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再坚持一会 >

第3章

再坚持一会-第3章

小说: 再坚持一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青,是不是?”他突然抬高嗓音。    
        我没有回答他。当时全班静得出奇,静到似乎同学们的呼吸声都能清晰可辨。    
    我的满不在乎显然激怒了他。    
    “站起来!”他大声喝道。    
    我思忖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他瞅了我一眼,使不出什么招了,就开始讲课。    
    讲着讲着,他迟疑了片刻,对我命令道:“你先坐下吧!”    
    我置若罔闻,没有搭理他。    
    “哇,这么厉害!”坐在后面的一位男生发出轻微的感叹。    
    “你不要影响别人听课。”老师的语调明显比刚才低了很多,语气也明显比刚才缓和了不少,之后就不再理睬我,继续上他的课。    
    我自己站累了,才慢吞吞地坐了下去。    
    事后这位老师和一位住在我们同院的阿姨提起我时,无限感慨地说:她将来一定要找一个很凶的人才能把她震住,她的脾气太犟了……    
    可是18年后的今天,我很想告诉他:要震住我一点都不难,只要你尊重我。    
    我不明白当时是什么原因促使我与他对抗,只是隐隐约约对一种不公正感到愤恨和不满。在我看来,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温存、睿智与严格相结合的那种爱,可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里我都体会不到这种感觉。    
    后来班里又有两名男生和这位老师拍桌子理论,看来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了,老师简单粗暴的教学实在让人受不了。他喜欢把我们试卷上的错一一挑出来,然后一一点名通报,有时还要告知父母,每次都少不了我。所以对于他的课、他的考试,我每一次都是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的,远不只是一种担忧和恐惧了,用一位女同学的话来说,我已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了。    
    怨恨和恐惧交织的三年高中生涯终于熬过去了,我考入了一所很不理想的大学。    
    一位和我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一直同班的女同学曾对我说:你特别适合学心理学,你对心理学的悟性特别高。    
    当时我不是很在意,可几年之后,我还真的恋上了这门神秘的心理学,特别是对其中的人性更为关注。    
    


处于困顿中的我他们会这么在乎我

    他们会这么在乎我    
    放暑假时,应姐姐、姐夫之邀,我和弟弟去他们安在桂林的家玩。    
        一天我和弟弟提议去游泳。姐夫说:天气凉会感冒的,连这都不懂。我说:不至于吧。    
    “不会,不会,病死了谁管你!长这么大怎么什么都不懂?” 姐姐语气生硬。    
    刚才还兴致勃勃的我,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我还有什么可说的?    
    “和他们没法谈到一块。”我气愤地想。    
    晚上,憋了一肚子气的我一个人溜了出去,漫无边际地瞎逛,心想:遇上坏人才好呢,死了算了,我都不想回那个家了。    
    可桂林街道灯火通明,一路上游人不断,安全得让人找不到一丝危险,我没遇上任何麻烦,只好在将近凌晨2点时缓缓踱回姐姐家。    
    第二天早上,弟弟告诉我,姐姐、姐夫他们出去找了我一个晚上,整夜没睡好,今天又拖着疲惫的身体上班了。    
    他们会这么在乎我?我有些不解了,可他们说话怎么那么带刺那么伤人?    
    


处于困顿中的我我一定要把她医好

    我一定要把她医好    
    我读大学的时候和舍友关系也挺紧张的,只与一位舍友处得还勉强可以。    
    可是有一次这位舍友帮我买回一件文具用品,竟然把真实价钱隐瞒了,我事后得知,很是后悔与这样的人交朋友。    
    有一天我逛街回来,她兴冲冲地想告诉我一件事,可能是因为我当时很疲倦,加上对上次的欺骗事件耿耿于怀,所以没好气地回了她一句:“有什么好说的!”说完就爬上我的铁架床了,一时把她噎得够呛。    
    从此以后这惟一对我稍好的舍友也对我避让三分了,我又继续着形只影单、彳亍独行的校园生活。    
    丈夫是我大学的同班同学,他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注意我的,我当时也被他的风趣幽默所吸引。    
    那时也许因为他的年轻,他的自信,才不管别人怎么议论我评价我就是要同我好,甚至当一位女同学暗示他,苏菁的身体很弱,脾气又很不好时,他却表示:我一定要把她医好……让我真的很感动!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能分配在一起,但这并没有动摇我们在一起的决心,我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和他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可是生活毕竟不是光靠感情就能支撑的,和天下所有的家庭一样,我们也遇到了诸如金钱、工作、生活、孩子教育等一连串问题。对于很多还没有来临的痛苦,我大多会去臆测那糟糕的情形,而后来发生的也多如我所料,这一切更增添了我的焦虑。    
    


