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021.我们是冠军 >

第58章

021.我们是冠军-第58章

小说: 021.我们是冠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不少教练一样,邱素辉不善于和媒体打交道,也因此有些厌恶记者,他冲阿德里安塞摇摇头。

  阿德里安塞转头对话筒那头的玛丽亚说:“告诉他们,俱乐部不接受任何有关张俊、杨攀的采访。”

  听到新闻官小姐的回答,李延很失望,但他也毫无办法,主教练不同意,他这个记者是无论如何采访不到的。尽管不情愿,但他也只好和汪华悻悻的离开了。

  “怎么办?假期泡汤了?”王华一边开车,一边问李延。

  李延则在翻着刚买的沃伦达姆旅游手册,没有回答。

  “你在找什么?”汪华奇怪的问。

  “找旅馆。”李延头也不抬。

  “找旅馆?莫非……”

  “嘿嘿!刘备请孔明还三顾茅庐呢,我这才第一次。”李延用圆珠笔在一个位置一圈,“就住这儿了!离训练基地不远,交通很方便……前面路口向右拐,然后直走。”

  他把手册一合:“我就不信,我天天去,还能没有效果?那个阿德里安塞就是根铁棒,我也给他磨成针了!”

  张俊已经从首个进球的兴奋中恢复了过来,其实是被逼的。进了第一个球的他实在是太兴奋了,在星期一的训练中频频出错,惹得队友们都很不满了。最后邱素辉在训练间隙狠狠地骂了他一顿,告诉他现在就得意忘形的,他顶多成为一颗流星,而不是恒星。当时张俊问了一个被杨攀认为很傻的问题:“那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得意洋洋呢?”邱素辉当时愣了一下,然后想了半天才回答他,看来很傻的问题也能让人变得反应迟钝。邱素辉是这样回答他的:“什么时候才可以?嗯,那个,当你进球后,你可以得意洋洋,但是记住,只有那一瞬间的时间让你得意。当足球重新发出后,马上恢复冷静,然后寻找能够让你再得意一次的机会。”

  自从被邱素辉教训过后,张俊果然在训练中投入了很多。

  但是没有人会知道张俊现在心里的真正想法,他表面的沉稳只是为了更大的爆发。

  张俊最近总有些心神不宁,虽然在训练中他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当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或者是在回到家里的时候,他都会经常沉默,这可不符合他和杨攀在一起的个性平时两个人总是闹个不停。

  一开始杨攀也有些奇怪,害怕邱教练那次把他骂的消沉了,但是当他看到张俊总是有意无意的看墙上的日历时,他就明白了。“嗬嗬,这个痴情种子……”

  今天是10月13日,再过四天是杯赛的第二轮对前进之鹰的比赛,第一轮沃伦达姆靠点球涉险过关。而比赛后再过三天就是20日了,张俊因为这个日子的临近而开始不安。他不知道自己能否上场,虽然自己在第一次上场就进了一个球,但是后来训练中却被邱教练狠狠地骂了一顿,一定在阿德里安塞主教练心中留下了一个容易得意忘形的人的印象……

  他昨天给苏菲打了一个电话,当苏菲知道他在荷兰进球了的时候,张俊在电话这边半天都没有听到苏菲出声,他有些担心的唤起苏菲的名字:“苏菲,苏菲!你怎么了?怎么不说话了……”

  他不知道这个时候,苏菲正在忙着擦眼泪。张俊进球了,她却没有像以往那样兴奋得叫出来,反而哭了,真搞不懂自己了……莫非是喜极而泣?

  “……苏菲,苏菲?我进球了,你不高兴吗?”

  “不……不是,是太高兴了……真的,太高兴了。”苏菲终于把神态恢复正常了,“你在荷兰还习惯吗?进了球是不是成了名人呢?”

  “嗬嗬!”张俊挠挠头,“星期天什么都没做成,签名签得手都软了,合影合的眼都花了。”

  “那就好,你在那边什么都不要想,一心一意的踢球。我很好,非常好,你不用担心。照顾好自己,杨攀比你大,多听他的意见。我没什么说得了,我,我要去上课了……”苏菲有些慌张的挂了电话,甚至没有听张俊的反应。她看着窗外漆黑的天空,室友们已经熟睡了,她上什么课啊?

  “上课?”张俊有些疑惑的放下电话,自言自语道。这恐怕是两人打电话说得最短的一次了,平时他打回去,苏菲都要拉着他说上半天学校的事情。今天是怎么了?本来还想告诉她要给她一个惊喜的呢……

  玛丽亚又看见了这两个中国人,不过这回说的话和昨天不一样,他们希望采访主教练阿德里安塞。玛丽亚想主教练只让自己拒绝一切采访张俊和杨攀的申请,但是采访主教练应该是允许的。她接通了主教练办公室的电话。

  阿德里安塞听说有中国记者要采访他,想着八成是昨天来的那两位中国人。他想了想,然后对电话说:“请他们进来吧。”

  听完李延他们的自我介绍,阿德里安塞开门见山地说:“你们真正的目的是来找张俊和杨攀的吧?”

