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越寂寞越美丽 >

第7章

越寂寞越美丽-第7章

小说: 越寂寞越美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死。  脆弱的人,并不是常常想到死,而是常常想到生的难处。无望的爱情;飘泊的今生;渺茫的未来;浮躁动荡的心情,谁能替你分担?选择死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弱者,但能够勇敢地活下去的人,却要无所畏惧的勇气。慷慨赴死易,忍辱负重难。不坚强的人,很难在任何情景下都活下去,而从没有想过自杀的人,也令人羡慕异常,不是他的运气令人妒忌,就是他的坚强令人敬佩,再或者,他的麻木不仁也令人羡慕──世界上顶难做的就是英雄和糊涂人,要不大家何必生怕自己太聪明似的提醒自己“难得糊涂”?  希望有来生的人,就象无望的人生孩子,明明家庭并不幸福,为了孩子凑合着过下去,然后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我完了,还有孩子呢,孩子不能委屈。”其实这是他逃避现实的一个借口,就象活着不如意的人,只好寄希望于来生,因此可以慷慨赴死,在最后的一个凄婉的笑容里,憧憬着来生──今生等不及了,等不到了,那么总还有来生,呵,来生,简直都令人想快点投胎。  可惜来生,比今生更加渺茫,还不一定就能投胎做人。不过仔细想来,做人有什么好,一生和升学、工作、房子、户口纠缠,还要和各式人等纠缠,不做也罢。


第三部分:单身的年夜饭第17节:独立是女人永恒的主题

  据说,现在最时尚的生活方式是,将单身的精神进行到底。某报纸还非常煽动的说:即使身体不单身,精神也要单身。在我看来,这是秃子戴假发,聊以自慰的说法罢了——套用一句名言,有头发谁乐意秃?有这样把天灾当时尚的吗?     但是无可否认,现在,单身的人越来越多,每一个大城市里,只要还不是太老或者不觉得自己太老的人中,不得已或者主动单身的人渐渐演变成一个很大的数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广东目前有150万大龄单身白领,150万!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想起这两年相当走红的电视系列剧《欲望城市》,四个大龄的都市单身女性和周围男人的种种关于情与欲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欢迎,不在于这样的纽约版本的故事有多有趣,而是,有很多像剧中那样经济独立的女性都有同样的困惑——当一个人没有任何理由为了生活压力去结婚的时候,或者是根本找不到理想的结婚对象的时候,是更自由、得到解放了呢,还是更孤独更无助?     CCTV的《实话实说》搞过一个关于“精品女人”的讨论,所谓“精品女人”,就是学历高、收入高、年龄大、强调生活质量并且也有能力负担这样的生活的单身女人。参与讨论的男人们一边倒的观念是:这样的女人我们才不要。而参加讨论的女人更是不屑一顾的态度:这样的男人我们更不要。双方都算“实话实说”,但是这样的实话,表明双方不可能找到共同的沟通点。对话?旗鼓相当的人才可以对话,将遇良才,棋逢对手,游戏才好玩才精彩。我理解那些女人的想法:为什么要降格以求?不是低下头来,就会快乐——假如注定不会快乐,为什么不高昂了头?     北京的朋友说,她们单位里一水的不结婚的或者世俗称之为嫁不出去的条件很好的单身女人,都是前面所提到的那样的“精品女人”,开着车,抽着烟,美丽着,憔悴着。张扬着,渴望着,失望着。唯一不肯的,是妥协。     不知道这样的人,在大年夜里来临的时候,是不是结伴去喝酒,抵御这样冰冷孤独的团圆的喜庆的夜晚。平常的饭和谁吃,吃什么都不重要,但是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晚饭,总有一种滋味,不是那么好受吧?但是他们总会拒绝到有家的人那里去吃饭,拒绝他们的盛情邀请——这等于把自己的寂寞,展览给旁人看。     有一种没有分量的忧愁,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它不是一种突发的意外,不是一种可以解决可以突破的问题,它只是一种存在,无处不在,无法面对。它有时候叫命运,或者叫性格,或者就是宿命。     

