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

第2章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第2章

小说: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的回忆录以及在最近几年解密的档案材料。而且作者还进行了大量的采访,访谈
的对象包括许多事件的亲身经历者——已经退休了的和仍在工作的国家安全机关人
员,以及那些致力于研究探索我国不久以前的种种往事的历史学家们。
  在此,我要向那些曾对我的这项工作鼎力相助的人们表示由衷的感谢,他们是:
弗拉基米尔·跨莫夫教授,他无与伦比的丰富知识帮助我分析认识了克里姆林宫生
活中无数错综复杂、曲折离奇的事件;弗拉基米尔·涅克拉索夫教授,他是一位研
究内务部门历史的专家;历史学家亚历山大·科库林和尼基塔·彼得罗夫,这两位
是《卢比扬卡》一书的作者;以及我在电视台的许多同事们,他们鼓舞并支持了我;
还有我的母亲——语文学博士伊琳娜·姆列钦娜,她担负了本书第一读者的责任。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致中国读者
    亲爱的中国读者:
  我很高兴这本书的中文版出版。我希望它能帮助中国邻居和朋友们更好地了解
俄罗斯。
  为什么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回顾自己的过去?和中国一样,我国在20世纪也历经
艰难困苦。过去并未消失,而是隐藏在我们的今天之中。因此,这本书并非仅仅是
谈论过去。
  这本书写的是自1917年十月革命迄今领导俄罗斯和苏联安全部门的那些人。由
于20世纪我国历史的特殊性,他们在我国生活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列宁、
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领导下,决定了我国的形
势。但是这一作用经常被隐瞒、掩盖和降低。
  光阴流逝,在国家安全部门领导人中,有两人后来成为我们国家的领导人,这
就是1982年成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尤里·安德罗波夫和2000年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
统的弗拉基米尔·普京。1953年拉夫连季·贝利亚和1964年亚历山大·谢列平也只
差一步就入主克里姆林宫。其他人也身居国家、政府和共产党内的高位。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俄罗斯和苏联特工机关的历史就是我国的历史。十月革命
后的集体化和工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赫鲁晓夫的非斯大林化、勃列日涅
夫的停滞时期、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苏联解体、叶利钦的改革等等,凡乎没有一件
决定性事件没有国家特工机关的参与。现在到了把一切事物放回原位,对历史人物
和事件本身给以冷静、尽可能客观和公正评价的时候了。
  近年来许多档案文件开放,参与那些重大事件的幸存者开始披露真相。但在特
工机关的历史上还有许多空白点。
  在你们手持的这本书中,不仅搜集了许多不久前还被认为是秘密的文件,不仅
有与前苏联特工机关官员、党的工作者和历史学家等重大事件参与者的谈话,而且
还试图说明为什么在重要历史关头俄罗斯和苏联的历史走了这样而不是那样的道路。
  我真诚地希望,这本书对你们了解居住在比中国更北一些的、不仅在地理上,
而且在历史命运方面与你们国家联系在一起的人民的生活有所研益。
                                                  列昂尼德·姆列钦
                                                 2000年4月于莫斯科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第一章  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
  起初,在俄罗斯谁也没有真正意识到有关建立全俄“契卡”(全俄肃反委员会)
的命令究竟意味着什么。然而这两个字却成了20世纪最著名的缩写词之一。其实,
在革命后最初的几个月里还曾建立过其它一些令人恐惧的委员会。成立全俄肃反委
员会(其全名为“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特设委员会” 的主要目的是对付大批抵制
新政权的旧官吏们。
  但是不久以后,全国都以极为恐惧的心情开始谈论起“穿皮外衣的人们”来了。
全俄“契卡” 的工作人员都穿着皮外套:给他们发了飞行员穿的皮制服,那是协约
国送来的礼物。布尔什维克们在彼得格勒的仓库里发现了这批制服。
  “契卡” 的工作人员们喜欢这些皮制服,并不是因为他们预感到了皮制服装将
会摩登走俏,其原因要简单得多:皮制服里不会长虱子。在那些年头里,这一点是
非常重要的,虱子会传播伤寒,而伤寒使人大批大批地死亡,在前线和后方都是一
样。
  1918年1月,著名的女作家季娜伊达·吉皮乌斯在她的日记中写道:“位于豌豆
街上的这个‘肃清反革命和怠工特设委员会’非常奇怪和可疑。主要的暴行都是从
那儿发生的……左翼社会革命党人在私下谈话里说:豌豆街2号是他们的‘保卫科’。
那儿当然有经验丰富的密探,都是些老的。天天他们都能揭发出某些‘密谋’来”。
  在圣彼得堡的豌豆街和海军部大街交汇的角落里,至今还保留着那栋房子,那
是1917年12月成立的“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特设委员会” 的遗址。现在这栋房子
成了一座纪念馆,其中照原样布置了一切,就像当年全俄肃反委员会主席费利克斯
·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在此工作时那样。
