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新弹剑问天 >

第92章

新弹剑问天-第92章

小说: 新弹剑问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飞鸿这次更是大吃一惊,诧异道:“师伯如何知晓?”
  萧碎玉却不答,只是道:“这倒是步妙棋!……罢了,这么早就要你挑这样的重担,真是难为你了。”
  吴飞鸿道:“弟子狂妄。”
  萧碎玉道:“不必如此。大丈夫处世,需敢做敢当。你行事向来胆大包天,这一点老夫是深有体会。(吴飞鸿只得干笑。莫游想起古剑池之事,身有体会地点了点头。)只是你向来不负责任,少了些担待。申丫头等三人还不够么?又招惹姬凤鸣作甚?你心里到底喜欢谁多些?这本是你的私事,我虽是你的师伯却也不便干涉,你自好自为之吧。但此次会盟之事,乃是关系天下苍生。既答应人家挑这副担子,便要尽力做好。龙潜于渊,固是难能。但,更难者却是腾于九天。”说时大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
  吴飞鸿只听得冷汗直冒。听到萧碎玉说到感情之事时,心道他若知自己与凌若雨纠缠不清,更不知作何感想了。及到萧碎玉说到“龙潜于渊”四字时,心头竟忍不住一跳。他忙作惶恐状,道:“师伯教训得是。弟子以前实是胡闹过甚。但今次既答应了凌前辈,自当尽力而为。”
  萧碎玉面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道:“这样就好了。在这件事上,我会全力支持你。”说时,他又叹了口气,复道:“你师徒三人,实是费我心力最多。现在,终于算是看着你成材了。小游,你过来。”莫游听他叫到自己,忙收拾笑容,站到前面来。萧碎玉道:“你以后就不用回古剑池了,跟着你师兄去江湖吧。”莫游只听得心花怒放,忙道:“多谢师伯。”
  萧碎玉笑道:“你这猴子,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长大。飞鸿,你师父不在,以后你这师弟就要劳你多费心了。”吴飞鸿心道:“嘿嘿!师伯,你还真是放心老子。就不怕老子把他教成个小淫贼么?”口中却道:“请师伯放心。弟子当尽力敦促师弟成材。”潜台词却是“至于成什么材,嘿嘿,这个老子可就不敢保证了。”
  “恩。时辰差不多了。我们出去吧。”萧碎玉轻轻道。
  ※※※
  残月半圆。楼阁之上,早挂起了灯笼。更有杨云的手下数百人,举起火把。整个楼阁,一如白昼。不知何时巨舟竟在缓缓移动。萧碎玉三人下得楼来,底层空旷的甲板之上,早站满了人。吴飞鸿一眼扫过,所见多是故人。
  西首所立二人,颔下却有长长白须,一往就予人慈悲之意的胖大和尚乃是号称天下武学之宗的少林派的代表方丈知愚。他身后那和尚也是慈眉善目,却在脖子上多了一道刀痕,正是罗汉堂首座,号称“佛杀”的知善。吴飞鸿目光望去,二人显是有所感应,对着这个方向微微一笑。吴飞鸿也微笑示意,心中却暗自乍舌,数月不见,这两个和尚的武功又是大进了。知善身侧少年,英姿勃勃,顾盼之间极有威势,却是早见过的张君宝。
  再过去,却是岭南龙家的家主龙啸。天刀龙羿的父亲龙腾站在他身后。虽然相隔数丈,但吴飞鸿却清晰地看见他面上青气已经转淡,想来青龙诀已是突破第八重,由实返虚了。
  正南方却是蜀中三派。姬凤鸣紫衣傲立,风姿绰约,正与身侧的唐风交谈着什么。她见吴飞鸿三人自楼中出来,有意无意地朝这边瞟了几眼。吴飞鸿只看得心痒痒,心道:“妈的!唐小子,你是活得不耐烦了,连老子的老婆也敢抢啊!”却蓦地醒觉,自己这是怎么了,莫非自己真的有些喜欢这妖女了吗?师伯要自己多注意男女之事,他屡次提到师父,言下之意,却是要自己引以为戒,莫问儿女情长而误了大事。唉!真他妈的伤脑筋,想一想,还真是谢长风这家伙单纯,只喜欢那秦丫头一个人,哪里想老子这么多麻烦啊。哈哈!不过,他也没有老子这么多艳福啊!
  他心头胡思乱想,足下却不停留,眼睛也不闲着,再看过去。秋瑟夜依旧在在姬凤鸣身后,仿若石雕。青城山的无机子与燕冲霄站在一旁,小声地说着什么。再看过去,那人却分外眼熟,二十七八岁年纪,一身月白长衫,竟是未来岳父风不凡!老天!他什么时候来的?老子居然不知道。还好,还好,老子最近好象没怎么欺负疏影,不然……嘿嘿,就不知道怎么死的了。风疏影果然不枉“冷梅”之称,此时也冷冷站于风不凡身侧。
