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再坚持一会 >

第24章

再坚持一会-第24章

小说: 再坚持一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坐下了,一开口就警觉而又略带不安地问我:“你是专家吗?”    
    “我不是,但我是从很严重的心理困惑中走出来的。”    
        听了我的话她一下子愣住了,充满疑惑地看着我。    
    为了缓解她紧张的情绪,我给她讲了我从前的症状。她对我这一段经历十分感兴趣,全神贯注地听着,还问了许多问题。慢慢地她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    
    她放松了戒备,告诉我她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前些日子在网上认识了一位网友,也是一名学生,感觉还可以,网友提出想见见她。她现在感到心里挺矛盾的,想见又怕见了让那网友失望,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问她为什么怕他失望。    
    “我缺点太多了,且不会和人相处,”她腼腆地说,“谁见了我都会失望的。”    
    “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你没发现你身上的优点吗?我刚才说话的时候,你很专注,说明你很善于倾听,很懂得尊重别人,且从你刚才问的问题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很有同理心、善解人意的人。”    
    听我说完,她很不放心:“真的吗?从来没有人这么说过我。”    
    我很诚恳地对她点点头。    
    看我的确没有骗她的意思,她开始滔滔不绝地诉说起来:“没有人说过我行的,爸爸妈妈经常争吵,他们时时闹离婚,说是我拖累了他们,我始终觉得我是一个多余的人……”    
    说着说着,她开始小声啜泣。我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脑海里闪现出一对夫妇在打骂、无辜的孩子在一旁不知所措的情景。    
    在她的面前我不好过多地评判她的父母,可为人父母的我们,在看到孩子因为我们的过失而导致这么深的伤害时,难道不该扪心自问一下吗?    
    我把手轻轻地搭在她的肩上。    
    她掩面抽泣起来,瘦弱的肩头随着哭泣而搐动着,久久不能平息……    
    她此时的哭,是健康的哭,是必要的哭,因为她需要在这一刻将积压在心头的种种委屈和不快通通哭出来。    
    所以,袁雅此时的哭,让我感到欣慰。这表明她终于找回了自我感觉,开始向往事告别。她需要迈出这艰难的一步,从原有的自我行为方式中挣脱出来,大胆地向前走,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激励袁雅走出困境,接下来我又与她讨论怎样辩证地看待网友一事:见网友注意安全就可以了,不用担心那么多,你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以后,会慢慢找到自信的。我努力启发她:不是你不行,而是你以为你不行。过去不等于未来,从现在开始,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强者,相信自己能行。    
    “我是得学会向自我挑战,向自卑挑战。”袁雅最后如是说。    
    做完咨询,她买了一套肖峰老师的《慧源心理自信训练》,说等看完了,再来参加我们的潜能班学习。我尊重她的决定。    
    


心理危机背后的故事好样的,你真行

    好样的,你真行    
    春节过后,她就来报名了,我当时不在,她是找另一位男老师报的名,据说很自然、大方,没有什么恐惧表现。    
    等到上潜能课时,我见到了她,她精神很好。    
    第一节课是激励课,有一位志愿者在上面说自己的经历,不知是太激动了,还是太紧张了,说着说着突然说不下去了,整个人愣在那儿。主持人没遇过这种场面,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学员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正在这时,坐在前排的袁雅跑了上去,伸开双臂拥抱了那位志愿者。那位志愿者似乎忽然获得了一股力量,重新调整了思绪,继续她该说的话。主持人当众表达了对袁雅的感激之情。    
    我被这一场景深深感动了。    
    下课时,我由衷地对袁雅说:“好样的,你真行!你当时怎么就想到要去拥抱她呢?”    
    “我觉得如果是我站在那儿,说不出话,我会害怕,如果有人来拥抱我的话,我会感到很温暖的,所以就……”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很可爱!    
        等我们的课程即将结束时,袁雅告诉我她想报名参加交际舞的学习辅导班,可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不知道行不行。    
    我真为她感到高兴,我说:“你相信你行,你就行!”    
    半年后再见到她时,她已经判若两人了,变得落落大方。    
    


