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5423-刑侦前沿 >

第20章

5423-刑侦前沿-第20章

小说: 5423-刑侦前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把活儿接了就得做到底,刘光庭镇静下来对石膏模进行分析辨别。    
    突然,刘光庭惊喜地喊:“有价值,有价值!”    
    来人不解地望着刘光庭,但马上就跟着兴奋了,赶紧凑过头去。    
    “合乎实施犯罪的真实的流露的记载,”刘光庭指着石膏模进一步解释说,“在强奸案件中,实施犯罪过程必然呈现威逼的特征,表现在足迹上自然有其特点,大梗、足跟、膝盖、双股、落脚痕都区别于其他犯罪形式。”    
    来人说,他们曾经怀疑过一个四十多岁的人,此人有前科,对他上了测谎仪,还是拿不准。    
    “你看,”刘光庭继续自己的思路说,“犯罪分子足迹不是别人破坏的,是他自己破坏的,是他后边的足迹破坏了前边的足迹,那么稳定性的、有价值的内涵就存在于后边的足迹之中。”    
    刘光庭擅长研究足跟,石膏模上散乱、残缺、重叠的足迹,比较起来足跟还算完整。用辨证观点看问题,就是从残缺中寻找完整部分。刘光庭举例说,一只脚,作为一个人来说是残缺部分,但作为脚来说是完整的;脚后跟对于整只脚来说是残缺部分,但对于足跟来说是完整的,依此类推,道理相通。    
    刘光庭说:“我推断犯罪分子应是24岁,你们可以这个年龄为中心考虑。”    
    对灌石膏技巧、土壤颗粒情况还不甚清楚,所以刘光庭补充后半句话,以留余地,他说:“压强度具备年轻人特点是不会错的。”    
    县局警方按照刘光庭的思路,否定了40岁人作案嫌疑,从少年接触过的人中,围绕24岁左右的人展开调查,不久案件告破。    
    犯罪分子是少女的邻居,有前科,挑逗过少女。此人从师范学校毕业一年多,正在教初中,年龄24岁。    
    [案例十]:    
    1993年10月9日,清苑县张登乡谢庄一处坟地发现一名被杀妇女,以鞋(皮长筒靴棉鞋)后跟推断年龄为49岁—50岁,经找到尸源后签定死者为52岁。    
    [案例十一]:    
    1994年4月19日,新市区七一东路,铁路桥口处烟酒商店看门老头被杀,推断犯罪分子26岁,抓获罪犯刘立民后,经核实年龄为24岁,误差2岁。    
    [案例十二]:    
    1994年4月,保定市南大园工农路煤场北墙后,发现一无名尸体,经对所穿的皮鞋检验,推断为26岁,警方按此年龄发出通报,找到尸源后证实,死者26岁无误。    
    [案例十三]:    
    1990年某日夜,保定火车站东、韩庄道口北,上行线急驰来一列火车。忽然,司机发现铁轨上有一团东西,但已经来不及刹车,转瞬间便将那团东西撞出铁轨。


《刑侦前沿》 第三部分第五章 足迹检验领域的新突破(11)

