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水煮清王朝 >

第328章

水煮清王朝-第328章

小说: 水煮清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什么事。你要是敢滥杀冒功,还是先把自己的脑袋瓜子别好再说吧!”“淡蓝短衫”又嘲讽道。

“什么把脑袋瓜子别好呀?毕二爷这又是在呕谁呢?要不要我刘某人帮帮忙?”那“淡蓝短衫”的话音刚落,“眼皮痣”还没有来得及反口,一个人就坐到了他们的旁边。

“哟,刘总管,您不在相爷府忙活,被什么风儿吹到这小茶馆儿来了?”听到话转过头,淡蓝短衫和眼皮痣立即站起来朝那人拱手抱拳。

“什么总管?笑话我不是?都是自家人,来来来,大家别客气,坐,都坐!”来人似乎很享受两人的热情。笑呵呵地一挥手,示意两人重新坐下。

“呵呵,我说刘总管,您老人家不回府里伺候,就不怕刘大总管生气?”“眼皮痣”看着这个突然出现的家伙,又笑嘻嘻地说道。

“有什么好生气地?他刘金泽早就看我不顺眼了,巴不得把我赶到底下庄子里去,咱敢懒得去招他。躲一天是一天呗!”来人不在乎地说道。

“哟,我说刘爷,那刘大总管不是你表舅吗?怎么还赶起自家人了?难不成您在什么地方得罪了他不成?”“淡蓝短衫”奇道。

“还不就是他那个在内务府当嫉嫉的堂姐?娘的,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到了咱终府还乍乍呼呼的,我一时看不过眼,就给了她一巴掌,结果,他奶奶的……真是人倒霉连喝水都塞牙!”那姓刘的摇头叹气道。

“您,您把刘大总管地堂姐给打了?”“淡蓝短衫”和“眼皮痣”看着姓刘的。惊道。

“她活该挨打!不就仗着她兄弟是体府的大总管么?有什么了不起?以前挨了人家地揍。就是告到了内务府还不是照样白搭?要不是刘金泽有体相的面子,她恐怕早就被轰回老家种地去了!娘的,也不知道老实一点儿!早知道今天。我还得再踹她几脚!”姓刘的叫道。

“那您现在……?”“淡蓝短衫”小心地问道。

“倒霉呗!本来说是要提老子当个管事,现在可好,管后门儿去了!唉……”姓刘的哀叹道。

“得得得,您也别生气。这管后门儿嘛,至少还落得个清闲,来,喝茶,喝茶!”“眼皮痣”端起茶杯说道。

“谢了!”姓刘地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朝两人问道:“我刚来之前,听两位好像在谈什么‘脑袋瓜子别好,呀什么的!说什么呢?”

“西边的战事呗!”“眼皮痣”笑了一下。又为几人斟上了几杯茶“咱大家伙都是没职没权的闲散人儿,没事闲着无聊,反正就是瞎说!权当消遣!”

“这小子想学那个于中杀平民冒充军功!可胆子又太小,见不得血……”“淡蓝短衫”笑道。

“去去去,我什么时候说见不得血了?有本事你拿把刀来,看我敢不敢捅你几下试试?”“眼皮痣”叫道。

“于中杀人冒功?你们听谁说的?这消息你们怎么能信?”姓刘的嗤笑道。

“这不是朝廷传出来的吗?说是于中杀了好几十万平头老百姓……”“淡蓝短衫”问道。

“狗屁!那都是谣传!我们家三爷隆科多就是于中麾下,传回的信里从来没这么说过!……我实话告诉你们,那些杀人的罪名。其实都是于中替手下将领背的黑锅!”姓刘地向四周看了一眼,小声地说道。

“背黑锅?刘爷,我地刘爷爷,您不是开玩笑吧?这可是好几十万条人命啊!是说背就能背的吗?他于中不想活了?”“眼皮痣”失声叫道。

“要不才说人家得军心呢!这么大的罪都肯替下面地人背,哪个将领,哪一个士兵敢不说一咋,‘服,字?你没看到,现在除了飞扬古和萨布素,满朝上下,愣是没一个武将能跟人家一较长短,这叫什么?这就叫本事,这就叫气概!懂不懂?刘金泽那样的,根本就连人家一根毛都比不上!”姓刘的或许是被触及了苦处,竟帮着于中说起好话来。

