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5143-反思中国教育 >

第26章

5143-反思中国教育-第26章

小说: 5143-反思中国教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人”来说,也是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才干的机会,于社会、个人都是有好处的。    
    如果真的能够请到“专家”、“名人”来中小学讲学的话,它必定会比一贯的老师讲座要好许多。因为他的专业知识结构、他的社会阅历和经验、他在某些方面、某个领域的独到见解,都是一般的老师无法达到的。请“专家”、“名人”来中小学讲学,不但能够弥补教师在某些方面的欠缺,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讲,解放了教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和心理压力。使老师不再为一些自己能力达不到的工作而发愁、发怵。    
    假如叫我上乡土教育课,我没有这方面的研究,自己去上,显然劳累自己而且效果不佳。但是如让我去请“专家”、“名人”代替我讲,我的压力小了,而且教学效果肯定要比我自己去上好得多。    
    请“专家”、“名人”来中小学讲学的好处,除了上述对于社会、教师、学校方面外,还有对学生的好处。它可以使学生比较早地通过与“专家”、“名人”的接触,听“专家”、“名人”的讲座,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习到在老师那里学不到的知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眼界,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利于实现我们追求的素质教育的实现。    
    请“专家”、“名人”来中小学讲学的好处确实不少,可是社会上的“专家”、“名人”有多少?怎样的人才算是“专家”、“名人”?你能不能真的请到?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现实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世界上任何的事物都是相对的,都有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专家”、“名人”也不例外。A地的专家对于B地来说可能是一般、对于C地来说,可能连一般都算不上。但是,这些并不影响他在A地的专家地位。所以,我们不能对“专家”、“名人”有过高的要求,不要指望他是世界级、国家级、省级的大专家,只要他在本地区是最好的,最优秀的,那么他就是这个地区的专家、名人。    
    在搞清楚“专家”、“名人”的定义后,接着就是能不能请到“专家”、“名人”的问题,或者因为条件所限,学校所处的环境中根本没有“专家”、“名人”怎么办?    
    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没有“专家”、“名人”,我们不能去制造一个“专家”、“名人”,不能请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给他戴上专家的帽子。有了“专家”、“名人”如果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又请不到他们,如果我们只盯着他们而没有其他的准备岂不误事?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当然,前提是同意请“专家”、“名人”给中小学开讲座。如果这样的设想都没有,其他的一切都是空想。    
    现在流行着这样的话:“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虽然是假设、虽然是空谈,只要有人能够有这样的思路,没准那一天它还真的能够实施。


《反思中国教育》 新时代需要怎样的学校管理新时代需要怎样的学校管理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教育理念、管理模式等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学校所培养的学生素质的高低。因此,在我们思考中国教育的时候,就有必要对学校的管理进行思考。


《反思中国教育》 新时代需要怎样的学校管理谁是学校的主人

    [资料]听我一个同学讲,他所在学校的校长,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全校大会上指名道姓地骂老师。而且经常说:在我的手下,要不要你都是我说了算,谁要是让我看不顺眼,你就倒霉了,不相信你可以试试?……显然是一个土皇帝!    
    有这样的校长,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对学校、对老师、对教育事业都是一样。    
    这位校长的言行暴露了他自身素质的低下。通过此人此事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谁是学校的主人?    
    谁是学校的主人?我个人认为:教师和校长一样都是学校的主人。    
    因为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是通过教师完成的,没有教师就不成其为学校,没有教师的努力付出,学校的各项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无法保证。教师既是教育行为的实施者,也是教育思想的决策者;在学校,教师虽然是被管理的对象,但也是学校管理的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确实是学校的主人。    
    然而,在一些学校,教师参与民主管理学校的权利不但被剥夺,成了纯粹被管理的对象,甚至成了学校地位最低下的人。除了校长有权对教师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外,一些后勤服务人员也对教师吆五喝六,甚至连一些学校临时招聘的员工也不把教师放在眼里,教师的主人地位显然被漠视、剥夺了。    
    如资料中所述的那位校长,不知道教师是学校的主人不说,连对教师最起码的尊重都不知道。经常在全校大会上指名道姓地骂老师,而且经常用带有威胁、恐吓的口气训斥教师,把教师看作是仆人、是奴才,显然是一个土皇帝!这样的校长,怎样适应新形势下的学校管理?这样的校长怎样才能将学校的工作搞好?    
    现在,我国中小学大多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育法》和《中小学管理规程》等法律法规指出:“校长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依法负责全校行政工作……学校应建立教职工大会制度或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    
    可见,校长负责制有着特定的内涵,在校长负责制的学校管理模式中,校长的地位确实非常重要。但是作为校长,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如何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作为校长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校长有权利、有资格批评对教育工作不上进、不努力、不负责的老师;校长有权利、有资格批评教育个别违反学校规章的老师,甚至解聘个别在品德、思想、能力方面有重大问题的老师。但是校长没有权利随便谩骂教师,没有权利随便威胁、恐吓教师,也没有权利根据个人好恶随便解聘教师。校长和教师是上下级的同志关系,而不是“主仆关系”。因为无论从实际工作需要看,还是从法律法规地位看,老师都不是奴仆而是主人。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校要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就必须有一支富有朝气、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而学校要形成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主要靠校长。所以校长要将老师放在学校主人的位置上,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理解、关心、尊重教师;校长要能够用共同的价值观把老师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把所有人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朝着美好的办学理想前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办得越来越兴旺。    
     “心不累则身不乏”,在学校,对于老师的过失,校长应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态度去看待,不求全责备,多表扬,少批评;多看优点,少看缺点;多用奖励,少用惩罚;不能随便地谩骂、威胁教师。相信校长的宽容必定会赢得老师的爱戴,学校的凝聚力也必定会因此增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必定会因此提高。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各项工作离不开教师,而教师心情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量。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正常开展,为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请校长和各级领导善待老师!


