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越境鬼医 >

第482章

越境鬼医-第482章

小说: 越境鬼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军长思索了一会儿,随即点了点头,大声感叹:“打得漂亮!这一战深得我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精髓,加上神出鬼没、卓有成效的特种作战,一举粉碎了政府军即将发动的‘二月攻势’,把整个战局重新拉回到去年底的均衡对峙状态,这一招可真是厉害啊!不但在战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还一举扭转了丁英部的颓势,转危为安,就此把握住了战场地主动权。

  虽然政府军一贯军纪涣散,临敌作战的时候更是麻痹大意,但是这一战地作战计划制定得如此完美,进攻实施得如此果断坚决,堪称杰作啊!要是我地部下,我会给他记上特等功!”

  王军长的话,立即获得了与会将校地一致赞同。

  在国内多年没有实战的情况下,平时了解现代战争的途径也多是通过91年的海湾战争、99年的科索沃战争/。汗发动的反恐战争,但对我军的指挥员而言,反倒是发生在缅北的这次局部作战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和强烈的兴趣。虽然这只是四个团五千人之内的局部战斗,但此战对整个战局的巨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此战落在杨清泉眼里,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无论是从战前的情报收集、对敌我双方战力的了解、兵力的布置调遣、作战决心的果断、作战各部的精确配合、进攻线路的选择和战机的把握等方面,能够考虑得如此细致以及综合判断如此出色的人并不多见,哪怕在我军正规军事院校毕业和现役的中下级指挥员中,这样的人才也很难找,因此杨清泉很快就意识到这场战斗从方案的制定到临阵指挥,绝对不是好勇斗狠、行事犹豫不决的丁英部能办到的。

  凭借对丁英部和各特区主要将领和军队战斗力的了解,杨清泉最后把目光投向了孟雷,他心里不得不对自己师侄手下拥有如此的军事人才而深感惊讶。

  随着被遣送回来地情报人员的一份份详细报告送上来。杨清泉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师侄的新兴军事集团夺取孟雷的详细经过,那种雷厉风行的准与狠和对全局的把握,让杨清泉赞赏不已,特别是对万岗城的强攻、对孟洋城的逼迫和对杨盛成旧部的劝降和重用,无一不体现出指挥员们强大的信心和凶悍地战斗作风,对特种部队的灵活运用和对周边势力的精准了解,所有这些都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让杨清泉深为叹惜的是,取得这一优异成绩、一举成为缅北一个地势力的战斗集体,竟然是自己队伍培养出来并最后弃们,竟然是一群身负各种犯罪嫌疑。被迫亡命异国他乡的一群亡命之徒,这不能不说是对现实的一种绝大讽刺。

  当然,这其中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环境逼迫、让人迸发出惊人的潜力之外,恐怕用人机制地某个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一群数十人组成的集团之所以能一再取得优秀地成绩,并非侥幸使然,他们严密的组织纪律、奖惩分明的铁血手段和团结一心的战斗作风,才是取得一系列胜利的重要条件。

  如今,在与时俱进中被认为跟不上时代的抛弃了的许多东西,被他们重新捡了起来作为战无不胜地法宝,而且还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一现象更是不得不发人深思。

  “清泉,说说你的意见吧。”年逾六旬的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慎重地问道。

  杨清泉微微一笑:“根据各种情报,我本人做出的分析是——克钦军在作战指挥和局部战力上。得到了其他势力的大力支援,并且策划这一战斗的人,深得丁英部将校的信任,否则这一仗不会打得这么坚决,这么迅猛。从这一战中表现出来的全局观、准确度和坚定性,在十多年来丁英部的作战历史上从未有过,因此。我判断这伙人甚至可能包括袭击军火库和油库地精锐力量,都来自于一个相同的势力,否则他们之间不可能配合得如此地默契和娴熟。而根据我对缅北多年来情报地掌握分析,这一援军势力非新兴的康宁军事集团莫属,如今整个缅北地武装力量中,也只有康宁军事集团里面,拥有经过中越自卫反击战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十余名精锐老兵,而这些老兵如今都成为了他们军队的高级指挥人员,并且此后又在去年十一月初的消灭地方军阀杨盛成部的大规模战斗中积累了实战经验。拥有了充足的训练和一直没有停止过的小规模剿匪作战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从国内流窜过去的数以千计的专业老兵。我个人认为。他们已经成长壮大。成为了这个地区不可忽视的一股强大军事力量。”

  满满一室的将校们听了杨清泉的话,立刻凝眉思考起来。

  副司令员显然对此早有思考。听到杨清泉的话后,缓缓地点了点头:“看来以前我们一直忽视了这股新兴力量,对他们缺乏足够的重视。短短数月时间,他们就无声无息地发展壮大起来,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从大局上说他们是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是深思之后我却觉得,这个把握全局的人非常了不起,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极为巧妙,绝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胜任的!哈哈,说说吧,清泉,在座不少人都还不知道这股势力的领导人康宁和你之间的渊源呢,你介绍一下,让在座的诸位也有个清楚的认识。”

  “是!”