“奶奶的,老子也服了!有种!这家伙硬是要得!”“淡蓝短衫”叹道。

“刘爷,您看过隆科多三爷的信?要不,您怎么知道这些的?”“眼皮痣”问道。

“哼,你们忘了我以前跟刘金泽那老家伙的?那家伙在终府当了这么多年的总管,知道的秘闻比那些大臣还要多的多!……我也不瞒你们,真正杀人地,就是原先于中麾下第一大将,现任台湾总兵的年羹尧!四阿哥的门下!”姓刘的又爆了一个料儿。

“四阿哥?噢……我明白了!是不是那于中想巴结四阿哥呀?”那“眼皮痣”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呸呸呸!就说你小子嘛事儿不懂!那于中是什么身份,用得着去巴结四阿哥?再者说了,四阿哥平时名声不显的,有什么好巴结的?”“淡蓝短衫”讥讽道。

“说的也是!唉……”姓刘的突然又叹了一声:“妈地,老子怎么就没遇到这么个头头?要是遇上,现在老子怎么着也是横行半边天呀!”

“怎么了?”另两人都问道。

“你们不知道了吧?”姓刘的又摇头叹了一口气”“这年羹尧和于中之间听说还有大仇呢!说是当年葛尔丹来犯的时候。年羹尧为争军功,仗着手下兵多,险些杀了于中和马德。这可是生死大仇!不共戴天的!可这年羹尧到了于中麾下之后,人家愣是帮着扛起了那么大一个黑锅,而且一句苦也不说……你们说说,这叫什么?咱们怎么就没有那么好的命,遇上这么一个顶头上司呢!”

“有担当!娘的,将士用命!看来。这次打西藏,这于大将军恐怕又要立大功了!”“淡蓝短衫”说道。

“噼哩啪啦……”

三人正感叹的时候,茶馆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鞭炮声。

“咋回事儿呀?哈时候了都?连清明都过了,放的哪门子鞭炮呀?难不还想过端午么?”“淡蓝短衫”伸长了脖子向外看了看。

“走走走,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去瞧瞧!”“眼皮痣”在桌子上抓起了一把花生米,带头向外就走”“淡蓝短衫”和那姓刘地稍犹豫了一下,也都跟了上去。

“费老,你看这个场面如何?”

就在茶馆的不远处。一家并不怎么起眼的小酒馆里。莫睛和费老头也正在看着那鞭炮声响起了地方。

“亏你想得出来!居然想起搞房地产来宣传银行!果然不愧是莫大老板啊!”费老头“嘿嘿”笑了两声,向正坐在他对面的莫肯说道。

“这可不关我的事,我可是在帮您老人家的忙!那尹泰不是正愁没有政绩么。我这一下可是送功上门,服务到家呢!”莫睛也笑嘻嘻地说道。

“服务到家?哼,你这一到家,以后这世道可就未必安宁了!你这签约仪式一过,恐怕用不了多久,这整个大清国,上上下下就要掀起一阵房地产热喽!”费老头又摇头笑道。

“这个应该还不会很快!至少,也得等上个一两年!费老,你没跟那些人打过交道。别看现在的商人个个财大气粗,可一个个都现实的要命。在弄清状况之前,才不会搞什么盲目投资呢!”莫睛笑道。

“那叫成熟!投资理念虽然不够先进,可是,这些商人也不是傻瓜,多少年的积累也不是后世的国家财产,随随便便就敢拿去打水漂!”费老头说道。

“我知道!”莫睛又朝费老头看了一眼,“费老,你这两年没在奉天,没什么事吧?”