  李延听完了朋友的翻译,愣了愣:“没错。”被别人猜中了心事,他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本来想着拐弯抹角的通过采访主教练,先和他培养起好感,然后再接近张俊、杨攀。没想到一上来这个计划就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你们很诚实……不过,你们凭什么认为有信心获得我的采访许可呢?”阿德里安塞盯着李延,他已经知道了这个人才是真正的头儿,旁边的那个不过是一个翻译。

  “凭什么?”李延想昨天晚上准备的说辞还没有白费嘛,他清了清嗓子:“我想全中国几亿球迷的心愿和一个身为足球记者的职业道德还不够吗?中国球员在荷兰联赛里踢球,我认为我身为一个足球记者有责任把他们的消息告诉远在中国关心他们的球迷们。而我想,我们的采访也有助于中国球迷了解荷兰联赛,为贵俱乐部增加不少中国球迷……”

  阿德里安塞打断了他的说辞:“嗬嗬,别给我说这些,我不是荷兰足协的官员,为荷兰足协增加支持度这不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沃伦达姆多增加几个中国球迷也不会为球队的成绩带来多好的影响,也无法帮助球队保级。如果你们的理由仅仅是这些,那么我要说抱歉,请你们……”他站了起来,手伸向门口,一个送客的姿势。

  汪华还没有把这句话翻译给李延听,就看见李延猛地站起来,大声用中文喊着:“请等等,请等等!阿德里安塞先生!请等等,我还有话要说,等你听完了我这番话再赶我们走也可以!”他又扭头对一边带了的汪华说:“快!翻译给他听!快!”

  回过神的汪华连忙飞快的翻译着,生怕翻译慢了,被阿德里安塞赶出去。

  阿德里安塞听到翻译又坐了下来:“好吧,你说吧,我听着。”

  听到阿德里安塞的答复,李延出了一口气,然后他缓缓坐了下来,用这个时间想想自己该如何组织语言。“嗯,我想我理解您的担心。”说完此话,李延让汪华先翻译过去,看看阿德里安塞的反应。

  阿德里安塞听完,用感兴趣的眼光看着李延:“继续说。”

  仿佛是受到了鼓励,李延的声音高了起来:“您不希望媒体接触张俊和杨攀,我想是有两个原因的吧?第一个呢,张俊和杨攀在对埃因霍温的比赛中突然出场,打了希丁克一个措手不及,这应该是算是您的秘密武器了。既然是秘密武器,自然应该保持应有的神秘感,用来迷惑对手,让对手无法看清楚两人的真正实力,这样可以让球队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获得很大的利益。但是您想过没有?荷兰联赛中的球队都是白痴吗?一场比赛无法让他们研究出来,两场、三场、四场、五场呢?总会被对方研究透的,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秘密武器,足球也同样。”

  汪华没有直接翻译,而是碰了碰李延,提醒他这样是不是太不礼貌了?阿德里安塞是什么样的教练?还需要他这个中国记者来告诉他如何安排战略?但李延低声说:“照原话翻译!”他想通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咱也该爷们儿一回了!

  等汪华翻译完了,不等听阿德里安塞先生还有什么高见,李延接着说:“第二个原因呢?恐怕是担心他们过早的接触媒体,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有很多因为过早成名而失去自我的例子。每届世青赛总能出现那么多明日之星,可是到最后能成功的有几人呢?您的担心是正确的,您的用心也是良苦的。但是您想过没有?雏鹰不带它去见识蓝天,怎么学得会飞翔?温室里的花朵是永远经不起风雨的,被呵护在母鸡翅膀底下的小鸡是永远成不了雄鹰的!”李延说完这话,静静的看着眼前这个老人,朋友正在为他将最后几句话翻译过去。阿德里安塞听完了翻译后,有一阵子闭上眼睛沉默无语。

  办公室内一片寂静。

  李延扭头看向窗外,从这里正好可以看见楼后的训练场。青葱的训练场上,阳光在草尖闪耀着迷人的光芒,一群队员的逆光剪影在这光辉之下跳跃着,好美的一幅图画!

  阿德里安塞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李延把头扭了过来,再次看着对方。

  阿德里安塞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你们对他们的那方面感兴趣?”

  李延听完朋友的翻译后,互相对视了一眼,从彼此的眼神中已经看到了欣喜:这个老顽固终于投降了!

  李延有些兴奋的用英文说:“全部!”

  邱素辉正在给张俊单独讲课,把他拉到一边详细讲解不同的定位球战术下他该如何跑位,却听到了阿德里安塞在叫他。

  “邱,把张俊和杨攀叫过来!”

  邱素辉带着两人离开训练场,走到阿德里安塞身前,却看见了他身边的两个东方人,不,确切地说是中国人。

  李延看见这个瘦弱的东方人时眼睛一亮,连忙伸出手去:“真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昔日的天才邱素辉先生!”

  邱素辉以见到这两个人就知道阿德里安塞一定是同意了他们的采访请求,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骗取老师信任的。对方要和他握手,他却瞧也不瞧,转头对一边的阿德里安塞说:“人带来了,我回去训练。”说完,转身就走。

  阿德里安塞冲李延抱歉的笑笑:“对不起,他就是那种脾气,是几年都没有变过,你们不要放在心上。”

  李延收回手,尴尬的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阿德里安塞交待了几句就离开了,还有不少是等着他去处理呢。张俊、杨攀、李延和汪华,四个人在场边一个没有人打搅的角落进行采访。

  无需汪华的翻译了,没有了语言障碍的采访将会进行得非常愉快。李延看着张、杨二人脸上的汗珠开始了这次关键的采访:“训练强度很大,你们受得了吧?”

  “还行。”两人点点头。

  李延看看四周,指指脚下的草皮:“不用那么正式,我们就坐在地上进行吧?”

  大家都没有意见。

  “我是国内《体坛周报》的记者李延,这位是我在荷兰的朋友兼翻译汪华。”简单的介绍后,切入正题。

  李延把随身录音机打开,开始录音。汪华则在一边把纸笔准备好了,随时速记他们之间的对话。

  “不用紧张,想像一下,就好像是三个在异国他乡的同胞之间的聊天,很自由的,你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李延把手摊开,示意他们放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