    警方发现,被火车撞出铁轨的是个人。经现场勘查认定:死者生前有伤,系石块撞击所致;死者因卧轨致死,铁路无责任。    
    死者像外地人,民工装束,身上无任何可以证明其身份的证件,一时无法寻找死者家属,铁路警方便将其就地深埋,并作了标记。    
    1993年9月开始严打整治,保定警方破获一起刑事案件,抓获朱×、石××、刘×(其中一人已参军),三人供认:1990年某夜向一外地民工勒索钱财时,双方发生冲突,朱、石、刘三人将民工打个半死后拖至铁轨上,伪造卧轨假象。    
    犯罪嫌疑人供述的案发时间、地点与经过,与警方掌握的情况完全吻合。    
    警方挖出死者,尸体已经白骨化,衣服尚未完全沤烂,皮革仍然完好。    
    刘光庭根据皮鞋后跟磨损程度推断:死者19岁—20岁。    
    警方立刻发布通报,招领被害人尸体。    
    不久,河南省临颖县五岗村闫某前来认尸,看了死者的衣着后说:“衣服是我们的,是我的孩子,没错。”    
    阎某称,当地有句俗语“脚上没鞋穷半截”,所以孩子临行前,花六七十元钱给他买了双老板皮鞋,祈望他一路走好。    
    阎某又称,他的孩子是1970年11月26日生,应该是23岁, 不是19岁,也不是20岁。    
    刘光庭解释说,你孩子1970年生,出事的时候是1990年,正好20岁。    
    03    
    落脚痕迹研究试验过程中,曾在全国性的技术交流会上作过小范围的测试和盲测,证实这一课题容易接受、好掌握、推断年龄较准确,是可行的。    
    为此,1992年保定市科委立项,经过多年努力,于1994年完成研究试验的内容,并申报省级科技进步奖。    
    省级科学进步奖申报书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落脚痕迹鞋后跟磨损对年龄推断    
    主要完成人:刘光庭卞光平衣长安步有庆魏国强    
    张兵军张学武宋文静田维安史俊鹏    
    完成单位:保定市公安局    
    任务来源:E地    
    研制起止时间:1991。6—1994。6    
    成果用于生产时间:1991。6起注重推广应用    
    成果进度:最终成果    
    基层申报单位:保定市公安局    
    组织鉴定单位和时间:1994。12。3 由河北省科委组织鉴定    
    申报部门:保定市科委    
    申报日期:1995。6。30    
    申报等级: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奖励类别:新成果    
    内容提要:在现场勘查中发现足迹鞋印,推断身高、体态等较好掌握,推断年龄比较困难,能较为准确地解决这一问题,是技术人员、刑侦人员所关注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落脚痕迹出现率高,摸索出落脚后跟,接触地时,落脚痕迹的两端点距就群体而言,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延伸的特点,从而在每个现场都注意记载发现情况,进行检测记录、汇总,又收集大量穿过的旧鞋,进行观察检测,同样反映这个特点,由此得到启示,认为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在犯罪现场上给犯罪分子推断年龄有利于缩小侦查范围,加快破案速度。与此同时,我们遇到的穿鞋的无名尸体,对其鞋进行检测,推断年龄,也有力地开拓了痕迹检验的范围。鉴于以上研究发现的规律和工作中探索的经验和专门收集的鞋子,及实际办案中掌握的情况,进行逐题研究,研究中紧密结合办案,办案中去验证效果,证实确有研究价值,应用在侦破案件缩小侦查范围上发挥作用,显示出威力。为了避免重复劳动,在全国参加了多次足迹相关的交流会议上,了解到尚无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在接触同行中以本项目做过交流传授,目的在于听取该项成果作用如何的反映,当场做过盲测,回答结果认为实用性好,容易掌握,观察细微,定位得当,测定推断结果与实际年龄差距通常在±2岁以内,对条件好的样本检材,掌握方法准会更接近实际年龄或相同。    
    本项目在全国痕检技术交流会上向晋冀鲁豫津等省市交流推广应用效果显著,已破案150余起,仅以保定市1994年1…5月破获6起凶杀案,1992年—1993年破获的18起保险柜案和3起无名尸体的检测证实,推断年龄与实际差±2岁以内可靠,大大缩小了侦查范围。    
    专家鉴定认为,该课题成果新颖、科学、实用,是一种新的推断年龄方法,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对穿有鞋的无名尸体用其鞋推断年龄拓展了痕检应用范围,它与以人体、器官、骨骼、牙齿等推断年龄相比,方法简便具有直观性、灵活性,减少工序,缩短推断年龄时间,更适合刑事侦查之需要,在侦破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概况:在现场勘查中,发现了足迹并经排除工作确定犯罪足迹后,以足迹、鞋印检验分析推断出罪犯的特点:身高、体态……年龄等是刑技、刑侦人员特别关注的问题。    
    人的出生、生长、发育、成熟到衰老的几个生理变化过程中标志着幼、小、青、壮、中、老的几个阶段,随着人的生理变化,在不同变化阶段上,其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状态也随着改变,人整体变化的过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如神经系统的灵敏性由弱到强,头节活动的幅度由大到小,骨质由软到硬,到脆化至疏松。脚的肌肉收缩力由小到大再到小和脚弓的弹性由弱到强等,这样人的行走动作也随着年龄的伸长而不断变化,反映是明显的。    
    少年时期(8岁—17岁)人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各方面发育不成熟,身体结构变化比较明显,肌肉不发达,相比强度较弱,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性格上不稳定,大脑皮层兴奋占优势,抑制性较差。足迹反应在起落脚方面,起脚有力落脚较轻,落脚线距短。    
    青年时期(18岁—28岁)人体发育停止,趋于成熟,身体结构不再有明显的变化,肌肉发达,肌力较强,行走的动力定型基本形成,足迹反映:行走速度较快,起脚重而有力,落脚仍轻,但跟压圆而正,鞋跟后侧有虚边,相比少年落脚距稍有伸长。    
    壮年时期(29岁—39岁):人体各方面的发育已完全成熟;新陈代谢平衡,肌力较强,神经系统活动较平衡,行走有力并平衡,步法特征较稳定,足迹压痕反映较均匀,后跟重压呈椭圆,相应有擦痕出现,落脚线比青年加长,并有偏向外侧伸长趋势。    
    中年(40—50岁)从中年开始,人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开始衰退,有的身体发胖,关节灵活性下降,肌肉逐渐松弛,肌力下降,韧性弹性缩小,神经系统支配肌肉能力下降,足迹反映:行走速度较慢,用力不强,起落脚变化,压痕前轻后重,内轻外重,后跟压痕加重,擦痕较青年增大,落脚线距较青年又延伸。


《刑侦前沿》 第三部分第五章 足迹检验领域的新突破(12)

    老年(50岁以上)按生理年龄老年应为60岁以上,研究足迹通常按50岁以上。人体器官的生理机能开始老化肌肉开始萎缩,韧性松弛,骨骼老化,关节僵硬,运动迟缓,神经系统支配活动能力明显下降,行走速度缓慢,起落脚低而无力,足迹边缘不完整,前尖压不实,有虚边,易出现挑擦痕,压痕前轻后重,内轻外重,后跟压痕明显加大,擦痕更大,落脚线再度伸长,并向外侧延伸。    
    关键技术及创造点:在刑事案件现场中,以遗留的鞋印和鞋推断年龄是难度很大的研究内容。    
    本研究经十余年工作实践和近四年来上千次的测试总结出,推断年龄确定年龄段的端点可采用(1)垂直观察法;(2)侧光观察法;(3)逆光观察法;(4)起伏两端观察法;(5)虚实相连相接线;(6)磨损弧线观察法,并可综合利用,使定位端点准确。并通过以上观察,确定了落脚部位磨损坡缘线,量其两端点之距,即为年龄段,其创新点:    
    1.两端点之距即年龄段,其比值01cm为1岁,1cm为10岁,如端距26cm即26岁,不需再设公式计算,直观性好,办案中证实准确率高,测定年龄与实际年龄之差在±2岁之内,专家鉴定认为这一成果新颖、科学、实用,是一种新的推断年龄的好方法,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测定推断年龄范围跨度大,可在(16岁—70岁)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