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德意志的荣耀 >

第282章

德意志的荣耀-第282章

小说: 德意志的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我们的攻击。”特勒的话一说完。在场所有的人立刻纷纷鼓 

  。一时间整个会场都被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f'再次的向所有人行了举手礼,然后所有人立刻回礼。“看来战争是大不起来了!元首准备和谈了!”季明一边拍着自己的手一边笑着和自己的老丈人说到。“不一定啊!”听了季明的话,曼施泰因并没有立刻点头,相反他微微的摇了摇头,然后说到:“我总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的简单。”说到这里他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然后对季明说到:“但是现在这个不是我们军人应该想的。现在我们只要把自己的本质工作做好就可以了。” 

  很快这个莫名其妙的会议就结束了,季明也就坐上了等候在停车场内自己的小汽车,不过他刚刚到家,门口那里就站着一个国防军少尉打扮的人。“威廉。鲁道夫。赫斯将军!”那个少尉恭敬的向季明行了一个军礼:“我是奉了帝国总参谋长哈尔德的命令将这份文件转交给您,请您签收!” 
  “这里是什么东西?”看着那个少尉递过来一个并不算厚的文件袋,季明小声的问了一句。不过那个少尉用摇头回答了对方。看到这个情况季明也知道从这个少尉身上应该榨不出什么东西,于是他只得掏出钢笔然后在收件人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等回到自己的房子里面,季明把自己悄悄的关在了书房里面,然后拿起了那个信封。很显然整个信封的封口都是用火漆密封并且盖上了国防军的鹰徽标志。于是季明拿出一把小刀小心翼翼的裁开了密封的牛皮纸袋,里面是一个十几页的报告。白色报告的封皮上写着《白色计划》等几个硕大的单词。“白色计划?”听到这个熟悉的名次季明立刻知道意味着什么。于是他立刻展开仔细的读了起来。 

  “‘白色方案’的指令。鉴于波兰目前的态度,不仅需要使修改后的东部边界有安全保障,而且还需要进行军事准备,以便在必要时永远消除来自这一方向的各种威胁。 
  (一)政治上的前提和目的: 
  德国同波兰的关系仍然要遵循避免引起骚乱的原则。如果波兰改变其迄今基于同样原则的对德政策,转而采取对帝国进行威胁的态度,那么,同它进行最终清算就有可能势在必行。那时要达到的目的是,粉碎波兰的防御力量,在东面造成一种能满足国防需要的态势。最迟在冲突开始时,宣布但泽共和国为德意志帝国的领土。政治当局认为自己的任务是:在上述情况下必须尽可能地使波兰孤立,即把战争局限在波兰进行。这种局面在不太远的将来就可能出现,因为法国的内部危机日益加剧,英国会因此而采取克制态度。俄国的干预(它有能力这样做)很可能对波兰毫无益处,而仅仅意味着波兰被布尔什维主义吞并。周边国家的态度如何,完全取决于德国的军事需要。德国不能轻易地将匈牙利列为盟国。意大利的态度是由柏林一罗马轴心已经确定了的。 

  (二)军事上的结论: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274节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德意志的荣耀》    第274节 
作者: 盖世太保 
         
  建设德国国防军的伟大目标,仍然要视西方民主国家的敌对程度而定。“白色方案”仅仅是诸项准备工作的一个预防性的补充措施,决不能将它视为同西方对手进行军事冲突的先决条件。越能成功地以突然、猛烈的打击开始战争,并迅速取得胜利,就越容易使波兰处于孤立地位,即使在战争爆发以后也是如此。但是,整个局势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以确保帝国西部边界和北海沿岸及其空域的安全。在进军波兰时,要针对周边国家特别是立陶宛采取警戒措施。 

  (二)国防军的任务: 
  国防军的任务是歼灭波兰的军事力量。为达到此目的,必须做好准备,力求达成进攻的突然性。秘密的或公开的总动员,将尽可能推迟到进攻日的前一天才下令进行。计划用于防守西部边界的兵力暂时不得另行调用。对立陶宛须保持警惕,对其余边界只须进行监视。(四)国防军各军种的任务: 
  1、陆军 
  在东线的作战目标是歼灭波兰陆军。为此,在南翼,可进入斯洛伐克地区。在北翼,应迅速在波莫瑞和东普鲁士之间建立联系。必须做好开战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以现有的部队也能发动进攻,而无需等待动员后组建的部队按计划开到后再行动。现有部队的荫蔽的进攻出发地区,可在进攻日直前予以规定。我保留对此事的决定权。预定担负“西部边界掩护”任务的兵力是全部调往该处,还是留一部分作他用,将取决于波兰的局势…… 

  “呼!”在一口气读完了白色方案的文件之后,季明重重的舒了一口气。他缓缓的来到屋子里面的地图前。然后对照这地图,把纸上标注的城市名称一一的对应起来。良久他才摇了摇头。“波兰!你完了!” 

