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越境鬼医 >

第392章

越境鬼医-第392章

小说: 越境鬼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受鼓舞的瓦邦联军士气如虹,官兵们舍生忘死地冲向敌人,震耳欲聋的枪声、呐喊声和哀号声惊天动地风云变色。

  肝胆俱裂的政府军何时遇到过这么疯狂的对手,一阵惨叫之后,立即全军崩溃,剩余官兵扔下武器掉头就跑,拼命想离开这个如同地狱一般的地方。可如此一来,他们死得就更快了,短兵相接中原本不敢轻易开枪的瓦邦联军官兵,此时如追杀猎物一样肆无忌惮穷追不舍,二营竟然一直追出五公里外,将所有逃敌全都歼灭方才停下脚步。

  就地休息了十多分钟,该营派出侦查的小分队意外地发现政府军11团的炮兵阵地,第二营全体官兵一不做二不休,再次奔袭三公里,一个冲锋就攻破了政府军的防御,突进了政府军炮兵阵地,一举缴获所有火炮和大量弹药。

  第三师师长赵统勋闻讯大喜过望,迅速将防御阵地前移,固守炮兵阵地以南一点五公里处山坳的有利地形,调转炮口严阵以待。

  待一切准备就绪,赵统勋当即宣布第二营营长廖荣发升任第团长,第二营所有弟兄每人奖励五斤烟膏。

  这一异常惨烈的战斗,最终以瓦邦联军方面大获全胜告一段落,东枝第五师116团一千二百余名官兵全军覆没。瓦邦军打扫战场后发现,俘虏的政府军总人数竟然只有区区一百二十余人,其中还包括四十余名奄奄一息的重伤员,加上原先景栋独立团的伤亡数字,此战政府军方面竟然阵亡多达二千一百余人,伤号两百余人,两只政府军的团级部队成建制地被消灭。创造了近几年来政府军从未有过的巨大伤亡数字。

  后续赶到增援地第117团见势不妙,立刻后撤十五公里构筑防御阵地,双方再次形成对峙之势。

  相比之下,瓦邦联军方面。第三师阵亡六余人,伤号五百二十余人,第11团减员四分之三,其兆元被抬下火线,这场战斗赢得也不轻松。

  此战过后,世界舆论一片哗然,战斗之惨烈,伤亡之重大。引发了整个缅甸和国际社会的巨大震动。

  但是霸气十足的鲍有祥不罢不休,其麾下第一师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松收回了当阳城,随即如狂风扫落叶一般横扫孟巴县,闻风丧胆的政府军中部军区193不战自退,第一师第一团顺利地占领了战略重镇孟崖县城。随即摆出一副虎视眈眈地集结阵势。

  直到这个时候,对手下战将取得的如此辉煌而又巨大的战果。对部队进展如此之顺利,让一度欢欣鼓舞的鲍有祥猛然惊醒过来,他这时才知道,吴丁莱确实没有进攻的意图。否则政府军的部队真的全部顺利到位,自己的瓦邦联军哪能如此顺利就攻城拔寨。如入无人之境?

  —

  然而。事到如今,早成骑虎之势。由不得鲍有祥再萌生退意。要知道此时,彭家生部和丁英部也因鲍有祥地大胜而开始举兵呼应,整个缅北的局势急速陷入恶化之中。而付出两千多条性命的政府军方面也绝对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与政府军结下如此深仇大恨,已经毫无退路可言,鲍有祥只能振奋精神,全力以赴了。

  面对兵败如山倒的不利局面,惊慌失措的军政府连忙调兵遣将,从南部军区和西部军区紧急抽调地三个整编师日夜兼程,赶赴缅北的腊、璃和景栋方向,严密防备缅北几大军阀割据势力地进攻。

  同时,面对如此败局和世界舆论的谴责,吴丁莱中将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政府推卸责任的替罪羊,被解除内务部部长职务招回仰光的第二天,立刻受到最高军事委员会特别调查组地隔离审查。

