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723章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723章

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袁绍?”李弘想了想,又看看张燕,“你的意思是……”
  “先联公孙瓒杀了袁绍,然后再挡住黄巾军的北上。”张燕大声说道,“我们宁愿和公孙瓒平分冀州,也不愿亲手毁了冀州。”
  李弘顿时明白了张燕的心思。张燕亲自赶到瘿陶城来迎接自己,说到底,还是为了黄巾军的利益。张燕不愿意看到黄巾军自相残杀。
  如果按既定策略进行攻击,四月前后,北疆军势必要两线作战。一部分军队要和渡河北上的黄巾军展开激烈交锋。虽然李弘答应过张燕和黄巾系将领,绝对不让他们去攻打黄巾军,但在黄巾军主动攻击他们的情况下,这个承诺就没有意义了。不打也得打,否则就被黄巾军杀了。
  李弘和公孙瓒如果言和,冀州没有大战,黄巾军无机可趁,自然不会北上。这时黑山黄巾军和青州黄巾军为了生存,只好以泰山为中心,打下一片地盘。两支黄巾军会合后,实力大增,生存绝对不会有问题。
  此计符合黄巾军的利益,也符合公孙瓒的利益,但损害了朝廷的利益,损害了北疆的利益,无助于拯救社稷的大业。
  黄巾军没有了北上夺取冀州的指望,只好一心一意在兖、青、徐一带求发展,实力会越来越大。公孙瓒得到了巩固实力的时间和地盘,将来绝不会满足于半个冀州。袁绍更不能杀,袁绍一死,袁阀的分裂也就不存在了,袁绍的实力随即归了袁术。袁术一人独大,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一件事。
  张燕似乎有点心虚,对自己提出的建议没有做出更详细地解释。他静静地坐在一边,等待着李弘的回答。
  李弘沉默良久,他觉得还是解释清楚为好。张燕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事情有轻重,个人事情不能带到这种事关社稷振兴的大事里。
  李弘随即把联合公孙瓒诛杀袁绍,抵御黄巾军北上的后果做了一番分析。所有势力都强大了,唯独朝廷和北疆陷入了困境。“如果将来董卓、袁术和公孙瓒联手攻打北疆,我们怎么办?谁来帮助我们?青州的黄巾军会帮助我们吗?”
  李弘拍拍张燕的肩膀,郑重地说道:“社稷稳定了,中兴了,大汉强大了,百姓才能过上安宁富足的日子。现在任何一方势力的强大,都意味着更多的战乱、贫穷和死亡,都会给朝廷振兴大业造成巨大的阻力。飞燕兄,这也是‘舍小利而顾大利’的事,难道你不理解?”
  张燕轻轻叹了一口气。
  当他看到李弘披散着头发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自己的提议会遭到拒绝。李弘杀机已动,心意已决。公孙瓒也好,袁绍也好,黄巾军也好,他都要杀之而后快,再没有力量可以阻止他了。
  “我和云天、栖之(杨凤)商量了一下,要想最大程度减少战乱对冀州造成的损失,避免出现大军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唯一办法就是一战解决公孙瓒。即使打不死他,也要把他打的一蹶不振,再无还手之力。”张燕指着地图上的界桥说道,“我们打算把战场选在这里。”
  李弘看了一下,担心地问道:“飞燕兄,这是大贤良师……将士们的士气会不会受到影响?”