  杨清泉随即将康宁的身世详细道来。与会的大部分人第一次知道这个军阀头子康宁竟然是将门之后,第一次知道康宁的专业竟然是医生,也第一次认识到康宁的博学和富有……整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将校们面面相觑,一时间简直难以置信,等杨清泉如数家珍般将康宁手下十八猛将的简历一一读出来时,更是引发了一阵不小的震动。

  最后杨清泉苦笑道:“数日前发生的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几个放下老脸,特意去见了他们的代表一面,可是却只看到了陈朴、甘少铭和涂文胜这三个人,我那师侄人影都不让我见。

  而且,我前脚刚走,他后脚就将我们二十一名打入他们内部的情报人员送了出来,里面竟然有四五个人已经被他们的政治理念和军事作风同化,这让我暴跳如雷,又啼笑皆非啊!怪不得啊,我说他们为什么坚持要求购买枪支弹药,原来他们早就发现了缅甸政府军的异常行动,或许比我们的情报部门发现得还早也说不定。仔细分析后,我不得不对他们的情报获取能力深感惊讶,这一系列事实都能证明这一点:他们有严密的组织,有高效的情报机构和战力惊人的小股特种作战部队。我们已经侦测到他们的电台,但是由于他们不停地变换频道和密码,我们根本就无法及时破译,或者说破译出来也时过境迁了。从这一点上来看,他们应该还有一个高技术的指挥机构。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和意见,请同志们予以讨论。”

  王军长哈哈笑道:“清泉,你那侄子是个能人啊!干脆你出面,把你那侄子找回来得了,老子保送他去国防大学深造,回来给他越级提拔!***,如此人才放在外面,实在是太可惜了!”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名声显赫的副司令员也咧开大嘴,白眉一个劲的抖,显然乐得不行。

  杨清泉哭丧着脸,无可奈何地说道:“从目前的情况看,这小子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在外面闯荡了,他连他老爷子的面都不给,更别提我这一辈子没见过几次的便宜师叔了!不过有一点儿我要说明一下,这小子和他父辈一样,是个坚定的爱国者,哪怕受了这么多罪,他也从来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祖国和民族的事,上个月两广破获的重大毒品走私案,就是他的功劳。自从他占领孟雷地区到现在,加大了缉毒的力度,硬是没让一点儿毒品从他辖区流入国内,这一点就连地方上的同志也深感安慰。因此,我建议尽可能地用好这个关系,毕竟他占据的那个地盘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副司令员哈哈一笑:“他如今身居国外,无牵无挂,加上手下一帮人都基本是历经磨难的亡命之徒,我们也不能跑过去收拾他吧?万一收拾他后换上别人,可能更为头痛。因此,只要他心里有国家有民族就行了。各位,都表个态吧?”

    



                  


本文由 4020电子书 “蝶恋红尘”整理收藏
欢迎光临派派小说论坛下载小说
请勿将本文用于商业传播! 

第五百三十一章 后顾之忧
                  




   年初四的晚上,三十八个来自内地的家庭齐聚亚洲兄司,举行了盛大的团圆晚宴。

  支援第三特区丁英部,刚刚打了个大胜仗的将士们功成身退,迅速而安全地撤回到了驻地,其中的军委参谋部特种作战参谋长孙毅、特种大队大队长路小军、独立师参谋长孙昌杰三人也于下午紧急赶到了琅勃拉邦,如愿以偿见到自己苦苦期盼的父母家人。

  第一批前来与亲人团聚的弟兄们,如今已经在梁山的带领下,于大年初三上午回到了驻地,第二批弟兄在关仲明的带领下,如今全都坐在父母家人的身边,留下主持这次聚会的陈朴和康宁,一桌桌地向长辈们敬酒致意,走了一圈回到座位上时,早已经面红耳赤,处于半醉状态。

  康济民看到隆重宴席中这感人的一幕幕,连连感叹不已。想到这几天参观所见,他转身对身边低头交谈的徐家伟和陈朴说道:“几天来,我们这帮老家伙走马关灯似的去了附近两个省的农庄、工厂和林场参观,感觉这个上寮地区真的是大有作为。你们现在的做法非常巧妙正确,尤其让人欣喜的是从国内来的移民与本地人之间开始通婚了,这对民族融和促进很大,相信要不了多少年,这里就会成为又一个华人为主体的聚居地。你们做得很好啊!”

  徐家伟笑道:“这还是刚刚开始。随着一座座工厂地陆续投产。国内来的男女移民与本地人之间的通婚将会更加普遍。这样再过几年,等他们生下孩子有了后代,就算是真正融和在一起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展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因此我们对善良的本地人民也非常的照顾。”

  康济民点了点头:“说说吧,这次探亲的人中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愿意搬到这边来住,你们打算如何安置他们?”

  陈朴低声回答:“像我父母和哥嫂一样,我们的家人都更愿意和自己地亲人住在一起,因此我们打算把愿意移民的亲属都接到万岗城的军属大院去住。我们这帮弟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子,将官分配的是别墅,校官是公寓式的楼中楼,居住环境相当的不错。他们过去后,想休息个几年可以,毕竟现在我们不缺那几个钱了,如果想出来做点儿事情,那更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我们如今一直都在大规模招工,工作岗位多的是。另外,住家周围的居民大多数都是国内过去的。沟通相处起来都很方便。”

  康济民沉思片刻,有些不放心地问道:“这两天小宁也给我说了不少关于万岗城地情况,我总觉得万岗距离第四特区太近了。要是有个什么偏差,很可能就会成为你们的后顾之忧啊!”

  “老爷子可真厉害!一眼就看出问题来了,哈哈!”

  陈朴笑着赞扬了几句,接着解释道:“其实在我们眼里,第四特区根本就不足为患。首先,他们的军队只有一千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