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002.江山美人志 >

第948章

002.江山美人志-第948章

小说: 002.江山美人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沿着这片低地向东南蔓延过去,顶多一天时间就能漫到十二军团这两个师团的营区,而他们扎营所在两侧地势险峻,无法驻留,只能向后撤,而一旦后撤就是喇叭型的宽阔谷地,他们依托山势扼制谷口的优势就荡然无存,咱们的骑兵可以从容的正面突破,迫使他们正面决战。”岳山声音随着情绪高涨也渐渐高了起来。
  “马嘶河流向不是向东南,而是向南,这大概是十二军团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的原因,不过这一带的地势会给他们带来麻烦,不过岳山在想要扎住这个河口把邻近地高度升高工程量很大,三五天是无法做到的,这一点就是矛盾所在,这也是这个计划的最大麻烦,即便是动员周围民众一起努力,这样一来就显得声势过大,只怕十二军团也有充裕时间来应对了。”岳山有些烦恼的挠了挠头,他意识到军团长恐怕也是在作这条马嘶河的文章,但他不知道军团长如何克服这个矛盾。
  “嗯,岳山,看不出你小子也还有点眼光,居然能够想到打这马嘶河的主意,不错,马嘶河流向向南,十二军团两个师团不容易猜测到咱们会打这条河的主意,也正如你所说,如果是掘堤放水倒是容易,但要扎断河道迫使它改向,并且还要将那一片低地围起来让河水沿着这条天然河埂漫延过去,才能起到效果,这份工程量不小,要想秘密做到也不可能,那里距离敌人驻地也不是太远,敌人的斥侯肯定会发现。”崔文秀话语中也是有些遗憾,不过他并非没有对策,只是要看敌人上不上这个当了。
  “岳山,你说咱们如果摆出一副要断河填地的架势,十二军团那两个师团会怎么想,又会如何应对?”崔文默默垂下头思索了一阵之后才问道。
  “这,……”岳山也是一怔,随即马上醒悟过来,“军团长是想要敲山震虎?”
  “嗯,事实上真正做到断河灌水也无法起到多大作用,敌人如果缓步后退,顶多也就是受些泥泞之苦罢了,可是你想想咱们的骑兵如何克服这个困难?从地势较高地区越过是唯一办法,对于轻骑兵来说也许勉强能行,但重装骑兵呢,难度相当大,即便是能行,效率也会大打折扣。最好的办法还是不要灌水,而只是把这个灌水当作一种威胁手段来发挥作用,如果这两个师团迫于灌水的威胁而撤离谷口退往谷内宽敞地带,那自然正合我们的意图,我们的骑兵就可以充分发挥威力,只是我们必须牢牢拖住这两个师团,不能让这帮家伙溜得太快逃出我们手掌心了。”崔文秀微微一笑点点头道。
  “第六游骑兵团不是一直在那一带活动么?正好可以牢牢看住他们,如果他们敢于出来攻击我们的断河队伍,那正好也可以一战,不过岳山估计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胆子,他们怕只敢选择后退一条路吧。”岳山兴奋的以掌击腿,随即马上又迟疑起来道:“可是要进行这一仗,光是击溃敌人不太难,要想全歼的话,就算把游骑兵团和茅进拉上,光是骑兵肯定不行,但如果把我们师团也拖上,这清河城是不是有些太过薄弱了?如果这个情况一旦被敌人了解,清河就相当危险了。”
  “连这点风险都不敢承担,那这仗还怎么打?北面榆林府虽然被普尔人控制了,但事实上他们还没有建立起稳固的统治,摆在榆林府的军事力量不少,就算他们知晓了这个情况,等他们作出正确判断再出兵,听怕我们早就得胜回朝了,至于东面,我倒是没有想要瞒过他们,不过我怀疑刘平和骆炳基会有那么大的魄力么?分属两个军团,军令未必统一,这会贻误战机,也给我们赢得一些时间,所以他们四个师团就算扑上来,我想第五师团也能够支撑几天,只要我们在南面抓紧时间,是完全可以解决这一战的。当军人就是要敢于挑战困难和风险,跟着我崔文秀就不要那么多前怕狼后怕虎的顾虑,岳山,记住,该出手时就得出手,而且一出手就要够狠!”
  崔文秀当然知道这中间肯定有风险,尤其是东面北方军的四个师团,如果敌人四个师团真的没有任何犹豫的扑上来困住清河或者派出一支力量牵制住自己南下军队回师道路,而普尔军又趁机南下,清河府可以说就相当危险,但崔文秀赌的就是北方军不可能如此果决的作出这种布署,而和普尔军一方也不可能有这么默契的配合,打仗本来就有风险,崔文秀从来就这样认为,任何情况下都不敢于冒险,而只顾虑问题的见险一面,那只能说明主帅的平庸,顶多也就是一个守成的庸才,他崔文秀绝不是。
  岳山眼睛中一阵精芒毕露,他有一种仰天长啸的冲动,跟着这样的主帅打仗才不枉当一辈子军人,那种整日瞻前顾后的军人他岳山最是看不起,虽然秦王殿下也曾经专门就这种风气做过诫免性的训示,但岳山还是认为当军人就是要有血性和豪气,也许军人的血性和豪气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展现出来,但岳山更喜欢这种方式来表现自己。

