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素黑心疗_一个人不要怕 >

第4章

素黑心疗_一个人不要怕-第4章

小说: 素黑心疗_一个人不要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也经常会问:“喜欢”跟“爱”是否一样呢?IlikehimorIlovehim?我到底是喜欢还是爱他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应首先问究竟感情是什么?
  刚才说过,感情是情志变化的一种表现模式。人的感情很杂乱,女人尤其容易感情用事,因为这涉及她们的脑结构。简单而言,影响我们情绪流动的部分叫脑边沿系统(limbicsystem),可以不经大脑,直接指挥由情绪产生的身体反应。例如,我们看电影时,往往会被煽情的情节勾起眼泪,这种感动的反应,实际上跟我们真实的心情无关。我们哭,只是因为某部分剧情或对白勾起了我们过去的情绪记忆,那个记忆甚至可以是集体的记忆,借其他人的情绪转嫁到自己身上。悲剧的重要功能就是这个:勾起我们同情共感的悲伤,借此净化心灵,发泄完就像洗涤心灵一样舒服和清爽。所以,作为一个编剧高手,当然会知道观众的情感弱点,击中要害便能赢取认同和收视率。好莱坞电影在这方面最精确,能专业地计算每一个情节应如何带动观众的情绪,每隔多少分钟便要来一个笑位、一个惊险场面,到哪里应有高潮或反高潮,务求在百多分钟内刺激观众的情绪细胞,像做梦一样精彩真实,有笑有泪,戏如人生。
  人的感情是很容易流露,因为它可以独立于大脑的控制,所以无须理性和真实的支持也能出现,让我们在看悲剧时产生“真实”的难过感觉,深信自己确实很伤心。所以,感觉、感情可以很真实,同时可以很虚假。
  我们现在可以一起玩一个游戏:先合上眼睛,想一件最令你伤心,哭得死去活来,甚至是一生最不幸的事。仔细想想发生时的情景,听到的说话,看到的表情……
  瞧,不消一分钟,眼泪已经涌现了,心在抽痛。真的好伤心是吗?历历在目的伤痛像复活一样逼真。
  原来人的情绪是那么脆弱,容易失控也容易催生。只是一个实验性的游戏,我们的痛苦记忆或想象已经足够让眼泪不受控地流出来,心在抽痛,勾起不快乐的情绪。事实上,刚才想到的那件事情没有再次发生,我们也很清楚那是过去的事,现在活得好端端的,可是我们会马上把那件伤痛的事扣紧在当下的心情上,觉得自己真的很可怜,真的很痛苦,不应发生的却发生在自己身上,到现在还是无法放下,情绪马上被这刹那的坏记忆打扰了。喂,醒来吧,这只是情绪记忆发挥作用罢了。
  我们知道,我们明白,可我们就是做不到放下,看现在,向前看。
  感情本来是中性的,但我们要求过多,依赖过多,便会变成欲望,难以得到满足,所以感情会生病。最容易在感情上体现病情的便是在关系中。性别要求、婚姻、家庭、子女、权力、性欲……大部分的爱情问题都出在关系上,而非爱。 
                  第一讲谁是另一半(6)
  必须先搞清楚我们表露的感情是爱还是欲望。爱是包容,欲是占有、剥削、要求、判断、计算和功利。感情和欲望都是脆弱的,执著的,缺乏自信,容易受伤,也容易去伤害。
  感情用事很容易,坚定地爱却很难。
  另一半就是你自己
  寻找另一半一个最讽刺的结果是,当我们以为找到另一半时,又迫不及待要对方变得和自己一样,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合二为一,这是爱情辩证法:将“你”和“我”正反合一,融合成新结晶。当你不再是你我不再是我时,悲剧才正式开始,因为在整合的过程中,我们一厢情愿把两个一半都毁坏了,各自都受伤,为的只是追求“完整”的概念。
  我们只关心另一半的上半部,却忽略了下半部。让我把鲜为人关心的神话的下一半说完:当人找到最合拍的另一半,忘形地要把对方合并到自己的缺口上去时,却发现老是合不上。
  当你想找一个以为配合自己的另一半时,其实忽略了一个重点:你已随着岁月发生改变。十二岁的你跟二十岁的你,三十岁的你跟四十岁的你不会追求同一事物!人长大了,品味、要求、需要都会改变,你所追求的东西也会改变。原来,人忘记了在寻找另一半的过程中,自己那一半以自己的方式和命运过着自己的生活,另一半也跟随他自己的方式和命运过着自己的生活。你十年前需要的另一半跟现在需要的另一半条件已经不一样。大家都在各自改变,已无法变回等候复合的所谓“原来”的那一半了。
  归根结底,这是自我分裂的问题,每个人都一样:要找一个人迎合自己当下的需求,满足自己当下的欲望,弥补自己当下的缺失,一旦以为已经找到了,爱情悲剧便吊诡地展开。因为,你忘记了你每一刻在变,你的要求也在变,你的改变却不可能跟对方的改变同步,于是,你们开始矛盾,你开始不断向对方提出要求,甚至希望对方为你改变,迁就你的意愿。你将自己放在中心位置,而对方则要为你改变,成全你,符合你的要求。人是充满变量的动物,你却幻想有个永恒不变的匹配对象逢合你失落的另一半。这是你思维逻辑上的谬误。
  另一半的真相大白了。真正的自我整合是自然的,所有要花思考劳心劳力强挤出来的真理,只是对另一半的迷信。生命中大部分的困扰和痛苦,都是想出来的谬误。
  另一半,还不就是你自己的变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Youliveyourownlife;dieyourowndeath(你生你的生命,死你的死亡),没有人会跟随你,所谓“另一半”是虚无的。你的另一半原就是你自己。
