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15_隋书 >

第106章

15_隋书-第106章

小说: 15_隋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送之官府。安国又为五十八篇作传,会巫蛊事起,不得奏上,私传其业于都尉朝,朝授胶东庸生,谓之《尚书古文》之学,而未得立。后汉扶风杜林,传《古文尚书》,同郡贾逵为之作训,马融作传,郑玄亦为之注。然其所传,唯二十九篇,又杂以今文,非孔旧本。自余绝无师说。

  晋世秘府所存,有《古文尚书》经文,今无有传者。及永嘉之乱,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并亡。济南伏生之传,唯刘向父子所著《五行传》是其本法,而又多乖戾。至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始得安国之传,奏之,时又阙《舜典》一篇。齐建武中,吴姚方兴于大桁市得其书,奏上,比马、郑所注多二十八字,于是始列国学。梁、陈所讲,有孔、郑二家,齐代唯传郑义。至隋,孔、郑并行,而郑氏甚微。自余所存,无复师说。又有《尚书逸篇》,出于齐、梁之间,考其篇目,似孔壁中书之残缺者,故附《尚书》之末。

  《韩诗》二十二卷汉常山太傅韩婴,薛氏章句。

  《韩诗翼要》十卷汉侯苞传。

  《韩诗外传》十卷梁有《韩诗谱》二卷,《诗神泉》一卷,汉有道征士赵晔撰,亡。

  《毛诗》二十卷汉河间太傅毛苌传,郑氏笺。梁有《毛诗》十卷,马融注,亡。

  《毛诗》二十卷王肃注。梁有《毛诗》二十卷,郑玄,王肃合注;《毛诗》二十卷,谢沈注;《毛诗》二十卷,晋兗州别驾江熙注。亡。

  《集注毛诗》二十四卷梁桂州刺史崔灵恩注。梁有《毛诗序》一卷,梁隐居先生陶弘景注,亡。

  《毛诗笺音证》十卷后魏太常卿刘芳撰。梁有《毛诗音》十六卷,徐邈等撰;《毛诗音》二卷,徐邈撰;《毛诗音隐》一卷,干氏撰。亡。

  《毛诗并注音》八卷秘书学士鲁世达撰。

  《毛诗谱》三卷吴太常卿徐整撰。

  《毛诗谱》二卷太叔求及刘炫注。

  《谢氏毛诗谱钞》一卷梁有《毛诗杂议难》十卷,汉侍中贾逵撰,亡。

  《毛诗义问》十卷魏太子文学刘桢撰。

  《毛诗义驳》八卷王肃撰。

  《毛诗奏事》一卷王肃撰。有《毛诗问难》二卷,王肃撰,亡。

  《毛诗驳》一卷魏司空王基撰,残缺。梁五卷。又有《毛诗答问》、《驳谱》,合八卷;又《毛诗释义》十卷,谢沈撰;《毛诗义》四卷,《毛诗笺传是非》二卷,并魏秘书郎刘潘撰;《毛诗答杂问》七卷,吴侍中韦昭、侍中硃育等撰;《毛诗义注》四卷。亡。

  《毛诗异同评》十卷晋长沙太守孙毓撰。

  《难孙氏毛诗评》四卷晋徐州从事陈统撰。梁有《毛诗表隐》二卷,陈统撰,亡。

  《毛诗拾遗》一卷郭璞撰。梁又有《毛诗略》四卷,亡。

  《毛诗辨异》三卷晋给事郎杨乂撰。梁有《毛诗背隐义》二卷,宋中散大夫徐广撰;《毛诗引辨》一卷,宋奉朝请孙暢之撰;《毛诗释》一卷,宋金紫光禄大夫何偃撰;《毛诗检漏义》二卷,梁给事郎谢昙济撰;《毛诗总集》六卷,《毛诗隐义》十卷,并梁处士何胤撰。亡。

