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6096-读小说,写小说  >

第11章

6096-读小说,写小说 -第11章

小说: 6096-读小说,写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丽新世界,博尔赫斯说,那只是好莱坞梦想的翻版。我以为不是。    
    《一九八四》乔治·奥威尔    
    这是一部对极权主义恶性发展的预言——人性遭到扼杀,自由遭到剥夺,思想受到钳制,生活极度贫乏、单调。“老大哥在看着你”。    
    在这个“大洋国”社会,人不再有私生活,无论你在哪里,你都处在电幕的监视与控制之下,包括做爱,也是对当局的一项义务,也同样有政治和国家“在看着你”。你永远不会感到自己能够独处,所有的闲暇都被填满,你必须参加各式各样的集体活动,歌咏或体育,野炊或钓鱼。组织替你娱乐了,此外你最好不要有丝毫的个人爱好,任何与众不同的行为都受到怀疑,一切都跟你设计好了,安排好了,你作为一个机器部件不知何故就被安装在了某个地方,你当然不用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经济生活也给你配给好了,包括你的记忆,你的思想,都不用自己操心,比如,你可能知道了些不好的历史,或看到了些什么有人不希望你看到的东西,那么很好,你最好相信你根本没看到这些,因为你的思想、意识、感情、记忆、希望、欲求、感觉、念头等等表明你是一个活人的东西都是受到控制的,是被有意识、有步骤地修改和控制的,该消灭的就得消灭,你不消灭它,它就要消灭你。你必须跟着所有人呼这里的口号:“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总之,你必须是你所接受的、被塑造成的、“老大哥”他们所希望是的样子,他们是永远正确的,哪怕你偶尔怀疑一下,那也太不好了。    
    《动物庄园》乔治·奥威尔    
    一个农庄的动物不堪主人的统治,在猪的带领下起来反抗,赶走了庄园主,建立了一个所有动物平等的、自己管理自己的家园,但两只领头的猪为了权力开始斗争,胜利的一方开始指责对方是内奸。猪们逐渐侵占了其它动物的家园,形成新的特权阶层,谁个动物不满,便会招致血腥的清洗。统治者需要猪与人结成联盟,建立起独裁专制,并修正了“有些动物较其它动物平等”的信条,于是,动物们又回复到从前的状况——奋起反抗成功之后,权力为野心家所篡夺,动物们仍是奴隶。    
    《古拉格群岛》索尔仁尼琴    
    索尔仁尼琴把整个苏联比作一个群岛古拉格,在这个群岛上处处布满了监狱和集中营。古拉格里的犯人们生活在严酷的条件之下,没有自由,无法逃离。    
    这部长达140万字的巨著,分监狱工业、永恒的运动、劳动消灭营、灵魂与铁丝网、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后7部,既以“群岛居民”的经历为线索,又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读这部小说要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连起来,这部小说写斯大林的死,后者写到了斯大林儿子雅可夫的死,最精彩的是儿子的死——因为一团大便,英勇的雅可夫就一头撞死在了电网上,为伟大而光荣的祖国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1970年,索尔仁尼琴因为这部史诗般的巨著《古拉格群岛》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受奖答谢是这样开头的:“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起一切,没有猜到一切。”    
    这让我立刻想到了同处这个铁幕之下的肖斯塔科维奇,作为最公正的发言者,死后才发表的《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赠言》让我们有机会澄清了对苏联音乐最大的误解——“有人认为早已被公认的,获得世界荣誉的第七(又名《列宁格勒交响曲》)、第八交响曲是描写战争,这些人是多么的又聋又瞎!我的交响曲多数是墓碑,是献给因政治迫害而死在何方葬在何处都不知的每一个受害者!”    
    俄国的同类的几部长篇小说都很有名,但真正能读完的人却又少之又少。亨利·詹姆斯说:俄国长篇小说是个松散、臃肿的巨兽。说的也许没错。


