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

第16章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第16章

小说: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生理改变,乃至作出临床诊断都有重要价值。如:①伴发热者可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
伤寒或副伤寒、肠结核、肠道恶性淋巴瘤、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败血症
等;②伴里急后重提示病变以结肠直肠为主,如痢疾、直肠炎、直肠肿瘤等;③伴明显消
瘦多提示病变位于小肠,如胃肠道恶性肿瘤、肠结核及吸收不良综合征;④伴皮疹或皮下
出血者见于败血症、伤寒或副伤寒、麻疹、过敏性紫癜、糙皮病等;⑤伴腹部包块者见于
胃肠恶性肿瘤、肠结核、Crohn病及血吸虫性肉芽肿;⑥伴重度失水者常见于分泌性腹
泻,如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或尿毒症等;⑦伴关节痛或关节肿胀者见于Crohn病、溃疡
性结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结核、whipple病等。
    【问诊要点】
    1.腹泻的起病是否有不洁饮食、旅行、聚餐等病史,是否与摄入脂肪餐有关,或
与紧张、焦虑有关。腹泻的次数及大便量有助于判断腹泻的类型及病变的部位,分泌性腹
镰匹是善常i?觅、瘫’姨
泻粪便量常超过每日1L,而渗出性腹泻粪便远少于此量。次数多而量少多与直肠刺激
有关。
    2.大便的性状及臭味  除仔细观察大便性状外,配合大便常规检查,可大致区分感
染与非感染、炎症渗出性与分泌性、动力性腹泻。大便奇臭多有消化吸收障碍,无臭多为
分泌性水泻。
    3.同食者群体发病史及地区和家族中的发病情况  了解上述情况对诊断食物中毒、
流行病、地方病及遗传病具有重要价值。
    4.腹泻加重、缓解的因素  如与进食、与油腻食物的关系及抗生素使用史等。
    5.病后一般情况变化  功能性腹泻、下段结肠病变对病人一般情况影响较小;而器
质性疾病(如炎症、肿瘤、肝胆胰疾患)、小肠病变影响则较大。
第十五节便  秘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伴排便困难、粪便干
结。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多长期持续存在,症状扰人,影响生活质量,病因多样,
以肠道疾病最为常见,但诊断时应慎重排除其他病因。
    【病因】
    1.功能性便秘  其发生原因有:
    (1)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2)因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性质和时间变化、精神因素等打乱了正常的排
便习惯。
    (3)结肠运动功能紊乱: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系由结肠及乙状结肠痉挛引起,部分
病人可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
    (4)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
    (5)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老年体弱,活动过少,肠痉挛致排便困
难;结肠冗长。
    2.器质性便秘发生原因有:
    (1)直肠与肛门病变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排便疼痛造成惧怕排便,如痔疮、肛裂、
肛周脓肿和溃疡、直肠炎等。
    (2)局部病变导致排便无力:如大量腹水、膈肌麻痹、系统性硬化症、肌营养不
良等。
    (3)结肠完全或不完全性梗阻:结肠良、恶性肿瘤、Crohn病、先天性巨结肠症。各
种原因引起的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等。
    (4)腹腔或盆腔内肿瘤的压迫(如子宫肌瘤)。
    (5)全身性疾病使肠肌松弛、排便无力:如尿毒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脑血
管意外、截瘫、多发性硬化、皮肌炎等。此外,血卟啉病及铅中毒引起肠肌痉挛,亦可导
致便秘。
    (6)应用吗啡类药、抗月H碱能药、钙通道阻滞剂、神经阻滞药、镇静剂、抗抑郁药以
及含钙、铝的制酸剂等使肠肌松弛引起便秘。
    【发生机制】食物在消化道经消化吸收后,剩余的食糜残渣从小肠输送至结肠,在结
肠内再将大部分的水分和电解质吸收形成粪团,最后输送至乙状结肠及直肠,通过一系列
的排便活动将粪便排出体外。从形成粪团到产生便意和排便动作的各个环节,均可因神经
系统活动异常、肠平滑肌病变及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或病变而发生便秘。就排便过程而
言,其生理活动包括:①粪团在直肠内膨胀所致的机械性刺激,引起便意及排便反射和随
后一系列肌肉活动;②直肠平滑肌的推动性收缩;③肛门内、外括约肌的松弛;④腹肌与
膈肌收缩使腹压增高,最后将粪便排出体外。若上述的任何一环节存在缺陷即可导致便
秘。便秘发生机制中,常见的因素有:①摄入食物过少特别是纤维素和水分摄人不足,致
肠内的食糜和粪团的量不足以刺激肠道的正常蠕动;②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内肌肉张力减
低和蠕动减弱;③肠蠕动受阻碍致肠内容物滞留而不能下排,如肠梗阻;④排便过程的神
经及肌肉活动障碍,如排便反射减弱或消失、肛门括约肌痉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减
弱等。
    【临床表现】急性便秘患者多有腹痛、腹胀,甚至恶心、呕吐,多见于各种原因的肠
梗阻;慢性便秘多无特殊表现,部分病人诉口苦、食欲减退、腹胀、下腹不适或有头晕、
头痛、疲乏等神经功能症状,但一般不重。排出粪便坚硬如羊粪,排便时可有左腹部或下
腹痉挛性疼痛与下坠感,常可在左下腹触及痉挛之乙状结肠。排便困难严重者可因痔加重
及肛裂而有大便带血或便血,患者亦可因此而紧张、焦虑。慢性习惯性便秘多发生于中老
年人,尤其是经产妇女,可能与肠肌、腹肌与盆底肌的张力降低有关。
    【伴随症状】
    1.伴呕吐、腹胀、肠绞痛等,可能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肠梗阻。
    2.伴腹部包块者应注意结肠肿瘤(注意勿将左下腹痉挛的乙状结肠或其内之粪便块
误为肿瘤)、肠结核及crohn病。