  大瑶山上的班普大营里,康宁面对眼前整个缅北出现地混乱地局势,也连连长叹直言难以预料,谁也没想到战事一起就如此残酷,更没想到整个缅北各部势力与政府军之间的仇恨竟然如此之深,一动手就不留余地。眼看现在主战场已经顺利转移到第一、第二和第三特区与政府军固有防线地狭长区域,原本令人瞩目的林民贤部和杨盛成部的冲突,相比之下已经沦为配角。

  康宁不停地感叹造化弄人,同时也深深感觉到运气与努力缺一不可。仔细的权衡与考虑过后,康宁果断放弃了继续引发矛盾的计划,立刻向梁山部发出命令:归巢!

  这一命令发出后,让一直潜伏在姐妹山一带伺机而动的梁山部郁闷不已,多日的潜伏让所有弟兄们急不可耐,均希望能有所作为不要空手返回。

  在征得康宁的同意之后,梁山率队不停地袭击政府军哨卡、营房和巡逻队,在主要道路上埋设背负在身上一直没有机会使用的地雷,就连尖兵身上配备的手雷,也给他们做成各种机关陷阱的终结杀伤武器,等所有人安全返回班普大营之后,都还对不能尽情施展手脚而耿耿于怀。

  让康宁感到异常惋惜的是,彭家生部并没有趁政府军援兵未到之际发起反面攻击,夺回一直扼守在他通往西部咽喉要道上的五象岭地区。很显然,如今年纪越来越大的彭家生,已经逐渐失去了进取的锐气,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另外,只知道赚钱闷头发展的丁英的克钦军也只是摆出一副消极的防御态势,单纯地以为切断与政府军之间的联系即告完结了,从没想到利用此次事件捞到足够的好处。只有鲍有祥部属于真正的全面动员、针锋相对,向政府军施加了沉重的压力。

  根据以上情况,康宁敏锐地判断出刚刚取得冲突第一阶段胜利的鲍有祥部,接下来很有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若是政府军即将到任的接替吴丁莱中将全权指挥平叛的决策者,能够继续采取怀柔分化、重点击破、慢慢蚕食的作战原则的话,四个同床异梦的特区,很可能就在不久的将来被政府军逐一收拾掉。

  让康宁非常感兴趣的是,根据甘少铭的情报显示,第一特区彭家生部留在第四特区拉的一千二百援军,并没有因为老巢的战备吃紧想要撤走,他们在近两日内秘密发放足够的枪弹和手雷,为所有车辆统一加油和细心检查,林民贤部也少有地秘密召集中高级指挥员,返回拉总部闭门协商,种种迹象都表明了一个目的:由彭家福率领的一千二百名援军,并不是急于返回果敢,因为他们返回的路上,必须通过友军鲍有祥瓦邦联军的防区,根本不用携带满负荷的弹药,将宝贵的弹药和装备留给急需的林民贤更为合理,因此这些迹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彭家福的这一千二百名官兵根本就不是进行撤退前的准备,而是即将会有大动作即将展开,这个大动作除了对杨盛成部发起进攻之外,似乎没有别的打击对象。

  因此康宁判断,林民贤和彭家福很可能利用如今战局纷乱的有利时机,骤然发动对杨盛成部的猛烈进攻,一举铲除这个心腹大患。

  基于以上分析,康宁认为浑水摸鱼的机会即将到来,班普大营拓展根据地地盘,在缅北地区顺利崛起的时机已经逐渐趋于成熟。

    



                  


本文由 4020电子书 “蝶恋红尘”整理收藏
欢迎光临派派小说论坛下载小说
请勿将本文用于商业传播! 