  革命以前,那儿是圣彼得堡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十月革命后的最初几天设在那
里的是保卫城市特设委员会,为首的是未来的元帅和国防部长克利门特·叶夫列莫
维奇·伏罗希洛夫。在当时,人们觉得伏罗希洛夫是比捷尔任斯基更重要、更危险
的人物。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主要的任务
  人们对他的叫法真不知有多少!有人叫他“身穿骑兵大衣的山羊胡子刽子手”,
有人叫他“吸血鬼”,有人叫他“躁狂疯人”,有人叫他“暴虐狂”。那么,他到
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捷尔任斯基出生于1877年8月30日,在维连省奥什米扬县(如今的明斯克州斯托
尔布措夫区)的捷尔任诺沃庄园中一个小地主贵族的家庭里。他曾在一所中学里念
书,但没有毕业。18岁时参加了社会民主派小组,而后加入了“波兰和立陶宛王国
社会民主党”。自那时起一直到1917年捷尔任斯基只从事一件事——党的工作,成
了一名职业革命家,就像当时所称呼的那样。
  1897年他第一次被捕,流放到维亚特省,为期3年。但一年以后他就逃跑了,回
到了维尔诺,从那儿又去了华沙,鼓动工人参加社会民主党人的活动。
  1900年他再次被捕,在华沙城堡和谢德列茨基监狱服刑。1902年他被流放西伯
利亚,为期5年。在路上他就跑了,跑到了国外,在那个时候这并不困难。然而很快
他又回来了。1905年7月又被捕入狱,但此时发生了第一次俄国革命。秋天,他遇上
了10月大赦。1906年底他又被捕了,其后被保释。
  1908年他又一次被捕、受审、流放西伯利亚,这一次是去叶尼塞省。然而捷尔
任斯基很快又逃跑了,其后就在波兰工作。
  1912年他又被逮捕,这回对他动了真格的:判处3年苦役,在奥廖尔服役。服刑
期满后被带回莫斯科。1916年又因过去的事受审,再次被判6年苦役。但是这次他没
有服满刑期:二月革命把他和所有的政治犯都解放了。
  1917年10月10日,捷尔任斯基在彼得格勒参加了有历史意义的布尔什维克党中
央委员会会议,在那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准备武装起义的决议。那一天,正是捷尔
任斯基提出了如下建议:“为了实行政治领导,于近期在中央委员们中选举成立一
个政治局。”捷尔任斯基的建议受到了欢迎:政治局一直存在到1991年的8月。
  在革命爆发的一个星期以前,高尔基在《新生活》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容
沉默!》的文章。他要求布尔什维克们声明不准备发动起义。他写道,如果发生这
样的事,“群众中所有的黑暗本能就会喷发而出,因为他们早已被生活的崩溃以及
政治的虚伪和肮脏所激怒了。人们将要彼此残杀,而不会克服自身的兽性。”布尔
什维克们愤怒地拒绝了高尔基的这一警告。
  捷尔任斯基被选入了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和领导十月武装起义的军事革命
党中央。10月24日,他受命领导占领邮局和电报局的行动。临时政府未做抵抗,政
权落入布尔什维克手中。捷尔任斯基负责斯莫尔尼宫的保卫工作。
  作为斯莫尔尼宫的卫队长,捷尔任斯基给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即有关十
月革命的名著《震撼世界的十日》的作者)签发了出入证。
  12月20日,捷尔任斯基接受了自己的主要任务——创建并领导全俄肃反委员会。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枪决的权力对‘契卡’无比重要”
  在监狱中服刑11年之久的捷尔任斯基,比谁都更明白镇压机构是如何运作的。
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他吸取了哪些经验教训呢?一方面,他厌恶并极不情愿降低到
沙皇暗探局的水平,他憎恨奸细。另一方面,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和自己的同志们是
怎样轻而易举地就蒙骗了沙皇的警察和狱卒的,他不愿重复敌人犯过的错误。
  1918年2月18日,在“契卡”的负责人会议上通过了如下决议:“密探只用于投
机倒把一类案件的侦破,对政治敌人不采用这种手段,对他们的斗争只用‘干净’
的办法,通过苏维埃人员的思想促进来进行。”
  整整一个月之后,在又一次领导人会议上通过了禁止“契卡”使用密探打入敌
人内部探听情况的办法。然而,良好的愿望在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便逐渐消失了。
  捷尔任斯基被认为是个外行,但正是他开始实行在国室内“整治”犯人的办法:
把密探装扮成犯人送人牢房从而探询出犯人在审讯时不肯招供的情况。这种被称为
“放鸭入笼” 的办法直至今天还在被利用。
  对政治案件的侦查从一开始就利用派秘密奸细潜入敌人内部“卧底”的方法来
进行。没有进行过真正的侦查: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本事。因此,侦查员只
要能弄到犯人的口供就好。告密者、内线的“线人”、密探——这些就被认为是侦
查的主要工具。
  捷尔任斯基并不认为“契卡”是秘密侦查机构、反间谍机关或政治警察机构,
在他看来,“契卡”是有权独立消灭敌人的特殊部门。他写道:“‘契卡’工作人
员是革命的士兵,他们不用去做什么侦查或暗探的工作:专门人才用不着去干这种
事。不应把警察的工作交给‘契卡’这样的战斗机构去做。对‘契卡’来说,有枪
决犯人的权力是无比重要的。”
  1918年6月12日,各地肃反委员会代表会议上的党团通过了以下决议:
  1.可以利用秘密侦查人员;
  2.排除保皇派——立宪民主党人以及右翼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们的著名积
极领导人;
  3.注意并监视将军和军官们的行动,观察红军、指挥人员。俱乐部、各种小组
以及学校等的动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