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002.江山美人志 >

第269章

002.江山美人志-第269章

小说: 002.江山美人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但自己朝中的那些个重臣们表现究竟如何呢?自己虽然这三天里精神状况时好时坏,但却并不代表自己对局面失去了控制,几乎所有人的表演在这几天里都得到了充分展现,自己这个重病缠身之人正好借这个机会将这些人的表现看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脸上露出少见的一丝感动,但瞬间即消失无踪,司徒明月和颜悦色的道:“何爱卿,何须如此?朕的身体还好得很,只不过需要一段时间来静养罢了,爱卿毋须过分担忧。”
  “是,陛下。老臣不过是杞人忧天,陛下龙体康泰,偶染小疾,定能很快恢复健康。”老于事故的军务大臣赶紧接上话。
  “唔,不说这些事了,这几天可真是难为爱卿了,朝中这一干大臣和朕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们没有惹出什么乱子吧?”司徒明月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容,那味道说不出是什么。
  “回陛下,朝中一切都安好,只是还有不少事情需要陛下来最后定夺,有些事情已经不能再耽搁了。”心头一紧,假装没有听出皇帝陛下的言外之意,何知秋恭敬的回答道。
  “一切安好?何爱卿,莫非你是怕朕受不了刺激?”微微撇了撇嘴角,司徒明月内心里叹了口气,“你不必瞒朕,朕清楚得很,朕那几个儿子恐怕都有些沉不住气了吧?那些个大臣朕看也好象不那么安分呐!”
  何知秋额际浸出涔涔冷汗,一时间他心乱如麻,简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皇帝陛下如此犀利的质问,这几天自己虽然问心无愧,但皇帝陛下这几句话也点明了朝中有人在蠢蠢欲动,看来陛下虽然在病中却依然耳聪目明,朝中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的耳朵,也许举手投足间就有可能掀起狂风暴雨,想到这儿,军务大臣已经不敢再想下去。
  见何知秋只是默默的跪倒在地,却无任何言语,司徒明月心底里涌起一阵悲哀,是啊,皇家之事,虽然乃是家事,无论大小,却无一不关乎天下,你怎么能苛求一个外人来插足这些事务呢?
  摇了摇头,司徒明月脸上泛起无奈的苦笑,却将话题拉到了一边:“好了,这个话题朕也不与谈了。说说外面的情况吧,也说你的想法,不用太顾忌朕,朕自己心里有数。”
  终于松了一口大气,何知秋悄悄抹了一把汗,清了清嗓子才道:“眼下形势虽然很糟,但比起前两天已经稳定了下来。北边,除了早已失陷的北原郡和燕云郡的沧州、云中两府外,其余地方已经基本稳住了阵脚,但燕云郡由于同时遭受了来自北边普尔王国大军的巨大压力,虽然集结了近三十万大军,也仅仅能维持守势,不过这几天里太平叛军也未有什么大的动作,估计他们也在采取措施巩固他们在北原和燕云两府的统治。”
  一边报告,军务大臣一边偷偷打量了一下靠在床边的皇帝陛下的脸色,还算好,虽然阴沉,但却并未有其他异常表现,也许是早被这些接踵而来的坏消息刺激得已经麻木了,再多上两样也就无关紧要了。
  轻轻闭上眼,司徒明月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略显疲态的问道:“就这些?”
  “嗯,北原郡的卢龙府有消息传来称尚未陷落,但我们至今还没有收到可靠的情报。”见皇帝陛下脸色难看,何知秋不得不硬着头皮把尚未核实的情报也说了出来。
  “哦?”司徒明月精神果然一振,“卢龙府的城守是乔夏吧?朕还没想到他还能把卢龙府给守住,实在是大出朕的意外啊!看来许多事情不能看表面现象啊,这乔夏平时朕也听得不少反应,好象并不怎么样嘛,可就凭他能为朕守住卢龙这片土地,朕看就是当那一郡郡守也毫不为过!”说到这儿,司徒明月提高了自己的声音,显然是有感而发。