二、小说的故事性史类略

    《儿子与情人》D·H·劳伦斯    
    一个很有文化修养的女子,阴差阳错地嫁给了一个粗鲁的矿工。因生活的沉重,矿工只有以酗酒等粗暴方式来发泄。因婚姻不幸,这位成了母亲的女人只有把全部的感情都倾注在儿子身上,特别是对次子,她总想着要弥补在没有爱情的情况下把他带到世上来的过失。畸形的母爱使次子总是在与其它女人相处时摆脱不了一种如中了魔咒一样的感情桎梏。这样,青梅竹马的米丽安,一个有夫之妇,女工克拉拉,都使他没法敞开心扉去爱。直到母亲去世,他才渐渐长大。    
    他的身体是长大了,但是他的心灵世界呢?怎么才能进入他的心灵?性与爱当然都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可这毕竟是很隐秘的私人世界。    
    劳伦斯及他的小说需要重新认识一下。    
    1912年,劳伦斯与一德国妇人私奔,然后就陷入了不断的仿徨,他总是沉湎于奇异的原始生活与没有污染的国度里,在现实的生命感中,探索燃烧于作品中的类似现象。他觉得令人作呕的是产业文化使我们性生活枯竭,表面看来,性是劳伦斯赏识的惟一知识,“血液所感觉、所相信,所表明的,经常是真实的”,但是,听一听他的一些更重要的言论也许会很有启发,他说:    
    “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了一种痛苦的虚伪关系;表面相爱,实际上却正企图威胁对方就范,深深陷在无私之爱和爱之主观意志的情感模式中的父母,不是让孩子去感受他自己虽然有限但却深刻而又不可理解的情感,而是一方面刺激孩子产生一种尚不属于他的意识,另一方面又剥夺了他的自发意识和他的自由。    
    “父母在吞食他们的孩子,他们建立了一种最高意识层次上的能动关系,这是一种能动的精神的乱伦。    
    “父母与孩子处于一种成人的爱之情感和爱之意志的热烈关系中,而对于孩子,他深层的肉感中枢被激发起来了,却找不到相应的、客观的,与另一个人的极化关系,它们必须以某种方式宣泄——内向。    
    “先有了自我意识,上部的自我强烈地意识到下部的自我,随后,是上身蹂躏下身。    
    “父母是孩子进一步意识领域中首先要遇上的人,他们是侵入这一领域的罪人。    
    “在孩子成长时强加于他任何理想几乎都等于在犯罪,它会导致心理伤害,心灵扭曲,后天不足。    
    “最大的危险就是爱,仁慈的理想,它会导致神经衰弱。    
    “把小孩子关进学校是在牺牲了生命本身的情况下发芽,这是莫大的错误。    
    “观念是人类被注入到体内的最危险的细菌。”    
    不需再引用了,就这几句话,就值得把劳伦斯当思想家来看待了。    
    《香水》帕·聚斯金德    
    更神秘的性则来自香水。    
    一位奇才怪杰谋杀了二十六个少女,每一次谋杀都是一个目的:被策划的一场恋爱。但是他爱的不是人,而是她们身上的香味;谋杀她们只是为了要永远占有,并且拥有他所爱的那种没有感觉、没有生命的“香味”。    
    人都是充满异想天开的,在性这件事情上,永远都有翻不完的新花样。    
    《北回归线》亨利·米勒    
    小说通过作者追忆与几位作家、艺术家朋友在巴黎的生活,当然,其中最刺激的片段来自做爱。只不过不是好好的做,而是与工作,交流、宴饮联系在一起的嫖妓等超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夸张。那是一些正在试探或探寻自己人性的艺术青年,青春荷尔蒙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把自己变成艺术家,这是个西方传统主题。    
    这个单元里的好几部作品都曾是禁书。这本也不例外。由于作品中存在着露骨的性描写,英语国家长期拒绝发表亨利·米勒的作品,所以他最初在英语国家默默无闻。但禁的结果更好,当年盟军在1944年以后来到巴黎,英美军人及随军人员在巴黎市场上一旦发现了亨利·米勒的书,就争相传阅开了。不要以为美国真的有多开放,《北回归线》的解禁时间晚到1961年,可能还沾着了开始于60年代作为一种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性解放”与“性自由”运动的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    
    书中有四个主要的角色,如果狗也算的话有五个。托马斯,一个追求性高潮的外科医生,性对象为老婆特丽沙和画家情人萨宾娜,遇到托马斯时正闹胃痛的特丽沙非常需要安全感,如果不握住托马斯的手她就无法入眠。就这样一个女人,包容了托马斯的外遇。    
    情人萨宾娜有着画家常有的高级趣味,她主要是反对媚俗,十分坚决地要与之区分开来。所以,她另有一个情夫弗兰茨,似乎要加上这个高级知识分子才够欣赏她的趣味,似乎又具传导性似的,这个在萨宾娜的魅力之下屈服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有一个情人,他找情人的特点也很符号他的知识分子身份,那就是与自己的学生呆在床上。    
    一只名叫卡列宁的狗也很关键,它是特丽沙所养,特丽沙正是从它的微笑中发现了原来一只狗也有自己的灵魂,至此,全书的几个主题都出来了:灵与肉,轻与重,媚俗,卡列宁的微笑。    
    故事早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看小说与哲学结合而生出来的几个关键词。如果你从来还没有这么读过小说,那么,就得赶快了,米兰·昆德拉告诉我们,这是他的小说力图开辟的一个新的道路。    
    《洛丽塔》纳博科夫    
    关于这个开头说得够多了,无非就是一个性变态的中年男人亨伯特与一个未成年少女洛丽塔的畸恋故事。刚开始时,一家美国出版社把它简称为“老欧洲人诱奸年轻的美国人”,还有一家社的编辑认为是“年轻的美国人诱奸老欧洲人”。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纳博科夫的一些看法,他是以《文学讲稿》着称的。首先,他反对一切有关他小说的道德提问,他说:“深感亨伯特同洛丽塔关系不道德的不是我,而是亨伯特自己,他关心这些,而我不。”    
    纳博科夫对真实性也没耐心,他说:“虚构作品的存在理由仅仅是提供我直率地称之为审美狂欢的感觉,这是一种在某地、以某种方式同为艺术主宰的生存状态相连的感觉。”他认为达到这种境界的作品极少,其余的都是垃圾。    
    《黄金时代》王小波    
    在这部小说里,知识青年们正在广阔的农村接受贫中下中农的再教育,王二却不合适宜地越发地感到性欲的煎熬。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个遭受到各种不公正待遇的知识青年为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出了一种全新的反抗方式:不是不能证明自己的无辜么?那我就把自己的不无辜证明给你看。就这一副“死都不怕还怕活吗”的姿态,让他选择了最自然的性爱作为对抗外部世界的最直接的方式。他的性欲太旺,被藏了几千年似的,一旦醒来,简直可以轰轰烈烈,在那样一个严酷的气候里,这当然是往枪口上撞,但撞就撞吧,一次次被斗、挨整,他都坦然而乐观地面对。    
    这是那个年代十分珍贵的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