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仙缘 >

第24章

仙缘-第24章

小说: 仙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处群峰环绕间似乎有个寺庙,远远望去白云缭绕,雾气蒸腾。定睛看时,叶昊天赫然发现,白云之中有莲花一朵,一个老僧跌坐在莲花上,须发银白,面带微笑,那微笑竟是对着他的。双目相接,老僧浑厚的声音传过来“小施主,你我有缘,请进庙一叙”,距离那么远,声音却如在耳边。   
  叶昊天但觉老僧面目慈祥,似曾相识,看起来像是修持圆满的大德高僧,所以催马过去。又行了一会儿,穿过两条飞瀑,来到一个古老的寺庙门前,门上方写着“国清寺”。古寺深藏在幽谷之中,位置极佳,北倚八桂峰,东靠灵禽、祥云两峰,西依映霞、灵芝两峰,五峰环绕,只在南面有个豁口,为通向天台县城的通道。   
  叶昊天走进庙门,首先看到墙上题了一首诗,“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小院分寒水,虚楼半落晖。”仔细一想,感觉这诗描述的非常贴切。继续向里走,那面目慈祥的老僧正在大雄宝殿外等候,见了叶昊天似乎很高兴,招招手让他近前说话。   
  叶昊天拱手施礼,恭敬的道:“不知师傅有何见教?”   
  老僧上下打量他几眼,眼中放出朵朵精光,片刻之后才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小施主,你错了!”   
  叶昊天闻言一愣,不解其意,忙道:“弟子愚钝,但请师傅明言。”   
  老僧语重心长的道:“施主才华横溢,得天独厚,奇遇连连,功力深厚。然而得来太易,有违天道;未经磨难,修持之心不足;更不合身近鬼物,白玉蒙尘。可惜阿可惜,如此下去,纵然成仙亦是小仙。”   
  叶昊天心里一惊,但觉老僧犹如佛祖下凡,虽然语涉兰儿未免不敬,但总起来所言甚为有理,特别是自己功力增长全靠灵药,一直担心将来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尤其是他跟自己素昧平生,却能一针见血,直接点出自己的不足,实在是非同小可。想到这里,他福至心灵,走近两步,纳头便拜,口中道:“求师傅指点一条明路!”   
  老僧伸手将他扶起,慈悲的道:“唯一拯救之法是积累公德。若能广积公德,普惠众生,恩泽百姓,受十万人众爱戴,自然能天门大开,轻松逾越诸般磨难。”   
  叶昊天似乎明白了一点,但还是不太明白,于是问道:“师傅,何以积累公德有助于修仙成神?”   
  老僧道:“凡人皆有一点灵性,这点灵性可以说是佛性,正因为有此佛性凡人才有修炼之基。佛性相通,极易转移,众人爱戴则将佛性传输于你。十万人众,每人一滴可成一潭,远胜于一人修持之力,如此方得大乘。”略停了停,老僧又道“而且天道公正,有尊神查考是非得失,所有功过历历在案,有功则升,有过则罚,功得圆满自然荣登仙界,”   
  叶昊天恍然大悟,原来修仙不是全凭一人之力,怪不得佛家要普渡众生,道家要积功行善,儒家要治国平天下,道理原来如此。   
  老僧又道:“今天是我大成之日,正待起祥云赴极乐世界,最后时刻却见到你,可见你我有缘。如此良才美质,明珠暗投,实在忍不住,方现身指点一二。这也是我的功德一件。”说着递过来一页贝叶经,道:“这个给你,回去好生琢磨,多多为民造福,异日或可相会于西方乐土。”   
  叶昊天接过贝叶经,再拜了两拜,抬头看时,老僧已经不见了。一朵白云正冉冉升起,随风而去。   
  出了山门,兰儿现出身来,双眉紧蹙,闷闷不乐的道:“公子,我连累你了。都是我不好,现在成了‘鬼物’!”声音恨恨的,似乎在埋怨自己。   
  叶昊天走近她一尺之地,正视着她不安的眼睛,语气诚挚的道:“兰儿,不要这么说。我从来不想将来会怎样,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永远快乐。我不管成仙还是成神,只要能每天高兴,再报了满门血仇就够了。我不想长生不老,不想法力无边,不想明天多么美好,只想拥有今天,拥有今天的快乐就是一切。你知道吗?父母去后,我好生悲哀。有你在身边我真的很快乐,为了这分快乐,我宁愿多受七十二重磨难。”   
  兰儿定定地看着他,心中好生感动,温柔的道;“谢公子怜惜,我好庆幸那天到了西湖。认识公子是我的福份。”   
  叶昊天忽然眉眼带笑,道:“说不定我们前世就认识啊。”   
  兰儿道:“不会吧,算命先生说我前世是朵兰花,所以父母给我取名兰儿。”   
  叶昊天促狭的道:“我一向见了美丽的花儿就要采下来。然后插在花瓶中欣赏,可是往往没几天就枯萎了。”   
  兰儿却认真的道:“好花儿有人欣赏也是幸事。要不然自个儿花开花落,随风飘逝,多么孤独无奈。”说着一双美目看着他,清幽恬静,仪态万方,正如一朵绽放的兰花。   
  叶昊天一时看得痴了。   
  过了一会儿,他上马继续赶路。取出贝叶经看了看,但见上面写着“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化现其身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净,超踰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圆满。犹如雪山,照诸功德,等一净故。犹如大地,净秽好恶,无异心故。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诸垢染故。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犹如大风,行诸世界,无障碍故。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所著故。犹如莲华,于诸世间,无染污故。犹如大乘,运载群萌,出生死故。犹如重云,震大法雷,觉未觉故。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如金刚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如梵天王,于诸善法,最上首故。如尼拘类树,普覆一切故。如优昙钵华,稀有难遇故。。。。。”。   