  何知秋心中暗暗叫苦,自己一时兴起为了安慰陛下把这未经核实的情况报告了陛下,若是那情报有误,那岂不是要大大的不妙?而且何知秋还知道即便是卢龙府真的守住了也绝对不是乔夏那个夸夸其谈的家伙的本事,若是论溜须拍马,乔夏倒还不让他人,要论其他,恐怕就太高抬对方了。倒是那个卢龙警备师团的师团长米丰听说倒还有些能力,不知道这个消息与他有没有关系?
  看军务大臣半天没有搭话,司徒明月有些奇怪,瞟了对方一眼,发现对方有些心不在焉,轻轻咳了一声,才把对方从神游中惊醒过来。
  “陛下恕罪,老臣一时走神,想到其他事情上去了。”何知秋这才回过神来,连连恳求原谅。
  “何爱卿,那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你在朕面前都能走神呢?”司徒明月好奇的问道。
  一句话问得军务大臣紧张起来,本来只是句托辞,没想到皇帝陛下当了真,吱吱唔唔说不出话来,灵机一动,道:“老臣还得到一个消息,在陇东的局势有些变化,鹧鸪关发生了争夺战,据说李无锋的军队在鹧鸪关与太平叛军发生了冲突。”
  “哦?”司徒明月一听果然来了兴趣,“这个家伙真是耐不住寂寞啊!连一刻也不得安稳,结果怎么样?”
  “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但好象是李无锋的部队占了上风,太平叛军已经退回了陇东和西康。但他们又加强了陇东府城的防御,而李无锋也就按兵不动了。”何知秋不知道皇帝陛下究竟怎样看待这个事情,便有所选择的介绍这场战斗的情况。
  “哼,朕真不明白,为何那李无锋的手下就能屡战屡胜?而看看朕的军队,他们的表现为何总让朕大失所望呢?”司徒明月仰天长叹,一双鹰目怔怔的望着正上方的丝罗帐顶。
  皇帝陛下随口的一句话却让军务大臣感觉到自己的脸上有如刀割,身为人臣食君之禄,却不能为君分忧,实在是有愧于心,皇帝陛下虽然没有指自己,但自己身为军务大臣,肩负帝国军机要务,何尝没有责任呢?
  “陛下,老臣的确罪该万死,辜负了陛下的重托。”何知秋咬牙叩首。
  “罢了,何爱卿,朕并无责怪你之意,只是眼下局势艰难,朕心情实在难受啊!”长吁一口气,司徒明月神态萧索的叹道。
  心中一热,何知秋定了定神道:“陛下其实也毋须太过忧虑,眼下北方局势已经稳定,外交部门和马其汗人的谈判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关西局势虽然还不明朗,但太平叛军的发展势头已经明显减缓,帝国已经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只要我们合理计划,再辅之以一些其他措施,一定能够挫败太平叛党的痴心妄想。”何知秋的语气充满了笃定。
  轻轻摇了摇头,司徒明月反而没有那么自信,“何爱卿,你的心情朕能够理解,不过太平叛党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造出这么大的声势,不简单啊!朕这两天一直在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呢?是朕本人德能欠缺,还是朕任命的那些大臣官员太过腐败无能,亦或是太平叛党太具有鼓惑煽动性?”
  皇帝陛下的话语从来没有这么软弱无力,至少在为官几十年里何知秋从没有见过,一时间他也在仔细考虑这个问题。鱼烛灯花轻轻的爆响,君臣二人相对无言,默默的思索着。
  “是朕多愁善感了,”司徒明月自嘲的笑了笑,“眼下还不是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对了,既然何爱卿已经有了腹案,那就说给朕听听吧,朕也真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挽转目前的不利形势,与马其汗人的谈判只要能取得效果,南部军区就可以抽掉出一部分兵力,另外如果爱卿觉得有必要动用城卫军,朕也同意。”

