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人类的当务之急 >

第23章

人类的当务之急-第23章

小说: 人类的当务之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同期跟乐队录音,一首歌她唱了十五遍,她哭了,蹲在地上长久不起来。而后来,被大家一致认可的常小川却唱了二十遍,这她才好受点。其实,她们都很出色。同期录音,有经验的大歌手都得录上好几十遍,何况你第一次呢?    
    你不是爱来事吗?好,再给你个大事干干,委以重任,让你当《圣人孔子》维也纳演出的副导演,全部话剧团演员统统交给你,让你尽情铺排。我呢,拜拜了,去缅甸度假了。    
    回来检查工作,完成得很不错。还开始关心小弟弟小妹妹了,先进帮后进,渐渐做了核心。好嘛,现在你离不开这个集体了,我赶你走你都不走。    
    她为什么变化这么大?原先是怕懒人,自己猛干,别人拖在后面享清福,没积极性;现在,一是一,二是二,你的归你,别人的归别人,或者你担心都是懒人,那都归你管,不就齐了?    
    上节目单的时候要改名,叫惯了王妍妍,非让我们改口叫王艺乔。那你叫就叫吧,反正我改不过来,还是叫你王妍妍。在维也纳,我说入境随俗,送你个名字,叫Monika,她也反赠我一个绰号,叫“猫”。有一天,在剧院拐角旧货商店对面,她发现了一家真叫Monika的,便带着各种人等都去那户门前张望一番。欢天喜地,甚是兴奋。    
    从王妍妍到王艺乔再到Monika,她是拧着劲跟我较量,从敌我矛盾,到人民内部矛盾,直至没有矛盾。反正,这个小造反派,正合我意!    
    王妍妍的戏,一句话可以概括——干净。    
    马巧妥(女)    
    嘴不说话,眼睛说话。面相上镜,在舞台上也很有爆发力。她老师告诉我说,若她没精神病,一定是天才演员。招她入校,全体反对,只有她老师一人鼎力坚持。事实证明,她老师是伯乐。    
    郭琰(李东的助手)评价:普通话和台词是全体演员中最好的,劲酷酷的,冷得让人受不了。    
    七格评价:奶声奶气的SM。    
    我的评价:小弹簧,小匕首。标准的现代戏剧模特,演叙述性风格的作品非常适合。    
    她在《左岸》中是主演,演亮亮。亮亮有首关于爱情的长诗,要在舞台上朗诵并表现。一次,我们去上海做宣传,车厢里我和她有段对话:    
    “‘所谓爱情,它原本来自欲望


《人类的当务之急》 第四部分先疯导演手记(5) 

    ,只因保持欲望的美丽比什么都难,我们才选择了克制!’这话什么意思?难道爱情就是欲望吗?”她问。    
    “来自欲望的爱太纯净了,稀世珍宝,不可多得。因为不是人人可享有的,就必须谨慎对待,或者找一些更可靠的东西替代。这是人的恐慌。”我答。    
    “你是不是就这样?从一次到另一次,跟着欲望走?”    
    “我要是一直受欲望之爱的引导,岂不是爱情天才了?”    
    “我老师让我问你的爱情观。”    
    “我没有。其实别人也没有。在爱情观的引导下恋爱,我看未必可靠。这好比在理想国的完美概念引导下去建设美好社会。”    
    “欲望的引导就那么可靠?我可以试吗?”    
    “你怎么试?”    
    “我可以在台上动吗?我想走,走起来。”    
    “走?”我迟疑了一会儿,说,“好吧,那我给你一双红色的高跟鞋。”    
    于是,她穿着红色的高跟鞋在汽油桶上走起来了,用手,用脚,用她的身体,走起来了,在欲望之神的引领下,在欲望之神的推动下;没有爱情观在前面,完全靠自己的行走,让欲望长大成爱。    
    我在下面看着,心想,姑娘,这下你停不下来了。    
    庄嘉敏(男)    
    人高马大,外粗内细,是个典型的苏州男孩,共产党员。    
    喜欢靠近领导,群众对他有微词。但我发现他有些不同,在维也纳我和院长争执的时候,众口一词之下,能当面出来顶撞;在群体压力下,敢于坚持自己,帮朋友。    
    有属于自己的、在别人看起来很幼稚的梦想,但小心翼翼地呵护,自得其乐,无所谓周围人的看法。    
    某日,拿出自己写的诗给我看。很美,很真挚。    
    在《切·格瓦拉》中朗诵格瓦拉致古巴中央全会的信,能够摆脱情绪的影响。他说喜欢,却没有沉浸在里面。    
    唐夏娃(女)    
    内秀,小知识分子。积极努力,创作很勤奋。理性的演员,用大脑演戏。很好用。    
    心太重,过分着眼细节,有完美主义倾向。    
    中秋节给我发了一条短信,忘了回,也再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和她联系。    
    何莉(女)    
    形象好,表演基础不错,创造力也强,从业务方面衡量,比较全面,应有良好发展前途。    
    过分热爱集体,过分脱离集体。因在集体中的主要目的是为寻求关爱,一旦在集体中得不到满足,就会突然消失。    
    何达(男)    
    小才子,机智,和善,中庸。估计家教甚严,有强迫自己叛逆的倾向。想干,期盼发生什么,却不够狠。    
    处于理想主义高热情阶段,将来即使不干表演,凭聪明才智,亦可有不俗的发展。    
    邪不胜庄。    
    吴翔琪(女)    
    第一个被推荐给我的演员。开始很不顺,后来渐入佳境。    
    一只猫,迷迷瞪瞪,始终神不守舍,做着自己的梦。    
    讲义气,待人真诚。    
    杜春(男)    
    后发制人,想好了再行动,对自己很有设计。不得罪人,却有自己的立场。    
    老黑鱼,尚需学会浮而不沉,沉而不浮。要不露声色方好。    
    我给的任务,超额完成。    
    龚庆(女)    
    小南京,典型的贤妻良母型。    
    很单纯,有自知之明,凡事躲在后头,绝不做出头鸟。    
    表演稳定,缺乏创作热情。    
    刚来的时候胆子小,让她做个练习,男演员曲少石从其胯下钻出,居然哭了。    
    很认真,可以胜任。    
    朱可可(男)    
    太胖,爱喝酒,要减肥。    
    嗓音太低,其他尚好。    
    只要给予适当关注,表现会很不错。    
    邱爽(男)    
    实践不够,容易游离。不过,《切》剧中福斯蒂诺将军演得出神入化,很成功,是演贪官、伪君子的好料。    
    兼任我的副导演,勤恳周到,观察仔细,好学,模仿能力强。    
    走群众路线,逍遥派,崇拜精英和英雄,血气刚强,有强烈民族主义倾向。    
    歌唱得好,有专业歌手的能力。    
    吕清超(男)    
    有才干,善配合,创造力强,想象力丰富,喜剧和实验性剧目都适合,有很好的潜能,缺点是自信心不足,与人打交道不得其法,场次颠倒。    
    善歌善舞。    
    需要加强实践,增加经验。