  《毛诗异义》二卷杨乂撰。梁有《毛诗杂义》五卷,杨乂撰;《毛诗义疏》十卷,谢沈撰;《毛诗杂义》四卷,晋江州刺史殷仲堪撰;《毛诗义疏》五卷,张氏撰。亡。

  《毛诗集解叙义》一卷顾欢等撰。

  《毛诗序义》二卷宋通直郎雷次宗撰。梁有《毛诗义》一卷,雷次宗撰;《毛诗序注》一卷,宋交州刺史阮珍之撰;《毛诗序义》七卷,孙暢之撰。亡。

  《毛诗集小序》一卷刘炫注。

  《毛诗序义疏》一卷刘瓛等撰,残缺。梁三卷。梁有《毛诗篇次义》一卷,刘瓛撰;《毛诗杂义注》三卷。亡。

  《毛诗发题序义》一卷梁武帝撰。

  《毛诗大义》十一卷梁武帝撰。梁有《毛诗十五国风义》二十卷,梁简文撰。

  《毛诗大义》十三卷

  《毛诗草木虫鱼疏》二卷乌程令吴郡陆机撰。

  《毛诗义疏》二十卷舒援撰。

  《毛诗谊府》三卷后魏安丰王元延明撰。

  《毛诗义疏》二十八卷萧岿散骑常侍沈重撰。

  《毛诗义疏》二十卷

  《毛诗义疏》二十九卷

  《毛诗义疏》十卷

  《毛诗义疏》十一卷

  《毛诗义疏》二十八卷

  《毛诗述义》四十卷国子助教刘炫撰。

  《毛诗章句义疏》四十卷鲁世达撰。

  《毛诗释疑》一卷梁有《毛诗图》三卷,《毛诗孔子经图》十二卷,《毛诗古圣贤图》二卷,亡。

  《业诗》二十卷宋奉朝请业遵注。

  右三十九部,四百四十二卷。通计亡书,合七十六部,六百八十三卷。

  《诗》者,所以导达心灵,歌咏情志者也。故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上古人淳俗朴,情志未惑。其后君尊于上,臣卑于下,面称为谄,目谏为谤,故诵美讥恶,以讽刺之。初但歌咏而已,后之君子,因被管弦,以存劝戒。夏、殷已上,诗多不存。周氏始自后稷,而公刘克笃前烈,太王肇基王迹,文王光昭前绪,武王克平殷乱,成王、周公化至太平,诵美盛德,踵武相继。幽、厉板荡,怨刺并兴。其后王泽竭而诗亡,鲁太师挚次而录之。孔子删诗,上采商,下取鲁,凡三百篇。至秦,独以为讽诵,不灭。汉初,有鲁人申公,受《诗》于浮丘伯,作诂训,是为《鲁诗》。齐人辕固生亦传《诗》,是为《齐诗》。燕人韩婴亦传《诗》,是为《韩诗》。终于后汉,三家并立。汉初,又有赵人毛苌善《诗》,自云子夏所传,作《诂训传》,是为《毛诗》古学,而未得立。后汉有九江谢曼卿,善《毛诗》,又为之训。东海卫敬仲,受学于曼卿。先儒相承,谓之《毛诗》。序,子夏所创,毛公及敬仲又加润益。郑众、贾逵、马融,并作《毛诗传》,郑玄作《毛诗笺》。《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唯《毛诗郑笺》,至今独立。又有《业诗》,奉朝请业遵所注,立义多异,世所不行。

