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星海中的幸运 >

第132章

星海中的幸运-第132章

小说: 星海中的幸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打舰队从驻地回到希格拉,为了忙阅兵的事我经常要回到希格拉地上,所以常常会碰上我们萨木塔的官员,只要是关系好、够级别能跟我说上话的人,总是对我挤眉弄眼地说一句“找到幸运了哈,真好。”我估计萨木塔里和亚空间基斯中能有不少人把我们当前的飞黄腾达看成是我一口成谶,总惦着向我道喜。他们就不想想,这场灾难就是我乱拣幸运引起的,我差点因为这个而获罪,现在别人不再提这件事了,咱们自己人居然还成天挂在嘴边上,想要捧我,其实是害我。可以想见,游行的时候这标语一打出去,第二天准得有居心叵测的人旧事重提,让我好过。我挖门盗洞,找到门路去跟组委会套磁,想把标语撤了。到组委会一打听,才知道人家早已经让把花车改名、把标语撤掉了。当时我长出一口气。尽管组委会撤换的理由是这车名和标语与政治旧事牵扯太多,怕引起纳贝尔人和李尔赫人的反感,但不管怎样,我的命算保下了。
再后面,重头戏就转到环地轨道上了。太空阅兵开始。还是按照战斗序列,从第二舰队起依次通过阅兵区域。阅兵舰队的阵型编排没有硬性规定,全看各个舰队自己的本事,这也是各基斯士兵相互较劲的地方。驱逐舰以上的大舰就密集通场,飞船间距越小说明驾驶技术越赞;护卫舰就不停地变换编队花样,变得越快越准说明机动能力越强;飞机飞艇就不停翻飞,天女散花、倒挂金钟、万舰齐发,玩得越花哨说明水平越高。据说如果能在阅兵中技高一筹,底下见面都让人侧目。
通完场的舰队就在母舰两边一字排开,第二舰队左边,第三舰队右边,依此类推。第七舰队之后跳过我们直接上第九舰队。等第九舰队也在母舰旁边列队完毕,母舰前边形成了两道成长的“欢迎队伍”。这时,我们第八舰队才闪亮登场。
前边四艘驱逐舰开道,庞大的昆兰号居于主位,左右是两艘航母,四周守护着各式护卫舰,空隙中如同闪电一般时而穿插而过是侍僧机,最后是两只会扇翅膀的大天使——无畏战舰。与前面七支编队不同,我们把队形散得很开,进入“夹道欢迎”的队伍之后,最边上的苦行僧舰编队简直就是擦着他们的鼻子驶过。这是我们故意的,就是要吓唬吓唬他们。如果他们忍不住后退,气势上就输了;如果他们硬扛着不动,那算他们有种。当然,如此作为对我们的驾驶技术也挺考验的。
我舰队庞大的队伍缓慢行进,两旁的“欢迎队伍”居然一动不动,还真得对他们说声佩服。在我们的后队通过之后,两侧的欢迎飞船就打出彩色光束,照亮太空。看着广场上的激光水幕,我真是自豪啊,透过水幕的彩虹,我仿佛回到古代的宫廷,中间的母舰就好像伟大的女王卡伦,两侧的飞船就是纳贝尔、索班、斯叶特等大基斯的重臣,我们这些立有大功的小矿工沿着地毯缓缓前行,每过一处,那些重臣就低下他们往日趾高气昂的头颅,向小矿工鞠躬致敬。
我编队驶到母舰跟前停住,然后与母舰一起向虚空打出光束,刹那间,银河的这个角落光彩照人,目眩神迷。
太空阅兵结束。
此后一年的时间里,萨木塔电视台一有空就重播这段阅兵镜头,观众百看不厌。背景是希格拉美丽的大气层,母舰矗立在中央,从两侧延伸开去是长长的飞船队列,涂装五颜六色,黄的、紫的、红的、绿的、白的,深蓝的,各式各样,昆兰号带着庞大的队伍向着母舰驶去,身后两侧的队列打出彩色光束——这样一张巨幅油画悬挂在萨木塔萨办公厅的墙壁上,直到今天。
