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

第145章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第145章

小说: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考值】正常青年人约为15~、20mmHg(2—2.7kPa),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但最
大不超过30ramHg(4.OkPa)。
    【临床意义】
    l_P cn—oz增大伴有Paoz降低:提示肺本身受累所致氧合障碍,主要见于:①右左
分流或肺血管病变使肺内动一静脉解剖分流增加致静脉血掺杂;②弥漫性间质性肺病、肺
第三章肺功能检查
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所致的弥散障碍;③V/Q比例严重失调,如阻塞性肺气肿、
肺不张或肺栓塞。
    2.Pc—oz增大无Paoz降低:见于肺泡通气量明显增加,而大气压、吸人气氧浓度与
机体耗氧量不变时。
    (三)动脉血氧饱和度
    动脉血氧饱和度(SaC)z)是指动脉血氧与血红蛋白(Hb)结合的程度,是单位Hb
含氧百分数,即
    Sa()z一器×,00%一岽墨稳×?。。%。
一般情况下,每克Hb实际结合O.06mm()l(1.34m1)氧,若Hb为150g/L,全部与氧结
合,则其血氧结合量为150×O.06—9.0mmol/L(15×1.34—20mL/d1)。由于并非全部的
Hb都能氧合,而且血中还存在其他Hb,如高铁Hb、正铁Hb和其他变性Hb等,因此
Sa(。)。难以达到100%。
    【参考值】95%~98%。
    【临床意义】
    1.可作为判断机体是否缺氧的一个指标,但是反映缺氧并不敏感,而且有掩盖缺氧
的潜在危险。主要原因是由于血红蛋白离解曲线(oDc)呈S形的特性,即Pa()。在
60mmHg以上,曲线平坦,在此段即使.Pa()。有大幅度变化,Sa()。的增减变化很小,即使
Pa02降至57mmHg,Sa()2仍可接近90%;只有Pa()2在57mmHg以下,曲线呈陡直,
Paoz稍降低,Sa()z即明显下降。因此,Sa()。在较轻度的缺氧时尽管Pao。已有明显下
降,Sa()z可无明显变化。
    2.()DC受pH、Pa(:02、温度和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一DPG)含量等因
素影响而左右移动,并进而影响Hb与氧结合的速度、数量;oDC位置受pH影响时发生
的移动,称为Bohr效应。pH降低,曲线右移,虽Sa()。略降低,但氧合血红蛋白易释放
氧,有利于提高组织氧分压,相反,pH升高,曲线左移,会加重组织缺氧。
    (四)混合静脉血氧分压    、,,
    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弓oz)是指物理溶解于混合静脉血中的氧产生的压力。混合静脉
血或称中心静脉血是经右心导管取自肺动脉、右心房或右心室腔内的血。可分别测定其
P弓()z、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跞o。)并计算氧含量(西():)。Pa一弓Do。是指动脉氧分压与
混合静脉血氧分压之差。
    【参考值】  K02  35~45mmHg(4.7~6.OkPa)平均40mmHg(5.33kPa)
Pa一弓D02 60ramHg(8.OkPa)
    【临床意义】
    1.P哥()z常作为判断组织缺氧程度的一个指标。该指标存在生理变异,老年人或健康
青壮年剧烈运动后均可降低。
    2.Pa一弓D()2是反映组织摄氧的状况。Pa一弓D()z值变小,表明组织摄氧受阻;Pa一可D():
值增大,表明组织需氧增加。
    (五)动脉血氧含量
    动脉血氧含量((2a()z)是指单位容积(每升)的动脉血液中所含氧的总量(mm01)
或每百毫升动脉血含氧的ml数。包括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和物理溶解的氧两个部分,即
Ca02一Hb(g/d1)×1.34×Sa()2+Pa()2(mmHg)×O.0031,其中O.0031为氧在血中
的物理溶解系数,单位是ml/(dl?mmHg)。呼吸空气时血中物理溶解氧仅有O.3ml/dl
(3.0ml/L),溶解于血中氧随氧分压升高而增加。在3个大气压下吸纯氧时,Pa()。可达到
∈蟋j|等礁辕甄簿?。g;j煞溱筏懿j
540
 2000mmHg,血中溶解氧达到6.Oml/d1;此时,仅血中溶解的氧量即可满足机体组织代谢
需要,这也正是采用高压氧舱治疗变性血红蛋白血症和碳氧血红蛋白血症(c()中毒)的
机制。如能同时测定组织回流的静脉血氧,则动、静血氧含量差(Ca()。一C专o。)即为该
组织的实际氧摄量或耗氧量。
    【参考值】  Ca02 8.55~9.45mmol/L(19~21ml/d1)
    C弓02    6.3~6.75mmol/L(14~15ml/d1)
    Ca02~C弓02  2.25mtool/L(5m1/d1)
    Q。/Q,    3%~5%
    【临床意义】
    1?Caoz是反映动脉血携氧量的综合性指标。高原缺氧、慢性阻塞肺病缺氧的患者,
Caoz随Pa()z降低而降低,但Hb正常或升高;贫血、Co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患
者,虽Pa()z正常,而ca()。随Hb的降低而降低。
    2.Ca()z—Ci()。可估测组织代谢状况。
    3.根据Fick公式可计算心排出量(Q。)。并有助于测算肺内右一左分流率(‘主!。/Q。)
对先天性心脏病有右一左分流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其公式如下
    Qs/Qt一(c。o。一器芰凇!客厕oo×?oo%
    V/Q失调所致功能性分流,通过吸氧增加吸入氧浓度很快可纠正;而真正的分流,
即肺动脉系统血流因解剖缺陷或经动一静脉短路直接混人肺静脉系、和V/Q—o时的毛细
血管分流所致的Qs/Qt增加,即使是吸入纯氧亦难以或不能纠正。
    (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0。)是指物理溶解在动脉血中的Co。(正常时每100ml中
溶解2?7m1)分子所产生的张力。coz是有氧代谢的最终产物,经血液运输至肺排出。
C()z在血中有三种形式存在:物理溶解、化学结合和水合形成碳酸。其物理溶解量与C0。
溶解系数(a)、温度有关,38℃时a为O.0301mmol/(I。?mmHg);37℃时a为
O?0308m:tool/(L‘rTimHg);故当Pa(:02为40nlmHg时,溶解的c()2量为1.2mmol/L
(2.7ml/d1),相当于动脉全血C02全部含量的5%。
    【参考值】  35~45mmHg(4.7~6.OkPa),平均值40mitLHg(5.33kPa)。
    【临床意义】
    1.判断呼吸衰竭类型与程度的指标  I型呼吸衰竭,Pa(:o:可正常或略降低;Ⅱ型
呼吸衰竭,PaC02必须》50mmHg(6.67kPa);肺性脑病时,Pac()2一般应》。70ramHg
(9.93kPa)。
    2?判断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的指标  PaC0。》45mmHg(6.0kPa)提示呼吸性酸中
毒;PacozSB;当呼吸性碱中毒时,AB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