第四百四十六章 就是要破坏
                  




   仅休整了两天时间,梁山特种大队孙毅分队就再次出次他们的任务不再是进行突袭、爆炸,利用各种手段挑拨离间政府军和缅北各势力之间的关系,而是深入杨盛成部占据的万岗、孟雷、孟砍和孟温这四个县,进行周密而细致的侦查,彻底弄清楚杨盛成部的兵力布置、人员组成和装备情况。由于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很多,为了便于最大限度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大瑶山自卫队的两个正副队长翁边和拔贡,把自卫队交给了参谋长盘洛和政委费春,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孙毅报道。如今整个大瑶山的人民都知道,他们有一支神秘而英勇的部队,能够加入这支部队,已经成为每一个瑶苗青壮年的梦想。

  与此同时,早已到达林民贤部与杨盛成部交战区域的秦东亮分队,则在拉甘少铭部的配合下,正在展开一系列的军事行动。

  达邦县政府大院位于南垒河东岸,它距离尚未修复的南垒河大桥只有一点八公里,几栋低矮陈旧的平房,围着一块五十米见方的空地,构成了整个政府大院。在周围高大树木绿荫遮盖下,倒也不显得太过寒酸。

  达邦县的地理位置因战事发生更显重要,它是第四特区总部拉城与政府军之间的第一道屏障,是景栋通向拉的必经之路,北控南垒河上游的孟卡、彭等三个县;南面七十公里就是被杨盛成占据的万岗县,鸦片集散地纳蓬镇正好处于两县之间。

  自从与杨盛成部发生冲突之后,万岗县南面的纳蓬镇已经被杨盛成部占领。达邦县城随即成为了林民贤部地前线指挥部。

  深夜时分,四周万籁俱寂,县政府大院坐北向南的一间平房里,林民贤与彭家福等十六名军中将领围着桌面上的地图,不停地商议着,正在对次日凌晨五点发起的全面进攻做最后的研讨准备。

  身板硬朗的彭家福指着地图大声介绍:“目前地时机对我们很有利。外界和政府军的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第一特区至第二特区一线,也就是萨尔温江西岸这一片狭长区域,其中第二特区的瓦邦联军与政府军在万塔凯城南面的大规模交战情形,已经引起各部势力地高度重视;其次是腊戌一线。双方经过半个多月的调兵遣将,均已准备就绪,一场大战眼看着迫在眉睫。在这个时候,我们突然发起对杨盛成部的进攻,根本就对整个缅北战局没有影响,近日,南垒河西岸的政府军陆陆续续撤走了一个营的兵力。还屡次派人与我们联络沟通,对我们表达了充分的善意和同情。如今来看,他们似乎非常愿意看到我们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否则他们也不会刻意减轻向我们施加的压力,让我们能够腾出手来,从容谋划这次地大战。因此,我们不能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只要一鼓作气收复万岗县城,杨盛成就会实力大损,至少两年内无法再兴风作浪。”

  众人听到后不住地点头。只有林民贤自己心里知道,这一仗打完之后,老岳父支援给自己的这支精锐部队就要撤回北面的第一特区保卫老巢,以自己不到一千人的兵力,的确难以维系达邦和万岗城这两个重要地区。虽然经过此战过后,杨盛成的实力肯定会受到极大削弱。自己也有很大把握固守万岗,使其势力不能再越雷池一步,但只要杨盛成一息尚存,就始终要面对这个枭雄地武力威胁,这绝对是一件让人十分头疼的事情。除非老岳父肯把这一千二百精锐送给自己,这才能有个立于不败的基础。

  彭家福将情况介绍完毕,看到林民贤皱眉沉思地样子,立刻就明白他心中在担忧什么。这一段时间来,林民贤也没少向彭家福抱怨自己兵力太少,想守住偌大的地盘这点儿力量实在是捉襟见肘。尽管彭家福脸上表现出十分同情的神色,但心底里却感到很不舒服,觉得林民贤此人就像自己大哥彭家生评价的那样: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几年来,林民贤以他圆滑的外交手腕在军政府和各势力间左右逢源,大发其财,可在这样良好的政治形势下,他不但不充实武装增加自身实力,反而训练荒废,一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