  独立是女人永恒的主题   香港50年的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有一点很有意思:大陆在倡导“铁姑娘”的年代,香港的女性才努力开始走出 来做职业女性。  现在呢?  某日放眼一看,到了一定年纪,在职场上打拼的女性,两极分化强烈:要么就浮上去成功了,要么就还在苦苦挣 扎,或者转而做职业师奶。  回顾大陆50年女性的职业生涯,可以看出,50年代随着新社会的诞生,大批女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就业机会。她 们和男性一起同工同酬。在60—70年代,“铁姑娘”一度盛行,在“男女平等”的路上走了矫枉过正的路。大家所理  解的“平等”就是表面上的“男人能做到的事,女人也一样可以做到”。不顾女性与男性体力和生理上的区别,没有         性别特征的中性人物,是当时的榜样。  但是并不等于说,我们的社会终于实现“男女平等”了。事实上,直到今天,女性从小到大,都面临着不平等, 比如,女孩子的受教育的机会比男童少,女大学生就业机会比男生少,在工作中,给女性的机会也比男性少。在大多 数行业,女性下岗的机会比男性多。在提拔、重用方面,女性更像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点缀,甚至有人开玩笑说,提 拔女干部的条件概括起来说,就是“无知少妇”——无党派人士、知识分子、最好是少数民族、当然是妇女。这样的 调侃,不完全是空穴来风,有专门从事经济现象研究的经济学家曾经说,应该鼓励女性回家,把就业机会让给男性,  提高了就业率,又稳定了家庭。更有政协委员倡议:让女性回家。理由是,这样可以降低离婚率,提高婚姻的稳定 性。  这在我看来,就是谬论。  因为所有在妇联工作的同志都会告诉你:那些回家妇女,她们的婚姻并不稳固,而且,她们在家庭的政权和财权  上,都没有任何参政议政的权利,由于经济地位的低下,由于家务劳动的不被承认,大多数工作的男人会认为,是他  们在豢养着女人。一旦婚姻出现危机,那么这些没有经济地位的妇女,连自己的生存都成为问题,更不要提保障自己 应有的权益——她们的幸福,基本上是一场赌博,靠男人的良知和责任。说得难听一点,假如这个男人把所有财产转 移了再来离婚,起码在目前的中国,法律基本上奈何不了男人——你有证据吗?  好在,我们看到了更多的自力更生的自强自立的职业女性,她们在工作中与男性平起平坐,甚至比男性优秀,这 是很多单位愿意请她们的一个条件——只有比男性更优秀更有创造性,给单位创造更多的效益,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同时,在生活中,她们不讳言自己的性别,并且有强烈的性别意识,懂得善待自己,爱自己。她们不再把自己置身男 性的阴影之下,爱他们是因为她们有能力爱,有能力承担。像80年代舒婷的诗里说的:“我要以树的形象与你站在一 起”。  新好女人的定义不应该是无休止的奉献和牺牲,应该是先爱自己,对自己好。只有对自己好了,自己强大起来,  才有能力爱别人,也让别人尊重。只有女人自己争取到一个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能独立的经济和精神,不把幻想和命运  寄托在男人身上,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争取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尊重和尊严。——你会对你养 着的狗和猫怜惜和疼爱,可是你会觉得它们和你一样有尊严吗?女人自己不把自己当阿狗阿猫,不把自己当花瓶,并 且有能力不做以上几者,当然,不会有人敢把你看作是这样的“人”。  独立是女人永恒的主题,永不过时,永远努力。


第三部分:单身的年夜饭第18节:当离婚变成一种时尚

不能相守,且请相忘    

    他很好,很好,各方面。在她所遇到的男人中,他是最有耐心,最懂得欣赏她的美质和表现力的人。两个人都很珍惜对方的好。常常,两个人说到某件事,只是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彼此的喜欢,却是在彼此的非常时期。他的婚姻数年前已经宣告失败,遇到她的时候,正是她的情感覆水难收的时候。他觉得她是个很好的女人:温良贤惠优雅,为人低调内敛,对生活品位有很好的把握,但是不被浮华虚荣湮没。无论做朋友、做同事还是做女友,她都是那种让人开心的人。而事实上,她的所有朋友对她都很好,在她最难熬的日子里,是这些朋友给她尽可能的帮助。看一个人的为人,最简单的方法是看他的同性朋友对他的态度。别人能对一个人好,表明这个人的为人,在别人眼里所得的分数。    或许她命中注定,没有运气在恰当的时间地点里遇到懂得她的人。他们相遇不久,就知道他们之间,不可能有任何结果,他们之间的死结,只有他们两个人清楚。纵然他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男人,因为这个死结,他们之间,唯一的结局,也就是渐行渐远。    她的身边,从来不缺喜欢她的人——当然这样的喜欢,对她,是蜻蜓在水上掠过,她从来声色不动,似乎喜欢是他们自己的事,和她无关。如果有人想越过她心里那条底线,看起来柔弱的女人,马上会变得比冰还冷,比石头还强硬。很多人,无论男女,都会找一些不幸的借口,让自己在某段时间沉沦下去,她会消沉,在那些彷徨无措的日子,但是到要紧关头,总有一口气撑住,不让自己掉下去,掉下去。    她不怕付出,也不怕伤害,只是,没有值得付出的人,和感情。寂寞就寂寞着,孤独就孤独着。只有他明白他的脆弱,在外人眼里,她俨然是一个楷模,坚强的女人的楷模。只有他知道,在深夜里她的眼泪如何滚落下来,无奈无措的挣扎。也因此,他是她内心最柔软脆弱的部分,无论他离她多远,或者他已经打定主意离她多远,所有细微的变化都不可能逃过她的敏感。总要走吧,不能相守,且请相忘。这是个无情的江湖。    某日,有朋友从外地来,吃饭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人若无情生不如死,情若伤心不如无情。”她细细想这话:原来,我们不过,生来就该无情,因为若不伤心的情,表明从来没有用过心。按照那朋友的逻辑,“不如无情”的意思,就是我们每个人,其实生不如死。    在电话里,他总是沉默,不像最初,她无论说什么,他总是笑,并且,他已经几乎从不主动给她电话了。她很明白,总有一天,要走得更远,只是,经历过的,真的能相忘吗?  当离婚变成一种时尚    

    良家妇女做久了,以为一生不过就是一碗安乐茶饭。猛然有一天,抬头看看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所谓天长地久和举案齐眉,多么奢侈。    朋友说:“现在离婚的人太多了,你到我们这里来看看,从1楼到18楼,哪层楼没有离婚的?”    再看看,在我工作的大院里,离婚的也绝对不是一小撮。有的,离了两次。    周围的朋友,好像也依然实行着“执子之手”,但是执的不是原配的手了。    也有的,根本不进围城。好就同居着,不好再说。    天长地久是什么?不知道。或者,已经不耐烦知道了。    那张纸保障的是什么?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