  第八章 风起云涌 第六十节 暗影

  虽然不清楚为什么皇帝陛下在短短几天里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但对何知秋来说,陛下既然已经开口同意调动城卫军,这对自己来说可供选择的余地就大了许多,不敢说游刃有余,但至少心中的把握也大了好几分。
  “陛下,老臣的计划是这样的,北面北原郡已大部沦陷,眼下要想一举收复,难度太大,老臣想我们可以从内政部门抽出一些精干人员潜入北原郡各府进行活动,先期可以联络当地忠于帝国的士绅,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其他暂不宜有其他太大的动作;至于在燕云郡,普尔人的军事威胁不会持续很久,只要普尔人的压力一减轻,我们便可以抽出相当数量的部队,可以采取步步为营的蚕食办法,向沧州和云中两府逐步推进,太平叛党在那里的统治还不算太稳固,只要我们不贪功冒进,凭借优势兵力稳扎稳打,再策动忠于帝国的地方势力进行策应,应该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何知秋不愧为有几十年经验的军事首脑,其老练狠辣程度绝非一般人所能比拟,所设计的计划无一不是针对太平教的弱点。
  “至于关西,现在太平叛军在那里的气势很盛,但他们却四面受敌。南面的天南、三江与他们敌友莫辩,林国雄和朗永泉内心一样对太平教这一类的邪教十分忌惮,绝对不会容许其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发展,而且有机会肯定还会背后插上一刀,太平叛党自然也不会相信他们;北面、东面都处在帝国的包围之下,只要我们保持军事压力,他们就难以有所作为;西面,李无锋已经与他们有了冲突,以后究竟会怎样,现在还难以断言,但至少他们双方已经埋下了冲突的种子,以李无锋的个性,很难想象他会坐视太平教这个极具威胁性的宗教势力在自己身旁虎视眈眈。具体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定。”
  说到这儿,何知秋话语一顿,头也垂了下来,似在考虑措辞,司徒明月敏感的注意到自己的心腹大臣的变化,心中也有感触,不过他并未开腔,明显是要等何知秋拿出自己的看法。
  “老臣有个想法,”斟酌了半天,何知秋终于还是说了出来:“不如给那李无锋一个名义,让他配合帝国军队进攻在关西地区的太平叛军,驱虎吞狼,无论他们哪一方获胜,都会大伤元气,对帝国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当然我们不能给李无锋实质上的东西,即使是一个名义也不能太明确,最好能给他一个虚无缥缈的名义,但又要让他脱身不得。”
  细细的拿捏着这其中的关节,何知秋也知道要找出这样一个理由来逗李无锋上钩并不容易,但他却把李无锋内心中那份野心看得很清楚,哪怕有那么一点点机会,那个家伙都不会放弃,就凭这一点,何知秋相信终究能够让那个家伙踏上自己为他准备的战车。
  “哦?何爱卿,你原来不是坚决反对让李无锋介入中原战局吗?为何此时又改弦更张态度;变化如此之大呢?”司徒明月早已理会到军务大臣的想法,不过他还是想听听对方的详细理由。
  “陛下,此一时,彼一时。当初老臣反对让李无锋牵扯进来,是担心这个家伙不好控制,一旦让他得势会养虎遗患,但现在情况不一样,太平教势力膨胀已经大大超出当初老臣的估计和预测,相比之下,李无锋的威胁已经排在了次要位置,他的军队数量远远少于太平叛军,而且在他的周边还有许多敌对势力,他现在究竟能不能与太平叛军对抗现在都还很难说,而且无论是他们哪一方胜败对我们都有益无害,我们甚至还可以在其中推波助澜,最好能让他们打个两败俱伤,这才最符合帝国的利益。”何知秋慢条斯理的分析。
  “当然,这两方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那李无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