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卧虎藏龙三国智 >

第12章

卧虎藏龙三国智-第12章

小说: 卧虎藏龙三国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兵奇袭,准备瓮罐装水干嘛呢?原来孙策另有谋算,他即将展开欺敌战术。《三国志》写道:“至昏暮,罗以然(燃)火诳朗。”这是什么意思,包括《三国演义》作者在内,后人在叙述这段故事时,大多解释成孙策在军营罗列火把来欺骗王朗。欺骗是对的,但这么一来,备水一战,意义就不大了。    
    真正的用意,不是那么单纯。入夜后,孙策派人把油注入缸里,灌油点火,燃烧起来,王朗远望,以为孙军举火把活动,没料得孙策人去营空,绕道查渎,待王朗察觉出兵,反被痛击,最后战败投降。    
    像孙策这样以疑兵欺敌的战术很多,道具也很多,最有名的是“灶”。运用巧妙,存乎一心,虞诩增灶欺敌,孙膑却以减灶,让敌人在猜测对手兵力时误判情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东汉廉范的三头火把策略。    
    


第八部分三星火退匈奴

    汉明帝时,廉范担任云中郡太守(今内蒙古自治区),防止边境的匈奴生事。某一次,匈奴大举入侵,依规定,入侵敌人超过五千人,应向邻近郡所求救,但廉范很自信地向部属表示,不必劳驾他人,他会领兵摆平。    
    两军交锋,兵力众多的匈奴占了上风。云中守军眼看守不住了,廉范心生一计,决意以疑兵欺敌。入夜后,他命令士兵把火炬每两支绑在一起,成为一个十字形,三个头各点起火来,剩下一个头用手拿着。匈奴人远远望去,只见汉军阵营如星光点点,密密麻麻,以为来了大批援军,惊惶万分,决定天亮后退兵。    
    匈奴人哪想到,中了廉范的欺敌战术。本来一人一把火炬,有几个火点大概就有多少人,偏偏经过廉范的精妙设计,一个士兵制造出三个火星,看起来好像多出三倍兵力,吓倒匈奴,以为廉范有后援部队接应。    
    让匈奴撤军还太消极,廉范更要主动出击,击溃匈奴。他料准匈奴撤退在即,戒备松散,趁天快亮时,发动奇袭。匈奴兵大都还在睡梦中,突然遇袭,惊慌失措,几百个人头被砍落,其他人急于逃命,秩序大乱,你踩我,我踩你,被踏死的就超过一千人。匈奴吓得此后不敢再进犯云中郡。


第八部分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的用兵准则

    《吴子兵法·料敌篇》有一句话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这八字诀说的是,何时该进、何时该退,指挥官或领导者必须有精准的判断,拿捏合宜,不可放过胜利的机会,也不可做无谓的牺牲。    
    袁绍就败在这种错误的评估。    
    在官渡大战前,袁绍是全国最有实力,最具政治号召力的领袖,兵力、财力、军备都不是小小的曹操可比。    
    可是袁绍败了,败在刚愎自用,败在决而不断,断而不行。说得更确切点,打一开始他决定攻打曹操时,就注定要失败,因为袁绍并未善用优势,去攻击曹操的劣势,反而在该发兵时不发,不该发兵时却发兵。    
    


第八部分该击时不击

    话说建安五年(公元二○○年)春,曹操准备讨伐在徐州的刘备,部将反对,担心讨伐刘备在前,袁绍出兵在后,腹背受敌。但曹操认为,刘备是人中豪杰,此时不打,会有后患。    
    智多星郭嘉也赞同说:“袁绍反应迟钝,生性多疑,不会那么快来进攻我们。反观刘备,刚创基业,人心尚未完全归附,一阵急攻快打,必可击败他。”    
    于是曹操放手攻击刘备。此时,袁绍麾下的谋士田丰建议:“曹、刘相争,不会马上分出胜负,您出兵袭击曹操后方,将一举成功。”    
    这正是曹操部将当初所担心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袁绍若能掌握可击之机,历史或将改写。但袁绍竟然推说爱子生病,无心出兵,气得田丰用拐杖击地,叹说:“机会难得,却因婴儿生病而放弃,可惜啊,大事去矣。”    
    袁绍儿女情长,不能出击。曹操这边专心对付刘备,俘获刘备的妻小和大将关羽。刘备投奔袁绍。    
    


