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我的奋斗 >

第7章

我的奋斗-第7章

小说: 我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尼黑的语言,差不多和我的语言相同,使我回想到青年时代在下巴维利(Lower 
Bavaria)的那种情况。 

  此地在各方面都和我有一种亲密之感。 

  我和这地方的关系的深切,实在远过于世界的其它各地;因为,这地方和我的发展
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的缘故。 

  联盟的赞成者,在奥地利仅仅只有哈普斯堡的皇胄以及日耳曼人而已。 

  因为哈普斯堡的皇胃的赞成,就是出于强迫计划;日耳曼人的赞成,是轻信和不明
白政治的缘故。 

  由于轻信而赞成者,就是因为他们想藉三国联盟(Tripple Alliance)来谋日耳曼
帝国的强盛和稳固;由于不明白政治而赞成者,就是因为他们的想像和事实不符,他们
的所为,实在不过是日耳曼帝国,附着在一个国家的僵死上而已;所以结果必使他们堕
入深渊而不能自拔;况且联盟能够使奥地利慢慢地脱离日耳曼的民族性。 

  因为哈普斯堡皇胄既是相信和帝国联盟之后,便可不受帝国的干涉——不幸,这一
点真是凶到的很对——所以他们不难把日耳曼人在国人的势力逐渐消灭不会发生什么危
险。而且也很无须成虑到德国政府所提出的任何抗议,这是因为德国政府的观点,素来
以“客观”态度著名的,他们对付奥地利的日耳曼人,也是常常可以赁藉联盟来抑制反
对,无论任何坚决的呼吁,凡斯拉夫人加以特别可耻的祖护而引起的,都可以用那联盟
的口实而给予制止。假使我们对于历史以及日耳曼的民族心理有过精密的研究,那么,
决不会有人能够相信意大利和奥地利会站在同一战线上作共同的奋斗的。 

  假使不论那一个政府竞能敢为其所痛恨的哈普斯堡派的一兵一卒(除非是和奥为敌
,)那么,意大利必定立刻震怒而将如火山的爆发了。 

  当我在维也纳的时候,常常见到意大利对于奥国有关热烈的轻宙和无限的仇视。 

  几百年来,哈普斯堡皇室为反对意大利的自由和独立所作的罪孽的重大,意大利是
永不能忘掉的。 

  即使想忘掉,实在也有所不可能,何况意大利的人民或是政府,大都是无意于忘掉
呢! 

  所以,为意大利的利害计,对付奥地利唯有两条路,便是联盟或是开战。 

  意大利人是很从容的选择了前者,自然可以安然准备后者了。 

  德国的联盟政策,是既无意义而又多危险的,况且奥俄的关系,又是正日趋于用武
力来解决的时候。 

  到底为了什么而缔结同盟呢?这不过是趁国家尚能有着自主约的机会的时候,来保
障国家的前途而已。 

  所谓国家的前途,又不过是使日耳曼民族继续生存的问题而已。 

  德国的人口,每年要增加近九○○。○○○人,来养活这些新增人口的困难,自然
是与年俱增的。 

  除非我们未雨绸缪而先来找取方法而加以防止,那么,结果是必定会使其祸殃的。
 

  要替这些繁殖的人口来找工作和面包;不外是两条路,就是开拓领土和采取殖民贸
易政策。 

  这两条了路,都会有过种处的考虑、研究、建议及辩论、。 

  但是,都被各种理由来推翻了,最后才决定采取第二条路。 

  这两条路比较起来,当然是第一条比较健全些,因为获得新领土以及容纳过剩的人
口,这利益是未可限量的,尤其是在将来为更甚。 

  现在领土政策唯一的希望,只是限于欧洲一地,不能扩充于喀麦隆(Cameroons) 


  等的地方去。 

  我国东际的两处边际及领土的范围,都是由奋斗而来的,所以我们对这为生存百奋
斗的决心,那是不得不感谢的。 

  我们所以能够生存到现在的缘故,也是完全靠着这一个决心而成功的。 

  这种解决的方法,所以正确而合理。 

  还有另外的理由:现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大都像倒置着的金字塔,因为他们在欧洲
的基础,比了他们对殖民地才国外贸易的各种负担,真像头重脚轻的样子,简直可笑之
至!我们可以说,顶在欧洲,到底则散在世界各地,和亚美利加合群国的奠基于本济而
顶则和地球各处相接触的情形显然相反。 

  所以美国内部的实力非常雄厚,而欧洲诸殖民地的国家是大都比较起来显示出衰弱
来了。 

  这种时期的例子,就是英国也不能作为反证,因为我们常易忘却那盎格罗撤逊世界
和不列颠帝国关系中的真实性。 

  英国仅因他的语言文化和亚美利加合群国相同,所以英国不能和欧洲的其他各国相
提并论。 

  所以德国要想实一健全的领土政策,唯一希望,就是在欧洲的本部能够获取新的领
土,假使殖民地不适宜于移殖大批的欧洲人,那么殖民地也是毫无用处的。 

  在十九世纪,要想用和平的方法去获得殖民地,已属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要想实一这种殖民政策,只有出之于坚苦奋斗的一条路;但是,这种奋斗,
是在谋取大陆上和本国邻近的领土,而不是欧洲以外的土地,那便是更为适当的。 

  这一个政策,想要使它实现,在欧洲唯一可能的联盟只一个英国。 

  如果我们德国再来实行侵略,只有英国才是能够做我们的后盾的。 

  我们有权来实行行为,实在不逊于我们的祖先。 

  我国的和平主义者,坐享着东方的产物而不稍踌躇,不知最初开辟东方的工具,就
是刀剑呢? 

