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后 >

第62章

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后-第62章

小说: 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来……索尼,为人通达……鳌拜,咱们满洲的巴图鲁。苏克萨哈,勇武有加……遏必隆,克己奉公。这几个都是忠义之臣。朕犹记得……咳咳……幼时,多尔衮欲夺帝位,尔等倾里周旋,发誓“终不附睿王”,“不惜性命,与之抗拒”,即使被黜为民,数次定罪论死,罚银赎身,被籍没家产,革世职,累计子侄,也忠心不改。朕……记着的,都记着的。”然后令玄烨和四人见礼,四人都侧着身子不敢接受,并且恭敬的回礼。

    索尼等四人回想当年,又见顺治如今已经病入膏肓,一时痛哭流涕。有小太监来报,没有见到太后娘娘,被慈宁宫的人赶出来了。琬潆道:“许是有些下人仗势欺人吧,太后娘娘并不知情。吴良辅,你亲自去一趟。”顺治喃喃的道:“不知情吗?”提高音量道:“吴良辅,你就直接和皇额娘说,朕……朕病重了。不见就再也见不着了……咳咳……咳咳……”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

    顺治依旧命令起草罪己诏的麻勒吉、王熙拟诏,道:“朕势将不起,你们两个听朕遗言,撰写遗诏。”提起一口气道:“储君玄烨,年已八岁,天性聪颖,深肖朕躬,可以继承祖宗基业,当即天子位。” 琬潆不由得猜测接下来的内容,玄烨年幼,势必不能亲政,接下来的话恐怕就是要决定以后的最名正言顺的权利分配了。虽然不担心顺治像汉武帝那样让自己殉葬,但是会怎样安排,还是提心吊胆的,没有握住顺治的另一只手,在人看不见的地方已经握的发白了。

    顺治接着道:“储君年幼,二十成年方可亲政。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协力政务。安亲王岳乐……”琬潆手不由得收紧一下,顺治停顿一下,看了琬潆一眼,接着道:“岳乐和……和简亲王济度,朕之手足兄弟,可当大用。……但因前朝多尔衮旧事,玄烨成年以前,尔等不得议政,然朕授尔等监察百官之责……”扫了地下跪着的各大臣,略略提高声音道:“……包括四辅政大臣及宗室亲胄。百官如有不妥、事有不便,尔等可直接上奏东宫皇后,请旨捉拿问罪。咳咳……”

    半响,接着道:“朕之妻子皇后佟佳氏,辅政多年,竭心尽力,昭敏仁和。朕死之后,储君生母,昭敏皇后摄政……”王熙大声打断道:“皇上,此事不妥,焉能以后宫妇人摄政……”麻勒吉是琬潆心腹,没待顺治答话,驳斥道:“皇上是储君之父,皇后是储君生母,这天下还有比这三个人更亲近的吗?皇上欲以家国托付其妻,你我外人在这里多嘴什么!”王熙不服刚想反驳,麻勒吉继续道:“主公病重,幼主尚小,不以主母为尊,难道是有不臣之心吗!”王熙语塞,一时不敢答话。

    顺治道:“东宫皇后摄政,此事已定,无需多言!尔等即刻撰写诏书!”接着道:“即日起,以制诰之宝、敕命之宝。二玺印赐予东宫皇后,其余玺印亦交与其封存。即日起,所有圣旨调动兵马,任免升降官员,非由东宫皇后加盖玺印不得发布。”

    琬潆松了一口气。顺治倒是制衡的很好,四大辅臣与二位亲王互,就算是以往六人关系很好,如今恐怕也心有芥蒂了。顺治给他们的职责根本就算互相对立的。四大辅臣辅政,看起来权利较大。而两位亲王不得议政,但是他们可以参奏百官,又是宗室血亲,用来制约四大辅臣。这六人各有势力,互相争斗,就只能依靠摄政的皇后。这要比历史上留下的遗诏要高明的多了。只是顺治就不怕自己学吕后和武则天么?不过他还真是赌对了,在自己心里,娘家子侄虽然亲近,也绝对比不过自己的儿女。

