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相约名人坊 >

第25章

相约名人坊-第25章

小说: 相约名人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中间有一条缝。我转身往回走的时候,鞋跟一下子卡在这个缝里了。幸好我当时穿的是礼服,下面带着蓬蓬裙。可是我的整个脚已经从鞋里面出来了,我穿着一只鞋走。我马上把另外一只鞋也脱下来,光着两只脚踩在地上,一步迈出去之后赶快就停住转身。我觉得还是挺平静、挺流畅的。我相信到现在为止要是去问当时在场的观众的话,可能没有一个人知道当时我在干什么。    
    梦:为什么想到往设计领域发展?是因为有危机感吗?    
    马:其实到目前为止,模特这个行业都没有给我带来危机感。有很多朋友都跟我讲:“马艳丽,如果说你现在就不上台了的话,实在太遗憾了。”但是,我是一个既感性又理性的人。1995年在上海第一次获奖之后,关心我的一些老师和同事都说我应该再去学校进修,更好地去充实自己,他们鼓励我去学习。所以1997年我就去了中国纺织大学进修。在模特这个圈子你很难看到马艳丽和别人在酒吧或者年青人喜欢去的一些公共场合一起疯,在那些地方几乎看不到我。我觉得:我在内心有某些东西跟她们有一些区别。    
    梦:那段时间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影响?    
    马:影响还是蛮大的!不仅仅在专业上给了我一些收获,单单是我每一次走进学校校园的那种气氛就让我觉得特别美好。那些学生都很单纯,而我自己在上海这样一个繁华的大都市历练了很多,也被这些环境影响过。重新走到校园里,看到那些很单纯的学生,他们对学业追求的那种气氛,对我有特别大的影响。我自己坐在校园草坪上,觉得特别舒服。以前在舞台上,一场演出完了之后有很多人给我送花和鼓掌,我觉得在学校的心情比这些光彩的东西带给我心灵上的收获更重要。    
    梦:以前穿别人的服装表演,和现在自己设计服装有什么不同?    
    马:有很多不同。以前做模特的时候跟那些很熟的设计师合作,他说:“马艳丽,你来试装吧。”我想:这衣服都穿过很多遍了,干嘛还要试?我都知道你的衣服是什么样子了,咱就别试了吧。但是设计师有的时候对这点要求非常严格,在国外更是如此。那时我就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反复这样做。但是现在等到我需要模特来穿我设计的服装的时候,我才有了非常深的体验。我设计一件衣服很辛苦,而我对这件衣服又非常喜欢,所以我就希望我的模特在台上表演的时候,能够把这件衣服穿得非常合身、能够把我所有的想法和所有的感觉都完美地表现出来,没有任何遗憾。现在,我完全可以体会设计师当时的那种心情了。当初我穿完衣服,有的时候往那儿一坐,设计师就很不高兴。我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就坐一下嘛。”但现在我也会有同样的感受,模特把我设计的衣服弄脏一点点我都好心疼,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相关链接    
    马艳丽1990年成为一名河南省的赛艇运动员。因为受伤,她失去了参加比赛的机会。    
    1994年,她来到上海,开始在时装表演界寻求发展的机会,并签约上海时装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名职业模特。    
    马艳丽曾多次赴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席大型服装盛会及世界著名品牌的演出。1999年,代表中国赴法国参加“巴黎——中国文化周”中华文化服饰展演活动。2000年,以中国首席名模身份,领队赴美国参加“中华文化美国行大型服饰展演活动”。    
    马艳丽多次在国内外大型服装博览会及高级成衣展中领衔主演。1999年,马艳丽担任中国著名时装品牌“杉杉、法涵诗”和“马克张”的形象代言人,并为其拍摄广告,拍摄德国博朗剃须刀电视广告;2000年,成为P&G公司“潘婷”洗发产品形象代言人,领衔主演莫然根据小说《艳影》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倾城之恋》,并先后参加过许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广告拍摄。马艳丽是中国第一位国际模特大赛的冠军、中国第一位“十大名模”评比的冠军、中国第一家模特公司的首席签约模特,中国模特界的第一位青联委员等。    
    


