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路程 >

第19章

路程-第19章

小说: 路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认识的自己公诸于众,让所有的公众来判别是非曲直。我要写下我的自白书、宣言书、挑战书,发出我的呼喊。我找来了纸张,开始了《我的路》的第一页。我要写出我的个性,它曾给我带来无数的非议和白眼;我要写出我的观点,它们曾无数次被扣上“浅薄”、“谬论”的帽子;我要写出我的孜孜不倦的努力,它一直被指责为“白专”、“不突出政治”、“个人奋斗”;我要写出我的志向、理想,它们一直被批评为“狂妄”、“骄傲”、“目中无人”;我要实事求是地写出我的道路,我要证明我取得成功既出于偶然又出于必然,我要告诉观众至今认识到的我的缺点和不足,我也要写出我的正直善良的心。我不阿谀奉承,不吹拍拉扯,这一切我都要尽量真实地写下来,写出来。我尽量不做结论,只写事实,我剖析我自己,包括我自己的不愿意让人干涉却一直最多最大限度地被人干涉的个人生活,我解剖自己,分析自己,袒露自己,用一把尖利的刀将自己弄得血肉淋漓,然后将它们交到观众的面前,我相信人的善良的本性,相信人们会对我做出公正的评价。    
    我足不出户,关在屋里写了三天。从第一个字直到最后一个字,一直没有倒回去看一遍,也没有提纲,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思路源源滚来。每一句话都从我心里流出,我的眼眶里时不时含满了眼泪,它们流过我的面颊滴到纸上,我就在这眼泪浸湿的纸张上面,奋笔疾书。    
    三天之后,我把稿子扔开,全力投入拍摄工作。一个星期之后,我用两天时间将全部稿子细细地改了一遍,慎重地将它交给了《文汇月刊》。在交出去之前,我要求《文汇月刊》一个字也不能更改,哪怕是错别字,我不喜欢虚伪,我希望观众了解我的真实想法及真实水平,作为作者,我愿意承担一切后果,文责自负。    
    


第五部分第41节:拨开去和雾(2)

    “我又成了‘典型’”    
    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他有思想。敢于谈论自己的观点及看法,是做人的起码的勇气。每个人都有写自己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写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经历。    
    一个月以后,《我的路》在《文汇月刊》第六期全文发表了。所有的这一期杂志被一抢而空,人们排着长队购买这本杂志。《文汇月刊》编辑部又加印了两次,还是不能满足观众的要求。《文汇月刊》寄给我的二十本杂志还没到我手便不翼而飞。一天之内我收到九十六封信,电报电话源源打来:“好!真实!”    
    我处在一种欣慰之中。我终于可以抬起头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了。    
         
    可是好景不长。《我的路》发表后不久,《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几封读者来信,标题是《我的路通向那里?》并专门发表了编者按,第一句话就定了方向:“《我的路》是一条个人奋斗的路。”紧接着,《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光明日报》、《新民晚报》都发表批评文章,全国许多省市都全文转载了《中国青年报》的读者来信及编者按,好几个中央一级的单位在清除精神污染的大会上公开点我的名,有几家省报因为转载了《我的路》而受到上级批评,在报纸上做公开检查,几家纯粹是学术性的刊物也刊登了批评《我的路》的来信及文章,一下子,我又成了“典型”。    
    我的一些朋友同我疏远了。就连《我的路》中提到的有些朋友也躲开我,怕我给他惹麻烦。上海一位热爱我的观众,几年来一直逢年过节给我寄月饼、点心,不断地给我写信。《我的路》发表后,她也曾给我写来热情赞扬的信件,我在心目中已把她作为我的朋友之一,可她也在上海一个共青团组织的会上发言批评《我的路》,光是她写给我批判《我的路》的信就有四封。原来有七家出版社要出版我的书,现在都取消了出版计划,有几本挂历取消了我的照片,有一家很有名望的公司打电话给电影局请示可不可以用刘晓庆的照片做挂历的封面。我一位最好的朋友也好心地劝我:“天要下雨,不打伞是蠢人。你最好赶快在报上写一篇文章检查自己的错误。”    
    我断然拒绝了,虽然我理解他的好心。我认为我没有犯什么错误,当然更谈不上检讨自己的错误,这是一个骨气的问题,我决不做风向标。    
    


第五部分第42节:“我得到了更多的朋友”(1)

    说实话我根本就不服气。我也不可能想通,哪怕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有的人说:“你要虚心一点儿,这是好心,在帮助你。”我不承认这是什么帮助。尤其是那些报纸,当初吹捧我是他们,现在打我也是他们,唯恐自己不革命,不左,唯恐受了我的牵连(其实我和他们毫无关系),赶紧把我抛出去以获得“左”的招牌,他们无论在态度上还是方式上都不是在友好地帮助我,只能说是——整人。    
         