处于困顿中的我你说你能干什么呢

    你说你能干什么呢    
    一天中午我和丈夫在外面吃饭,丈夫特地点了一盘我爱吃的猪肚,可是我当时一听那价钱就不高兴了,责怪道:“你就不能节约些吗?”    
    丈夫顿时意兴索然。    
    当服务员递上菜,我猛地把菜推到一边,服务员狐疑地扫了我和丈夫一眼,我没搭理她。没了吃饭的兴致,我气呼呼地独自跑回住处,把丈夫一个人尴尬地抛在那儿。    
    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丈夫神情沮丧地回到家,他坐到床上,一言不发。看到他这个样子,我的心隐隐地痛起来,是不是我刚才有些过火啦?没给他面子?    
    可我真的希望他节约一些啊!我们刚分配报到,没有多少钱啊!他怎么就不明白呢?    
    一天,一位同事因工作关系来我家,她惊呼:天啊,你结婚了怎么连一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这位同事接着向我一一诉说,她丈夫给她买了什么金银首饰,家里有什么家具:“嘿,要老公干什么?挣钱呗,我可喜欢过舒适的生活。”    
    我一听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承认我是一个重精神甚于物质的人,可我也是生活在现实中啊!    
    想起前几天丈夫要资助他姐姐盖楼的事,我当时的心情就很复杂,现在经同事这么一比划,心理就更不平衡了。是啊,我们自己都一无所有呢。    
    丈夫回到家,我自然向他发了火。    
    我的脑海中当时闪过了一个念头:当初的选择是不是很明智?    
    我最不喜欢丈夫和一帮朋友吃吃喝喝了,只要他有应酬,我就会整夜守着电话,不断地呼他。    
    一天晚上,他把手机关了,我心里窝着一团火,噼里啪啦从衣柜里把他的衣服一件件翻出来,扔到地板上,然后双脚踏上去,猛踩一阵才稍稍解气。折腾到午夜12点,我才躺到床上,可翻来覆去就是无法入睡:他现在是在喝酒、打牌还是跟哪位相好的在一起?    
    将近凌晨4点他才终于回来,看着满屋狼藉,他和我争吵起来,我也毫不示弱。    
    直到天亮,我们谁也没合过眼。    
    第二天,他居然不去上班,领导找到他时,他还理直气壮:“我们家出大事了!”    
    嘿,我倒奇怪了,人家都说家丑不可外扬,他怎么竟敢把这事公布于众?说实话,我当时倒真佩服他的勇气。    
    部门书记来我们家做思想工作了。都是书记在说,我们在听。其实我最想知道的是他整个晚上去哪儿了———昨晚光顾吵,却没问这最实质的问题。    
    在得知他是和朋友打了一个晚上的牌后,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从那以后,我们的关系表面上有所改观,但实质一点没变,甚至比原来更糟了,因为那是貌合神离。    
    一天,单位一位好心的工会干事告诉我:    
    “你们部门领导写信反映你不适合在基层工作,和同事们处不好关系,也不听领导安排,说重了受不了,说轻了不明白意思,如果不把你调走的话,他这个领导就不当了。”    
    我一听,心里凉透了,回家和丈夫一说,丈夫难过之极,他无限忧伤地说:    
    “哎,你苦吃不了,气受不了,又不会来事。你说你能干什么呢?你究竟能干什么呢?你什么都干不了,连妻子都不会当!”    
    我一时哑然了。    
    原以为丈夫会安慰我,心疼我,没料到连深爱我的丈夫都对我没信心了,嫌弃我了,我真的这么没用吗?我怎么成了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包袱了呢?    
    


处于困顿中的我男人有钱就变坏

    男人有钱就变坏    
    有一段时间丈夫外包工程,有了为数不多的一点钱,买了一辆车,我对他的疑心更重了。    
    我身边的人们,包括我自己的母亲,经常有意无意地提醒我:男人有钱就变坏,不要太相信男人!    
      正是这太多的提醒,使我对丈夫的感情产生了怀疑。我注意到丈夫对我也越来越看不惯,眼神里经常流露出厌烦之情;我则紧绷着脸,阴沉沉的总不见晴。因为我害怕那种受伤害受欺骗的感觉,我常常恐惧于那些还没有来临的痛苦,所以我会提前用更过激的方式对待他。    
    看到我长时期地陷入这种自我折磨中,丈夫非常痛苦:谁能把你医好我花多少钱都愿意!    
    我当时听了,感动得哭了,可气一上来又会重蹈覆辙。    
    我会经常闪过我们是不是合适的念头,我甚至预感我们真的该分开了。    
    但那种宁肯独自一辈子也不愿意继续磨合的感觉始终没有来临。    
    有一点是我不解的,我们在一起这么痛苦,怎么就没分开?有一次我问丈夫,他说:这念头也不时闪过,但总觉得有一份深深的牵挂……    
    多年后的今天,我终于明白了:我骨子里对孩子深切的爱和他的母亲有着惊人的相似!    
    正因为这份相似,丈夫一直容忍着我当时的种种不可理喻,期待着我的成长。    
    


处于困顿中的我我无数次分析自己

    我无数次分析自己    
    我不断地分析我的症结在哪儿,买了一些心理书籍,还找来了《梦的解析》。    
    根据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看法,童年的经历对人的一生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小没有充分享受母爱的人,他们会从一开始就对这个世界产生不安和怀疑,这种对外界的不信任,让他们终生都会有一种无助的恐惧和猜疑的痛苦……    
    分析我的童年,我8岁以前是在远离父母的乡下外婆家长大的,乡下重男轻女甚为严重。我还回忆起我5岁时背着仅比我小3岁的大胖表弟摔到稻田里拼命挣扎、充满恐惧的一幕。我从小就有一种被歧视被遗弃的感觉,所以人就变得自卑敏感。    
    根源虽然找到,可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我由此对父母产生了更深的怨恨。    
    在喧嚣的城市里,在嘈杂的人群中,我常常会有一种无以名状的孤独和无助。    
    因为童年的经历,我异常内向、孤僻、自卑、敏感、多疑、恐惧,与人难以相处。用别人的话说,活脱脱一个林黛玉,说重了受不了,说轻了没把意思表达清楚。    
    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了20多年,我无数次分析自己,可是却没有丝毫的作用,由于不断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