  华山派的掌门独孤无羽三年前曾见过一次,奶奶的,还真是一点都没变老。他正与旁边一人谈笑风声,却不知是谁。事后一问,才知是点苍派的掌门李三影。
  北方却是穿着破破烂烂的三个叫花子。当先一人手持绿竹杖,肩批十袋,显是丐帮新任帮主冯杀鸡。前数日,江湖传闻丐帮前任帮主为流光所刺,不料竟是真的。奶奶的!这天下的格局,只怕又要变了。他身后两名乞丐,肩上各负九袋,相必是丐帮的两大长老。
  正东方向,一个纤细的身影俏然卓立。这女子有种说不出的美丽,任谁一看,都立觉精神一振,俗念全消。却正是真水仙阁阁主凌若雨。
  后有江湖好事者评鉴当时美女时,曾就姬凤鸣、凌若雨作过比较。姬凤鸣此女,风情万种,她一顾一盼,一低眉,一振衣,无不有种说不出的风情,却又不尽相同。她每一个动作,都无限优雅,但又自然的洒脱,无一点做作痕迹。几乎所有的男子见了她,第一个念头便是:若能将其收于房内,实是人间至福。第二个念头却是:此女若仙子般人,多看一眼,便是亵渎了她。这两个念头反复纠缠,难分彼此。这女子实是半妖半仙。
  凌若雨却是完整的天上仙子,浑身不带一点人间烟火之气。她一颦一笑,一俯首一振眉,无不是美到了极致。但她即便是她皱眉,你也难生怜悯之心,只因她全身竟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傲来。仿若他本不是这世间之人,任何的怜悯都是亵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她随意一站,自有种高不可攀之态。几乎所有男子见了她,第一个念头只有两个字:仙子。第二个念头依然是:仙子。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
  申兰与二女相比,多了几分稚气;风疏影于之相比,却多了一分冷傲;柳凝絮与二女相比,却多了一点沧桑;林尔与之相比,却多了一分英姿飒爽,少了一分柔媚;黄袖与之相比,却多了一分愤世疾俗,少了一分平和;菊斋虞依霞,淡雅如仙,与二女相比,却多了一分山林逸气。唯有秦昭佳,却是完美人间女子。她恬淡,温柔,大方,豪爽,自在,她诗书饱读,举止之间,气质高华。人世间,无论你出将入相,南山看菊,亦或江湖沧海泛舟,沙场染血,这个女子都可陪随你海角天涯。
  若说凌若雨是天上仙子,姬凤鸣是半妖半仙,那么,秦昭佳就是人间至美。三女当真是春兰秋菊,各擅胜长。
  后来江湖有谚“倾城十绝,梅茉随雪。”说的便是江湖上的十大美女之中,凌若雨、姬凤鸣与秦昭佳实是不分轩轾。(若玉人如花,申兰人如其名,似深谷幽兰,幽香馥郁,淡沁心脾。姬凤鸣如茉莉,清香扑鼻,永蕴浓芳。林尔即是百合,清雅脱俗,羞涩无限,却一绽放,必芳华夺目。淡雅如秦昭佳者,定是雪野寒梅,有暗香盈袖,却无与百花争春之意。……——夜梦书《玉人如花——秘闻女子的秘闻》,夜梦书无法说明凌若雨之美,后来远赴塞外,见一夜雪落如梨花绽放,恍然有悟。在后来的《玉人如花》修订本中,便将凌若雨定为雪梨。)
  却说当时吴飞鸿一眼看到凌若雨,心下自是一喜。那凌若雨身侧一个男子生得玉树临风,风流潇洒之极,却是不识。萧碎玉道:“凌若雨身侧之人,便是这水中楼阁主人杨云。算是大会东道。”“哦!原来这便是有小潘安之称的杨云啊!”莫游连连乍舌,“难怪这么的俊美!”
  吴飞鸿撇了撇嘴,大言不惭道:“我看也普普通通嘛!比起老子来,还是差了太多。”
  莫游嘿嘿一笑,虽没说什么,但神情之中,鄙夷之色实是显而易见。吴飞鸿暗骂一句,面上依旧挂着笑。原来此时三人已近中圈,人众都朝这方望来。吴飞鸿此时才注意到夹于八大门派间的各小帮派。有些竟是闻所未闻,比如什么江西大刀帮,原来不过是三个人组成的卖艺班子,竟也有辛参加大会。又有什么长江臭豆腐门,襄阳秘闻门,还有一个帮派,大大的旗帜上写着:山东大饼帮。当真是要有尽有,偏还各具奇趣。虽然每派除掌门外,最多只能有三人随行,但这乱七八糟的人下来,依然有一百多号人。
  却听杨云朗声道:“古剑池的萧掌门已到。天下英雄俱已在此,在下宣布,此次洞庭会盟,正式开始。” 
 