  第六章 制霸 第一百一十九节 最后一搏(4)

  清河府的局势似乎一下子就变得有些微妙起来,府城中的军队调动频繁,原本一直在城外驻扎的第三重装骑兵师团悄悄南下,而第六游骑兵团也似乎有所收敛,清河南部的第十二军团两个师团终于能够松下一口气,他们从未指望能够有什么大的胜利,能够维持这种相对平静的局面也就相当满足了。
  岳山的第二师团也不动声色向南潜行,接替原来第二师团防务的是一直担任辅助力量的第五师团,而清河府的警备部队也被再一次加强,他们将承担原来第五师团的任务。当然从表面上看不出清河府城内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相信要不了多久,周边的各方势力就会察觉到这种异常。
  清河府南方形势的变化并没有引起十二军团两个师团的太大注意,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够牢牢扼住浅草谷口,西疆军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都很难占到便宜,何况西疆在清河的力量他们也早已经察明,只有两个步兵师团和一个重装骑兵师团以及一个一直在和他们缠战不休的游骑兵团,这些力量如果全部集中起来,理论上是可以歼灭盘踞在浅草谷口两个师团的,但西疆军一来清河府城需要防守,不可能倾注全力,二来有十分有利的两侧护翼地理优势,即便是面对超过自己一方的西疆军也可以从容应对,狭长的走廊地带让西疆军的骑兵优势受到很大制约,要想强行突破只能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而无所得。所以两个师团显得比较放松,当然和东北方向的中线主力仍然保持着相当畅通的通信渠道,以确保上峰的命令和消息能够第一时间传递到他们手中。
  不过当他们从上峰得到消息时已经有些稍嫌迟了一些,西疆第三军团第三重装骑兵师团已经出现在了清河南部浅草谷外的草原上,而游骑兵袭扰攻势再一次频繁起来,这让十二军团两个师团相当紧张,难道西疆会不惜一切代价用重装骑兵和游骑兵强行突破?
  虽然不相信西疆会如此弱智或者狂妄冒险,但已经被西疆军的神出鬼没弄得胆战心惊的十二军团还是相当紧张。不错,要强行突破这种狭窄的正面肯定会付出相当大代价,即便是重装骑兵一样不可能用这种损失冒这种险,尤其是这种险很可能得不到任何回报,至于游骑兵就更不可能了,这种地形简直就是专门为歼击游骑兵而设的,只需要利用营寨栅栏和壕沟死死顶住冲锋,远程武器和弩矢投枪将会让这里变成一个坟场。但是重装骑兵出现在这里意味着什么?西疆人不可能这么百无聊赖将重装骑兵放在这里作演练吧?除非他们能够迫使自己从浅草谷口退出。或者夺取浅草谷口的控制权。
  十二军团第三第五两个师团军官们的满腹疑虑终于在几天后得到了解答。在获知西疆大量民夫在马嘶河断流并开始修筑堤坝将马嘶河河口那一段低地填高之后,十二军团两个师团的军官们肝胆欲裂,西疆人简直太歹毒了,竟然连这种匪夷所思的计划也敢实施?要知道填高河边低地以及扎断马嘶河南下口子,将会使整个清河南部相当大一片地区变成水乡泽国,当然也会使浅草谷地一下子被湮没,这样一来?十二军团两个师团固然无法立足,但对还是西疆辖地的清河南部来说损夫无疑是巨大的。