  “这个地方,是我们的死地。”张燕激动地说道,“当年,皇甫嵩屡攻广宗不下,于是以骄兵之计,夜袭大营,率军突破界桥,杀进了广宗城。大贤良师被破棺戮尸,头颅被砍下送到洛阳。五万黄巾军将士至死不降,投河而死。”张燕一拳砸到地图上,“我把战场摆在这里,就是告诉将士们,此仗有死无生。过了界桥,就不要再回头。”
  ****
  二月中,冀州,巨鹿郡,广宗城。
  李弘率三千黑豹义从到达广宗城。
  军议上,杨凤详细解说了界桥之战的部署。
  为了抢在黄巾军北上渡河之前彻底击败公孙瓒,北疆军打算在二月下发起攻击。此时黄河尚未开河,田楷和刘备的大军无法渡河北上回援,正是击败公孙瓒的最好时机。
  公孙瓒的大军目前屯兵甘陵城,人数大约在八万到十万左右。如果公孙瓒在休战期间把所有黄巾军俘虏全部征募入军,幽州军的人数至少有十五万到二十万。考虑到粮草军械等原因,杨凤认为,公孙瓒真正能投入战场的军队人数,最多不超过十万人,精锐兵力不会超过五万人。
  北疆军目前有两万人屯兵于界桥两岸,五万人屯兵于距离广宗城一百二十里的巨鹿城,还有两万铁骑正在路上,五天之内将到达瘿陶城。九万大军将全部投入战场。
  从北疆运来的粮草军械已经陆续到达邯郸城,冀州送给北疆军的粮草辎重已经囤积于广宗。常山国相田完和中山国相孔宣从流民中征募了三十万民夫,目前也已经抵达邯郸和广宗城一带。
  杨凤最后看看诸将,大声说道:“赵云将军的铁骑到达瘿陶城后,攻击开始。”
  众将轰然应喀李弘站起来,说了几句鼓气的话,然后说到了青州黄巾军的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大汉社稷的稳定,而不是河北之地的稳定,所以青州黄巾军必须要解决。解决的办法不是杀戮,而是招抚。你们相信我,我一定能做到。”
  “你们也许还担心青州黄巾军渡河北上后,我们将陷入两线作战。”李弘笑道,“我看,我们不止要两线作战。如果田楷和刘备率军北上支援公孙瓒,而袁绍又在背后给我们一下,那我们就要同时应付四个战场。”
  众将暗自惊凛。
  “怕什么?”李弘突然高声说道,“北疆军这几年打过几次胜券在握的大战?没有,我们至今没有打过一次胜券在握的大战,但我们打赢了所有的大战。”
  “没有我们北疆军打不赢的仗,没有我们北疆军打不赢的敌人。”
  众将为李弘的豪气所感,无不信心倍增,齐声欢呼。
  ****
  二月中,冀州,魏郡。
  李弘书邀袁绍,到清河岸边一晤。
  袁绍身份很特殊,不可能到广宗拜见李弘,而李弘也不想自降身份去拜会袁绍,所以李弘就想了这么个折中的办法,大家到清河相晤。
  袁绍带着审配、郭图,一百亲卫,早早来到清河相候。
  突然,激昂的号角声划空而起,一支铁骑大军由天地之间奔涌而出,犹如飓风一般呼啸而来。
  袁绍脸色大变,“快走,快走,那是风云铁骑……”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三章 狂风暴雨 第四节
 
  沮授一把拦住拨马欲走的袁绍,“大人这是何意?”
  一旁的郭图望着远处急驰而来的铁骑大军,惊慌失措地说道:“我们上当了,李弘要杀大人。”
  “胡扯什么?”沮授镇定自若地说道,“李弘不是要杀大人,而是想以铁骑威慑大人,逼迫大人和他联手攻击公孙瓒。”
  袁绍冷笑道:“李弘是个疯子,谁知道他会干什么?走,快撤……”
  一百亲卫簇拥着袁绍如飞而去。
  沮授一边策马狂奔,一边不停地回头观看。
  “呜……呜……”号角声此起彼伏,声震四野。
  远处的铁骑大军渐渐慢了下来。一匹白马脱颖而出,风驰电掣一般狂追而来。其后一字排开十骑卫士,打马跟随。
  沮授仔细看了一下,确定铁骑大军己经停了下来,这才举手高呼,“大人……大将军独自前来……”
  袁绍回头看看,愤怒地喊道:“不要睬他,我们走……”
  沮授大声说道:“大人,我们需要和大将军见一面,以确定北疆军的想法。这对我们有好处。”
  “他有什么想法对我来说并不重要。”袁绍一鞭抽下,高声叫道,“我只要他和公孙瓒打起来。走,我们回营。”
  沮授犹豫了一下,猛然拉住马僵,“大人先走,我去会会他。”
  袁绍恼怒地瞪了他一眼,挥手命令随侍左右的亲卫,“留下五十骑保护沮大人,其他的跟我走。”
  沮授看到了李弘。他和过去一样,陈旧的皮甲,拔散的长发,唯独不同的是,他刚毅的脸上长满了短短的黑须,看上去更加沉稳和威猛。
  “大将军,七年不见。你还好吗?”
