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德意志的荣耀 >

第527章

德意志的荣耀-第527章

小说: 德意志的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升部队的作战能力上,季明不得不在辅助部队上下了一番功夫。 

  非洲军团的辅助部队主要包括,加强炮兵部队,加强搜索部队,加强工兵部队。伞兵突击队,特种作战部队。加强装甲部队和加强后勤部队。在非洲军团的战斗序列中,他们的炮兵部队和加强的装甲部队最为引人注目,炮兵部队除了主力的火炮,两个装备150MM自行HUMMEL榴弹炮的炮兵团之外,还有一个装48门88MM重型高射炮的炮兵旅。当然,按照隆美尔的性格。这支加强的高射炮并部队将会很快成为他的火力支援部队。而加强的装甲部队,则是另外一个特色。不为别的。因为其中一个连装备了15辆德军的新型战车45~:10月刚刚完成所有验收。目前只生产了60辆试验量产型。而季明大笔一挥将这些坦克调往北非,除了增强非洲军团的实力之外,更大的因素是想试验一下这种强大武器的威力。 

  就在季明磨刀霍霍的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卡住了他的思维。 

第五部 第四十二章 通向胜利的瓶颈 

  这个问题就是后勤。在现代战争中,能够决定胜负的已经不是光靠军队的素质,武器的先进与否或者是指挥官的能力。最关键的是后勤补给。特别是对于现代战争来说,后勤补给的重要性简直无法替代。 
  特别是在沙漠中。如果战车没有了油。士兵没有了水和食物。枪膛里面没有子弹。那么就算是再强大的部队,战术再高明的指挥官、在这种情况下。也是无法作战的。而对于这点,季明也是深有体会的。特别是历史上隆美尔的非洲军团莫名其妙的在北非失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非洲军团没有办法维持自己的补给线。(其实不算是历史,因为隆美尔的非洲军团还没发生)而季明也并不指望自己的人品很好,能够不断的缴获盟军丢弃的物资(历史上,非洲军和英国军队的物资储备比是1:50用一吨。这种可怕的物资保障水平肯定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特别是这种高机动作战的需要。所以。摆在季明面前最关键的就是如何保障德军的补给。 

  对德国非洲军团来说,摆在第一位的不是弹药或者油料。而是粮食和淡水。因为在沙漠这种恶劣的环境战斗,有没有弹药倒是小事。最重要的是能否身存下来。所以,首要解决的就是吃饭和喝水。粮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问题,季明虽然没有去过北非,但是他十分的清楚。这个粮食补给。并且也不是将欧洲的德军食物运到北非的热带战场就算了事。因为在热带奇怪的气候下,很多来自寒带的食物项目在那里很快就会出现腐败,因此德军被迫以黑面包及意大利地区出产的乾豆取代欧洲人习惯食用的马铃薯及白面包。德军的主食是面包和黄油,不过在在沙漠的炎热天气中无论是天然黄油还是人造黄油都极易挥发,所以他们以橄榄油取代,但是橄榄油这玩意,虽然在现在被吹捧的很高。但是,在当时,他并不受士兵欢迎。因为这种油的味道并不浓烈。在当时的德国人喜欢重味道的饮食中。他不可能受到士兵的欢迎。 

  在北非战场上,意大利负责供应德军食物这是因为。是墨索里尼不愿意看到德军的补给官全方位的插手意大利人的事物。至少季明心里知道这个高傲的意大利胖子肯定会这么认为,北非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所以那里的一切都是属于意大利人的。于是,德国的非洲军团。包括武器和物资的补给都需要借助于意大利人之手。这种不符合一般常理的傲慢,让季明感到难以理解的同时又束手无策。因为由于德军在意大利没有前进基地。而且自己跟地中海根本沾不上边。所以他只能暂时听从墨索里尼的安排(历史上,除了武器和装备之外。意大利人负责非洲军的一切补给)意大利人提供的食物包括咖啡、食油、果酱,及肉罐头;而根据德军北非观察员提供的消息表明。意大利人的厨师可能是一个著名的穆斯林。因为他们的提供的食物。无论是热食还是罐头。都是平淡无味的,因此在北非作战的意大利军怨声四起,皆不满的意思。更有意大利士兵戏称自己国家出产的牛肉罐头为‘墨索里尼的老驴’。而且食品的供应常常出现短缺,因为食物中缺乏新鲜水果和蔬菜,许多年轻的士兵因为缺乏维生素出现败血症的症状,牙出血,牙齿脱落,因为免疫力低下,对传染病缺乏抵抗力,因此大大影响了士兵战斗力的发挥。(对于意大利人而言,自己的失败也可能有食物的问题在里面吧。因为他们甚至连弹药箱打不开都能算作理由。) 

  而和意大利人甚至德军的食物相比。英国人的补给十分的充足。他们的牛肉罐头、特制的白面包、果酱、硬饼乾、及水果罐头,都让德军大开眼界。在欧洲作战的时候,德军只要能够缴获英军的食物,特别市牛肉罐头。都会雀跃万分。不过,让季明感到奇怪的是。根据情报现实。英国军队也认为他们自己的食物极难下咽,认为德军比他们吃得好。(无独有偶,历史上,当四三年后在意大利与德军作战的美国部队也认为德兵伙食比美军口粮好吃,)实际上,对于食物的供应。特别是鲜肉的供应,季明有自己的打算。打猎就是一个解决肉类的好方法。在战斗的间隙,去荒漠中猎杀黄羊,不仅能够给生活平添了乐趣,新鲜 