心理危机背后的故事我越想放弃就越陷进去

    我越想放弃就越陷进去    
    接到一个来询电话,让我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很重。    
    陈靳是个非常优秀的大学生,可就是他太多超前的想法让父母让老师让姐夫不可思议,他的失眠症已严重到要休学的程度。姐夫是心理学博士,给他作了心理分析;可陈新住了两个星期的院,不但不见好,反而加重了,所以又被送回家。他在家里又开始胡思乱想,然后就是上网查找有关心理咨询的网站。    
    那天,陈靳抱着一线希望紧紧张张地把电话打了进来,正好是我接的电话。    
    “老师,我看了很多的心理书籍,不断地对号入座,如什么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样样都可往自己身上套。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一个精神病患者,竟怀疑自己也得了这病,越想越害怕,已经有两个星期没合眼了。”他颤抖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我跟他一起分析:“其实一个真正的精神病患者是不会承认自己得这种病的,其实你不过是喜欢心理炒股而已,凡事都喜欢往坏处想,又往好处期盼,内心发生冲突,又缺乏行动去化解,就造成了现在这种情况。”    
    “您知道我的理想是什么吗?我想成为一个伟人。心理医生都叫我放弃这种想法,可我越想放弃就越陷进去。”陈靳心神不宁地说。    
    “我觉得你的很多想法并没有错,你想成为一个伟人,你现在就要定出目标,列出计划,然后行动,只有你的行动决定你的一切。其实任何一个伟人在他成为伟人之前,也是很平常的。”    
    “您怎么不劝我别胡思乱想呢?”他的语气明显轻松镇定多了。    
    “因为我了解人性,其实很多人都想成为伟人,只不过有些人敢说出来,有些人不愿意承认罢了。你说出来,说明你有勇气;你如果越压抑,你的内心冲突就会越大,你就越难适应社会了。”我语气肯定地说。    
    陈靳很配合。他让我推荐几本书给他,我告诉他,使我自己从心理困惑中走出来的是拿破仑·希尔的《人人都能成功》,以及美国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的《激发心灵潜力》。    
    他咨询两次后就来电话告诉我,他不再给自己贴一个病人的消极标签了,而是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并利用课余时间给人做家教了。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坐标,不再像原来那么焦虑了,晚上也睡得香了。    
    不到一个月后的一天,我打开电子邮箱,见新邮件一栏有他给我发来的一贴。    
    苏老师:    
    你好!我是陈靳,对不起,我知道你很忙,给你写信会给你增添不必要的麻烦。认识你这样一个心理专家,我真是太荣幸了,我难以用语言表达我对你的感激之情。谢谢你!    
    自从第一次给你打电话时起,我就感到自己生存在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中,有太多太多的东西要去学,要去体验。以前,我总是很孤单,不会给自己快乐和开心,现在我轻松了许多。这一切,都是你的功劳。你是一个知识特别丰富的人,你知道太多的名人故事,而且总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你说的和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学很相似,但你说得更现实,让人感到真实可信,而书上太多的是美国的文化和历史。    
    我衷心地祝愿你的事业越来越成功!你的事业一定会成功的!    
    快要过年了,祝你在家里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过个新年!    
    你的朋友:陈靳    
    我想,这是我在北京得到的最好的祝福!我也祝福陈靳永远快乐,一生平安!    
    


心理危机背后的故事未婚夫要和我解除婚约

    未婚夫要和我解除婚约    
    接到一位金领李雅女士的婚恋咨询电话,和我一起工作的志愿者感到有些棘手,就把我推荐给了她,我把电话接了过来,约好第二天见面。    
    刚见李雅,就明显感受到她内心的焦虑不安:她的双手在不停地搓动。    
    “我与男友同居三年准备结婚,却因为一次争执双方大打出手,现在关系已恶化到要解除婚约的地步。这次男友似乎很坚决,没有丝毫的回旋余地。”李女士神情沮丧地说,“我昨天到医院去做心理测试,得到的结果是:人格有缺陷。我心里越发不安了,没办法只好找你们了。”    
    “你父母关系怎样?”我问。    
    因为我知道,孩子的问题,根源大多在父母那里。    
    “这……”她犹豫了一下,似乎考虑怎么说,“我父母对我挺好的,我母亲一直以我为骄傲。”李女士很快又把话题转到自己身上,“我的男友对我很好,平时都接送我,连买房子都是以我的名义,”李女士稍微放松了一下,继续说,“但现在男友及其父母对我一贯颐指气使的行为无法忍受,决定中断关系。我很害怕,既怕分手,又不愿意主动言和,担心被拒绝后没有面子。你说我是不是真的没办法啦?”    
    我理解她内心的苦衷,但也发现她思想上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自我中心倾向,二是依赖他人倾向。由于过早过快地拥有了一切,她还没有时间去培育一份成熟的性情。    
    我从李女士的谈话中能感受到男友对她有很深的感情,但由于李女士太以自我为中心了,从不关心男友,不尊重男友,不顾及男友的感受,才造成了今天的这些矛盾。    
    “你的父母关系好吗?”我再一次把话题引向她的家庭。    
    “……”李女士迟疑了一会,我耐心地等着。    
    “我母亲特别疼我,说我是她的骄傲,不过……”李女士犹豫了一会,终于下了决心:“我母亲情绪很不稳定,她觉得父亲窝囊、没用,嫁给父亲是一个错误,所以他们经常吵架,母亲经常教育我们,要做人上人,别像父亲那样没出息……”    
    我做咨询不喜欢用传统的精神分析法,也不想给来询者定性为什么症,因为根据我本人从心理困惑中走出来的历程,我很清楚一旦给自己的症状定性,就会对号入座,那个症状就很有可能加重。而最为有效的方法则是:活在当下,改变从现在开始,给来询者积极的心理暗示。无论现在的症状如何,只要有很强的改变信念及行动力,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总能改善的。    
    “您怎么看待婚姻?”我认为她对婚姻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她对婚姻的处理方式。    
    “怎么说呢?其实我根本就不相信婚姻,不就是凑合着过日子吗?反正我父母就这么争吵打闹过来的。有时候,我感到我一点感情都没有,我男朋友说我太冷漠了,对我也很失望,我可能真的没希望了。”李女士停顿片刻,然后颓丧地说,“算了,一个人过就一个人过吧,也许我还是适合一个人过。”    
    “您很在乎您的男友吗?”    
    “怎么说呢?不算很在乎,”她迟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