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5656-奔向华尔街沃顿商学院学生求职实战 >

第40章

5656-奔向华尔街沃顿商学院学生求职实战-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    
    安东尼在曼哈顿最喜欢的消遣方式是找出人群中哪些是银行职员。在安东尼看来,他们旅行时总是带着包裹,有着某种程度的自高自大,并且酗酒。“喝啤酒对他们而言不算什么,我估计被培训一天高效地安排十八个小时的工作对他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他说道。    
    7月份,当培训进行的时候,安东尼已经充分准备好开始工作了。他的新办公室在市中心派克大街的海尔姆斯雷大楼。培训班里加上安东尼共有8个人,全都来自常青藤联盟学校,或者在学术上与它们旗鼓相当的大学,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和牛津等。从某种奇怪的方面看,他们似乎是在同一个水平的竞技场里。但安东尼有个明显的优势,他是奥立龙招聘的唯一商学专业的员工。培训工作包括大量与金融有关的知识,同时也要求进行大量的写作,并且公司的惯例是招那些能写的人而不是知道资产支持证券的人员。“最大的不同是,如果有人在电话里提出了一个金融术语,我不会惊慌失措。”他谦虚地说。    
    在培训期间,他们学习了衍生权、抵押以及借贷方面的知识,其中的绝大部分安东尼上个暑假在投资银行实习或者在沃顿的课堂上都已学过。所有的一切都很简单,至少在安东尼看来如此。似乎奥立龙的调研报告写作格式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并且很容易掌握。然而,当拿到分配的第一份任务时,安东尼很快就发现比他想象的要难得多。让人欣慰的是,一个经理总是在那里以确保在任何客户看到新同事的工作前一切都很正常。    
    安东尼有充足的时间练习写作,熟悉套路。他和同伴们有可能还要再等几个月才能进入客户团队里,而那时才是繁重工作的开始。刚开始他们只应付一个客户,但接着他们的工作就覆盖了整个行业。安东尼知道他或许不能逗留足够长的时间以涉猎这么多的行业。他不太确定自己将要去哪里,可能是投机性投资集团,也或者在公司做贸易。但他知道自己不会把整个职业生涯全部定格在这类工作上面,并且似乎大多数员工在奥立龙做两三年之后就继续去做其他事情了,每个夏天都为像安东尼这样的新面孔腾出空间。    
    然而安东尼很快就很好地适应了在奥立龙的生活方式。与在投资银行上班的室友不同的是,安东尼的工作时间相当固定。他早上九点进办公室,晚上七点离开,白天时常有空去喝杯咖啡。他的室友在年末的时候得到了一笔数目可观的奖金,安东尼什么都没有。然而,他可以享受一些室友没时间享受的奖赏,比如一周费用全包的滑雪之旅,以及一个免费的健身房会员资格。另外,和安东尼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的另外两个人他感觉都还不错。他在两个经理和一个老板手下工作,他们都很年轻且容易相处。“每个人都刚从大学出来,没什么压力,”他补充说,“早餐免费,而且从没有人抱怨过什么。经营商店的家伙很悠闲,并且从上到下都是如此。”    
    安东尼感觉奥立龙非常完美,然而他仍然想在交易上一试身手。在奥立龙的工作也会给他以帮助,因为安东尼的调查资料绝大部分都来自交易商,他可以通过电话和他们建立联系。所有这一切完美得让人难以置信,而且安东尼也非常高兴他能够脱身于银行生活之外。最终他很感激所受教育给他带来的这一切。    
    “在宾大的时候,我从不把它当作是一项成就,那就像是我在赛达(SAT)上做的很好,在高中就是如此,那又能怎样?”安东尼说,“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累死累活的工作终于得到了回报。我非常高兴自己现在纽约。”


第五部分  后记竞技场(9)

