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1597-日本还有竞争力吗? >

第15章

1597-日本还有竞争力吗?-第15章

小说: 1597-日本还有竞争力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嘉的新式16位系统开发游戏,世嘉对它们有很强的依赖性。为了与任天堂竞争,世嘉在开始的时候收取更低的版税,并给开发商生产它们自己的软件和为其他厂商设计游戏的权利。


第二部分第三章  对日本式管理的再思考(11)

    世嘉也给零售商以优厚的条件,而这些零售商也急于找一家公司替代任天堂。世嘉保证了零售存货的充足性,并利用零售商对任天堂的反感,培养与零售商的密切关系。世嘉还大力进行广告宣传,制定挑战性的价格。1991年6月,它提出口号“Genesis做到了任天堂所没有做到的”。 世嘉还以其他方式努力工作,以成为一个“酷”公司,这一形象会得到十几岁孩子的认同。然而,世嘉在推出它的32位游戏机时没有成功地把它的理念灌输给零售商。零售商不满是Saturn业绩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个重要厂家索尼也拥有独特的战略。索尼对视频游戏市场进行了多年的跟踪,却直到1995年晚期才进入,当时市场开始转向CD…ROM技术,在这方面索尼实力雄厚。索尼在音频CD和CD…ROM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索尼以一个名为Playstation的32位CD…ROM游戏机进入视频游戏市场。任天堂注重“可玩性”,世嘉注重图形质量,索尼则注重以低价格提供高质量产品,尤其是在软件上。索尼发现,通过确立一个成本领先的地位,它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例如,任天堂依靠出色的游戏性能保持了费钱的插入式游戏系统。索尼因生产大量其他民用电子产品和部件而拥有优势。    
    索尼生产了大量的游戏。与任天堂和世嘉不同,索尼并不自己开发软件,而是以低许可费吸引第三方开发商。由于许多开发商具有为世嘉开发CD…ROM软件的经验,索尼从中获利不少。索尼也把软件直接卖给它自己所建立的零售商网络,其销量的80%都未经过批发商,而其他公司则常通过批发商销售软件。    
    由于三家公司具有不同的战略定位,同时拥有一个世嘉 Genesis、一个高级的任天堂娱乐系统、一个索尼的游戏平台以及一个任天堂现在的N64的游戏迷并不少见。这种总和为正的竞争推动了150亿美元视频游戏市场的繁荣,尽管一些分析家把它全部归因于家庭PC机的日益流行。三家公司都获得了巨大的盈利。从1986年到1996年,任天堂的平均ROE为25%,同一时期世嘉的ROE为15%,虽然它最近由于世嘉 Saturn的失败而遭受了一些挫折。任天堂和世嘉的平均ROE都远远高于日本的平均水平。1997年,索尼创造的总经营利润中41%来自游戏平台,估计索尼游戏业务的税后ROS是9。6%。    
    小结    
    战略竞争并不是一个零和博弈。视频游戏业表明,战略竞争能够扩大总市场,允许很多公司同时取得成功。日本的经营改进实力仍然重要,可要是没有战略,日本式竞争方法是很不完善的,而且用这种方法进行竞争将会非常危险。    
    拥有战略的日本公司维持了它们的高度成功。问题是只有少数确定的日本大公司拥有战略。此外,日本政府模式和日本公司模式都是与战略竞争方法背道而驰的。    
    拥有清晰战略的日本大公司已经证明战略竞争是可以做到的。日本的问题更多在于头脑僵化,而非日本一成不变的环境。另外,一大批新兴的知名度较小的日本公司正在利用独特的战略走向成功。现在日本很少出现新的工业,这些公司代表了一些例外。有趣的是,这种新兴公司中的许多把总部设在京都地区以及大阪和东京之外的其他地区。我们将在第五章和第六章中考察京都和一些这种新公司,因为它们为日本的经济政策和公司战略的走向指出了方向。


第二部分第四章 如何解释日本的竞争力(1)

