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相约名人坊 >

第29章

相约名人坊-第29章

小说: 相约名人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梦:从当初玩电脑游戏到现在投身IT行业并且身兼要职,从当初的兴趣变成了现在的工作,游戏变成了责任,乐趣会不会变成压力呢?    
    汪:就像你所说的,每一个人都会面临非常大的压力。这个压力说实在的不仅仅来自于严谨,更主要的是来自于未来。我们背负着盈利的责任,同时我们自己也相信新浪是中国互联网行业里第一个真正能够靠互联网来盈利的企业。对于新浪来说,我们有8年的历史,可是到今天为止一直是亏损的历史。我们要想办法在未来很短的时间里扭转这个局面,对于一个行业,这个意义是重大的。但我想有一点是绝对不会变的,就是激情不会变。    
    梦:你对自己目前所在的这个位置有安全感吗?    
    汪:每一个人在这个企业的发展中都会发挥自己不同的作用。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同时也是相当明确的。公司要发展,就会经历不同的阶段:从创业到发展,再到成熟,然后继续扩张。在不同的阶段里企业里所需要的养分也是不一样的,所采取的管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我觉得:以我的能力,在这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还有相当长的路可以去走。我希望能够亲手推动这个企业,从创业的阶段和发展阶段走向一个逐步的成熟阶段。当然我非常清楚,再往下走的路需要更多的人一起配合,那么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在什么样的企业、在企业的哪一个阶段,应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就这么简单。    
    相关链接    
    汪延1972年出生在北京。1996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当年回国创建四通利方公司国际网络部,任部长,并于同年6月创办了国内的商业中文网站之一——利方在线。    
    汪延在网站策划、管理运营与市场拓展等方面积累了成熟的经验,经过他与四通利方同事的共同努力,利方在线在1998年成为中国地区最受欢迎、访问量最高的中文网站之一,并于1999年成功地完成了与华渊资讯网的合并,成立新浪网(SINA.com)。    
    1999年到2001年6月,任新浪网中国区总经理。    
    2001年6月,出任新浪网总裁。2003年5月,出任新浪网首席执行官。    
    汪延接任新浪CEO,也许是目前的最佳选择。但是,汪延必须避免重蹈前两任的覆辙,在管理上走出一条不同于以往的创新之路,而且能尽快为新浪带来更大的盈利。就在他走马上任的同时,已经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了:汪延是否能走稳、走好、笑到最后?


