的昏死过去。
  
  刘晓楼坐在她身边,轻声的劝慰她。
  
  前排通道左方,唐万东正同包衡低声说着什么。而通道右方,唐逸则默默不语,坐在唐逸身边的是一位身材瘦长气度沉稳的男人,和所有权力人物一样,很难看出他的真实年龄,而这位满是威仪的男人就是共和国最有力童的人物之一,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齐铭瑄。
  
  唐逸一直在把弄手里的易拉罐,终于,他好似回过神来,侧过身,默默递了一颗烟过去。
  
  毕竟齐总理是唐逸最想见面沟通的人之一,不管心里再怎么悲痛,也不能冷落了人。
  
  齐总理轻轻拍了拍唐逸的手背,接了烟,却放在了一边,说道:“下了飞机再抽。”
  
  唐逸点点头,抱歉的道:“等到了南州,再跟您好好聊聊。”
  
  齐总理又拍了拍唐逸手背,示意自己了解。
  
  护送爷爷骨灰去南州,安副主席好像是准备参加的,但最后陪同的中央领导变成了包衡主任和齐铭瑄副总理,想来安副主席和齐副总理一来都不准备在这样的情况下和唐家的人共处一室,二来作为中央内部总所周知唐老最欣赏的干部包衡,显然是定然要登上这架飞机的,加之唐家亲属中又有唐万东这样一位政治局常委,陪同的高层领导显然不宜过多,方方面面考虑之后,想来最后决定出了包齐两位人选,虽说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其中的奥妙甚多。
  
  至于将爷爷骨灰安置在南州,虽说是爷爷遗愿,但唐逸也知道,这也是某些江南干部争取的结果,对于爷爷骨灰的安置也被赋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