  “沮大人别来无恙。”李弘躬身为礼,笑着说道,“我好不好,沮大人应该一清二楚。”
  沮授笑笑,指着远处的铁骑大军说道:“大人这是何意?”
  “何意?”李弘脸色猛地一沉,把袁绍破口大骂了一顿。他从袁绍拥戴刘虞为帝骂起,一直骂到了袁绍抢占冀州为止,“我要问问他,冀州到了他手里为什么马上变成了这个样子?到底是公孙瓒要强占冀州,还是他要摧毁社稷?他没这个本事,就不要做冀州牧。现在冀州乱成这个样子,都是他的责任。”
  沮授若有所思。
  李弘指着袁绍消失的方向,怒气冲天地说道:“请沮大人回去告诉袁绍,叫他先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如果没有治理冀州的本事,立即上表朝廷,主动请辞。”
  沮授避而不答,恭恭敬敬地问道:“大将军这次带了多少人马到河北?”
  “就这三千人。”李弘用手中马鞭指指远处的铁骑大军,“北疆没有军队支援冀州了。现在塞外屯田未成,百姓困苦,而大漠胡族诸部又摩擦不断。在这种情况下,我根本不敢征调塞外大军南下。”
  沮授稍加迟疑,又问道:“大将军,我听说北疆最近在荆、豫、扬各地购买了大量的粮食,还在中山、常山征募了几十万民夫,难道这都是大将军的疑兵之计?”
  “哼……”李弘冷笑,颇为自负地说道,“对付公孙瓒,两万人足矣。”
  沮授眼里飘过一丝嘲讽之色。
  “袁绍这个冀州牧如果还想干下去,叫他三天后,兵发甘陵国,和我北疆军同攻甘陵城。”李弘非常张狂地说道,“袁绍心里怎么想的,我一清二楚。他想消耗我北疆军的兵力,是不是?你告诉他,他要是不进攻公孙瓒,我立即和公孙瓒言和,这个冀州牧,三天后就是公孙瓒的。”
  沮授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大将军,你可是我本朝柱石,大汉的骠骑大将军,不能这样骄恣枉法……”
  “你说我吗?”李弘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我骄恣枉法?那袁绍呢?是谁把冀州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接着他瞪着沮授说道,“袁绍是不是想趁着我和公孙瓒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出手打我,以便渔翁得利?”
  沮授还想辩解,李弘挥手制止了他,“三天后,如果袁绍不打公孙瓒,我就打他。”
  沮授匆匆回到大营,把李弘的一番话对袁绍说了一遍。
  袁绍和诸多僚属商议了很长时间,无法确定李弘的话是真是假。
  沮授、田丰、荀谌等人都认为塞外的北疆军已经南下或者正在南下,以李弘的性格和用兵,他绝不会打这种必败之仗。但袁绍和审配等人不认同这种观点。袁绍认为李弘这个人打仗,无法用常理去揣测,他还特意对众人讲述了当年的翼城大战。当时李弘处于绝对劣势,但他依靠惶中羌的倒戈一击,竟然奇迹般地打赢了。
  “大人的意思,是说公孙瓒招降的青州黄巾军可能临阵倒戈?”耿苞疑惑地问道。
  “杨凤、王当、孙亲这些人过去都是黄巾军的首领,以他们的能力,策反一部分幽州军里的原黄巾军将士很正常。”审配说道,“听说,最近黑山的部分黄巾军跑到邯郸受抚了。由此可见,李弘说他能战胜公孙瓒,其信心定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