《人类的当务之急》 第四部分先疯导演手记(6) 

    陈斌(男)    
    小天才,小知识分子,有成为喜剧明星的天赋,勤奋,聪明,爱思考,有创造力;演戏干净,有节奏。奋斗型小人物,有野心,不敢冒险。建议向Monika学习。    
    与人交往,过于谦虚,反倒让人起疑心,不知是真是假。    
    苏本铮(喜子)(男)    
    激情,冲动,不够沉静,老师说他容易情绪化,据观察好像不是这样,在舞台上控制还算相当不错。台词逻辑重音很准。    
    有自然主义琐碎的毛病。    
    容易轻信,经不起煽动,单纯。但讲义气,有正义感,叛逆。    
    常小川(女)    
    声台形表发展全面,有创造力,干净,准确,细腻。《左岸》一剧的主演,扮演莹莹,很快就能从现实主义的不良影响中摆脱出来,塑造形象比塑造人物强。“马太福音”那段演得最好。    
    敏感,心重,但自我调整能力强。    
    曲少石(男)    
    没人通知他招演员的事,自己从电视剧外景地打飞机赶来考试。有设计有安排地精心策划如何与我见面,煞有介事地向我描述自己曾经如何考省话剧团,边说边演。这样的用心和自作聪明上来就吸引了我,在五秒钟之内,我就决定用他主演《左岸》。耐心听完并看完他的自我宣传后,我给了他剧本,要他两小时内读完,并告诉我,是否选择我。    
    进组后,一次排练,他帮助站位,忽然手机铃响,便离位去接电话,王妍妍跳起来指责他。两人冲突起来,曲少石火大,操起杯子就砸,被拦住。我批评曲,要他向王妍妍认错。晚饭时,借着众人喝酒的气氛,曲少石向王妍妍道歉。我说,此事了结,到此为止。谁想,又有人捅到院部,院部开会决定严肃处理曲,要求他在全体面前做检查。被我否决。理由是,错在王妍妍,她指责曲少石,实际是越权打断我排练。    
    院部为什么要处分他?因曲少石目无领导,触犯众怒,恃才傲物,一意孤行,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惩治他,还不千刀万剐?但他们选错了机会。首先事情的缘起不是曲错,罚他就是冲我;再者他冒犯王妍妍,我已经处理,他也道歉了,不能推翻重来。    
    这个事情来得很好,恰巧给我机会伸张我的原则,也让反对和闹事的了解我的为人。按曲的说法:“不能让他们得逞,否则剧组就没了正气。”是的,我的剧组不能墙倒众人推,不能按约定俗成的老规矩办事,我的剧组必须按我的规矩办事。    
    王曲之争是件小事,围绕此事的意见之争就是大事。用一件小事,全面摆平剧团和剧组上下的各种消极力量,扭转歪风邪气,成本那么低,效益那么大,我为什么不干?而且要干净彻底,全面得胜,以儆效尤。    
    但是这个曲少石并非没有缺点,最后他在去重庆演出的前夕忽然离组,陷大家于被动。事后,曲告诉我,是我忽视了他,伤了他的心。先且不论我如何伤了他,但舞台似战场,救场如救火,在重要关头你忽然抽身,我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要你回来的。再说,我从来相信没你地球照样转的道理。的确,没他,我们用B角顶,一点不逊色,并在重庆获得了三部曲演出史上最热烈的掌声。这件事,何达功不可没。我直到《左岸》演出前三天,才正式宣布由何替曲。我胸有成竹,何达也早有准备。故意迟迟不做决定,是为了向全剧组显示这个集体的威力——任何困难都休想挫败我们!    
    我是如何伤了曲少石的心呢?曲说,在拍摄舞台艺术片时,他最重要的一段朗诵,录音出了问题,我却放过了,于是他认为我创作不严肃,或对他不严肃。这是无稽之谈。录音好坏,我最知道,我说OK了,那一定有弥补方案。你是导演我是导演?    
    但我知道,有的话他没说。    
    在去维也纳之前,因他排练《圣》剧不用心,我当众批评了他,也希望领导们在此时公事公办地教育他(领导们这时反倒不批评了);拍艺术片时,我认为他唱得有问题,当众撤换了他,改由邱爽替代;还有就是,《左岸》后,我和他接触少了,他或认为我忽视冷淡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