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067.中华仙魔录 >

第15章

067.中华仙魔录-第15章

小说: 067.中华仙魔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道儿笑道:“要真是妖怪一路上只怕早就把我们吃了,哪里还能让我安然走到此处啊,只怕这小羊会通灵也说不定。” 

        银子在那狂点头,而后还是转回头去,一只小蹄子举了起来,往四只小动物指了指,而后又回过来对着周道儿指了指。 

        周道儿倒也聪明,顿时兴奋起来:“银子,你的意思是你的这些小朋友都要跟着我?” 

        银子点头。 

        “哈哈,好玩好玩。”周道儿原本就怕山中修道枯燥乏味,此时有如此可爱的小宠物愿意陪着自己自欣喜不迭,脑袋点的象小鸡啄米一般。 

        周道儿却不知自己拣了个天大的便宜,此四只上古神兽都已修炼万年,修为比那狍鸮只高不低,只可怜这些个上古神兽,却被一十来岁的孩子看成了宠物,身份大跌。 


        妖怪的修行有许多路可走,最普通的一般分几个阶段,精怪期是最低等的状态,而后是内丹期,内丹期以上便是灵心期了,当然也有一些妖怪,比如蛇类,它们修行目标许多都是化龙,但也同样要经过内丹期才可。一般的妖怪,无论是草木所化还是畜生所化,最难的就是突破内丹期的那一关,要过这关无外力相助难如登天。故此不少妖怪都居住在仙器周旁,依靠那宝贝的灵气相助,这也就是妖随宝生这句话的由来。 


        这四只神兽都已经到了内丹期的最后阶段,但一直却再无寸进,机缘巧合之下在这招摇峰下发现了一件魔道法宝,四兽就都据此修炼了起来。没料到这魔道的法宝和仙家的法宝大是不同,那种煞灵虽然使它们的内丹修为越来越高却始终无法突破。 


        要得这些法宝原本就要凭各自的富缘,想要再去找一仙宝来却哪有那么简单。四兽正在彷徨之时却遇到了狍鸮,从狍鸮处得知那周道儿身怀仙灵,顿时大喜过望,这才跟了过来。 


        世间之事均讲因果缘分,自此之后,连狍鸮在内这五只神兽和周道儿日夜相伴,终于悟得灵心。这四只神兽各有异技,妙用无数,日后周道儿在它们身上也同样获益非浅。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那魔道法宝也是一奇物,此宝名为《千煞针》,由无数极为细微的血针化成,一般修道之人之要中着顷刻之间遍化为浓血,就算那些已到散仙期的高手挨上那么一下,如若没有宝主搭救一身修为也要化为乌有。原本此宝乃魔界一魔将之贴身秘宝,下凡入世之后还是首次在人间出现。只是此宝煞气极重,四只神兽单独开来也是承受不起,故此才将那无数血针分为了四份,各自保管了起来。 


        周道儿苦苦哀求,李欢喜也实在看不出这些宠物一般的小动物有何可怕之处,只能答应下来。此时天色已亮,那石阶又再浮现,二人五兽往上行去,身后老远还有一树妖跟随,队伍着实奇怪。 




      第十八章 



        孤峰悬立,只有那窄窄石阶笔直而上,好似在那翠绿色的山峰之上镶了一条银白色的缎带,那缎带之上几个小如蝼蚁的黑点正缓缓向上挪动着。 

        这招摇峰极为险峻,一路行上,周道儿运足了轻身术还是爬的气喘吁吁。那李欢喜则更是不济,开头还好,走了个把时辰之后,三步一停五步一歇,眼见快近响午却连半山腰都未爬到。 


        “唉…”李欢喜欢呼一声倒在了石阶边一块小小的石台上,这石阶极窄,仅仅只够二人并排而行,石阶二边均是些陡峭的岩壁,一不小心就容易失足跌落,李欢喜虽然行走过许多次,但每次却还是战战兢兢只差没有手脚并用了。行得许多路此时才看见旁边才会有个一米来宽的石台自然不肯放过。 


