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08狐狸精(下)-马瑞芳 >

第1章

08狐狸精(下)-马瑞芳-第1章

小说: 08狐狸精(下)-马瑞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狐狸精(下)-马瑞芳  
 
 
   主讲人简介:   
  
   
  马瑞芳,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著有:学术专著《蒲松龄评传》、《聊斋志异创作论》、《幽冥人生》、《神鬼狐妖的世界——聊斋人物论》、《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马瑞芳讲聊斋》等;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天眼》、《感受四季》;散文随笔集《学海见闻录》、《假如我很有钱》、《野狐禅》、《女人和嫉妒》、《漏泄春光有柳条》。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全国纪实散文奖、全国电视星光奖一等奖、全国长篇小说奖、首届全国女性文学创作、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评奖散文一等奖等。 
 
   内容简介:  
 
  狐狸狡猾,狐狸聪明,狐狸善变,这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在西方文化里面,狐狸也是一个重要的符号,有一句西方谚语说,狐狸知道许多事,刺猬只知道一件事。意思是狐狸机变百出,刺猬只知道防御。思想家伊塞亚·伯林在《刺猬与狐狸》里面说,思想家分刺猬和狐狸两种,前者偏重于理性,存一大智,后者偏重于经验,足智多谋。他说,女人要打消做思想家,做刺猬的观念,要树立做狐狸的观念,而且修炼成精。 
 
  所以聊斋的狐狸精她不仅是美丽,她还智谋过人,她们靠自己过人的才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在家庭里面安身立命,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这些狐狸精我们说,它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她们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她们有明确的道德规范,她一旦认准绝不动摇。第二个特点是这些狐狸精她对人生的困境有清醒的认识。她还能根据这个认识采取相应措施。所谓审时度势,机谋权变,善于把握局面,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这些狐狸精的个性反而散发出璀璨的光辉。第三个特点是她们头脑极其冷静,她们擅长应对复杂的局面,她们擅长有针对性地对待社会上的各色人等,所谓看人下菜碟。聊斋的狐狸精她们是一些公关好手,她们是一些处理难题的好手。这些才智过人的狐狸精是怎么样渡过人生的难关的,她们怎么样处理她们所遇到的非常棘手的问题,对我们今天还有参考价值。 
 
  蒲松龄为我们编织了一个多姿多彩的雌狐的世界。由于她们太过美丽,太过聪明,使我们很容易忘却历史上还有很多有关雄狐的记载,也就是男狐狸精的故事。现在“老狐狸”已经成了狡猾的代名词,但是在蒲松龄的笔下,老狐狸却是俊雅博学,颇具机智头脑的。在《聊斋志异》之前的男狐狸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采花贼,多半因为欲望而不是爱情丧了命;第二种是“胡博士”型的,才学广博,雄辩滔滔;还有一种是顽童类型的,专爱开人玩笑,恶作剧不断。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对传统的男狐狸精题材进行了颠覆。 
 
  让我们一起走进神鬼狐妖的世界,一起听马瑞芳教授说聊斋…狐狸精(下)  
   全文:  
  (一个花鬼狐妖的世界,一篇篇亦庄亦谐的故事。蒲松龄笔下的美女为什么总会爱上穷书生?远离人间的牛鬼蛇神为什么比君子更加可爱?说聊斋。 
 
  在上一讲中马瑞芳教授讲述了狐狸精的美丽与狐媚,我们是不是就认为美丽就像花瓶一样好看而不中用呢?可是我们不要忘了,狐狸是一种很聪明的小动物,在美丽的外表下,它还有一个智慧的头脑,所以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还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智谋的狐狸世界。这里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神鬼狐妖的世界,一起聆听马瑞芳教授说聊斋——狐狸精(下)。) 
 
  狐狸狡猾,狐狸聪明,狐狸善变,这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在西方文化里面,狐狸也是一个重要的符号。有一句西方谚语说“狐狸知道许多事,刺猬只知道一件事”。意思是狐狸机变百出,刺猬只知道防御。思想家伊赛亚•;伯林在《刺猬与狐狸》里面说“思想家分刺猬和狐狸两种,前者偏重于理性,存一大智,后者偏重于经验,足智多谋。女人要打消做思想家、做刺猬的观念,要树立做狐狸的观念,而且修炼成精”。所以聊斋的狐狸精她不仅是美丽,她还智谋过人,她们靠自己过人的才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在家庭里面安身立命,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这些狐狸精我们说它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她们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她们有明确的道德规范,她一旦认准绝不动摇;第二个特点是这些狐狸精她对人生的困境有清醒的认识,她还能根据这个认识采取相应措施。所谓审时度势,机谋权变,善于把握局面,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这些狐狸精的个性反而散发出璀璨的光芒;第三个特点是她们头脑极其冷静,她们擅长应对复杂的局面,她们擅长有针对性地对待社会上的各色人等,所谓看人下菜碟。聊斋的狐狸精,她们是一些公关好手,她们是一些处理难题的好手。这些才智过人的狐狸精是怎么样渡过人生的难关的,她们怎么样处理她们所遇到的非常棘手的问题,对我们今天还有参考价值。 
 
  (在封建社会夫为妻纲,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男人出了事,妻子只能够以泪洗面,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家破人亡。女人的名字是弱者,这是千年以来公认的定理,但是聊斋中的狐狸精就把这个定义彻底地打破了。在家庭危难,男人一筹莫展的时候,美丽的狐狸精力挽狂澜,把男人救出困境。让我们先看看美丽的女狐狸精红玉是怎样成为家庭的顶梁柱,使得家庭重新复兴的呢?) 
 
