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695章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695章

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兖州牧刘岱、东郡太守王肱急书韩馥,青州黄巾军在司马俱、徐和、管承等人的带领下,以百万之师向东郡杀来,情况万分危急,请速来援。
  韩馥大为震惊,急书幽州牧刘虞,请求援兵。冀州若失,幽州也就岌岌可危了。
  三月中,幽州蓟城。
  刘虞接到韩馥的书信,毫不犹豫,立即催请讨逆将军公孙瓒,校尉田楷,尽起三万步骑,火速南下平叛。
  公孙瓒非常吃惊,急书刘虞,大人,大军全部南下了,幽州不要兵力戍守了?
  刘虞说,不要了,我现在要的是拱卫社稷,是战功。你亲自率军南下,要把黄巾叛乱彻底平定,否则你不要回来了。
  公孙瓒为刘虞打抱不平,大人,你怕什么?你如果在幽州称帝,我一定跟着你打天下。刘虞大怒,把他臭骂了一顿,“你小子懂什么?立即给我南下打仗去。”
  在二月中的时候,刘和的书信送到幽州,恳求父亲大人出兵相助,勤王讨董。刘虞那时心情不好,对晋阳发生的事耿耿于怀,这时突然看到有报国立功的机会,哪肯错过,急忙调大军南下。公孙瓒劝阻道,此去南阳,千里迢迢,大军如果南下,哪有军资粮草?刘虞听不进去,执意要派兵南下。公孙瓒理解他的心情,也不好太过阻挡,于是就让公孙越带着两千铁骑,急速南下到南阳会合刘和。如果真的打下了洛阳,刘虞、刘和父子也算立了战功。
  但这次刘虞竟然要尽起幽州大军南下平叛,公孙瓒就不能接受了。幽州出了事,刘虞要掉脑袋,自己也要跟着掉脑袋,这可不行。
  刘虞急了,和公孙瓒在书信里吵了起来。刘虞说,你立即给我南下,幽州驻防的事,我请北疆的建威将军阎柔负责,你不要管了。
  公孙瓒不高兴了。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二章 如临深渊 第十五节
 
  三月中,弘农郡。
  北疆军向弘农郡展开了全面攻击。凭借着自己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北疆军自西向东,从六个方向同时攻击弘农郡。
  风陵渡、湖城、弘农城、曹阳亭、茅津渡、大阳城六个方向的北军虽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面对北疆军铺天盖地的进攻,一时间惊惶失措,纷纷向牛辅求援。
  在这之前,董卓和北军诸将多次商议防御之策。河东有五万北疆军主力,有十万屯田兵,如果李弘把这十五万人全部投入攻击,弘农肯定失守。但考虑到北疆军粮饷短缺,李弘的主要目的又是夺取洛阳城,再加上董卓已经多次公开扬言要和洛阳玉石俱焚,所以李弘必会投鼠忌器,不敢冒着京都被毁的危险困杀董卓。因此,董卓和北军诸将一致认为,李弘最多投入三到四万攻击弘农郡的某一处,然后用另外一万到两万兵力从蒲坂津方向威胁关中,以逼迫董卓退出洛阳。
  正是从这几点出发,董卓非常自信地认为李弘一定会以重兵攻击弘农城。弘农郡境内多是险峻高山,驰道沿黄河而建,穿越数城而过,唯独没有经过弘农城。弘农城位于黄河岸边,距离连通长安和洛阳的驰道大约五十里。北疆军只要攻下弘农城,驰道就会受到严重威胁,这时董卓只有趁着驰道没有被封锁的时候迅速撤出洛阳。北疆军如果攻击其他地方,驰道立即就会被切断,这样就达不到既能惊走董卓,又能减少自己的伤亡,还能让洛阳安好无损的目的。
  董卓在弘农城布置了重兵,又让牛辅率五千人马驻守在弘农城南面的驰道上,以便随时支援。但从北疆军目前的攻击来看,董卓和北军诸将的估计全部错了。李弘好像调用了河东十五万兵力同时发起了攻击,大有不惜玉石俱焚,也要击杀董卓的架势。
  牛辅要向董卓告急,贾诩摇手阻止道,“大人不要急,以我看,这都是李弘的佯攻,真正的主攻还没有开始。”
  为了确保弘农的安全,董卓把讨虏校尉贾诩调到了牛辅帐下,让董越代替贾诩驻防潼关。贾诩给牛辅仔细分析了一个各处将领的急报,“三天来,北疆军从六个方向开始了攻击,但从攻击的兵力和次数来看,都是佯攻。河东的春耕和春收即将开始,李弘绝对不会征调屯田兵。对李弘来说,河东的粮食和洛阳一样重要,他一个都不会放弃。”
  “现在我们的将士看到骠骑大将军的黑豹战旗就魂飞魄散,听到北疆军的呐喊就肝胆俱裂,北军的威名都让这些人给丢尽了。大人立即急书各处,命令他们严防死守,谁要是让北疆军渡河了,谁就拿脑袋去见太师大人。”
  牛辅对贾诩非常信任,听了贾诩的分析后,他顿时安心多了,“文和兄,那你说,李弘的攻击方向在哪?”