  我们应该惜任何重大的牺牲,去获取英国的好感。 

  所谓牺牲,便是放弃殖民地和海上霸权,并且再避免因了我们的商业竞争而妨碍到
了英国的实业。 

  英国在有一时期,希望我们能够有这种的表示,因为基国他也很明白德国为丁人口
的增殖,必须谋得一个解决,这个解决的方法,或借助于英国而在欧洲谋得解决,或是
无须英国的帮助力,在别处地方自己去谋解决。 

  十九世纪末,基国谋和德国亲善,实在就是了于这种的感情。 

  但是,德国人大都以为此举是徒供英国的利用,所以均觉不安,像一朝缔结了联盟
,不必用互惠来作基础的! 

  实在,根掠于互惠的原则,德国对英的交涉,可以得到顺利的进行。 

  我们必须要知道,基国的外交政策很是机巧,假使我们不把实惠来给他,他是决不
能加惠于我的。 

  我们且试想,倘使德国能用灵敏的外交政策,去完成了德国联盟,像一九○四年日
本的所为,那么,他影响于德国的,我们很难加以估计了。 

  也许世界大战不致爆发了。 

  但是,这种政策竟没有被采行。 

  然而发展工业和世界贸易,扩张海权及殖民地,这些仍是可能的。 

  如果要实行要欧洲拓地的政策,那唯有联英反俄;反之,要想行殖民地及世界贸易
政策,那唯有联俄反英。 

  德国处在这种情形之下,应该立刻当机立断,决定和奥国的绝交。 

  百他们采用“在经济上和平征服世界”的政策,这势必把他们前此所行使的武力政
策,永远的破坏了。 

  当许多意外的威协,不时从英国来的时候,他们也许还莫名其妙哩! 

  最后,他们虽然决心建造一个船队,但是,他们的目的不要攻吉英国而在保障“世
界和平”以及“在经济上的和平征服世界。”。 

  所以,他们不仅对于战船的数量有所限制,就是各船的吨数及其军备,也是限制着
最低的限度,藉以表明着他们的最后目的,还是在于“和平” 

  “在经济和平的征服世界”的要素,就是国家政策中的唯一的主要原因,这实在是
最愚笨不过的事,然而,他们竟援引英国来证明实行这种原则的可能,这实在真是愚不
可及了。 

  我国的大学教授他们所讲授历史的理论所留下的害处是没法可以补救的,这适足证
明读历史只读百不能了解,真是叫做“食而不化”,这情形是随处都是的,这种理论,
就是在英国方面,也已遭受了驳斥,这是他们所不能不承认的。 

  然而,在世界上的各国,他们预备以武力作经济的后盾,而且在征服之后,再以残
酷的手段来之维持这种行为的实使者,实莫过于英国。 

  英国向来的政策,他不是用政治的势力去获得经济的利益,于是立刻使经济的利益
一变百为政治势力吗?所以,如果说基国太怯懦,不敢为了保障他们的经济政策而奉流
血,那是完全错误的。 

  英国没有国民军的事实,这也不足为反证;因为一国的要点,并不在兵力的形式而
在善用一国所有势力的意志和决心。 

  英国时时具有他所必需的军备。 

  英国在战争的时候,常用一切必需的利器来获得的胜利。 

  如在役兵有用的时候,英国便以役兵来应;但是,如果不碰到必须有重大的牺牲方
能获得的胜利的时候,英国也就不惜用他全国的最优秀的分子来应战;他的在战争时的
决心和毅力以及其百折不挠的作战行为,那是无处不具备的。 

  在德国,常把学校,刊物,以及滑稽报纸等来做宣传,宣传着谬误的英国人的生活
及其帝国,使德国人养成一种观念,而陷入自欺的心理,竞使德国人对于英国人,加以
轻视,这种廖误的观念,探深地印入了人心,于是德国人的心目这中林家都认基国人是
一种狡猾诈而怯懦的商人了。 

  (要知道一个庞大的英国,决不是徒靠诡计卑劣的手段所能目结而维系的,但是我
国的那些肖头教授,他们是从不会了解到这—点的。 

  这种错误的观念,有少数付之纠正而予以警告,然而,对这些少数的警告的人,不
是予以漠社,便是遭受抑制。 

  当两对垒于法兰德斯(Flanders)的时候,我们武装同志那种警惶失措的状态,我
还是历历在目的十分清楚。 

  交呀不到数日。国人便立刻觉悟到苏格兰人确实不和国央的滑稽报章及报告中所描
写的形态了。 

  我要这个时候,于是使对宣传及其最有效的方式加以注意了。 

  那班宣传,对于前面所说的荒谬观念,自然有着便利的地方,他们可以援引实例—
—不管这例子的错误是怎样——来证明“世界的经济征服”是正当的。 

  凡是基国人所以能够成功的,我们德国人自然也必能成功的;因为我们的诚实——
不像英国人的这样缺乏信义——又可认为是我们的特长。 

  我们所希望的,就是把德国人的诚,去使小国归附而大国信赖。 

  三国联盟的价值,就心理方面来说,那是毫不重要的事情,因为联盟愈是重在现状
的维持,那么,他的维系力也就愈弱之。 

  反之,假使同盟各国的势力,如果愈能希望达到其确定百真实的扩张目的,那么,
这势力也就愈强;因为这种同盟,他的力不在于防卫方面而在于进攻在缘故。 

  各处的人士,对于这一点,大家都能认识清楚的,而独那班所谓“专家们,” 

  竟会得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