  改善了枯燥乏味的饮食。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511节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德意志的荣耀》    第511节 
作者: 盖世太保 
         
  除了食物之外。水是沙漠中最重要的必需品了。军队不仅须要靠水活命,车辆的水箱也要加水才能行驶;因此必须尽量节省用。而水桶的密封性十分的重要。如果因为他们自己的油桶漏水的话那就倒霉了。因为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如果发现携带的饮水或汽油漏完时,送命的机会就大了。而这点上,季明认为自己做的要比英国人好的多。至少他给非洲军团列装的五加仑油桶可以装载水,也可以装载汽油或润滑油。而英国兵情愿使用德国的油桶,因为他们的油桶由于焊点不好,十分容易泄漏。 

  此外,一些小东西也影响这部队的战斗力。比如,沙漠地区由于沙子的侵袭。所以对于发动机的要求就非常高。所有的发动机必需安装孔眼很小的过滤网这样才能保证车子在沙地里面正常的行驶。还有就是军装,由于非洲地区的气候完全不同于欧洲。所以这些军服的之做也不和军服完全相同。一开始所有的军服用不透水的亚麻布制作,这种风格更加接近于一战德国在非洲殖民地作战时的样式。但是经过情报对比,季明确知道无论布料还是样式都是不合适的。因为布料太硬不能良好防热和防冷。在凌晨。湿气)军的制服用纯羊毛制成。十分合身。于是,季明决定按照英军制服(当然勋章。军衔等都改成德国式样的)。并且凭借记忆决定使用沙漠迷采。这样。就可以让沙漠中伪装。最让季明难以接受的就是非洲军团还配备高筒靴。在高温下这种靴子非常不利于腿部血液循环;而且当作战负伤后。很难将靴脱下。影响了救治时间。所以他决定采用牛皮制成的硬皮鞋。而钢盔的样子也得修改。在北非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佩戴深色的M35钢盔无疑是一种奇怪的找死行为。因为太阳的照射能够使得钢盔的热量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所以,经过权衡,季明决定采用新的方法。那就是双层盔。大号的M35钢盔里面罩一块软木制成的盔膜。这样更加利于士兵的佩戴,也不会因为过热而造成烫伤。除了这些,还有简单的行军炉也是关键。在激烈的战斗中吃上一口热饭成为士兵保持良好士气的关键,但是当季明看到‘伟大’的德国后勤部门竟然准备给前往寸草不生的非洲军团配发烧木柴的炉子的时候,季明真的要崩溃了。不过,他很快的就下令立刻改正了这个错误。虽然从表面上看上去,这是一件小事。但是,这件事情再季明眼里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对于他而言,现在每一个小错误都是不允许的。因为这关系到每一个士兵的性命安全。 

  除了这些,运输也是整个后勤作战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和以往的后勤相比,这季明和他的司令部将面临极大的考验,由于地方遥远,所以德军后勤支援不得不以最高速度完成对北非的支援。为此,季明设计了几条道路。不过由于地形的限制,非洲军后勤运输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先通过铁路把后勤物资送往意大利的各个港口。然后在再那里用船运往北非。为此,季明决定再罗马建立一个负责运输调度的德军非洲运输局。这个单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承担非洲军团的运输任务。 

  再季明的计算下,所有的大件物资、包括坦克。弹药和油料。甚至还算有部分人员都是要通过海上运输到达北非,可是季明深知这个计划并不能够十分的长久,因为地中海并不是北海,意大利人也没有成为地中海的主宰者,而马耳他和亚历山大地区的英军潜艇部队是很乐意袭击没有任何舰船护航的运输舰,所以如果当运输船只不断损失后。人员运输则必需通过空运。为此,季明决定成立空中运输指挥部,这个指挥部隶属于德国空军,从属于非洲运输局。各种大型的运输机在非洲卸下的物资(其实主要是兵源)由非洲军团的后勤管理部门负责输送到一线。而再制定计划的时候,季明就知道,要维系如此漫长的补给线(尤其是地中海海运线)是极u。。。。然的崩溃了。所以,季明认定自己的计划不能失败。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某个地方的取舍。 


第五部 第四十三章 艰难的抉择 

  对于季明而说,整个战场最难以取舍的地方终于到来了。那就是地中海的两个重要的岛屿。马耳他和克里特。 
  马耳他位于西西里岛以南约93公里,离非洲最近距离(300里,由马耳他岛(284方公里),戈佐岛(Gozo)和三个无人居住的小岛组成,总面积316平方公里,二战开始时人口约28万,首府为马岛东海岸的瓦莱塔,瓦莱塔大港也是岛上英军的主要海军基地,全岛地形西高东低,最高海拔253,主要为丘陵和平原,无森林和永久性湖泊河流,缺淡水。 

  其实在没有战争的和平时期。马耳他是一个根本不起眼的小群岛。因为这里虽然处于地中海的要冲,但是很多航线却并不走这里行走。世界各国的轮船也大多停靠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和法国的科西嘉岛。但是,在现在,这座默默无闻的群岛却成了扼制了地中海东西交通及意大利和非洲的补给生命线的咽喉,根据帝国保安总局的在19405-9月份的统计,以马耳他为主要基地的英国海空军使意大利驶往北非的船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1940年5马耳他军力薄弱时意大利船只的损失率只有2。2%,而19407月这个损失开始慢慢上升。达到了16。7%到了9月这个数字则窜到了21。2与此同时,季明的心里也有一个损失记录。按照他的记忆。当非洲军团加入北非的时候,马耳他由于被德国空军压制,所以舰队的损失不大,只有5。6%但是,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