第五部分茅道林

        
    编导手记    
    新浪网在2001年6月3日宣布,执行长王志东已经因个人原因辞职,新浪网董事会立即指派现任营运长茅道林接任执行长。    
    新浪网的内部纠纷在此之前被炒成了中国2001年年度事件,也成了茅道林出任新浪网CEO最主要的背景画面。更大的背景更不理想:刚刚经历过风险投资的狂潮后,各种媒体几乎是在用质问的口气拷问着CEO们网站的收入来源和发展计划,互联网公司大幅度裁员已经算是好消息,更多网站公司不得不选择关门大吉。作为上市公司,新浪面对着更大的压力和质疑,在这样的时机上任,并不是谁都愿意尝试的事情。    
    按照茅道林四舍五入的算法,1998年35岁的他应该算成是40岁,这可是他早已有之的退休年限,他不是该进新浪主持业务,而是应该去做“不赚钱但是自己最喜欢干的事”去。比如说,去山村里做教育、去大学里做研究、或者干去非洲考古等更带劲儿的事。这样的退休,正是硅谷众多高手所选择的光荣体面却不显山露水的最佳退隐方式。可是“退休年龄”转眼过了整整5年,休没退成,却从COO升到了CEO。    
    从摄像机的取景框里看去,特别是从右下方的角度仰拍,茅道林极像葛优。但因为压力,茅道林的表情并不轻松。拿他和葛优比,只是想让气氛轻松一些。    
    访谈    
    梦:作为新浪网的首席执行官,从你上任以来就一直受到外界的关注。这个职位是不是给你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茅:还好!因为新浪网在我看来是一个团队,我从1999年初加入新浪网,作为新浪网的首席营运长筹建了它所有的销售、业务拓展以及财务部门,大概新浪一半的业务功能都是从零开始,由我跟几位同事一起筹建的,所以这个过程就比较自然了。主要的压力是来自于去年,在整个市场环境剧烈变化的时候,作为一个新型的、年轻的公司,又是一个上市公司,如何有效地进行转型,又不能停止现有的业务,我觉得这是一个挑战。所以我想压力对我来说可能不是最主要的,挑战是主要的。    
    梦:你曾说,要把压力带到新浪团队里来,这是为什么?    
    茅:要让我们所有的员工、要让所有的管理层、要让大家都能够看到:我们所面临的首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同时我们又面临一个危机。机遇在于尽管资本市场有大的变化、广告市场开始放慢,但是互联网的用户数还在继续上升。从基本面上来讲,这个市场是在发展。但是危机呢?是一个公司,特别是一个从事互联网业务的公司,它的成功和失败就取决于一个点击之间。所以,假如我们自己今天不能求变、不能创新、不能跟上市场需要,可能这一点点击明天就点到别人的公司去了。到那个时候,可能就不仅仅是一个危机了,可能导致的是一个公司的消失。    
    梦:你是学计算机出身的,但是从计算机技术到风险投资是一个很大的跳跃,你后来为什么选择了风险投资这个领域?    
    茅:我觉得每一段经历都很重要。在上海交大计算机系的学习给我打下了一个很好的从事信息行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交大的学习当中,在大二、大三的时候我就创办了自己的软件公司,也相当成功。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更重要的过程。我觉得没有跳跃,主线就是我的IT的知识,而IT知识的主线大概有4个食物链:第一个食物链就是创业,我在20岁的时候就已经做了;第二个食物链就是把IT与市场行销结合起来,做市场行销学的品牌定位;第三个食物链就是把它跟其他的行业结合起来,比如说跟金融业结合、跟硬件和软件结合、跟通讯业结合;然后再到第四个领域,这个食物链就使你有一系列的公司业务可以开展。    
    梦:是什么让你放弃了著名的国际投资公司而选择了网络呢?    
    茅:我原来做风险投资这一块的时候,最关注的其实还是如何把通讯与软件结合。当初四通利方,也就是新浪网的前身,还是一个很小的软件公司,当时微软要推出中文版本,在这样一个大的市场变化的格局当中,我们就提出如何把中文软件和互联网结合起来。1997年,这样的一个机缘使我能够投资到四通利方。到1998年底的时候,又是一次机缘,就是跟华渊的3位创始人以及姜丰年先生谈到合并的问题。尽管规模不大,但突然间一下子这个公司就变成了一个跨国公司,那时候突然发觉我们有很多技术人才,但是业务型的人才几乎没有。那时候还是萌芽阶段,作为公司的董事能够有机会加盟到这样的一个快速发展的公司里,我觉得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梦:投资人和新浪的CEO,这两个角色在你来说有什么区别?    
    茅:应该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我想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投资人或者董事有点像是一个教练,他是站在边线上来看整个的球赛的。他当然也会去指点、也会去指挥,但是主要还是看运动员在场上的表现。1999年初,我做首席营运长的时候,更重要的是配合CEO把整个公司的业务从零开始建起来,要反馈很多的市场信息给整个的管理团队,要考虑如何去建立一个团队、如何跟我们的同事一起把市场做出来。而到后来变成CEO的时候,就有点像是一个场上队长,不仅自己要努力地打拼、奔跑、进球、得分,同时更重要的是组织管理团队,要让我的队友们一起共同发挥,让他们都觉得非常有归属感。    
    梦:很多著名网络公司的CEO都是搞技术专业出身的,不同的背景决定了他们做事的风格不同,你是如何给自己定位的?    
    茅:我觉得CEO的责任是全面的,不管是什么背景出来的、不管喜欢不喜欢,从技术产品、制造、市场行销,到最后的财务管理,所有的一整套都要很全面。没有一个人是完人,所以都要在这个过程中强化自己,自己要学习。有一些CEO是从技术背景出来的,那么他可能也需要强化其他方面的东西。我个人当然比较幸运,技术方面可能比较在行一点,跟IT领域也接触得比较深、IT领域的朋友也比较多。互联网是综合性的,它涉及到软件、通讯、媒体内容以及财务管理,而这几个方面我每一块都知道一点,这就能够使我从全局来看问题的时候看得稍远一点、稍准一点。更重要的是我是一个能够容纳别人的人,很多有能力、有经验的朋友一起加入到这个团队里来,我能够把大家组织起来,一起来做一件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    
    梦:但是有人说你看重的不是网络而是资本。    
    茅:我觉得对网络的执着跟公司的经营是两回事。今天网络泡沫的存在就是由于对网络本身过分狂热,造成了对网络的误信,所以才会让这么多公司垮下去了。而新浪在去年上半年还是巨型滑坡,下半年我们可以让它迅速止跌回升,到今年就可以成长。这就说明我们对网络的理解比较深。任何一个行业需要的都不是狂热,而是理解。千万不要把公司的经营跟资本的投入这两者对立起来。这是高科技产业发生、发展和延续下去的一个最基本的基础,硅谷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带领这样一个公司走出困境,同时让它可以持续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又让投资人能够得到相应的好的回报,这才是网络企业和网络经济接下去要走的路。    
    梦:你曾经经历过大起大落,在大起或大落的时候,你的心态是什么样的?    
    茅:认识我的人可能会告诉你,我最大的特点就是处变不惊。大起的时候我不会怎么样,因为我看了太多的人在一夜之间变成亿万富翁;也有一下子公司就倒掉了,甚至破产了的人。随着自己对这个行业理解越来越深入,我个人年龄的积累,看法会越来越宽,在大起大落当中最最重要的是心理越来越平和。过去20年里,我看过苹果电脑的大起大落、看过很多软件公司的大起大落、看过IBM的大起大落。在这个行业里没有常胜将军,更多的是对自己的鞭策,时常觉得有危机感。我想这才是在大起大落中应该要去面对的。    
    梦:面对挑战,很多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这时候你的状态是怎样的?    
    茅:我觉得我是属于那种顺其自然的人,因为挑战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都在你的面前,那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唯一能够自己掌握的,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