  一切都是自我中心、自我执著的结果。你希望全世界迁就你,否则就是所有人的错,却不曾考虑是否自己也有问题。最后双方都活在痛苦中,你不是你,他不是他。双方胡胡混混互相折磨地走在一起,浪费了不知多少青春岁月,因爱之名,岂不可笑!
  人是不断自我分裂和自我重生的。爱并不需要等待另一半,爱就在这一刻——每一个愿意活好的当下。我们不要再花精神和能量等待另一半的奇迹出现了,这只是执著,反而应准备一个可以随时去爱的身心。简单地说,就是自爱。
  你失落了的另一半,并不需要向外找,而是要向内找。
  面对自己很困难
  可是,面对自己是困难的。大部分人都宁愿选择糊涂,不想清醒面对自己,为活坏的生命负上责任。因为,清醒需要很高的能量。不时有读者问我,我面对大量读者的负面问题,是否跟他们一样经常感到痛苦呢?也有读者表示自己很糊涂,因为看不清自己的问题,然后反问我如此清醒,难道不感到痛苦吗?
  到底清醒痛苦多一点,还是糊涂痛苦多一点呢?你希望自己清醒还是糊涂?
  赤裸面对自己是很辛苦的,所以宁愿不动,不改变,继续沉沦。我们表面上都以为自己很愿意接受治疗,不过我告诉你,大部分人其实都在逃避,甚至假借治疗来证明自己是没得救的。人喜欢问卜,需要信神,心安理得。这种心态很荒谬是吗? 
                  第一讲谁是另一半(7)
  你信神吗?假如神约会你,说五分钟后会出现,解决你今生最困扰的烦恼,告诉你应做什么,让你知道你的问题在哪,你要依他所说改变自己,你将得到永生,你会赴约吗?我们经常祈祷,希望神聆听我们,帮助我们,可是如果神真会出现,指正我们的问题,我们会如何反应?会愿意放下目前的执著,听他的指示拯救自己吗?
  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宁愿退缩,不想面对神,不会留下来跟神见面,除了保险从业员外,因为他们永远积极,活在信念里,即使是自欺欺人也好,也会挺下去,不会错过任何机会。神出现很好,即使他不能拯救自己,说不定可以说服神替自己买一份保险,坐下来谈谈也不坏,世事无绝对嘛。瞧,神大抵因为世人逃避面对他而气急败坏,买份健康保险也是可能的。Let抯sitdownandtalk!
  保持清醒需要很大的意志和能量。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或者需要每一刻都不犯错误,保持清醒。佛也有火,圣人也有错,天才也有低智的时候。不要太介意自己曾经糊涂,做过很愚蠢的事。我可以告诉你,我见过天下最清醒最聪明的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愚蠢到没得救的事。你信不信?
  糊涂是推卸责任,要人家承担自己的生命。举个例子:男朋友向女朋友借钱总不记账,待女朋友追问时他竟反问有借过那么多钱吗?又例如:女人喜欢装蒜扮可怜,要男朋友哄,替她做这做那,乱发脾气,到分手时哭哭啼啼已太迟。自食其果!当她们自我放弃一心依赖,甚至制造弱者角色博取同情时,身边出现多少好男人、贵人或神去爱她们也是徒然的,最后只会是耗尽能量,大家都爱到很累想放弃。
  世界是圆的,上帝也有公平时候。
  清醒很孤独,迷失很不安。你宁愿迷失还是清醒?别纠缠在这问题上,因为这是假抉择,两者都只是执著的想法。或者其实你宁愿像孩子般,不去做选择,却天天嚷着要这要那不肯长大呢?
  要清醒还是糊涂,在于你的决定。
  自爱,从心出发
  由自爱开始整合分裂的自己,不要从头脑开始,也无须向外在寻找。自爱须从心出发,观看自己的心理状态,这正是我做治疗的目标。我从来不做表面安慰的工作,让你发泄情绪,吐苦水,事后舒服一点,这不是治疗,只是浪费时间的行为。治疗的基础是信心和决心,并且明白最终必须洗心革面改革自己,靠自己的内在力量。
  我们经常身处乱局,诸多埋怨,同时将自己的需求、欲望投射在伴侣身上,以为对方便是自己的另一半,自己也是对方的另一半,彼此相爱才能完整地活下去,所谓“只有我才明白他,没有人比我更明白他”,从来是一厢情愿的自欺。
  例如有位女读者告诉我:“我和男朋友已走到亲情的阶段,没有激情关系了,但彼此互相了解多年,结婚应该是唯一的选择吧!但结婚前几个月,我认识了另一个他,他简直是我的真命天子。虽然他是有妇之夫,但他确实非常吸引我。原来那位有妇之夫跟他的太太感情也已出现问题。”于是,她便母性大发说:“我相信他很需要我,只有我才能令他感到舒服和快乐……”她在这个他身上找到满足自己散发母爱的欲望,对方的缺点正好符合她滥发母爱的要求,满足只有她才能令他感到快乐的自大欲望。这里还有女人更深一层的欲望投射:要成为他最后的女人。她为何已有男友还要爱上有妇之夫的原因最明白不过了:拥有情人的满足感远比拥有早已得到手的男友大。
  这就是爱情吗?
  我们也经常错用能量,错用心神,以为自己可以成为别人的另一半,制造自我认同,但这只是美丽的误会,现实却事与愿违,结果影响了情绪、感情和工作,浪费能量。
  例如我认识的一位女秘书患上了“秘书妄想症”。她总以为天下只有她最明白上司的需要,知道哪家餐厅最适合他洽谈生意,代他买哪种礼物最能讨他的太太欢心。她同时又患上“一厢情愿症”,以为另一个部门的Peter一直在暗恋她,自以为对方经常以特别的眼神望她,沾沾自喜到处向其他女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