        周道儿见李欢喜又要偷懒眉头大皱却又无法,随着李欢喜坐在了路边,眼睛却看着上方。 

        眼看就要到半山腰了,那浓浓的云霁已经近在眼前,周道儿忖道:“这石阶如此之窄,到了那云雾之中,只怕目力难及,一点小小的差异就会失了性命。”低头往身边看看,此时已经爬的老高,底下那山谷之中的石林早已变成一个小小黑点模样,心中更是一惊。 


        抬眼望去,那银子和小马却已经跑的老远,眼见就要钻入那云霁之中,那小狐狸趴在小马背上前爪紧紧的拽着马鬃,晃晃悠悠悠闲的紧。周道儿看着那几个小兽可爱的模样再看看身边正吐着舌头喘气的李欢喜,忽然扑哧一笑:“师傅你还真不如它们,你看银子它们跑的多溜…唉。” 


        李欢喜抬头看看却不吭声,心中着实羡慕那小狐狸,如若不是那小马实在太过微型了些,只怕李欢喜早已翻身骑上。这马也是奇怪,如此陡峭的山路奔跑起来却如履平地一般。 


        那百灵鸟在空中盘旋着落了下来,轻巧的落在了周道儿的肩膀之上,用细细的鸟喙啄着周道儿的耳朵,待周道儿回首用手一握,又立马展翅飞起,在空中歪着小脑袋得意的‘哩哩’鸣叫着。 


        这些神兽原本就是些好动的家伙,只是为参那天道日夜苦修须臾不离那石林一步,早已憋坏。此时等若放了个大假,那活泼的性子顿时显露无疑。数千年的岁数,此时竟如一顽皮的小孩一般。 


        周道儿嘻嘻一笑在怀中掏摸了一会,手一松,那金色的小蛇正懒洋洋的盘在手心,见得阳光顿时人立起来,口中红信嘶嘶,却是毫不可怖反倒可爱非常,阳光下那片片细鳞闪闪发光,竟然有几分耀眼。 


        蛇喜阴畏阳,故此周道儿出发用长草编了个兜子,将它安置在自己怀中。却不知如此一来,这化蛇离那仙灵最近,得到的好处也是最大,一会不见,那金色越发灿烂起来。 


        妖怪修行并无定法,大多只有成精之后吸取天地日月精华一途,往往均要历经千年并非朝夕可至。但这化蛇原本已经修至内丹末期,只是遇到瓶颈总也无法在踏过一步,此时在周道儿身边待了不久就已晓的自己参悟有期,心情更是舒畅,对周道儿也是感激非常。 


        眼看那前面云雾笼罩,待会只怕行路不便,嘶嘶几声过后那云雾忽然快速的滚动起来,茫茫云海之中以石阶为界分开了一条小道。化蛇属水,眼前云雾大多也是由水汽聚成,指挥起来极为轻易。 


        周道儿揉揉眼睛,方才还在忧虑如何能安然通过这云雾,现在竟然有此般变化,真有如神迹一般。他却不知是那化蛇搞的鬼,心中大赞了菩萨神仙一通。 

        “师傅快走,说不定没多少时辰那路又不见了。”周道儿一拉李欢喜急急往前奔去。李欢喜一想确实,虽然自己倒已走过几次颇有经验(原先都是手脚着地爬过那云霁),但也总有些个危险,性命和疲惫一比孰轻孰重自然轻易分晓,顿时也走的飞快。 


        ※※※※※※ 

        云开雾散,周道儿怔怔的站在那石阶之上,眼睛再也挪不开去。脚底之下白云飞舞,山峰苍翠景色极美,但又怎能比得上面前那仙台琼阁。 

        数百米外,一个巨大的拱门矗立,色呈白玉,顶部是一块弧形的奇石,弯弯的悬挂在拱门之上,那奇石当中不晓的镶了块什么东西,阳光下散出了极为绚丽的七彩毫光,将那奇石映照的好似彩虹一般。那奇石上镌刻的几个大字也因此看不真切,但想来是玄心宗的山门石刻了。 


