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17岁 我在美国当"政客" >

第20章

17岁 我在美国当"政客"-第20章

小说: 17岁 我在美国当"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分。当全世界许多民族以纪律为美德,以集体利益为重的时候,我们偏偏看到一群美国人推崇以各自不同却和谐相处的多元精神。    
    


第三部分:代表美国 还是代表中国代表美国 还是代表中国 7

    美国人认为个人的权利乃至个人这个单位本身就是崇高的。集体虽然大于个人,但是是由个人组成的,永远不可以超越个人,在满足集体之前首先应满足个人。说了这么多,应该也说清楚了为什么美国人会看中个人的因素。现在回到前面的话题上面来,为什么美国人说我总和他们“划清界限”,其中的玄机都在这点儿哲学上面。      
    即使你不爱你的家乡,你不爱你的祖国,这是你个人的选择,是你个人在价值取向上面的结果。就算你的朋友,或者任何其他什么美国人不能同意你的选择或者决定,但是这既然是你的抉择,作为对你个人的尊重,他们就同时尊重你的决定。这后面不仅仅是美国的移民历史和文化造就的结果,更是对个人价值选择的肯定。      
    在美国人眼里,很多时候只需让他们知道一个人的价值标准和取向,了解一个人对他(她)国家的看法,而不会把这个人上升到是否爱国的程度。当然,如果一个人认为美国人先天就比非美国人高出一等,或者作为美国人就是比非美国人优越。那么,这就不是价值标准和什么去向的问题了。这是一个人认识问题的水平。不用美国朋友多发表意见,我代表国人第一个鄙视他(她)。这种人,是真正的没有骨气,是下贱的。      
    美国朋友说我和他们“划清界限”,一些好友不止一次和我说过,“我们美国人看的是人,不是肤色、面庞、发质等等。你是中国人,可是在我们眼里你就是个好人,是个好朋友。我们在一起就玩就疯就闹,我们大家一起折腾的时候很快乐,就这么简单。你和我们站在一起没有任何的不妥,我们更没有任何的别扭而言。”这些话,再次强调了上面我提到的原则。上面的话,不是一两个人和我说出的,而是很多我都不相识的朋友在完全不同的情况下说出的。在加利福尼亚能听到,从来自中西部的朋友嘴里能听到,在华盛顿依然可以听到,我想这足以说明这是美国精神的一个侧面。      
    美国人的脑海里,按他们的标准,肤色和种族等等都是一个人所无法决定的事情,而后天的努力、勤奋乃至性格才是一个人的真实写照。应该以一个人可以为之努力或者可以改变的“变量”来评判一个人,而不是那些人力所不能及的“常量”来决定一个人的好坏。      
    最后还是说说自称美国人的感觉是什么。其实我如果在“青年美国”活动过程中缄口不言,没人会知道我是个纯正的中国公民的,更没人会质疑这一点。美国社会开放包容的特点决定了这一结果,而退一步讲,在美国生活的大量外国人也使他们早习惯了和外国人朝夕相处。和来自不同文化、家庭、政治、地域环境的人和谐共处就是美国文化的一大特点。      
    虽然我可能不被人认出,而以一个普通美国学生的身份参加“青年美国”活动在很多时候确实会让我的生活容易很多,可是我没有。我每次被问及来自何地,或者有任何机会的时候都会自信地说我是中国人。而那是一种什么力量,是无法言表的。我只知道,我是中国人,是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做一个中国人,比做一个美国人对我来说更有诱惑力。可是,在专题辩论等等特殊环境下,我没有选择。我如果不换位做个美国人,不站在美国利益的角度上来说话,我是无法把活动进行下去的,甚至无法参与。当然,在美国利益和中国利益相抵触的时候,我会争取,就像开学之初和杰尔维斯博士关于我期末论文的争论。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成为”了一个美国人,而做“美国人”的感受是一条,即:我们中国人任重道远。做美国人的感觉是什么,在你对美国这个国家没有了解的情况下是无法体会到的。这就是许多来到美国几十年的移民,就算拿了美国护照,成了美国公民,依然缺少一些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的原因。而我,经过在美国期间对美国历史和政府体制的学习,加上后来“假扮”美国人的经历,粗浅地了解了美国人的自豪感是种什么感受。    
    