后来,我找了很多参加了那次阅兵的其他基斯士兵的回忆来看,他们对于自己被迫分列两边配合萨木塔人的行为表示“荒唐”“恶心”“难为情”等等不一而足,但军委和戴阿米德下了死命令,又不得不这样做。我就很奇怪,戴阿米德拍纳贝尔和索班的马屁,那是常有的事,可从什么时候拍起我们萨木塔来了,而且还那么卖力?我分析,有这么几种可能。一是卡伦·;斯叶特发话了,他们不得不执行,不过这个猜测得不到卡伦的证实,而且她也不大可能这么胡闹;第二可能因为民间颂扬萨木塔的呼声很高,戴阿米德一想,大家不是要风光么,那好,我就彻底风光一把,省得你们成天到晚在我耳边嗡嗡叫——不过戴阿米德会这么好心么?第三呢,可能是七大基斯有意为之,从表面上看他们伺候矿工挺丢脸,但这么大张旗鼓地搞一通,能够分化萨木塔和亚空间基斯的亲密关系,而萨木塔一直以来能够坚挺在对抗强权的第一线就是因为背后有大批亚空间基斯支持,失去这个后台,七大基斯将获得巨大的政治实惠,丢一回脸又算得了什么——从事后看来,这种分化还是蛮有成效的。那七大基斯反复说今日的戴阿米德内庭已经成为“7+1”模式(七大基斯外加斯叶特),欢迎萨木塔基斯成为全球事务中的新的利害责任人云云,有效地影响了萨木塔与广大亚空间基斯之间的关系。不管我们萨木塔如何在各种场合反复声名“现在的内庭权力模式不是‘7+1’而是‘6+1+1’,萨木塔是最后那一个‘1’,我们永远不会与七大基斯站在同样的立场上”“萨木塔永远与亚空间基斯在一起,永远不会成为本空间基斯和超空间基斯”,可效果不明显。唉,政治,政治,这么让人头疼的事,居然真的有人喜欢去干。
※※※※※※
对于这场战争的回忆,到这里基本差不多了。有一些收尾的事情简略的说一下。
怒涛炮暂时成了一堆废物,所以在战后召开的保管权讨论会上大家态度都很冷淡,远不像我们刚回来那次讨论得面红耳赤。最后的结果跟我当初提议的差不多,怒涛炮暂时由戴阿米德监管封存起来,其保管权和研究权等暂时不作讨论,留待几百年后技术进步、可以打开本图西封装的时候再行讨论。整件事上,我成了最大的赢家,所有基斯全都被我玩弄在鼓掌之间,真是好笑。
科技师的主要人员都离开了舰队。那些搞基础理论的恢复了萨木塔科学院,那些搞应用技术的受命成立了萨木塔工程院,两院院长由迪生一人兼任,直到今日。在战争中盛极一时的昆兰研究分队人去楼空,恢复成矿船队时期的维修技术咨询性质的部门,只是在维修分队碰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的时候提供一些技术支持,或者进行一些小规模的技术改良。
马昕他们经过两基斯协商,继续以雇佣兵的身份留在舰队里,直到他们服役期满,自动脱离我们舰队,回到帕克图。
根据希格拉联合防卫的有关协约,昆兰舰队被分配了一些防卫任务,正式作为家园防御力量的一份子出现在世人面前。军徽、军服样式和军歌等都存入戴阿米德军委档案馆。在这里,我要着重对我们的军歌表示强烈的不满!当初授衔仪式上播放的那首由《咱们工人塔克拉大》改编过来的军歌只是应景之作,是临时的,本打算有时间的时候请专门的作曲家作词家给写首好的,结果后来舰队内部一讨论,除我以外,所有人都觉得没必要再写新歌了,这个就挺好。我哭……他们还找出一堆歪理,说什么“旋律昂扬”,“充分体现了舰队特色”,“蕴涵着舰队由矿船队发展来的传奇历史”。