第三部 第四十章 赌博式的外交(下) 

  不光是季明收到了这份让世界震惊的计划。几乎所有的军长以上的高级军官都通过国防部派来的传令兵接到了有关白色计划的全部方案。当然接到这些消息的军官此时除了震惊之外也没有其他的想法了。 
  不过,此时季明知道在希特勒的面前,最艰难的问题已经不是波兰哪知排名欧洲第五的武装力量,而是站在这个国家身后的那些保护人。虽然从出兵莱茵兰到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无论是季明还是希特勒都知道,英国、法国这两个暮气沉沉的国家已经不用再考虑了。但是,在去年和波兰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的苏联,对于德国来说却是一个不可捉摸,而且有非常强悍的对手。于是苏联的态度就成为德国能否发动进攻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也许上帝真得很眷顾德国人。就在德国想方设法的想试探苏联对于德国进攻波兰队的态度的时候。波兰的贝克上校却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情。4月5还跑到多维尔与英国签约的波兰外长贝克上校。他受到了官方和公众的热烈欢迎。此外还享受了当地人热情的款待,还与英国的国王和王后共进午餐。虽然表面上看上去不错。但是生性傲慢,隐密而多疑的他在进行正式会谈时,他就不那么能接受意见了。当英国建议。如果德国进攻波兰。波兰应该和苏联一起建立反希特勒阵线的时候,这个计划立刻遭到贝克的激烈反对。因为相比较希特勒这头饿狼而言。贝克更怕背后的俄国白熊从后面用熊掌给自己狠狠来一下。所以他坚决的拒绝参与可能突然导致与希特勒交战的任何事情。而且对于和苏联的结盟。他是毫不让步。于是,在月6日他与英国签订的暂时的互助条约中,苏联便被排除在外,不准它插手。 

  而与此同时,相对苏联来说现在他亟需寻求盟友。因为大清洗已经严重的削弱的苏联的军事实力。现在他继续要时间恢复元气。而且在执行其外交政策时,大部分国家都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的,他们大多数都奉行‘炉中有两块铁总比只有一块好’的政策。在得知波兰拒绝了和自己的联盟之后,苏联立刻调整了其谈判的策略。420苏联的《共青团中央报》的后版上出现了一条似乎不惹人注目的消息:“苏联人民外交委员,马克西姆。李维诺夫的职务已由V。。莫洛托夫接替。”这是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但是所有人第一时间都知道。李维诺夫的解职是他与斯大林之意见分歧的结果。李维诺夫本人系反对轴心国的集体安全的象征,他的下台因而意味着斯大林已放弃了这条路线。李维诺夫被替换一事表明,对英国和波兰斯大林已经不再相信,同时,苏联的大门正在向德国打开。 

  2+。大的阅兵仪式来庆祝他的生日。整个场景雄伟壮观——国防军三军以及武装的党卫队均派出了方阵。而且在仪式上,他们还陈列了最新式的重炮、重型坦克、高射机枪和空军的探照灯。一队队战斗机、轰炸机从头上轰鸣而过,一辆辆坦克和炮车排着整齐的方阵,通过菩提树大街厚实的柏油马路穿过象征胜利的勃兰登堡门。出席阅兵式的外国使节,对德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阅兵,各有自己的印象,当然也有新任的苏联人民外交委员莫洛托夫。 

  在阅兵仪式结束之后。希特勒便把这个有着脸孔冷峻的苏联外长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而原本不芶言笑的希特勒在此时,却成了和蔼可亲的主人。不过,在亲切的外表下他却埋藏着一副铁石心肠。在会谈的一开始希特勒便显出了他极强的攻击力,他抱怨那个苏联的外长说:“斯大林显然不太愿意签订新的经济协议,这给德国人一种印象;苏联人并非真心诚意,而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在谈判中玩弄花招。接着他还继续说,德国根本无意扩张至乌克兰。而且德国将放弃其先前反对共产国际的政策从而使德苏的政治与外交关系平稳而正常话。 

  这一串串甜言蜜语把可怜的莫洛托夫打的晕晕糊糊。而且他也认为此时正是自己一展身手的好机会。因为和德国谈判成功意味着自己在苏联内部的地位将会十 
  固。不过,作为一个有着资深政治斗争经历的政治I最重要的就是稳定住自己的情绪,至少让对方无法判断自己的真实的意图。于是莫洛托夫很快的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建议,但是他并没有把话说满。只是说,目前的情况两国元首不应该直接见面,而最好采取大使级别的谈判。当然莫洛托夫的话得到了希特勒的赞同。 
  接着,在剩下来的一个月,苏联驻大使馆临时代办格奥尔基。阿斯塔霍夫和德国驻苏联大使。冯。舒伦堡则成为了双方外交部会客室的常客。两个国家的变化之快让所有人包括自觉本国之内的人都感到难以接受。不过很快一系列的条约就出现在两国的报纸和媒体上,包括《苏德农业产品交易条约》、《苏德工业互助条约》、《苏德能源条约》等等,其中,最主要德内容包括苏联每年将向德国提供八百万吨的谷物。四百万吨的小麦。三百万吨石油和其它物资,而德国将向苏联援助一批工业设备,并且帮助苏联建造一系列的工厂。此外,德国军方和武器供应商将向苏联提供一批现代化武器的制造图纸和实物。当然。这只是对外公布的一小部分内容。双方更加深层次的内容还在不断的谈判之中。而对于双方来说。一旦这个谈判结束,也就意味着世界的格局将就此改变。 

  而德国与意大利谈判也在同时进行,5月22日德国和意大利终于缔结一个更有约束力的轴心条约。在隆重的签字仪式中,希特勒表示:“这份《钢铁条约》,把意大利的命运和德国的命运无可挽回地捆在一起。”希特勒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这份条约中保证,如果一方处于战争状态中。战争期间一方‘将用其海陆空三军的全部力量’支援另一方。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墨索里尼甚至未让其内阁或政治和法律专家们去核对条文内容。以至于条约甚至没有明文规定:只是在遭敌进攻时本条约才有效。这样,墨索里尼便大意地把意大利的命运置于他的伙伴的掌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