    3.便秘与腹泻交替者应注意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
    4.伴生活环境改变、精神紧张出现便秘,多为功能性便秘。
    【问诊要点】
    l_询问病人大便的性状、频度、排便量、排便是否费力,以确定是否便秘。询问便
秘的起病与病程、持续或间歇发作、是否因精神紧张、工作压力诱发。并了解年龄、职
业、生活习惯、食物是否含足量纤维素、有无偏食等。
    2.询问是否长期服用泻药,药物种类及疗程,是否有腹部、盆腔手术史。
    3.询问有无服用引起便秘的药物史,如吗啡、鸦片制剂、可待因、肠道吸收剂等。
    4.询问其他疾病情况,如代谢病、内分泌病、慢性铅中毒等。
第十六节  黄  疸
    黄疸(jaundice)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1“tool/L(O.1~1mg/d1)。胆红素在17.1~34.2t~m()l/L
(1~2mg/d1),临床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超过34.2肚。mol/L(2mg/d1)时出现临床
可见黄疸。引起黄疸的疾病很多,发生机制各异,全面理解胆红素代谢过程对黄疸的鉴别
诊断有重要意义。
    【胆红素的正常代谢】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血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经
单核一巨噬细胞破坏,降解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组织蛋白酶的作用下形成血红素和珠
蛋白,血红素在催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胆绿素,后者再经还原酶还原为胆红素。正常人每
日由红细胞破坏生成的血红蛋白约7.5g,生成胆红素4275肛mol(250rag),占总胆红素的
80%~85%。另外171~513肚mol(10~30nlg)的胆红素来源于骨髓幼稚红细胞的血红蛋
白和肝内含有亚铁血红素的蛋白质(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与肌红
蛋白等),这些胆红素称为旁路胆红素(bypass bilirubin),约占总胆红素的15%~20%。
    上述形成的胆红素称为游离胆红素或非结合胆红素(uncc)n扎tgated b.1irubin,UCB),
第翻章常见一症状
与血清清蛋白结合而输送,不溶于水,不能从肾小球滤出,故尿液中不出现非结合胆红
素。非结合胆红素通过血循环运输至肝后,与清蛋白分离并经DiSSe间隙被肝细胞所摄取,
在肝细胞内和Y、Z两种载体蛋白结合,并被运输至肝细胞光面内质网的微粒体部分,经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或称结合胆红
素(conjLtgated bmrubin,cB)。结合胆红素为水溶性,可通过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出。
    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经胆管排人肠道后,在回肠末端及结肠经细菌酶的分解与还原作
用,形成尿胆原(总量为68~473“t001)。尿胆原大部分从粪便排出,称为粪胆原。小部
分(约10%~20%)经肠道吸收,通过门静脉血回到肝内,其中大部分再转变为结合胆红
素,又随胆汁排入肠内,形成所谓“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被吸收回肝的小部分尿胆原经
体循环由肾排出体外,每日不超过6.8肛tool(4mg)(图l…4—7)。
单核一
  I
  I
  V
昧胆索
粪胆素
    图1.4.7胆红素正常代谢示意图
    正常情况下,胆红素进入与离开血循环保持动态的平衡,故血中胆红素的浓度保持相
对恒定,总胆红素(TB)1.7~17.1pn2()1/L(O.1~1.0mg/d1),其中cB O~3.42弘tool/I。
(O~O.2mg/d1),UCB 1.7~13.68肚mol/I。(O.1~O.8mg/d1)。
    【分类】
    1.按病因学分类
    (1)溶血性黄疸
    (2)肝细胞性黄疸
    (3)胆汁淤积性黄疸(旧称阻塞性黄疸或梗阻性黄疸)
    (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以前三类最为多见,第四类较罕见。
    2.按胆红素性质分类
    (1)以UCB增高为主的黄疸;
    (2)以CB增高为主的黄疸。
    【病因、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一)溶血性黄疸
    1.病因和发病机制  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产生溶血性黄疸。①先天性溶血性贫
血,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②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
47
争.
募一镐讯诊    §||||
    ?t;%*?0  I¨    。0    “
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以及蚕豆病、伯氨喹、蛇毒、毒蕈、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引起的溶血。
    由于大量红细胞的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
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
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水平而出现黄疸(图1—4—8)。
    图1—4—8溶血性黄疸发生机制示意图
    2.临床表现一般黄疸为轻度,呈浅柠檬色,不伴皮肤瘙痒,其他症状主要为原发
病的表现。急性溶血时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腰痛,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血红
蛋白尿(尿呈酱油或茶色),严重者可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溶血多为先天性,除伴贫
血外尚有脾肿大。
    3.实验室检查  血清TB增加,以UCB为主,cB基本正常。由于血中UcB增加,
故cB形成也代偿性增加,从胆道排至肠道也增加,致尿胆原增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