    我们在试图理解日本过去辉煌的根源的时候,不得不面对一个矛盾的事实:被普遍认为能够解释日本成功的政府措施—那些以种种方法限制竞争的活动—实际上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浪费。一些日本企业取得了成功,可并非是这些政策在起作用。那么,究竟什么能够确切解释日本的竞争成功和竞争失败呢?日本的新模型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对日本有竞争力和无竞争力的行业进行研究,所得的发现是与我们所认同的有关国家竞争力的概念相一致的:脱离政府的指令、在一个支撑性商业环境中开展激烈竞争,是经济繁荣的惟一道路。日本毕竟不是一个特例。    
    繁荣和生产率    
    决定一个国家财富的根本是这个国家公司的生产率,公司以此来进行竞争。一个国家经济的生产率是用这个国家单位人员、单位资本和单位实物资源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产品)的价值来衡量的。单位劳力或单位资本取得的收益确定了一个国家能够维持的工资、投入资本的利润和它的实物资源产生的盈余(减去成本后)。这些是一个国家单位资本收益的主要决定因素。    
    所以,生产率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确切地说,一个国家的生产率包括这个国家的产品在市场上索取的价值(价格)和它们的生产效率。只提高生产效率,或以每单位的劳力或资本生产更多的产品,未必能增加工资和利润,除非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变或上升。由于全球竞争给标准商品的价格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只有效率是不够的。发达国家提高它们的生活标准,更多的是靠抬高它们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例如,依靠更好的技术、市场营销和相关服务),并通过创新进入新的领域,而不是以更低的成本生产标准化产品。    
    那么,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怎样才能为持续快速的生产率增长创造条件。一个国家的生产率是这个国家所有公司生产率的总和。一个地区的生产率和繁荣程度仰赖于公司如何进行竞争,而非进行竞争的公司所在的行业。如果公司采用成熟的方法,使用先进的技术,并且提供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任何行业的公司都可以提高生产率—鞋业、农业或半导体业。所有的行业都可以采用高科技;所有的行业都可以成为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只看到“热门行业”是竞争上的误区,在这种情况下规模经济决定了成败,国内竞争被看成是一种浪费。正如我们在第二章所讨论的,日本式的“瞄准”方式是不可行的。日本政府的政策应该有所改变,应着重于解除生产率的束缚。    
    争取改善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努力必须考虑国内行业,因为它们不仅影响到生活消费,也影响到国际贸易行业的交易成本。日本的现状说明了只有贸易行业才需要竞争的想法的危险性,纠正这个错误是日本这个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生产率规则意味着一个国家的财富主要在于它自己的集体选择。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甚至军事实力都不再是决定性的。国家的兴衰依赖于这个国家和它的国民如何组织和管理它们的经济,它们建立的机构,和它们所做投资的类型,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    
    得力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稳定的政治法律机构为促进国家繁荣提供了可能。但是财富其实是在微观经济层面上创造的—在于公司有效创造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的能力,这能够维持高工资和高资本收益。那么,一个国家的繁荣依赖于这个国家微观经济层面能力的提高。只有考察一下各种公司、行业和集群(我们将在这一章中的后面部分定义集群资源[cluster])是如何提高生产力的,才能理解这一点。在这里,公共政策和私人商业活动是交叉的。    
    日本一直拥有一系列相当得力的宏观经济政策,它也因此取得了宏观经济稳定,可是最近情况发生了变化。日本的病根在于微观经济学中的竞争概念,即使进行史无前例的宏观经济改革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生产率的微观经济基础在于两个相关的领域:公司的经营和战略的综合实力;微观经济商业环境的质量。一个国家的公司赖以竞争的综合实力(例如,它们的技术和市场营销方法)最终决定了它的生产率。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公司的生产率提高时,这个国家的生产率才能提高。


第二部分第四章 如何解释日本的竞争力(2)

    根据第三章中所表述的思想,可以认为公司参与竞争的综合实力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经营效率,或者说,在生产过程、技术、市场营销方法和管理方法上,一个国家的公司接近世界最佳生产的程度。公司综合实力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公司拥有独特战略的程度,这对于公司在一种高等经济中取得成功更具有基础性意义。    
    要想日益繁荣,公司就必须改变它们的竞争方法。竞争基础必须从比较优势(低成本劳力或自然资源)转变到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源于独特战略下形成的独一无二的产品和生产工艺。因此,公司的经营和战略直接与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联系在一起,因为竞争能力决定了生产率。    
    然而一个公司赖以竞争的综合实力并非完全由它自己形成。它受公司经营所处的国家商业环境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商业环境不仅对公司所能取得的经营效率水平有很深的影响,而且对公司所能选择的战略类型也是如此。例如,如果监管法规过于复杂,后勤无法保证,或者公司得不到它们车间的生产机器所需零部件和高质量服务的及时供应,那么就无法取得经营效率。同样,如果公司找不到受过高水平教育的雇员,或者没有建立很好的市场营销渠道,或者国内顾客购买意识简单,那么公司将很难以区别性战略进行竞争。    
    国家商业环境的改善和个体公司的革新必然是相互影响的。一个拥有更高质量的原材料、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更先进的教育及其他机构的国家商业环境有利于培养实力更强的公司战略。同时,公司的革新能直接为改善商业环境做出贡献(例如,更成熟的公司顾客将产生对更高质量供应商的需求),并提高政府和其他机构所必须达到的标准。    
    在我们的每个案例研究中,公司绩效和微观经济环境的关系都很明显。在经营效率上拥有显著优势的日本公司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然而,如果它们以独特的战略进行竞争的话,它们的竞争力会更强,视频游戏业、汽车业和机器人业的一些公司做到了这一点。有些日本行业的商业竞争环境充满活力、善于模仿、竞争激烈,这些行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提高和持续。    
    如果国内商业环境不提倡创新性和提高生产率的话,日本的公司和行业是没有竞争力的。在没有竞争力的行业中,日本公司互相模仿,竞争产生的国际市场价值很小,或是遇到提高经营效率的阻碍。    
    竞争力和日本的商业环境    
    每个国家的商业环境都是由四个截然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因素形成。这可以用一个菱形图来表示,如图4…1所示。日本的竞争力依赖于日本在这些领域内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环境。在我们的案例研究中,日本的行业如果拥有有利的要素条件、成熟的家庭    
    图4…1 微观经济商业环境    
    资料来源:波特1990年。    
    需求、有竞争力的支撑行业群和激烈的国内竞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