 
 
  
第七卷 还剑洞庭 第十五章 还剑
 
  其时月色溶溶,水光脉脉。徐徐清风,送来荷香淡淡,更兼芷兰之气,湖水咸气微微,天地间弥漫着一种幽幽清爽气息。便连吴飞鸿这样粗人竟也大起举杯临风,诗酒趁年华之慨叹。他未见夜未央与申兰三女,举目四顾,却遍寻无着。耳边却忽有脆脆女声响起:“吴大哥,我、柳姐姐,疏影还有阿袖与未央在二楼。”
  吴飞鸿心道这丫头还真不是一般的罗嗦,竟一个一个的都要叫一遍。却忽然想起,这丫头什么时候连传音入密也学会了?转念又想到当日天池之中,她吞了那玉鲸内丹,莫名地得了一身内力,因此剑法大进。此时有夜未央柳凝絮等一干高手指点,这传音入密自然轻易习得。此时他与萧碎玉站在船舷所在的西南方,正眼过去,果然见二楼有处窗口开放,一女子正大是得意地对自己挤眉弄眼,正是申大小姐。
  吴飞鸿看得好笑,这丫头刚学会三招两式的,便忍不住要对自己卖弄。转念又是一想,这自是因她对自己依恋之故,心头一甜,便传言大是嘉勉了几句。
  初时,众人闻得杨云宣布大会开始,着实热闹了一阵。巨舟一直在移动,此时距那岳阳楼也不过数丈光景。杨云双手平举,众人安静下来。却听他笑道:“各位,前面就是岳阳楼了,本朝范大夫为此楼专门作了篇文章,诸位见多识广,想必均是知晓。”众人听他自宣布会盟开始,却扯到了这岳阳楼上,多是不解,但自有不少明智之士,猜到其用意,多数附和说是知道《岳阳楼记》。吴飞鸿立时对这家伙刮目相看,心道:“这小白脸,倒也有几分才智。”
  果然杨云高声道:“诸位英雄,想当日范丞相戍守陕西边陲,西夏人闻风丧胆,实是我大宋军神。今夜我等后生小子,于此范大夫遗楼之下,想中原未复,金人占着我大好河山,怎不愧死?怎不热血沸腾?”先前未明其意之人,立时豁然,隐隐猜到他用意之人,心道果然。
  人众立时沸腾起来,一起大叫“还我河山”。吴飞鸿心头大骂,这帮白痴,还真不是一般的笨,这么容易就被鼓动。初看上去,似是民心可用,但他却深知“来之易,去之易”的道理,心下微起悲哀之情。
  “诸位,再近三丈,便是岳阳楼,但此今夜我等到此,却非是为看此楼。”杨云不急不徐道。此时群情沸腾,几是人人高声喧哗,他这声音不大,却能清晰地传入各人耳内,显是内功精深之故。众人闻此多数又是一呆,到此非为此楼,即非为范仲淹,却是为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