第八部分不该击时攻击

    慢半拍的袁绍,这时亡羊补牢,想进军曹操。先前主张出兵的田丰,却认为主客观形势已经逆转,不宜挑战。田丰劝阻说:“曹操打败刘备,许都(曹操的大本营)已不空虚,且曹操兵马虽少,但用兵灵活,不可轻视。”    
    田丰建议袁绍,善用自己的优势,对曹操展开持久消耗战。    
    怎么做?田丰主张:“据守山川险要,对外广结英雄,对内加强农耕战备,然后挑选精兵,组成奇兵,频频骚扰曹操防备薄弱的地方。曹军救右边,我们袭击左边;曹军救左边,我们袭击右边。让他们疲于奔命,百姓无法安居乐业。我们以逸待劳,不必三年,胜利到来。”    
    也就是说,田丰反对和曹操决战,因为“放弃必胜的谋略,而以一战来定输赢,万一失手,后悔莫及。”    
    忠言逆耳,袁绍不听。田丰拚命劝谏,袁绍恼火,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将他戴上手铐脚镣,打入牢房。    
    后来袁绍出兵和曹操厮杀,曹操听说田丰并未跟着出征,大松一口气说:“袁绍输定了!”    
    其实袁绍阵营人才济济,田丰不在,还有沮授。沮授善谋多智,却一样不得信赖。当袁绍和曹操隔着黄河对峙,袁绍在北,曹操在南,沮授劝袁绍不要急于出击,应该和曹操久耗。沮授表示:“北方军队(袁绍部队)数量虽多,但果敢冲劲不比南军(曹操军队);而南军人数较少,武器粮草比不上北军。南军利于速战速决,北军利于持久战。我们应当沉住气,以拖待变。”    
    袁绍自信满满,这段话灭损威风,哪听得进去?袁绍主动出击,果然如田丰、沮授所忧,兵败官渡,江山变色。    
    人家是“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袁绍的作法恰恰相反。说他“谋而不断”,恐怕太抬举。从可击或不可击、该进或退的分析能力看来,袁绍是连谋略也不足的。


第八部分追击的逆向思考

    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这个法则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袁绍不懂,但他的谋士懂,袁绍的致命伤不在不懂,而是不懂装懂,他坏在缺乏正确的分析力,把部属的建议当成耳边风。这点比起力量相对薄弱的张绣还不如。    
    献帝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曹操攻击驻守穰城的张绣,刘表发派救援。曹操却突然撤军。原来,曹操接获情报,他的强劲对手袁绍正乘机袭击他的大本营许都。    
    刘表、张绣全力追击。张绣的谋士贾诩劝阻说:“不可追击,追击必败。”    
    乘胜追击,有何不对?张绣不信,不幸一如贾诩所料,被曹操埋伏的步兵与骑兵前后夹击,大败而归。    
    张绣垂头丧气,败师归来。贾诩登上城墙,观望一番后却说:“赶快追击,追击必胜。”    
    张绣一听,有没有搞错?他向贾诩致歉说:“先前没有听您的话,落得兵败下场。现在大败,怎么还要追击?”贾诩并未答腔,只说:“兵势无常,赶快追击。”    
    张绣于是集结败军残将,二度追击,果然大胜。    
    张绣事后请教贾诩说:“我用精兵追击退兵,你说必败;用败兵追击胜军,你说必胜。结果一如你所判断,这是怎么回事?”    
    贾诩这才分析其中的奥妙。他说:“将军您虽然善于用兵,却还不是曹操的对手。当曹军刚撤退时,曹操必然亲自断后,所以我判断将军您追击必败;先前曹操出兵攻我,既无失策之处,也未力气用尽,却突然撤军,一定是他的后方出了状况。当他击败了我们的追兵,必然轻装速进,只留下其他的将领断后;那些将领虽然勇猛,却不是将军您的敌手,所以将军您以败兵追击,仍能获胜。”    
    张绣恍然大悟,大为叹服。    
    打赢了,不可追,打输了,反而可追,这样的逆向思考,证明贾诩的一流智略。他完全透视了《吴子兵法》“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的玄机。    
    