《反思中国教育》 新时代需要怎样的学校管理对教师的量化考核好不好

    [资料]据《北京日报》报道:“从2004新学年开始,北京海淀区1.2万教师将人手一册《师德评价手册》,率先对教师师德评价实行量化标准,对师德不合格者将解除聘用合同,尤其对有不赡养老人等恶劣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并在本区教育系统内不得聘用。”    
    “该《师德评价手册》基准分为100分,每学年将扣分或加分一并计算的所得分,即为教师师德分数。其中100分以上为优秀;99分至90分为良好;89分至80分为合格;79分以下为不合格。……”    
    北京海淀区《师德评价手册》的出台对考评教师的师德提供了新的标准。    
    看了这篇报道,作为教师的我不但高兴不起来,反而产生了一种极其悲凉的感觉。量化,量化,从出勤管理到成绩评价,从工作态度到工作业绩,样样离不开数字,样样都要量化,现在连师德都能够用数字来量化统计,使人不得不感叹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实行数字化的“量化考核”。所谓“量化考核”,即将教师的工作设置为德、能、勤、绩等若干考核项目并分别赋予若干分值,用分值高低来衡量老师所在各项的达成度,最后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出考评总得分,然后将其与教师的职称评定、浮动工资发放以及各种荣誉挂钩。    
    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对学校来说,不仅省时省力,又能减少矛盾,因为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面对清清楚楚的数字,谁也不会不服气!     
    “量化考核”乍看上去似乎公平、公正,事实上不够客现。    
    作为教师,我知道教师工作的涵盖广、特殊性强。除了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等具体的教学工作,还有个别谈话、家访等工作,而这些工作主要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学校、家庭、图书馆、实验室都可能是教师的工作场所。而且因为所教学生的不同,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所取得结果却不相同,而这些东西岂是数字这种简单的考核所能评价的?     
    不仅如此,每个教师因为个性、工作风格、习惯等不同,这就无法用某种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如果不考虑教师工作的差异性,不但不能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实际差异,而且还会诱发教师去追求量化考核的高分值,限制或压抑教师个性的发展。    
    记得有报纸报道,辽宁一位女教师为了给孩子“减负”而大胆改革,结果因孩子们的考试分数下降而不得不在家长们面前痛哭流涕,表示要“痛改前非”。    
    “量化考核”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远不止这些。    
    只看表面数字,不看数字的含金量,不看数字之外的东西,这是学校管理中的危险导向,很容易形成“好数字出好教师,好教师出好数字”的违反教育科学的怪圈,强化教师们的功利意识和浮躁心态,使老师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追求数字的最大化。    
    作为教师,我不仅知道众多的“优秀教师”,是通过“量化考核”的惊人数字涌现出来的,我还知道这些数字有很多是以牺牲学生、老师的休息时间,以学生、老师的身心疲倦为代价换来的!    
    我觉得,教师的工作只有部分可以精确量化的,大部分却难以量化。因为教师工作质量带有模糊性的特点,不同性质、不同岗位的工作很难作量的简单换算,就是同样的工作,同样的教师,由于具体班级的不同,教学效果也可能不同。    
    在此,我想起了某学期末我所教的三个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