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祭李文忠公文(清)吴汝纶 >

第1章

祭李文忠公文(清)吴汝纶-第1章

小说: 祭李文忠公文(清)吴汝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呜呼我公,国之蔡蓍'1'。老泔长算,勤往谤归。卒安天下,名故不堕。
  上海誓师'2',死地背水,贼笼全吴,王土无咫。望公旌旗,风靡气死。迺疆迺理'3',南东渐海。分功金陵'4',牢让不有。再清中原,卒事徒骇'5'。群公环师,劳孰与齿'6'?洗兵解甲,于京告功。出镇荆楚'7',有事梁、雍'8'。偏陬幺么'9',亵我全锋'10'。诏卫郊畿'11',兼控海邦'12'。于时天下,交口誉颂。
  大地五洲,强国麻立,挟其长技,款关竞入'13'。公一怀柔'14',谈笑和辑。上自宫壶'15',亲贤枢密'16',倚公捍城,棱威四詟'17'。公功所积,谤亦丛集。众聋独昭,毁誉安习。附者妒能,污者横击,期欲败公,而国岌岌。开怨近邻'18',败若朽拉。出疆仪和'19',遇刺及睫。生归因谗'20',威脱权劫。衔命远聘,环历地圜'21'。名王大豪,过礼益虔。下逮走卒,童儿妇人。一见矜宠,阗道欢笑'22'。国威新挫,由公而尊。归复伤馋,功不得论。命听外政'23',通蔽柔骄'24'。又以谤退,不近愈疏。广州之行'25',我闻有命,维匡弥缝,不陨国问'26'。祸变卒发'27',銮辂蒙尘'28'。有诏敕公,旋转乾坤。勇入九军,定盟珠盘'29',还我天下,再厝之安'30'。
  在咸、同世,中兴四佐,曾公称首,次胡次在'31',公师曾公,与为唱和。耸身山立,现世少可'32'。曾公即世'33',巨艰独荷,强力忍訽'34',旁无助我。鄙儒小拘'35',持冰入火,有舌烧城'36',用忌蕴祸'37'。闳毅之谋,败于丛脞'38'。几如是为,而国不挫。盖公外交,厥有五美'39'。五洲推高,屈一二指。维昔三贤,治兵方内,及若交邻,皆所未逮。公功与并,益以驭外'40'。远抚长驾'41',翳独公最'42'。彼昏不寤,挠成使败。已败缩手,救乃公恃。今之媾和,存亡攸系'43',沮事之议,尚滋纷起,一任誉毁,爰竣爰济'44'。谥公曰忠,公论斯在。
  我承凶问'45',戒车在行'46'。一市窃语,交走相惊。曰吾且死,赖公有生。公今已矣,谁与嗣公?不佞在门'47',或仕或止,迹疏意亲,谓公知己。弥天一棺'48',伤曷云已!粗述硕休'49',用侑歆记'50'。尚飨。



  注释:
  '1'蔡蓍(shī):卜筮,占卦。蔡,占卜用的大龟。蓍,占卜用的蓍草。喻有先见,远见。'2'上海誓师:1861年李鸿章在家乡安徽编练淮军,第二年调至上海,正式与太平军作战。'3'迺:即“乃”。'4'分功:分占功劳。曾国荃攻打太平军都城天京(南京),朝廷曾命李鸿章助攻,李上表请先攻湖州。作者认为李这样做是不愿分占曾的战功。'5'徒骇:河名,在山东省北部。1866年李鸿章调淮军六万人对捻军作战,先后在'氵弥'河和徒骇河镇压了东、西捻军。'6'齿:并列。'7'此句指李鸿章以大学士出任湖广总督。'8'梁、雍:古九州中的二州,即陕西、四川、甘肃部分地区。此指李率师援助陕西与捻军作战。'9'偏陬(zōu):偏僻地方。陬,隅,角落、幺(yāo)么:微小。此指微不足道的敌人。'10'亵(xiè):污辱,轻慢。此句指1865年满蒙八旗将领僧格林沁被捻军围歼斩首,全军惨败。'11'郊畿:京都附近地区。僧格林沁战死后,西捻军渡河北进,直逼北京,李鸿章此时曾奉命入援。'12'1870年,李鸿章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3'款关:叩关,进入国境。关,关门,国门。'14'怀柔:用政治手段笼络他国,使其归附。怀,来。柔,安。'15'宫壶(kǔn):内宫。指慈禧、慈安两宫太后。'16'亲贤:指当国的一些亲王们。枢密:军机处,掌军国要务。'17'棱:威势。詟(zhé):恐惧。'18'开怨:得罪,结仇。1894(甲午)年中日战争爆了,李鸿章避战求和 ,招致战败,北洋海军覆没。'19'1895年李鸿章以全权大臣出使日本,签订结束甲午战争的《马关条约》。抵日时,被日本浪人暗中枪击,伤颊。'20'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后,举国舆论哗然,朝廷一些仗义直言的大臣也上疏弹劾李鸿章。'21'地圜:地球。1896年李鸿章出使俄国,周历欧美,访问德、比、法、英、美等国。'22'阗(tián):充满。'23'外政:对处政务。李鸿章出访回国后,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24'通蔽:疏通滞碍。柔骄:安定骄矜。时俄、法、德三国驻华使节无理索取旅顺、威海卫和胶州等地为租借地,李鸿章与之谈判,定租借期为二十五年。'25'广州之行:1899年,英国觊觎广州湾,李鸿章出任两江总督,赴广州与英领事谈判,平息此事。'26'问:通“闻”,声誉。'27'这句指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28'銮辂:皇帝的车驾。八国联军大举进犯时,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亲贵大臣们逃往西安,派奕劻和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乞和。'29'珠盘:天子合诸侯为盟时用的器物。盘,承具,以珠玉为饰,用来盛牛耳。见《周礼天官》。这句指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30'厝(cuò):安置。'31'胡:胡林翼。左:左宗棠。见《跋五公尺牍》。'32'少可:很少有满意的。可,认可。'33'即世:去世。'34'訽:同“诟”,骂。'35'小拘:见识卑下褊狭。犹言“拘儒”。这句指翁同龢等反对李鸿章屈辱求和的维新派人士。中法、中日战争时,翁同龢都极力主战,反对李鸿章。'36'舌:口舌,喻谗言。成语有“赤舌烧城”,喻谗言为害之烈,出自《太玄干》。'37'用:因。'38'坐脞(cuǒ):繁琐细碎。此句指小事乱大政。'39'厥:其。五美:《论语尧曰》中提出的五种美德,即“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食,泰而不骄,威而不猛”。'40'驭外:操纵外国。'41'抚:安定。驾:驾驭'42'翳(yī):语助词。'43'攸:所。'44'爰:乃。'45'凶问:死讯。'46'戒车:犹言“灵车”,送葬车马。'47'不佞:犹不才,自称。'48'弥天:满天,极言其大。陆机《吊魏武帝文》:“戢弥天乎一棺。”谓伟人逝世,天下悲恸。'49'硕休:大而美的德行。'50'侑:劝。歆(xīn)祀:祭祀。歆,鬼神享受香火、祭品之气。



  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洋务派首领,长期把持外交、军事、经济等实权,对外主张调和与妥协,屡签出卖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媚外卖国的典型人物。这篇祭文恰恰是在镇压太平军、捻军的“功绩”和“成就”等一系列极不光彩的事件上为李大唱赞歌,表明作者偏颇的政治态度和识见。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