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三国随章侃 >

第59章

三国随章侃-第59章

小说: 三国随章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偶。

    曹操,在政略上多谋善断,善于从各种不同的谋略中选择最佳方案为自己所用,然而另一方面他却生性多疑,好为刑杀,梦中杀人,杀吕氏一家。

    曹操,重视人才,为许攸而跣出迎之,引荀彧为子房而信由之,为关羽而礼厚之,即便降将也能信用之,手下人才多能各显其才,曹魏中人才济济,可是另一方面,曹操却屡屡杀害自己前度还重用之的才子能臣,许攸为其少友,官渡立下大功,然对曹操言语不敬,曹操嫌之,而杀;荀彧为曹操手下第一谋臣,王佐之才,多引人才,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然对曹操求九锡有微词,曹操愤之,使荀彧忧之而死。其他如孔融崔琰毛玠等,皆都为曹操初敬重而杀之者。

    曹操,初时试为汉室一忠臣,洛阳北都尉时敢执法,董卓作乱时起义兵,其忠不下于孙坚;然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杀皇后,视汉帝为无物,其状近乎于董卓。

    为何如此矛盾的两面能出现于同一个人的身上?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

    曹操,他是一个天才,名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并不少见,曹操在军事上才华出众,但是终比不上韩信刘裕这样的名将,军事家在中国也不少见,曹操的注解孙子兵法自然比不上原版的孙武,也比不上李靖,而政治家在中国几千年中更是无数,曹操在其中自然算不上数一数二的人物,即便同是名将和政治家的,曹操之上也有李世民朱元璋刘裕这些不世出的人物。然而若要说又是名将军事家政治家还是诗人的,历史中曹操绝对能排进前五。名将,政治家,诗人,这几种之中任凭一种都需要天才一般的才能,而曹操三种都具备了,怎么还能不说其是天才呢。

    曹操,他是一个名利心极重的天才,曹操初年的忠臣表现,晚年的挟天子,疑愤荀彧,都是一个原因,便是他要向上爬。当初汉室犹存时,他匡扶汉室,那是为了日后能建功立业,名存青史,日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受九锡,得王爵,也是为了建功立业,名存青史,当初的曹操与日后的曹操,本质上并没有变化,都是一个求功名的曹操,正是因为求功名,所以曹操时常会显出软弱的一面,当初对峙强大的袁绍,他几度欲归袁绍之下,官渡犹豫退兵,幸被荀彧等人制止,便是因为他是要求功名,而不是搏性命,他并没有极强到要捍卫的政治理念,只有极强的政治手腕,他能为人之上,但是若人上有人,他也能甘为之下,若汉朝强盛,他能为之下,若汉朝衰弱,他能欲之上,这便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并没有变化,只是时局变化,使得他心态产生了变化,既然能获得更大的名利,他绝不会甘于小的名利,而无论谁阻止他,即便是手下能臣,无双才子,都要驱除之。曹操当年意在曹植,后转曹丕,也是因为时局变化,当年尚欲为汉臣时,曹植是最好的继承对象,那时的曹植就象少时的曹操,年少轻狂意气风发,欲匡扶汉室;而之后欲篡汉时,曹丕是最好的继承对象,那时的曹丕就象晚年的曹操,多疑又野心勃勃,欲取上位而代之。

    曹操,他是一个名利心极重为之不惜手段却尚有心的天才。曹操名利心极重,又多疑,谁站在他的对立面,谁对之有威胁便要除去,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多妻屠杀发墓。尊天子收人才,对他来说只是为达到目的而采用的手段而已,然而这并非他不知道手段的好坏,尽管嘴里说出了“宁人负我,毋我负人”的话,做出的也是“宁人负我,毋我负人”的事,但是他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事,是对是错,原本的价值观并未在心中抹除,正因为如此,他才选择了做文王而不是武王,正因为如此他才对一些所不喜的人网开一面,因为他知道这些人做的是对的事,尽管他做不到,但是他渴望着做,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对刘备关羽他们才另眼相看,尽管得不到他们的支持,但是渴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因为他们有着曹操所没有的那一面。也就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心,所以他才是值得尊重的人,而并非一个纯粹的天才或者奸雄。

    2006年8月11日星期五晚,赠孟德公

正文 第七十九章 豆萁

    三国随章侃第七十九章豆萁

    (演义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侄陷叔刘封伏法)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曹丕此人文学佳,又有一身武艺,可称得上文武全才,当了多年世子,还破获了魏讽谋反一案,也算得上是政治经验丰富了。不过就是有一点不好,心眼小,说来这也是遗传自老爸曹操,不过曹丕比起曹操来说又更厉害了,曹操多年打下来的江山,知道过程的不易,能忍就忍,曹丕就不同了,或许也是没继位之前太忍的关系,上台之后对于当年没给他好眼色看的一群人都来了一个打击报复,就连叔父曹洪也没逃过,(说起来曹洪也是过于吝啬了,身为侄子还是世子身份的曹丕向他借点钱也不肯,只是就为了这些小事曹丕就一直怀恨甚至到要杀曹洪的地步也太过头了。)险些被杀,最后在太后的介入之下,改判为罢官,日后曹丕儿子魏明帝上台才重新可以起用。

    对付功勋卓著的叔父如此,对于亲兄弟自然也不会放过,本回演义中曹植赋诗一事便是出自《世说新语》中的故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流传的版本不同,也有传说并非曹植所作,但是其中的比喻确实将当时曹丕对兄弟的威逼表现出来了。

    曹植是当年与曹丕争夺继承权的主要对手,曹丕对之忌惮三分,虽然没有杀他,但是仍将其遣之封国,派遣监国使者监视,并屡次找借口迁削改封,这一政策直到魏明帝即位也没有改变,曹植屡次上书求用都不成功,最后郁郁而终。