“没事儿!富传那小子很听我地话。是个老实人!马武嘛,他还有地是别的事情去忙!估计还能挺个几年!再者说了,许多东西也还是我在遥控,没有我的允许,别说他一个未来地奉天巡抚,就是满洲总督,也别想插手!”费老头答道。

“可我总觉得这么等着……费老,干吗非要再等呢?那些东西都拿出来不行吗?”莫睛皱眉问道。

“我知道你心急!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呀,丫头!康熙这个人太精了,眼光也远!我可是怕他看出什么来!所以,还是等蒸汽机研究出来再说吧。估计也就是这两年的功夫!那时候,那些工业就没有了水力的地域限制,肯定用不了几年就能铺遍整个大清朝。到时候,他就是想拦也拦不及,也拦不住!”费老头说道。

“也好,稳妥点儿好!”莫睛叹了一口气,轻轻揉了揉额头。最近好像有些皱纹了呢!

她这次来京城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主要是商业方面。

汇丰银行不能一家独大!这是她与王维和以及那些晋商大佬们的一致认知。毕竟,现在的朝廷是不允许有某个人或者某个团体控制住整咋,大清的金融业的,哪怕他们对其中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也会知道这种情况的巨大祸害。所以,莫睛和那些晋商大佬们在定下协议,开始培训银行的从业人员地同时,也开始筹建另外几家银行,以此来分薄汇丰银行的实力,至少在表面上不要过多的引起别人的注意力。

不过,因为时间不太够,所以,在开业之后,这些银行也仅仅是在一些个大城市设立了分行,而且,因为宣传不到位,再加上北方人比南方人保守一些,都没几个人对银行这种新生事物有信心。所以,来存钱的人不多。为此,北京刚建的这几家银行的“行长”就找到了到北京探亲的她,请她想办法打开局面。恰好,尹泰上任一年多,政绩平平,也去找费老头请求指点。于是,她就想到了房地产这一套。先买下一块地皮建成两层的楼房,再向贫民区地百姓买下低价地皮,然后让对方搬到事先建好的楼房中,再之后,重新发展贫民区。因为是以平房换楼,又是建的四合院儿,所以,那些搬家的百姓都很高兴,老百姓哪住过楼房呀?她也平白赚了将近两倍的土地。而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之中,银行处处插手,名声自然也就传出去了。不过,这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他还是清楚的。如果是她来操作,当然不会亏了什么人,可是,如果是别人,甚至是官商勾结,老百姓肯定就要吃亏!到时候,必然会滋生社会问题!不过,那可就不关她的事了。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三百一十四章 西藏

西藏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如果没有人清楚的话,笔者可以告诉诸位,其实,这个名字在康熙征服那里之前,还没有出现。也就是说,这个名字,出自清代康熙政府!更直接点儿说法,或许就是出自康熙。

而谈起西藏,就不能不先谈谈喇嘛!

喇嘛是西藏语。喇,意思是“上”;嘛,意思是“人”。喇嘛,就是“上人”,就是高僧。回溯一下十三世纪蒙古帝国跟吐蕃宗教国的关系,可发现吐蕃的没落,全是被佛教这个奇异的支派所促成。十四世纪时,蒙古政权被朱元璋所领导的明朝军人逐出长城,吐蕃跟蒙古的联系也告断绝。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吐蕃的名字消灭,而被称为乌斯藏。到了十七世纪,又不知道什么原因,乌斯藏的名字也消灭,而改称为土伯特。跟喀尔喀蒙古分为三部一样,土伯特则分为四区:

一、藏(后藏,今西藏西部)

二、卫(前藏,今西藏中部)

三、喀木(也简称康,今西藏东部及四川省最西部)

四、青海(青海湖及柴达木盆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改称青海省)。

喇嘛教主八思巴,于十三世纪时,被蒙古帝国加封为蒙古国师。在八思巴领导下,僧侣们都穿红色袈裟,并娶妻生子,因之称为红教。政治权力加上靡烂生活,使红教日趋腐败。十四世纪五十年代,一位改革家在青海西宁城附近一个藏民部落中降生,名宗喀巴,他是喇嘛教的马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