第三部分:代表美国 还是代表中国总统大选 谁是两个人中较好的一个 1

    性和毒品永远可以被利用?      
    美国的高中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大学的制度的,或者说,高中的一切学习、安排,以及学校管理都和大学的制度十分相似。而每个高中也都会有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俱乐部或者团体,其意义和大学校园里面的各种社团是十分相像的,只不过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社团的涉及面不如大学里面的宽广。在学年里,或者说在平时,“青年美国”就是在全美范围内的无数高中校园的社团中的一个。      
    “青年美国”属于那种有全国及州几级领导的组织,在美国的高中中间设立分部,从而开展日常活动。中国人也许会不解于为什么美国高中生要不遗余力的在课余生活中开展这样那样的社团活动。事实上,这和美国大学的申请程序有着很大的关系。美国的大学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学一样,都会考虑学生的学术水平(成绩),可是这不是决定性因素,更不是在申请大学过程中惟一起作用的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都会考察申请人在课余生活中都做了些什么。是否有很强的责任心?是否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或者这个申请人很有创意?或者很勇敢?乃至任何能使申请人区别于其他人的事情。如何确定一个人在某方面的特点,就是要通过他(她)做的事,或者这个人参与的活动。这样的话,上进的学生在高中里面参加一些俱乐部和社团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一般想努力上常青藤(Ivy League)这样的实力超群的一流名校的学生更会是一些社团的主席或者主要负责人。有了大学申请做诱惑,社团活动的开展就永远存在。我到现在还记得当初那个喊领队是“纳粹”的女生当时说了什么,对了,应该道出人家的名字了:妮娜(Nina),老这么叫人家“喊领队是‘纳粹’的女孩儿”似乎不是个好称呼。      
    妮娜(Nina)最开始和我们说她开设“青年美国”在她学校分部的事,是为了告诉我们为“青年美国”工作的乐趣,以及作为一个社团领导的兴奋感觉。在和我们交谈的过程中,她说着说着很是亢奋。当然,她十分直率,而且说话“口无遮拦”,惹得我们是笑了又笑。这个恐怕不应该叫搞笑,应该叫幽默吧。她告诉我们,开新社团确实很难,尤其是最开始的时候,怎么吸引人家是最重要的。而且像我们这种政治性的东西,受众群体是很小的,从来没听说过绝大多数会对政治感兴趣的,这在全世界各地都是可以得到普遍验证的。     
    “呵呵,比如像我的俱乐部,最多的时候是大约几十人,现在就几个人了,所以在年度结束的时候,我们的‘青年美国’实际上就算死了。”要知道,一个能召集几十人的社团在高中里就算是很大的了,而最后剩下几个人的不利情况也不是罕见现象。吸引人是社团永远的目标,而社团之间更有争抢的情况。今天你想以这样的方法来吸引人来参加你们的活动,明天别人就可能想出更有诱惑力的点子来刺激人气。说到刺激人气,妮娜的故事我们是不能不讲的。里面可是有大智慧,在我看来,妮娜是把精辟的话用最通俗幽默的方式传达给了我们。这恐怕不是有意的,而是受她的人格所影响。      
    “青年美国”是全国性的组织,那就意味着你,学校中一个新社团的发起人,背后是有靠山的,只因为你是在为“青年美国”开设新的分部。来自“青年美国”的诸多支持中有一条,可以变得很现实,就是捐给“青年美国”的钱和物可以“tax…deductible(可免税)”。之前也已经谈到过了“可免税”的程序及如何操作,那么在妮娜的现实生活中,就多次享受到了免费Pizza(比萨饼)的待遇。在她告知达美乐(Domino’s)和必胜客(P izza Hut)以及其他店关于给“青年美国”捐钱是“可免税”的事后,他们都表示乐意“帮助”。而在她把“青年美国”在联邦政府注册的相应联邦税号提供给商家,仅仅第一次,他们就一下送来了10张免费的比萨饼。有了这样的资本,妮娜他们组织了一次聚会,可以想象,那次他们学校“青年美国”社团的活动肯定十分热闹。      
    一个恐怕让中国人更难以相信的事实是,在美国的高中里,哪里有免费的吃的,哪里就绝对有一群人。我一直没有想到“美国人最不爱面子”这个说法,直到另一个美国友人也这么说,我才如梦方醒。      
    妮娜在讲解用食物换人气的方法后还坏笑道:“学校里好多人就是傻。你给他们点小好处他们就会来加入的。比如免费吃的啊,T恤衫啊,周围餐厅的打折券啊等等。所以啊,骗他们容易着呢。”我们坐在下面的听得又气又笑,笑这个人说话直而幽默,气得是按照她的逻辑我们这批人也是笨的被骗来的。我清楚的记得,在加利福尼亚上高中的时候一次午饭时间,我的朋友硬拉我去一个他根本不知道是做什么的社团,只因为听说那里有免费午餐;也记得我参加的一个社团是如何在贴出“提供免费点心”的招贴之后人气大增的。如此说来,10张免费比萨饼的魅力恐怕不用我再多说了。有了“青年美国”这个全国性非赢利组织的支持,免费食物自不难找,各种优惠更是很多。所以,从这个技术层面来讲,人气在某种程度是可以得到保证的。而能找到的免费食物的多少完全看社团领导的办事能力。除此之外,自然条件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先天不足”,你们学校周围没有餐厅或者其他你需要的设施及店家,那你就只有自认倒霉了。      
    


第三部分:代表美国 还是代表中国总统大选 谁是两个人中较好的一个 2

    有了免费比萨饼,人是来了,可是不能白来吧?那不成了提供免费午餐的地方了?从来吃的人里争取加入者,或者引起来吃的人的兴趣,就更是要紧的事了。“青年美国”日常活动中有很多辩论,这就和一般学校里都有的辩论性质社团相抵触,会严重影响人气。加上JSA的辩论通常是政治话题,更少有人问津,如此一来,何以处之?妮娜说出了一句既幽默又有点让我们吃惊的话。“记住,性和毒品在高中校园里绝对永远是有魅力的话题和理由!”这句话自然来自妮娜同学的切身体验,什么切身体验呢?除去比萨饼的诱惑之外,话题对受众人群的诱惑力依然重要。如果你一时想不出好的话题,可以急盼着自己社团的人气飚升,不要紧,只要你打出性和毒品这两张牌,人气多少会有上升的。“我定这两个话题的那两次活动,我们的屋子里都站满了人,确切地说是都站不下了。”    
    妮娜觉得十分搞笑。 “关于性和毒品的话题很简单,我就搞了两个,而这两个还被群众要求搞了很多次,因为热情太过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