  虽不能完全明白,但他知道积累功德是修道必须的一步。这样想来,他忽然明白了上天派他任乐清知县的原由了。这是一个积累功德的良机阿。如果留在京师,这样的机会只怕很难找到。                        
第 八 章 萧条古县无完瓦,戚沥寒云滞早梅        
  叶昊天过了天台,一路行去,依旧是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只是行人村落越来越少,偶尔见到几个人也是衣衫褴褛,面有菜色。好多地方已经荒芜了。上好的土地无人耕种,叶昊天心里很是惊讶。听说沿海一带倭寇横行,没想到危害这么严重。   
  到乐清县城的时候已是八月初的一个下午。但见城垣破旧,死气沉沉,城门口连守门的兵丁都没有。他策马缓缓进城,只见行人寥廖,十室九空。不久来到县衙,发现衙门也破旧不堪,似乎曾被火烧过,有的房子连屋顶也没了。   
  衙门前倒是站着一个老兵,似乎好久没见人来了,有气无力的。这时候看见叶昊天过来,脸上恢复了点神气,问道:“作什么的?”   
  叶昊天故意板着脸道:“我是新任县令,还不速速打开大门,将所有人等召集到二堂议事!”   
  老兵面现迟疑,叶昊天将公文在他面前一晃。他瞄了一眼,急忙上前施礼,嘴里说道:“老爷恕罪,这里数月无人前来,实在没想到是老爷驾到。”说话间将大门打开,领叶昊天进了二堂,又跑出去招呼人过来。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的道:“又有新老爷来了,唉,还这么年轻!”   
  叶昊天叫住他,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老兵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巴,道:“老爷,没什么,我是说大家都在盼着老爷来呢!”   
  叶昊天看了他一眼,眼睛里透出一缕神光。那人扑通跪下,道:“老爷,过去三年之间,一共有十个县令来此,没有人待足半年以上,大多另谋他职而去,有两位老爷矢志为民,结果。。。结果为倭寇所害,唉。。。。,好惨啊!”   
  叶昊天没想到情形这等严重。挥挥手道:“去,把人都叫来。”   
  不一会儿所有人员都来了,只有七八个人,“吏”“户”“礼”“工”“刑”“兵”六房竟然只有三个人,其余几人是原来的杂役。三个人一个是主管兵房的管带,姓李,名天乐,年纪约有四十岁;一个是主管户房的经承,姓王,名吉,比较年轻;还有一个是个捕头,叫郑龙,大概五十岁了。几个人看着叶昊天,眼睛里竟然有些怜悯。仿佛觉得又来了个可怜人,尤其是还那么年轻。   
  叶昊天将吏部的公文展示出来,众人一起上前行礼。   
  叶昊天先问王吉:“请介绍一下目前本县的情况。”   
  王吉道:“本县原有民众三十万,近年来倭寇横行,海水倒灌,山洪暴发,再加上瘟疫,实在是生活艰难,不少人被迫远走他乡,还有些人避在山里,估计人口只有十五万,大多分散在穷乡僻壤。城里鼎盛的时候有四万五千人,现在只有几千人。”一边说一边不住摇头。   
  “不知当前本县最大的祸患是什么?”叶昊天继续问。   
  “倭寇啊!”众人一齐愤愤地说。   
  王吉说道:“海水倒灌,山洪暴发,瘟疫流行,这些历来就有,不足为怪,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倭寇肆虐。每隔三月两月就有倭人成群结队上岸,多则数百人,少则几十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更有汉奸引路,所以为害甚巨,民不聊生。”   
  叶昊天诧异的道:“什么汉奸?”   
  王吉道:“本朝初建之时,方国珍为朝廷战败投降,其余党羽尚有部分散居於海岛,与倭寇勾结,不时劫掠内地,这些汉奸知根知底,所以危害比倭寇还重。”说到这里,大家都咬牙切齿。   
  叶昊天转头问管带李天乐道:“本县民团如何?可有防范之策?‘   
  李天乐摇摇头,道:“大人,本县民团早就散了,前任知县曾百般招集人手,无奈倭寇势大,一旦来袭,民团多半惨死,所以没人愿来。现在只有老弱残兵十余人,实在没有办法。”   
  叶昊天询问大家:“城里百姓生活如何?‘   
  王吉道:“粮食紧缺,百姓大多只能勉强裹腹,更有满门饥饿,全家饿死者。”语气极端低沉。   
  话还没说完,外面忽然传来呼天抢地的喊叫声:“快跑啊,倭寇又来了!”众人吓的面如土色,拔腿就跑,也顾不得县老爷的安危了。只有管带李天乐和捕头郑龙仍在。李天乐道:“大人,赶紧避一避吧。”说着就要拉叶昊天往里走。   
  叶昊天一摆手,道:“你们先躲起来,待我留在这里看看。”两人目露惊慌,心里以为这个县令只怕是疯了。这时情况紧急,没法解释,只好拔腿就跑。   
  叶昊天看四周无人,取出一个面具带上,施施然走出县衙。刚出来正好看到一伙倭寇挨家挨户劫掠物品。一个倭人右手提刀,正在狂叫着什么,地上一个老汉被劈作两半,肠子流了一地。还有几个人正围着一个中年妇人拉拉扯扯,语气下流,妇人的衣服已经被拉开了一半。   
  叶昊天怒火中烧,数丈外一掌按出,几个人立即倒在地上,浑身痉挛,口鼻鲜血直冒,眼见是不成了。那个提刀的家伙大概是其中头目,这时呜啦怪叫着,一会儿功夫聚拢来三四十人,将叶昊天团团围住。提刀人嘴里冒出生硬的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