  《周官礼》十二卷马融注。

  《周官礼》十二卷郑玄注。

  《周官礼》十二卷王肃注。

  《周官礼》十二卷伊说注。

  《周官礼》十二卷干宝注。梁又有《周官宁朔新书》八卷,晋燕王师王懋约撰,亡。

  《集注周官礼》二十卷崔灵恩注。

  《礼音》三卷刘昌宗撰。

  《周官礼异同评》十二卷晋司空长史陈劭撰。

  《周官礼驳难》四卷孙略撰。梁有《周官驳难》三卷,孙琦问,干宝驳,晋散骑常侍虞喜撰。

  《周官礼义疏》四十卷沈重撰。

  《周官礼义疏》十九卷

  《周官礼义疏》十卷

  《周官礼义疏》九卷

  《周官分职》四卷

  《周官礼图》十四卷梁有《郊祀图》二卷,亡。

  《仪礼》十七卷郑玄注。

  《仪礼》十七卷王肃注。梁有李轨、刘昌宗音各一卷,郑玄音二卷,亡。

  《仪礼义疏见》二卷

  《仪礼义疏》六卷

  《丧服经传》一卷马融注。

  《丧服经传》一卷郑玄注。

  《丧服经传》一卷王肃注。

  《丧服经传》一卷晋给事中袁准注。

  《集注丧服经传》一卷晋庐陵太守孔伦撰。

  《丧服经传》一卷陈铨注。

  《集注丧服经传》一卷宋太中大夫裴松之撰。

  《略注丧服经传》一卷雷次宗注。

  《集注丧服经传》二卷宋丞相谘议参军蔡超注。梁又有《丧服经传》一卷,宋徵士刘道拔注,亡。

  《集解丧服经传》二卷齐东平太守田僧绍解。

  《丧服义疏》二卷梁步兵校尉、五经博士贺瑒撰。梁又有《丧服经传义疏》五卷,齐散骑郎司马宪撰;《丧服经传义疏》二卷,齐给事中楼幼瑜撰;《丧服经传义疏》一卷,刘瓛撰;《丧服经传义疏》一卷,齐徵士沈麟士撰。

  《丧服经传义疏》一卷梁尚书左丞何佟之撰,亡。

  《丧服传》一卷梁通直郎裴子野撰。

  《丧服文句义疏》十卷梁国子助教皇侃撰。

  《丧服义》十卷陈国子祭酒谢峤撰。

  《丧服义钞》三卷梁有《丧服经传隐义》一卷,亡。

  《丧服要记》一卷王肃注。

  《丧服要记》一卷蜀丞相蒋琬撰。梁有《丧服变除图》五卷,吴齐王傅射慈撰,亡。

  《丧服要集》二卷晋征南将军杜预撰。又有《丧服要记》二卷,晋侍中刘逵撰,亡。

  《丧服仪》一卷晋太保卫瓘撰。梁有《丧服要记》六卷,晋司空贺循撰;《丧服要问》六卷,刘德明撰;《丧服》三十一卷,宋员外郎散骑庾蔚之撰;《丧服要问》二卷,张耀撰;《丧服难问》六卷,崔凯撰;《丧服杂记》二十卷,伊氏撰;《丧服释疑》二十卷,刘智撰。亡。

  《汉荆州刺史刘表新定礼》一卷

  《丧服要略》一卷晋太学博士环济撰。

  《丧服要略》二卷

  《丧服制要》一卷徐氏撰。

  《丧服谱》一卷郑玄注。

  《丧服谱》一卷晋开府仪同三司蔡谟撰。

  《丧服谱》一卷贺循撰。

  《丧服变除》一卷晋散骑常侍葛洪撰。

  《凶礼》一卷晋广陵相孔衍撰。

  《丧服要记》十卷贺循撰。梁有《丧服要记》,宋员外常侍庾蔚之注;又《丧服世要》一卷,庾蔚之撰;《丧服集议》十卷,宋抚军司马费沈撰。

  《丧服古今集记》三卷齐太尉王俭撰。

  《丧服世行要记》十卷齐光禄大夫王逡撰。

  《丧服答要难》一卷袁祈撰。

  《丧服记》十卷王氏撰。

  《丧服五要》一卷严氏撰。

  《驳丧服经传》一卷卜氏传。

  《丧服疑问》一卷樊氏撰。

  《丧服图》一卷王俭撰。

  《丧服图》一卷贺游撰。

  《丧服图》一卷崔逸撰。梁有《丧服祥禫杂议二十九卷,《丧服杂议故事》二十一卷,又《戴氏丧服五家要记图谱》五卷,《丧服君臣图仪》一卷,亡。

  《五服图》一卷

  《五服图仪》一卷

  《丧服礼图》一卷

  《五服略例》一卷

  《丧服要问》一卷

  《丧服问答目》十三卷皇侃撰。

  《丧服假宁制》三卷

  《丧礼五服》七卷大将军袁宪撰。

  《论丧服决》一卷

  《丧礼钞》三卷王隆伯撰。

  《大戴礼记》十三卷汉信都王太傅戴德撰。梁有《谥法》三卷,后汉安南太守刘熙注,亡。

  《夏小正》一卷戴德撰。

  《礼记》十卷汉北中郎将卢植注。

  《礼记》二十卷汉九江太守戴圣撰,郑玄注。

  《礼记》三十卷王肃注。梁有《礼记》十二卷,业遵注,亡。

  《礼记宁朔新书》八卷王懋约注。梁有二十卷。

  《月令章句》十二卷汉左中郎将蔡邕撰。

  《礼记音义隐》一卷谢氏撰。

  《礼记音》二卷宋中散大夫徐爰撰。梁有郑玄、王肃、射慈、射贞、孙毓、缪炳音各一卷,蔡谟、东晋安北谘议参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