有一个问题很尴尬,一旦回复和平,就要按照和平时期的规律办事,战时那种“一切为了舰队、为了舰队的一切”的应急经济模式不再适用,这么大一支舰队怎么养变成了一个重大问题。本来昆兰和法康隆两个船队共同支撑起了萨木塔太空矿业的天空,现在昆兰跑去当兵了,光吃饭不干活,全靠法康隆一个可玩不转。再造新船?技术上是不存在问题,但医治战争创伤正急需用钱,经济上不太现实。最后我想了一个办法,让我们舰队半军半民,平时恢复老本行去采矿,有战事了就拉出去打仗;人员就轮换着来,这半年你去戍边我去采矿,下半年我去戍边你去采矿。同时,让法康隆船队半民半军,借助昆兰船队民转军的经验,给他们开展半军事化训练,一旦要打大仗了,转眼又可以拉起一支舰队。戴阿米德一看,反正萨木塔已经有太空舰队了,之前在预备役问题上的百般阻挠已经毫无用处了,便开了口,允许萨木塔组织预备役,并且按照全希格拉统一的预备役序列给法康隆船队建立了正式的编制。基斯萨对我为此事的努力给予了一致的好评,称我终于肯为基斯的壮大出力了。这个……其实拉法康隆入伙,主要是我想帮戈尔一把,还他人情。但我们舰队半军半民的做法,我们自己用的爽,可别的基斯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军人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当个职业军人,还跑去搞副业,真是丢脸,所以他们就把我们叫做“土里土气的第八大路舰队”,简称“土八路”。嘿嘿,让他们说去吧。
事情就这样完结了。截止到我回忆的这个部分,萨木塔的前途看上去一片光明。萨首每次去戴阿米德直入内庭,旁边的小基斯代表投过去羡慕和崇拜的目光,让他非常享受。任何一件全球大事中,如果没有萨木塔的声音,那就不成为“全球”大事。在矿产业,萨木塔独占鳌头……
也许我们真的在星海中得到了幸运,只是在享受这个幸运的时候,没有多少人会去回想我们为此付出了什么。
本回忆录完。
※※※※※※
大家不要走,接着等晚上更新

正文 第169章 跋
抱歉,抱歉,还没有完。
※※※※※※
胜利阅兵仪式结束的时候是下午1点。之后各基斯各自组织自己的胜利庆祝活动。我们的庆祝活动是回新基都搞的。宴会、民众见面会等等,一直闹到深夜。基斯萨宴请了我们舰队和法康隆船队的全体人员,除了我们几个高层领导因为被萨们拎出去在包间单独设席而幸免于难外,其他人全都酩酊大醉。中间我回大厅敬酒的时候,发现有一个人没有进入拼酒的战团,而是躲在角落里满脸幸福愉悦地看着大家打打闹闹——是木兰爸才,他笑得非常开心,非常非常开心。
在宴会上,我跟戈尔、芙子和迪生相约第二天上午去一趟哈门的公墓。此次战争的烈士纪念碑还没有立起来,公墓里葬的都是平民,我想去看谁孔秀心中一定很清楚,但她没说什么。一开始我还为她没有纠缠这事而松了一口气,但马上就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她不是不纠缠这事,而是什么事都不理我了。于是我俩各自生着闷气,一宿都没睡好。
第二天早上戈尔芙子和迪生被我早早揪起来,加上沉默的孔秀,我们乘坐最早的航班来到哈门。出了机场,我们打车前往公墓。当然,为了避免引起骚动,我们都化了妆。
来到公墓后,芙子领着我们来到一方小巧的墓碑前。石碑上面并不是福门巧巧后来的照片,而是一张大学时的照片,青春活泼的马尾辫一荡一荡。这张照片是我照的。
迪生哇的一声哭起来,戈尔扶着他去一旁冷静一下。孔秀则根本没有走近。墓碑前只剩下我和芙子两人。她在一旁讲述着事故发生之后的事情。人们整理巧巧的遗物,发现了一个小盒子,居然是她在大学时就准备好的墓葬用品。盒子里放着这张照片,并有一张纸条指定把它作为遗像,还说一定要葬在哈门。还找到很多有关生命与死亡的哲理诗,最后选了一首巧巧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