第四部分叶莺

    编导手记    
    叶莺一生有三个梦想:一是跳芭蕾舞,二是做记者,三是做外交官。她曾说,因为训练太辛苦,第一个梦想没能实现。她曾在新加坡海峡时报集团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供职,是一名出色的政治记者,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曾接受过她的采访。作为外交官,她先后担任过美国驻缅甸大使馆和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官员,美国商务部驻广州、香港商务领事,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公使衔商务参赞。1996年,身为商务参赞的叶莺已经对当时的一个热门话题有所了解,那就是柯达在中国准备进行全方位的合作,而这项合作巨大的挑战性最终促使叶莺投身柯达。    
    叶莺的名字,是与“柯达模式”紧密相连的。可以说,她一手创立了“柯达模式”,“柯达模式”也成就了她。它的主要内容是:1998年,柯达获准在中国投资12亿美元建立感光材料生产基地,中国除了保留乐凯品牌外,其余的感光材料生产企业均以关、停、并、转的方式,成为柯达公司的下属企业。这是首家跨国公司与国内全行业合作的成功模式,前无古人,目前还后无来者。    
    一本《打碎玻璃天花板》的畅销书,形象地描述了女人的晋升难题:先有一层竹幕挡着,然后是一层铁幕,最后还有一层看得见、却摸不着的“玻璃天花板”。而叶莺却认为她一生得到的最大的归属感,就是一连串精彩的瞬间和快乐的片刻。就像女人戴的项链,是由一个个不同的珠子串起来的,这根项链她还戴着。    
    叶莺的外交才能在采访中是看不到的。她实际上就这样一丝不苟地坐着,连目光都是端正的。回答完一个问题,就安静地等着你问另一个问题。这跟想像中的她不太一样。想像中,她应该是一个花枝招展、长袖善舞的人物。其实,面对面谈话并不是叶莺最好的表现方式,她的风采在人多的场合才会绽放得特别全面。当她静静地坐在你的对面时,你不会觉得她有多么风光。她语速缓慢,说话字斟句酌,像是在开新闻发布会,而且最关键的是,少了许多妙语。    
    访谈    
    梦:柯达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叶:我有一次到都江堰去,遇到一对老夫妻。当时我正好走过他们身边,他们就说:“你能不能帮我们两个人照一张相?”我说:“可以。”当我拿起相机的时候,就很敏感地问了一句:“相机里装的是什么卷儿?”那个老先生回过头来,我一直记得他的眼神,他说:“那当然是柯达了。”柯达公司是一个国际知名品牌。当我看到它的企业价值观的时候,总是感觉很特别,甚至很感动。它的前三条是“尊重个人,正直不阿,相互信任”。作为一个大企业,为什么会把尊重个人放在首位呢?因为柯达最后的产品、最终的产品接触到的就是人。我们所贩卖的其实不是一个产品,而是这个产品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捕捉到的人的喜怒哀乐。由于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产品,所以这个企业的文化也必须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而柯达公司又要求很高的统一方向,这两者会不会有矛盾?    
    叶:一个人必须要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很难尊重自己。自信就是在自己的业务的范围之内、在自己的知识的层面上,从内心觉得自己很优越。从这一点上说,是不矛盾的。    
    梦:在商品社会中,“正直”两个字正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利益所代替。在你看来,正直的价值是什么?    
    叶:我举一个例子可能说得比较清楚一点。有一次我们进了一批半成品,就是我们胶卷的大轴。货进来的时候,在填表的过程中可能因为经手人太多了,进来12卷,可是报关的时候只报了8卷。也可能是原来装箱装了8卷,后来多加了4卷的时候就没有改过来。我们也就稀里糊涂地清关了,因为当场没有打开嘛。清了关回到库房一打开来,发现是12卷而不是8卷的时候,当事人出于一个很自然的反应,根本没有请示上级,就马上回海关自查,说我们报错了,这些都要上税。这一点就说明我们的企业文化是非常成功的,真正能够贯彻到每一个人的脑海里去。当然也可能这多出来的4卷胶卷不会被发现,可是当事人自己心里头会过不去。    
    梦:柯达公司选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叶:当然专业和知识背景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选择这样的人:这些人对于团队精神尊敬、对于别人尊敬。“求职”这个词本身就有问题,因为在英文当中,这个“职”是“job”,可是如果只是“doajob”——“做一件事”,这就像有一句话说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个和尚在撞钟的时候,如果他的心中无佛,他仅仅是在撞钟、只是在做一份工作,所谓去“打工”的话,那是一件很浪费、很可惜的事情。    
    梦:你以前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后来为什么放弃了呢?    
    叶:在使馆工作的时候,我有很多机会接触全世界最大的企业领袖,有的时候一天能够接触到3位到5位。由于产品以及企业的性质的不同,他们面对的挑战也是不一样的。由于常常跟这些大企业家接触,对于他们的一些想法,以及对于企业管理方面的理念,我就有了比较肤浅的了解。所以那个时候我自己有一个“不可告人的奢望”,就是有一天如果我也能扮演这样的角色的话,我希望我能够集他们的所长于一身。有的人工作是因为自己的喜欢,有的人是为了高薪,有的是为了权力,有的是仅仅为了生存。我不是为了权力,也不是为了高薪,也不完全是为了实现梦想,可是都有这样一些成分在里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要生活,我要真正地活着。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必须要有一个生命的泉源来支撑你,这样才能够活得精彩、活得有意思。    
    梦: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你突然觉得这一切真没意思?    
    叶:我觉得那就是该转变的时候了。因为当你要实现你的某种想法的时候,你必须要有某种权力,才能执行你的想法;工作要有一定的报偿,这才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有人来求职的时候跟我说:“薪水没有关系。”这个人一定不会被录用,因为我知道这是假话,是百分之百的假话。    
    梦:作为一个副总裁,又是女人,你怎么跟你的同事打交道?    
    叶:这个我一直都很有经验,在我从小到大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当中,我接触的都是男性。我的第一个工作是记者,同事都是男性。后来在外交界工作。当我离开外交界的时候,我还是唯一一个级别最高的美国女性外交官。在我接触的层面里的人,在我手下工作的人都比我年纪大,同时都是老外,绝大部分也都是男性。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老板都是男性。跟他们共同工作的过程当中,我觉得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你必须要保持你的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