    中国人从来都紧紧地关闭着自己心扉的大门,一直到老死。而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本性是共通的,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坦诚。我向人们“捧出我一颗赤裸的、没有任何防卫的心,这颗心渴求着真挚的谅解与深厚的友情”,可是他们在这颗心上狠狠地戳了一刀。    
    他们说我是“个人奋斗”。我到现在也不明白究竟什么叫做“个人奋斗”,什么叫做“集体奋斗”。    
    每一个人都得“个人奋斗”,都得自食其力,自力更生。不能躺在党和国家的身上做蛀虫,吃大锅饭混日子。谁也不能代替你奋斗。中国十亿人,人人要都向组织伸手,都要党和集体替他奋斗,怎么替得过来?我以为我的“个人奋斗”只能对国家、社会有益。不给任何人惹麻烦,不成为社会的包袱,自己创造前途,以便更有贡献于祖国和人民,有什么不好?如果每个中国人都孜孜不倦地去“个人奋斗”,每个人都大有作为,其结果也大有益于社会。想一想,中国该是什么景象?    
    他们说我的文章“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党能有你的今天?”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可这用得着挂在嘴上吗?我们的国家本来就是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的今天是社会铸成的。对我来说党在哪里?党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那些具体的帮助我成长的党员身上。我在文章中提到的汪洋、张勇手、王好为等都是共产党员。汪洋是北影厂的党委书记,王好为、张勇手都是党支部书记。他们对我的艺术生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切本身就是事实,用不着多说。顺便提一句,我本人还是北影厂几年度的“先进生产者”和“三八红旗手”呢。我只不过缺少一段话来详细描述这些而已。难道非要写上一百个、一千个“党的领导”这样的空话、套话在文章当中,就有党的领导了吗?这样形式主义的“八股”有什么意思呢?要是这样做就表现了作者对党的热爱和体现了党的领导,那太容易了,一个对我们国家、对我们制度心怀仇恨的反革命分子也可以毫不费力地去写它十几万个。    
    他们指责我鼓吹“天才论”。其实说得不对。我不是鼓吹“天才论”,而是“鼓吹”“天赋论”。人就是有不同的天赋,我们的领导要重视和发现天赋。比如说,我不可能成为陈景润,而陈景润呢,不管他多么勤奋,多么努力,他哪怕接连上十个表演学校也难赶得上我。这就是素质的不同,就是天赋。如果我们的领导善于发现天赋,把他们都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而不是无视天赋和扼杀天赋,其焕发出的生产力是可以想像的。    
    有许多人说我:“你鼓吹机会,这是宿命论。”什么论不论的且先不去管它,我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就是天才+勤奋+时机。除了我个人的天赋之外,我的勤奋和许多时机造就了我。在中国,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的,我之所以成为我,除了我的勤奋之外,就是因为遇到了许多时机。这些时机有时候是非常小的,不易被人觉察,我感觉到了它们,抓住了它们,并且证明我胜任它们。这样,又为今后创造了时机。我的道理就是这样,我只是实事求是而已。我写的是我的路,不是你的路、他的路,你又没有偕同我,帮助我走过这条路,有什么资格说我“宣扬宿命论”?    
    还有的人说:“你说你一生下来,嗓门儿就很大,具有歌唱家的气魄。你太狂妄了!”对于这些人我怎么说呢?我只能说他们的水平太低了。首先,我并没有成为一个歌唱家,我只是成为了一名电影演员,可是我并没有说“我一生下来就具有电影明星的素质”呀,这只是一种顺手拈来的小幽默而已,和狂妄、骄傲毫无关联。    
    


第五部分第43节:“我得到了更多的朋友”(2)

    还有的人说:“你说做人难。在社会主义国家你还说做人难?”我认为这种说法太幼稚了。我们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可是我国有许多封建主义观念的残余,任何社会都是一个矛盾体,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社会主义只是共产主义的过渡,社会要进步,要前进就要克服困难。不然还奋斗共产主义干什么?搞“四化”难不难?改革难不难?张海迪、陈景润难不难?如果他们一直顺顺利利,有人帮他们做这件事做那件事,也许到今天就没有张海迪和陈景润了。当然,也许有极个别的十分顺利的成功者,可我不是。我走过了艰难的道路,我的今天,无一不是同困难搏斗而成。比如说现在,我仅仅为写了一篇三万字的小文章,在里面说了“一点点”真话而惹出这么多麻烦,要做这么多的辩解,这件事在你看来,是不是也觉得太难点儿呢?    
    其实,《我的路》真正引起反感和轩然大波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我胆敢“不遵祖训”,刚到三十岁就写了一本自传。我哪里敢写自传?只不过是我的反抗和发出的呼吁。如果不反抗、不呼吁我就会去死。事情就这么简单。有句俗话说:“男到三十一枝花,女到三十老人家。”话又说回来,“老人家”写点感想有什么了不起?日本有个电影叫《我两岁》,我看那个孩子才该“狠批特批”呢!任何人都有写自己的自由,任何人都可以向朋友们、亲爱者讲他的经历和感受,这是起码的做人权利。    
    就是在这样的时刻,信件电报还是源源滚来,千千万万的读者伸出了友谊支援之手,无数表示支持和理解的信件及礼物形成了一股温暖的洪流,给我以力量,还我以信心,在我的周围筑起一道护卫的城墙。我一点儿也不孤单。我虽然失去了一些朋友,可是我得到了更多的朋友。    
    我感谢那些骂我的人,他们使我清醒,使我在仔细地思考他们的观点之后,更加确认自      
    己观点的正确。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活就要活得正直、真实。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悠久而古老的文明,有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漫长的历史时期以来,所有的炎黄子孙将这些文明及传统毫无分析地全盘继承下来,一代一代地往下传。这些文明和传统有许多是中国人民的美德,有许多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同时也有许多是中华民族的极大弊病。我们有些人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