  “弘农城。”贾诩十分肯定地说道,“一定在弘束城。”
  ****
  清晨,曹阳亭。
  天色朦胧,河面上飘浮着一层厚厚的雾霭。驻防河堤的北军士卒连续激战三天,非常疲惫,尚在梦中酣睡。三三两两的哨卒拿着武器,游荡在血迹斑斑的河堤上。
  一艘槛船突然从晨雾里冲了出来。(槛船,上下都用双层板的重武装船,是汉军水师的重要船只。)
  河堤上的一个巡哨士卒惊讶地指着来船说道:“今天这么早?天还没有亮啊。”
  “早来迟来都一样,反正都是死。”另外一个士卒搓搓冰冷的双手,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你猜猜,北疆军今天要攻几次?是不是和昨天一样,上午三次,下午三次?”
  “七次。”那个士卒笑道,“今天来得早,一定是七次。”
  “擂鼓……擂鼓……”军司马阳洪睡眼惺忪,站在河堤上举手叫道:“都起来,都给我起来,准备迎战……”
  “弓弩手,列队,列队……”
  一声声急促而猛烈的战鼓声霎时打破了河安的静谧,紧接着军官们的叫声,士卒们的骂声,兵器的碰撞声此起彼伏。北军士卒在各自军官和各色战旗的指挥下,慢腾腾地走向了各自的战斗位置。
  阳洪对将士们的懒散非常不满,他大声诅咒了两句,然后转身向河面上看去。
  河面上,不是一艘孤零零的槛船,而是几十艘槛船,后面是一批大小不一的蒙冲、赤马,这些船就象幽灵一样,忽然从晨雾里一起冲了出来,气势惊人。(冲击敌船的狭长战船叫“蒙冲”,快如奔马的快船叫“赤马”。)
  阳洪脸色大变,不由自主地扯着嗓子狂叫起来,“求援,立即求援……”
  曹阳亭距离弘农城四十里,距离牛辅的大营有五十里。牛辅考虑到三地可以互相支援,而且此处的防御重点是弘农城,所以只安排了两千北军驻守曹阳亭。在过去三天的大战里,北疆军对弘农城的攻击比较猛烈,对曹阳亭的攻击要稀疏很多,这让人感觉北疆军攻击曹阳亭好象是为了应付差事,是为了牵制兵力。
  谁能想到,曹阳亭竟然是北疆军的主攻方向。
  “大人,你看,船……许多船……”传令兵没有飞奔而去,而是指着河面,恐惧地叫起来。
  阳洪再一回头,神情更加震骇。
  紧随在冲锋船只后面的是黑压压的一片漕船,大约有数百艘之多,船上全部是盔甲鲜明的北疆军士卒。
  阳洪猛地转身,发疯一般地狂奔起来,“弟兄们,血战,血战,今日誓死血战……”
  北军将士惊恐不安,人人自危。
  郭勋手举长戟,稳稳地站在船头,望着对岸混乱不堪的北军,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擂鼓……”
  “弩炮准备……”
  鼓声惊天动地,霎时撕开了朦胧的天色。
  五十艘槛船一字排开。船上长盾如墙,枪戟如林,甲板中央霍然是两台张开血盆大口的弩炮。五十艘槛船,一百台弩炮,在如雷般的战鼓声里被推到了甲板前方。
  阳洪望着越来越近的槛船,心里也越来越恐惧。
  北疆军能击败匈奴人和鲜卑人的铁骑,能横扫大漠,其实力之强悍,当然不是我们这些原来的西园军可以抵挡的。今天大概凶多吉少,这条命要丢在这里了。打了几天仗,一直以为北疆军不过如此。今天看来,自己是被骗了。
  他回头看看身后的士卒。士卒们也被突然出现的北疆大军吓住了,一个个神情极度紧张。
  阳洪镇定了一下心神,缓缓举起了手中的战刀。打不过,我还不能跑吗?