第八部分卑而骄之:吕蒙的必杀绝技

    “兵者,诡道也。”用兵是诡诈的行为,《孙子兵法》第一章这么说。如何诡法?其中一项是“卑而骄之”——故意显示卑弱,增长对手的骄恣。    
    勾践复国,主要用的策略就是这个“卑而骄之”。    
    得意忘形,门户洞开    
    “卑而骄之”不一定是像勾践生聚教训、卑躬屈膝这般大工程,只要在竞争形态中让对手得意,进而忘形,就有逆转求胜的契机。    
    在《十一家注孙子》这部书里,张预对“卑而骄之”的诠释是:“或卑辞厚赂,或羸师佯北,皆所以令其骄怠。”    
    也就是说,除了贿赂、示弱、佯败之外,还可以运用“卑辞”这个最节省成本的方法,以卑微谦逊的言词,助长对方的骄气。他愈不把你看在眼里,他对你愈放心,就愈轻敌,愈没有戒心,然后门户洞开,出现可乘之机。    
    我们现在都说“关羽大意失荆州”,这话不是很对。失荆州的原因有一半是关羽自己刚愎自负的性格,另一半原因是他碰到深谋远虑,智商远超过他的对手,也就是“士别三日,令人刮目相看”的吕蒙。    
    或者再深一层说,关羽就是败给吕蒙的“卑而骄之”策略。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夏天,关羽留下重兵,防守江陵、公安,自己率军北伐,进攻曹魏重镇襄阳、樊城。这个时候,负责东吴西防大任的鲁肃已经病殁,接替鲁肃来牵制关羽的是吕蒙。    
    鲁肃生前一贯主张吴蜀联盟,吕蒙可不,他劝孙权借机袭击关羽。吕蒙上书给孙权,分析说:“关羽北征,却留下大军防守后方,一定是怕我偷袭。”    
    既然关羽后防严密,防备吕蒙偷袭,那么吴军要攻克荆州,谈何容易?上上之策,莫过于调虎离山,让关羽把后防重兵抽离开来。    
    如何调虎离山?一定要让这头猛虎以为这座山不必防备。这就是吕蒙的示弱之计。


第八部分破关人选:陆逊

    吕蒙身体状况不佳,正好将计就计,装病,离开驻地,回到吴都建业。他算准了,关羽听说吕蒙不在,心头大患解除,一定撤出后方重兵,调往襄、樊前线。到时吴军沿江急上,乘虚而入,就可攻取荆州,擒杀关羽。    
    于是,吕蒙回到建业养病,并且推荐陆逊接替他的职务。    
    陆逊当时担任定威校尉,名不见经传。为什么吕蒙推荐陆逊?除了陆逊思虑深远,才能出众,更重要的是陆逊的知名度低,关羽傲气十足,必定看不上眼。陆逊是“卑而骄之”对付关羽的不二人选。    
    吕蒙提醒孙权,如果任用陆逊,务必请他隐藏锋芒,暗中观察形势,寻找可乘之机,进攻关羽。    
    陆逊上任后,写信给关羽,把自己贬得卑微之至,对关羽则大灌迷汤,拚命地输诚、拍马屁。关羽接信后,还真以为孙权示好,于是戒心大减,逐渐把后方的军队撤离,去增援前线。    
    关羽哪料得到,他已中了吕蒙的圈套。当他大军猛攻襄、樊之际,病恹恹的吕蒙却生龙活虎地从后方奇袭。    
    不管接下来吕蒙如何白衣摇橹袭杀关羽布置的哨兵,如何招降糜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