  红玉,这个《聊斋志异》里面非常著名的狐狸精,她在小说里面出现的时候,带着一般的美丽迷人的狐狸精的特点,甚至我们说她有一点青楼色彩,她对男女之间的事情不是很注意的。小说是这样写的:冯相如坐在自家院子里面,“忽见东邻女自墙上来窥,视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来亦不去;固请之,乃梯而过,遂共寝处”。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冯相如坐在那儿,突然邻居家的女孩就从墙头上主动地来看他,一看很漂亮,冯相如走近去,女孩不跑,还朝着他甜蜜地微笑,冯相如向她招手,既不下来但是也不离去,冯相如就说你一定下来吧,这个女孩就爬过来了,两个人就住在一起了。这两个人的事情就被冯生的父亲发现了,把儿子臭骂了一顿,然后当面训斥红玉,说了这样一段很有名的话:“女子不守闺戒,既自玷,而又以玷人。倘事一发,当不仅贻寒舍羞!”什么意思?女孩子不守闺戒,既玷污自己又玷污他人。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丢人的不仅是我们一家。冯生就想继续和红玉“含垢为好”。什么叫“含垢为好”?就是虽然父亲不同意,虽然父亲骂,但是我们两个还私下里相好。但是红玉不干,红玉感到已经被你的父亲臭骂了一顿,很羞愧,还是缘分已尽,分手吧。但是她不是一走了之,她是精心安排冯生的生活,她拿出40两银子给冯生安排娶了一个卫氏,一个良家女子,长得也很漂亮。冯生和卫氏结婚以后,夫妻和美,还生了一个儿子,就这件事看出红玉非常的善良。但是封建社会它非常黑暗,它容不得贫困书生有幸福的生活。冯生这个妻子卫氏生了儿子之后,上坟的时候被一个退休的御史看中了,把她抢走,卫氏宁死不屈,死了,冯生的父亲也被害死了。有一位侠客帮助冯生报仇,结果官府把冯生给抓起来了,儿子也丢了。到了冯生出狱的时候,家里面家徒四壁,儿子也不见了,自己的秀才的名字也被除名了,所谓“家破人亡,宗支不续,半生贫彻骨”。在这样的情况下,冯生只知道一个劲地哭,怎么样改变自己的不幸的命运,他一点办法都没有,甚至一点想法也没有。就在这样的危难的情况下,红玉回来了,先把冯生的儿子救回来了,然后早起晚睡,动手整理冯生这个破败不堪的家。她告诉冯生,你只管认真地读书,家里面种田、盖房子、雇工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你管。半年的工夫,冯家人烟腾茂,就是人很多了,所谓人烟腾茂就是除了他自己家的人以外,还有很多的雇工、仆人,成了小康之家。这个时候,冯生才如梦初醒,说马上就要考试了,我那个秀才的功名还没有恢复呢。红玉说,我已经寄了四两银子给学官,你的功名已经恢复了。这样冯生就去考试,在乡试当中考了第一名。红玉为什么一定要冯生什么也不要管,一定去读书?因为在那个社会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有做官才能够彻底地改变冯生的贫困的受压迫的命运。而红玉她明明是被冯生的父亲轰走的,她不计个人的恩怨,她只讲她对所爱者的奉献,她用她的辛勤劳动,用她的超人的心计,完全改变了冯生的命运。冯生考了第一,家里面很快就“腴田连阡,夏屋渠渠矣”,就是肥沃的土地大片大片,高大的房屋一座又一座,这都是这个弱女子红玉一手造成的。红玉她是狐狸精,但是她不是一般的狐狸精,她是蒲松龄所说的“狐亦侠”,就是既是狐狸精又是侠客,这真是前所未闻。 
 
   
对于红玉,大文学家王渔洋有一段很重要的评语,他这样说:“程婴、杵臼,未尝闻诸巾帼,况狐耶”,意思是像搜孤救孤的程婴、公孙杵臼,没听说女人里面有,何况是狐狸精呢?红玉就是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既是狐狸精又是侠客的人。 
 
  (俗话说“女人能顶半边天”,可是在蒲松龄笔下的狐狸精们几乎是占据了家庭的整个天,她们比男子更有谋略,更有主见,更有能力。《聊斋志异》中还有一个被蒲松龄尊崇为“仙”的狐狸精——辛十四娘。如果说红玉的智慧体现在任劳任怨,敢作敢为上,那么辛十四娘的智谋又体现在哪里呢?) 
 
  另一个狐狸精辛十四娘,和红玉既相同又相异,所谓异中有同。这也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也是狐狸精怎么样挽救丈夫。辛十四娘是一个非常美丽,非常聪明,还特别自重的少女。小说里面出来一个鬼老太太,这个鬼老太太怎么形容这个辛十四娘呢?她说她是一个“作意弄媚巧”的野狐精,就是故意打扮得非常招人喜爱,花枝招展的一个野狐狸精。小说里面写辛十四娘是这样一个形象,说她“娉娉而立,红袖低垂,刻莲瓣为高履,实以香屑,蒙纱而步者乎”。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描绘这个辛十四娘身段婀娜、可爱,穿着莲花瓣刻的高底鞋,那个时候没有高跟鞋,有高底鞋,鞋里面还塞了一些香末,蒙上纱巾走来走去,身上穿的衣服呢是红色的纱裙,红色的衣袖,真是风度翩翩,妩媚可爱。辛十四娘她遇到的这个书生也姓冯,这个书生呢很轻狂,而且酗酒,他一看到辛十四娘,他就爱上了,他立即就去找辛十四娘的父亲求婚,马上就被拒绝。因为她的父亲一看一个喝得醉醺醺的没大有什么礼貌的一个书生来求我的女儿,当然不会同意。而这个冯生,他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