  “放箭……”
  长箭如云,呼啸而来。
  郭勋以戟驻地,摇摇晃晃地走到甲板中央,仰首狂呼:“放……箭……”
  “轰……轰…”
  弩炮轰鸣声犹如一连串的震天惊雷,霎时响彻了天宇。
  箭矢如雨,犀利而密集。长箭射到盾牌上的“咚……咚……”声惊心动魄。
  “咻……”一支长箭擦着郭勋的战盔厉啸而过,狠狠地钉进了甲板上。郭勋刚要开口骂一句,又有一支长箭迎面射来。郭勋猛地一缩脖子,身形飞闪,恰好槛船晃动剧烈,郭勋站立不稳,一头栽倒在了甲板上。
  郭勋气得恶狠狠地骂了一句,歪着脑袋高声吼道:“命令蒙冲、赤马,立即冲上去,冲上去……”
  “弩炮,他们在放弩炮。”阳洪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里歇斯底里一般叫了起来,“举盾……快举盾……”
  盾牌兵早已竖起了盾牌,弓弩兵也及时退到了盾牌兵身后,但弩炮的威力太大了,北军将士眼睁睁地看着密集的弩箭射穿了阳洪的小盾,射穿了阳洪的铠甲,弩箭的巨大冲击力更是把张嘴狂呼的阳洪撞得凌空飞了起来。
  “咻……咻……咻……”
  数不清的弩箭穿透了盾牌,穿透了盾牌兵,然后带着一蓬蓬血雨钻进了弓箭兵的身体里。盾牌兵毫无声息地倒下了,弓箭兵栽倒在地,凄厉的翻滚着,嚎叫着。
  这时,北疆军的弓箭手已经站在摇晃的槛船上,对着岸上开始了肆无忌惮的射击。数不清的长箭连续不停地冲天而起,迅速形成了一片巨大的黑云。
  北军连遭重击,一时间伤亡惨重,阵形大乱。
  都尉褚孟适时出现在大军后方,“擂鼓……稳住阵列,拦住北疆军。”
  蒙冲、赤马连续撞岸,北疆悍卒纷纷跳下战船,举着盾牌,高呼向前,“杀,杀上去……”
  槛船临岸,郭勋一马当先,率先跳下齐腰深的冰冷河水里,呼号而上,“兄弟们,走,走,随我杀过去,夺下曹阳亭……”
  河堤上下,顿时杀声震天,血肉横飞。
  北军居高临下,人数又占据了优势,北疆军被死死压制在河滩上,伤亡极其惨重。郭勋勇不可当,连杀十七人,带着士卒们连进三十步,终于冲上了河堤。
  槽船抵达岸边,成百成百的北疆军将士成功登陆,滚滚人流以排山倒海之势,一拥而上。
  北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逼,接着褚孟又在撤退过程中被流箭射死,北军随即失去指挥,一败涂地。
  中午,折冲将军玉石,厉威中郎将华雄渡河而来。
  玉石望着渡口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笑着对身边的杨华说:“问之,这一仗,你可立了首功。没有这些战船,我们很难轻松占据曹阳亭。”
  杨华红着脸,腼腆地笑笑。
  早在去年十一月的时候,李弘听从了杨华的建议,从河东经营漕运的商贾手上租借了大量的船只和船夫。因为黄河冰封,这些船只有拖到岸上,所以李弘利用这个机会,把船只悄悄运到了曹山。曹山距离黄河二十里,对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