  西疆人在马嘶河口大规模的开山填土让十二军团第三第五两个师团几乎陷入了绝望,这一毒计工程量虽然大,但并不是不可实现。尤其是现在正是初秋,上游的水量不断汇入马嘶河,正处于丰水期的马嘶河一旦真的被扎断,那滚滚而来的河水足以把整个浅草谷吞没,自己这两个师团纵然不会全部喂鱼就只有上山,但一旦上山,西疆军肯定会乘势而进。谷地如果被西疆军控制,没有后勤保障,只怕要不了一个星期,两个师团的士兵们就只有去当野人了。
  但是现在就退兵还来得及么?看着谷外虎视眈眈的游骑兵和铁甲骑兵,他们几乎可以肯定只要自己营寨一动,这些家伙就会扑上来,在平原地带要想和这些狂野彪悍的骑兵较量,两个师团的军官们从未有如此妄想过。那该怎么办?
  眼见得一天一天过去,马嘶河口的断流工程进行得相当顺利,而低地填土工程同样进行得如火如荼,两个师团知道如果再不作决定只怕两个师团都只有扔在这浅草谷地中了,也许作一次冒险也是必须的。
  驻扎在浅草谷口的北方军的异状很快就被一直在观察着敌人动作的崔文秀发现。十二军团并没有马上撤兵,但他们十分明显在作着某种准备,前线的防御依然十分严密,难道他们真的打算在这里死守下去?斥侯们很快就带回了惊人的消息,原来十二军团这些家伙一面做着撤退准备,一面也在积极进行应对措施,他们将营中不断挖掘出数百米一段一段纵横交错的壕沟,而且北方军也利用挖掘出来的泥土垒筑堤坝,准备用这种方式来抗衡西疆军的洪水冲击,进行殊死一搏。
  十二军团两个师团的坚决态度倒是有些出乎崔文秀的意料,不过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他也从没有认为敌人会就此轻而易举的就屈服,许多人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最后一步,他们不会轻易承认自己失败。
  当十二军团所有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面前骑兵身上时,岳山率领的第三军团第二师团,以及从在城卫军已经放弃攻占龙泉计划南下后从龙泉北上抽回的第四师团也出现在了正埋头苦干的十二军团两个师团面前,占据着两侧地理优势的十二军团守军很快就被西疆军带来的大量远程武器所抵消,而两个步兵师团的加入战局给十二军团这两个师团带来的心理打击更是沉重的,崔文秀并没有消极的应对这些新出现的情况,两个师团没有作任何停留就在第三重装骑兵师团的配合下对尚未完全完成他们浩大工程的北方军发动了进攻。
  连续的劳作对于北方军的精神和体力无疑都是一个巨大的折磨,当西疆军的两个步兵师团配合着重装骑兵一步一步推进,并利用远程武器优势压制两侧已方地理优势时,这一场战争似乎就没有太大悬念了,紧紧只坚持了一天,当天夜里早已被连续几天几夜轮番劳作弄得困顿不堪的北方军就被西疆军突破了防线,这再一次证明了骑兵可以在地理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