    顺治又是一阵咳嗽,开的道:“朕之母,慈宁宫皇太后,出身尊贵……”琬潆心里又是一紧,如果孝庄有了权利,肯定会和自己打擂台,顺治是想让孝庄来制衡自己吗?正在这时,吴良辅回来。顺治问道:“皇太后何在?”吴良辅讷讷不敢答话。顺治大怒道:“你这奴才,还不快说!”琬潆的唇角微微的勾起,这下不用担心了。然而这个冰冷没有半分哀戚的微笑被擦眼泪的帕子遮住,没有人能看得见。吴良辅结结巴巴的道:“太后娘娘说,要是皇上重新遵守礼法,废除东宫皇后之位,再除去孝献皇后的追封,重新尊重嫡妻,她就……就……还当您是儿子……”见顺治脸色铁青,急忙快速说完,“否则见一次气一次,还是不要再见了。”

    琬潆厉声道:“胡说八道!还不滚下去领板子!”又安慰顺治道:“皇上莫听他胡说,太后应该是被什么事情绊住了。顺治凄声道:“朕的好额娘啊……从在盛京皇宫里算起,她哪里有什么时候关心过朕,咳咳……她的心眼里就只有科尔沁吧……为了科尔沁,不惜毒死朕的四阿哥,让乌云珠小产。”顺治带着几分疯狂,怨恨的道:“好!好!好!既然她不要我这个儿子,朕也不认她这个额娘了……便是九泉之下,也永不相见……”顺治喷出一口鲜血,身子顿时一软。玄烨忍不住扑过来,大声喊着:“皇阿玛,你醒醒。……”

    琬潆扶着顺治躺好,用袖子遮了一下,在顺治颈部大动脉处试了一试,没有跳动。顺治确实已经故去了。琬潆转过身,端坐在顺治躺着的榻上,让玄烨伏在自己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背,道:“玄烨,小声点,不要吵着你皇阿玛。”然后看着诸大臣道:“咱们满洲入关不过十几载,尚有汉人未曾顺从。若是皇上不幸有了万一,太子幼小,卿等该如何行事?”大臣们,没有想到琬潆有此一问,一时愣住了。

    九门提督米思翰反应的快,立刻向琬潆跪拜,回答道:“娘娘得皇上所托,若有万一,当代天子摄政。若有人不听娘娘调令,就是不遵皇上旨意,有不臣之心,是为逆贼。奴才和领侍卫内大臣爱星阿,丰台提督佟国纲,西山锐建营提督喀喀等人,誓死效忠,必以手中之兵,株其九族之亲。”

    众人此时方知,琬潆早已经把这些位置换上了自己的心腹。暗自懊悔,自己怎么不多推荐几个亲信执掌兵权。只是兵权这样敏感的东西,谁敢随便举荐呢,不怕皇上怀疑么?更何况谁又能想到,皇上春秋鼎盛,竟然这么快就去了呢。话说昭敏皇后敢这样重用自己的亲信,怕是皇上默许的吧。或许就是皇上为今日做准备也未可知。先到这里,心里又是一凛。难保皇上没有留下其他杀招,如果不肯遵从遗旨……

    索尼圆滑,也跪拜,道:“臣亦遵守皇上圣旨,为娘娘和太子殿下分忧。”济度出列道:“娘娘贵为东宫皇后,太子生母,辅政多年。皇上赐娘娘玉玺,若山陵崩,娘娘当代为摄政,执掌大局,力保幼主,赐皇上之意。又有四大臣辅佐,岳乐与臣督查百官,朝野上下,必定无忧。”事已至此,岳乐虽有所犹疑,但也没有说什么,和鳌拜遏必隆等人,一起三呼皇后娘千岁!太子殿下千岁!