        拱门之后,数百乳白的楼台好似均沉浸在一片霞光之中,每间屋子都有个尖尖的屋顶,顶上均有毫光散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七彩光罩将一片片屋居笼罩在内,别有一分仙气,间中那翠绿的古树,潺潺的小瀑反而都成了点缀。 


        “果然是仙家宝地…”周道儿想起日后就在此般仙境中求道,原先对李欢喜的那一丝怀疑顿时烟消云散,心中雀跃万分,欢呼一声就待往前奔去。 

        李欢喜一把将他拉住:“咦,你去干吗?” 

        “师傅,我们不是已经到了吗?” 

        “谁说的?我有说已到了?” 

        “……” 

        李欢喜往前走了几步,身子往左一转:“走这里才对。” 

        过了那云雾之后,石阶已经平坦宽敞了许多,周道儿却没注意,那拱门之外还有条小小的泥路蜿蜒而去,看那走势,似乎通向这山头背后。 

        心中纳闷,但也只能跟上,沿着那山峰绕了半个圈,那路又渐渐往下行去。 

        走了许久,尽是些野石荒草,直到太阳将快落山时分面前出现了一片竹林。竹林外,几根枯竹搭出了一个小小的竹门,竹门上挂着一块尺宽的木牌。 

        周道儿定睛一看,却差点没晕了过去。 



      第十九章 



        那破破烂烂的木牌上歪歪扭扭的写了二个大字‘玄心’,落墨不匀笔风无力,那心字三点极浓,那下面一勾却细不可见。和那木牌一样,满是一副只要狂风一至立马一刮就跑的模样。 


        在那木牌角落还有二个小如蝇头的黑点,走近一看才发现是‘别院’二字。竹门下,诸多黄白之物,还未接近已是臭气熏人,一群红头蝇‘嗡嗡’的在上方盘旋不休。 


        那竹林也是稀稀拉拉毫无风骨,隐隐可以看见竹林深处盖着几幢草屋,也同样破烂不堪。 

        “师傅…这玄心别院是否就是我们玄心宗的茅厕?”周道儿心中还抱着一丝希望。 

        李欢喜的神色甚是古怪,‘咳咳’了二声却不说话,低着头就往那竹林里走去。 

        “师傅…”周道儿无奈跟了进去,那五只小兽互相看了一眼,随着二人往林内行去。 

        走过十来米宽的树林,面前是一片坑坑洼洼的农田,偏偏那些蔬菜瓜果东一簇西一簇好似在播种的时候就是那么随意一撒,而后就由它们自生自灭一般。 

        农田右面搭起几间茅屋,底基是用黄土垒成,没有门窗,只在下面开了个半人高低的小洞,屋顶上面的茅草铺的疏疏松松,几枝木椽斜斜的翘了出来。 

        茅屋左面是一个小水池,池水污浊不堪,泛着一股子浆黄色,同样是恶臭逼人。 

        池塘旁边有几块大大的青石板,青石板上躺着几个少年,最大的18,9岁模样,最小的和周道儿一般,正在那光着膀子悠闲的晒着太阳,不时还拿手挠着光溜溜的肚皮。那副倦懒舒适的模样,似乎对那身边水池的异臭毫不在意。 


        奇怪的是,这些少年每个个子均不算矮,可就是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眼睛也是毫无生气。 

        此时听得有人走近,几个少年懒洋洋的坐了起来,毫无表情的对着李欢喜看了看,眼神转到周道儿身上却充满了幸灾乐祸的意味。 

        “老头回来了啊,又骗着了个肥羊不成?走了那么久,不会一点好东西都没给咱弟兄带回来吧?”当中那个子最高的少年笑嘻嘻的朝着李欢喜行去,到了面前‘砰’的一拳正中李欢喜的脑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