    不过相对曹植来说,其实曹丕更多担心的是曹彰,曹植能力上佳,但是毕竟不掌兵权,他的权力来源于曹操的宠信,曹操死后,他的权力基础消失,而一些党羽都被铲除,他的封国又被严密控制,所领兵不过几百老弱,只要不给其机会,曹植就翻不起浪。但是曹彰不同,他本是大将之才,上阵多有胜绩,领有大军,且有异志,《魏略》中便记载他对曹植说:“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魏氏春秋》记载曹彰问先王玺绶一事,此事在贾逵传中也有记载,便是本章开头的一段,曹彰比起曹植来更有夺位的实力,所以曹丕对其最不放心,黄初四年,曹彰暴死。对于其死,三国志注中谈到曹彰问玺绶一事,称“故来朝不即得见,彰忿怒暴薨”。

    说到这里,我们先把曹魏兄弟的恩怨放在一边,先说说这个皇族宗室如何处置的问题。在周朝时期,皇族是分封到各地,作为朝廷羽翼的,但是明显效果不好,秦朝建立后,郡县制就取代了分封制,那是否以后分封制就不存在了呢?那自然不是,汉朝依旧存在分封制,不过刘邦死前的白马盟誓从而将周代的分封制度做了一个极大的改变,便是异姓不得封王,也就是说周代时期那些异姓大诸侯是不可能出现了。(虽然异姓可以封侯,但是待遇与王有这天壤之别。)虽然之后还有多种变革,至此,皇族处置的大方向基本定位了,便是分封到各地去和在中枢辅政,前者都汉晋明,后者如李唐,总体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便是维护皇族利益。

    现在我们谈到分封制总说他们的不好,维护一家一姓的利益有什么对的,历代非皇族之人自然也不喜欢皇族占据重要位置,这样自己便没了机会。然而若站在皇家的角度之上,以分封制度与皇族捍卫自己的利益到是也不能说他们的考虑错了。而且分封制度也并非一无是处,各路诸侯王虽然有兵权,但是纠集在一起的力量总敌不过中央朝廷,若想作乱马上便是覆灭的命运。而若是中央朝廷被权臣夺权,中央肯定会一度混乱,则诸侯王便可高举大义之名进军中央,以保皇姓,这样一来等于两者在朝野形成了双保险,皇位就算变换也就是在自家一姓之中。以宗亲子孙在中枢辅政也是一样的道理,上阵不离父子兵,以宗亲辅政总是比外姓姓得过。汉高祖,唐太宗,明太祖都是难得的名帝,却不约而同的采取了诸子分封制度,并不是他们昏庸,而是为了他们皇族的利益,这是必要的措施。

    应该说,这种措施在皇朝初期是很有效的,西汉初年刘姓能在吕后死后夺回政权,在外的诸侯王出力不少,李唐开国到安史之乱的这段时期,能在多次变乱中屡屡夺回政权,李唐宗室在内外的力量极其重要。

    在这样的一个措施中,中央朝廷占据着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地方诸侯王实力再强,合力也不是中央朝廷的对手,只有当中央朝廷至少有一部分力量站在皇族一边的时候,地方诸侯王才有成事的机会,如吕后死后,如不是周勃等人乘虚夺得了兵权,单单依靠刘姓诸侯王的那些兵力是根本不足以与中央朝廷对抗的。也只有当中央朝廷混乱不堪,屡屡走错棋的时候,才会发生外地藩王入京的事,比如那著名的八王之乱被当作分封制不妥的例子,但是要不是晋惠帝太过白痴,控制不住下面的明争暗斗,贾后引狼入室,就凭那几王的声望兵力,(所谓的八王之乱,乱子是够大的,但是八王的实力远比不上西汉七国之乱时的吴王等人的实力)根本不够对抗中央的力量,八王之乱的根源还是在于选了一个白痴做皇帝。至于靖难要不是建文帝屡屡走错棋,就以朱棣的实力,根本翻不了船。(建文输的真叫冤枉,要不是他总是下莫名其妙的诏书,和运气实在太糟糕,朱棣连一年都挺不过去。在总结靖难时总说朱元璋杀了那些名将是建文失败的因素,其实在我看来,根本一点关系也没,靖难之役双方都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将领,换那些老将来了也未必讨的了好,何况就建文这搞法和运气,徐达再多活几十年也不行。不过最后政权倒也算是落在一家人手里吧。)

    不过无论是分封制度还是宗亲在中枢的地位都只是在初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皇朝的地位渐渐稳固,不再需要分封制度为之保驾护航,反而因为内外皇族对皇位的窥视,后几代皇帝们开始渐渐采取了排挤皇族的作法。这也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后几任皇帝再也不能有如前代皇帝一般对着皇族中那些甚至是自己长辈的同姓有着足够的控制力。(资历在时代中还是很有用的,若说第一代皇帝对于那些皇族不是弟弟就是儿子侄子有着绝对的威望,第二代皇帝有着长子还能控制着绝大多数人的话,从第三代皇帝开始,祖父父亲为之带来的威望就几乎消失为无了。建文帝的一大弱点便是他的辈分比许多藩王起来太低,外地藩王不服,建文自己也感觉到压力,若是他父亲朱标在世,便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了。)而随着绝大多数的异姓臣子的支持,诸如削藩的办法便接连到来了。

    这在各代往往有标志性的转折点,如西汉之七国之乱,(从此开始汉代诸侯王势力越来越弱,到了武帝推行推恩令更是无力继续。)唐朝肃代两宗,(肃宗为控制大权,一方面收回李唐诸王的权力,一方面又宠信宦官,不料从此之后权力便收不回来了。)明朝之靖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