    琬潆的目光挨个扫过底下跪着的大臣,半响,心里满意的点点头。低头对低声抽噎玄烨道:“我的儿,你皇阿玛去了。”又开口道:“吴良辅,准备发丧,大行皇帝驾崩了。”然后回身扑在顺治的榻上,大声哭道:“先帝呀,你怎能走的这么早呀……”诸大臣并上殿内殿外太监宫女,一起啼哭,整个宫中逐渐哭声四起。

    作者有话要说:好了,这时二更。顺治领饭盒了,女主摄政,抚养玄烨。亲们多多给偶评论啊~~~~

    PS:顺便扶上关于清朝皇帝玉玺的一些资料:

    清二十五宝

    二十五方玉玺作用,材制多样以玉制交龙纽为多,其它有金银还有一方木制玉玺。

    大清受命之宝:《交泰殿宝谱》以章皇序之用,白玉质,盘龙纽,昭告天下天子登基用玺。

    皇帝奉天之宝:《交泰殿宝谱》以章奉若,碧玉质,盘龙纽。

    大清嗣天子宝:《交泰殿宝谱》以章继绳,金制,绞龙纽,册立太子用。

    皇帝之宝二方:皇帝日常用玺,一玉制,一木制,玉质为绞龙纽,木质蹲龙纽。

    天子之宝:《交泰殿宝谱》祭祀百神之用,白玉质,交龙纽,祭祀用玺。

    皇帝尊亲之宝:《交泰殿宝谱》用宝太后,太皇太后及上尊谥、庙号之用,白玉质,交龙纽,祭祀用玺。

    皇帝亲亲之宝:《交泰殿宝谱》以展宗盟之用,白玉质,交龙纽,祭祀用玺。

    皇帝行宝:《交泰殿宝谱》以颁锡赉之用,碧玉质,交龙纽。

    皇帝信宝:《交泰殿宝谱》以征戎武之用,白玉质,交龙纽

    。

    天子行宝:《交泰殿宝谱》以册外蛮,碧玉质,蹲龙纽,册封藩国外夷之用。

    天子信宝:《交泰殿宝谱》以命殊方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敬天勤民之宝:《交泰殿宝谱》以殇勤吏之用,白玉质,交龙纽,嘉赏官吏之用。

    制诰之宝:《交泰殿宝谱》以谕臣僚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敕命之宝:《交泰殿宝谱》以钤诰敕之用,碧玉质,交龙纽。

    垂训之宝:《交泰殿宝谱》以扬国宪之用,碧玉质,交龙纽,颁行法令用玺。

    命德之宝:《交泰殿宝谱》以奖忠良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钦文之玺:《交泰殿宝谱》以重文教之用,墨玉质,交龙纽。

    表章经史之宝:《交泰殿宝谱》以崇古训之用,碧玉质,交龙纽。

    巡狩天下之宝:《交泰殿宝谱》以从省方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讨罪安民之宝:《交泰殿宝谱》以张戎伐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制驭六师之宝:《交泰殿宝谱》以整戎行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敕正万邦之宝:《交泰殿宝谱》以诰外国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敕正万民之宝:《交泰殿宝谱》以诰四方之用,青玉质,盘龙纽。

    广运之宝:《交泰殿宝谱》以谨封识之用,墨玉质,交龙纽。

 风波骤起

    第七十三章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驾崩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八,遣官颁行遗诏于全国。顺治大殓后,梓宫放在乾清官,宗室亲贵、大臣命妇等人员各自回家进行斋戒。然后到顺治停灵的地方守灵哭丧。 百姓要在二十七天中带孝,一个月内不准嫁娶,一百天内不准作乐,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二十七天不准搞祈祷和报祭。服未除前,文件票拟用蓝笔,文件一律用蓝色油墨印刷。京城自大丧之日始,各寺、观鸣钟三万次。

    初九那一天,王公亲贵、文武百官到太和殿,按照大朝时的礼节和位置,跪听宣读遗诏。众人接旨以后,得到授命的岳乐、济度和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六人又面带哀痛的上前几步,走到丹陛下,再次跪下,当着文武百官和诸王贝勒面,再次跪下,郑重发誓:

    “先皇帝不以岳乐、济度、索尼、苏克萨哈、遏必垄、鳌拜等为庸劣,遗诏寄托,保翊冲主。索尼等誓协忠诚,共生死,辅佐政务。不私亲戚,不计怨仇,不听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无义之富贵,不私往来诸王贝勒等府受其餽遗。不结党羽,不受贿赂,惟以忠心仰报先皇帝大恩。若各为身谋,有违此誓,上天殛罚,夺算凶诛!〃

    琬潆道:“爱卿平身!大行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