    希米卡·怀尔德毕业后回到马里兰州的家里,感到非常高兴。在高盛的培训开始之前,她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和老朋友们呆在一起或者陪家人出去。在沃顿的最后一个学期里,希米卡选了一些必要的课程以便能在文理学院副修公共辩论科学。她非常喜欢这些课,以至于甚至产生过加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想法。同时她还紧抓着去法学院念书的希望不放,但她首先要付清学校的贷款,而在高盛银行的工作肯定会帮助她解决这个问题,尽管那意味着牺牲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去银行工作。她在马里兰州的时光会是她学习LAST的理想时间,然而有机会时选择去放松和享受生活似乎更为重要。这将是极其珍贵的一段时间,她只需要关心自己的生活,和家人朋友们呆在一起,并且她打算好好利用这个机会。    
    暑假初期的时光飞速逝去,到7月中旬的时候,希米卡带着随身物品朝北方进发。她被安排与一个年轻女士住在一起,那位女士刚从耶鲁毕业,也将成为高盛的新分析师。两人去年暑假在高盛实习时曾碰过面,她们不是很要好的朋友,但在一起挺合得来,而且希米卡也想和一个与自己生活方式相似的人呆在一起。她们在华尔街(还有高盛办公室)附近一个叫做克莱斯特的高楼里租了一个单间卧室。该公寓正在进行大规模装修,其他几个高盛的新分析师也正打算搬到这里。希米卡和室友将不得不用一堵墙把房间一分为二。房间是有点挤,但至少去办公室很方便。    
    离高盛培训开始还有两周的时候,她们得到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克莱斯特的装修尚未完工,她们还要等好几个星期才能入住,那就意味着在高盛前几周的培训中她们将处于无家可归的境地。在午餐和间隔的休息时间里,希米卡和她的准室友给大楼的管理办公室打电话,吵嚷着要回她们的押金。她们仍然需要找住的地方。幸运的是,希米卡找到了一个朋友和她挤在了一起。她的室友则没有那么走运,在第一周培训的时候她住进了宾馆。    
    在高盛一个有两年资历分析师的建议下,她们去看了位于泽西城新建的摩天大楼自由塔的一个双间套房,该地段跨过哈得孙河,在华尔街的对面,乘轮渡很快就能到市区。她们不仅有各自的卧室,同时还各有一个洗手间。更好的是她们还有各自的洗衣机和干衣机,并且会得到一个高盛银行的折扣,这就能抵去她们的娱乐休闲开销以及一年乘轮渡的费用。希米卡和室友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尽管往返时间比在克莱斯特要长一些,希米卡很高兴她和室友都有了各自需要的空间。希米卡确信她们不会经常碰面,因为她们的工作时间毫无疑问会很长,并且很可能有所不同。高盛五个星期的培训之后,希米卡进入了实习期曾工作过的科技、媒体和通讯部门。她室友则被分到了保健部门,希米卡解释说那个部门的要求没有她所在部门那么严格,分析师的工作时间也少些。    
    希米卡被安置在一个工作间里,和她呆在一起的还有部门里其他的分析师、同事和助理。部门里还有大约十二名其他新来的成员,希米卡很快就和大多数混熟了。公司很快就给希米卡她们装备了黑莓电子邮件寻呼机,这一无线装置可直接进入电子邮箱,以便她们随时能被联系上。银行方面同时会替她们报销电话账单,而作为这些的交换,希米卡和同事们或多或少地成了高盛银行的签约奴隶,现在她们将在每天任何时候都能被联系上,不管她们在干什么,也不管她们在哪里——哪怕是在度假(对于新来者几乎不可能)或者度周末。当然,无论怎样她们每个周末都应该在办公室里的。    
    希米卡不久就发现一个问题,与她在实习时工作的时间相比,她作为全职分析师的工作时间(每周大约110小时)感觉更加漫长。实习期间,至少她知道当暑假结束回到沃顿时,漫长的劳累日子最终会归于平静。可一旦踏上高盛银行两年长的分析师项目的轨道,日子过的并不像她希望的那么快,并且终点似乎遥不可及。有时候这让希米卡很泄气,而她的筋疲力尽只能使问题更加恶化。“做这种工作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将会崩溃很多次,”她解释说。但对希米卡而言没有放弃:“内心深处充满了动力,这让我无法放弃。”    
    为了一直保持向前冲的势头,希米卡坚持认为作为一个分析师她有很多责任,包括出席客户会议、为兼并和杠杆收购建构融资模型、整理巡回演出的发言稿以及有时能实现数百万交易的行动计划书等。有时那些责任会给她一种权力感,让她感到在整个公司界一些最重要的人物正在倾听她的声音,关注她的工作。“在大学生所做的工作里面,再没有其他的工作能让人有这么多责任了。”她宣称道。    
    随着工作量的进展,希米卡的私人回电时间持续增加。她努力定时给最好的朋友和男友打电话,但妈妈是最优先的考虑对象。希米卡确保每天都给妈妈打电话,不久她早上从渡口到办公室十分钟长的步行就成了可预料的打那些电话的时间了。她告诉妈妈自己昨夜工作到多么晚,或者她好几个星期以来一直在筹划一个项目。妈妈有点难以相信,她不能理解为什么希米卡要在办公室呆到那么晚,为什么不能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回家,第二天再接着完成剩下的工作。    
    到了2005年春天,在杰茜卡工作九个月后,她越来越多地在考虑高盛的工作结束之后她将做什么。4月份的时候,她报名参加了一个LAST的预备课程,一周三个小时。希米卡向自己保证一定抽出时间去参加。她打算秋天申请去法学院,而在第一次LAST中取得好成绩是更紧迫的任务。希米卡现在已经开始踏上她为自己设计的第二年的道路了:还清学校贷款,改进她的简历,用她的沃顿学位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2004年4月,沃顿商学院院长哈克宣布,学院将不再把毕业校友的电子邮件清单提供给《商业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福布斯》、《金融时报》等,这些报纸和杂志用这些信息做调查以帮助他们进行商学院排名。“我所咨询的所有团体都达成这样一个共识:排名方法存在严重的缺陷。”哈克在给一个非赢利组织美国管理商学院联合会(AACSB)的信中如是写道。另一所声名显赫(并且级别很高)的商学院——哈佛商学院,也做出了类似的声明。    
    尽管出版物的排名里会继续包括沃顿和哈佛,排名的数据统计将不能包括所有熟知的民意测验(尽管一些仍和校友进行联系,并能做一些民意调查),而在传统上正是用这些测验来确定学校的级别。这一举动激起了争论:不进行所有的调查会损害沃顿的排名并因此而影响其入学率或者学校的威望吗?    
    迄今为止,这一决定似乎根本没有损害沃顿的名声。2004年10月,哈克给AACSB写信九个月之后,《商业周刊》进行两年一度的排名,沃顿的MBA项目提高了两个点位,位居第三。同时也没有影响申请入学的人数:沃顿2009届的本科项目在申请数量上增长了九个百分点。    
    但或许另一个更为有效地评估一个机构效率的方式是考察它的学生在校园之外的世界里表现如何。就华尔街的招聘人员而言,沃顿享有很高的声誉。在2003年秋和2004年春,几乎有340位雇主到宾大的校园招揽沃顿四年级的人才。2004届学生参加了12364个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